網上買便宜酒,那些要小心的坑
好了,價格血拚的雙十一已經過完。大家乘機買酒了嗎?我自己入了兩瓶京東上促銷的Tokaji甜酒…不過貌似強東哥家裡那些划算的酒水促銷,和雙十一本身沒啥關係就是了。一個年份現在還在打折,另一個年份雙十一期間反而取消了折扣( ????? )?
這篇文章於11月8日發布在知味的公眾號上,本意是提醒下大家。一些雙十一看上去很便宜的酒,其實就是真的本身不值錢啦……寫完後想起來一件事——葡萄酒對中國消費者來說,很多場合下並非必需品,我們買酒的理由應該是酒本身好喝,能夠給予我們與其價格相當的樂趣。一些精妙的佳作,即使數百元也仍然物超所值,而一些拙劣的玩意,哪怕只賣5塊錢,卻永遠不如喝一樣便宜的可樂啤酒來的開心。
以下是正文
————
在往購物車裡塞東西的時候,有沒有想過收一些便宜好喝的葡萄酒?
做為打折的狂歡節,許多葡萄酒商家都參與到雙十一目不暇接的促銷大軍之中。其中並不是每款酒都值得你剁手,以下一些酒,在遇到的時候,最好還是三思而後行。
灌裝酒
灌裝酒全稱一般是「國內灌裝酒」,指那些從國外進口散裝酒漿(bulk wine),在國內工分裝貼標的葡萄酒。
因為很多人覺得這是「爛酒」的代名詞…所以有時候商家則自稱為「原酒進口酒」或者「原汁進口酒」。當然,武斷的把這些酒當作「爛酒」……有時候蠻對的。
在國際市場上,灌裝酒其實蠻時髦的,早在2012年,它的貿易量就已經超過了葡萄酒貿易總量的40%。至於進口散裝酒的最猛的三個國家,還是聽上去還蠻懂酒的英國、德國和法國。
海運散裝酒的一種現代容器裝箱液袋(flexitank)的結構圖,圖片來源:sosuae
而從OIV提供的數據來看,這兩年中國正軌進口的散裝酒只佔總進口量的25%,非正規渠道佔比只會更少。畢竟,散裝的優勢就是運費便宜和關稅低。非法走私連稅都不付了,何必買散裝酒。
但可能是因為前幾年市場上質次價高的灌裝酒太多的緣故,國內消費者卻灌裝酒容忍度很低。動輒還有言論說「國內進口酒70%以上」是灌的……這就尷尬了。
國內灌裝技術其實蠻成熟的,實際上,如今很多國外酒庄的灌裝設備還是江蘇生產的
其實如今的灌裝酒大多數價格便宜。在一些大型超市裡,20元左右的灌裝酒比比皆是。它們的味道也和其他20元左右的酒相差不多。因為普遍在灌裝時加入較多甜味劑……嘗起來還會甜一點。
如何識別:
不少灌裝酒在正標上極盡所能的模仿進口酒,一個中文字都不帶,還寫上諸如AOC或者AOP的產區認證和國家名,非常容易混淆。但分辨起來並不難——這些酒和國產葡萄酒一樣,都會有藍色的QS合格商標。而原瓶進口酒的背標,不管是原廠的還是中文背標,都不會也不能貼QS認證。
比如上面隨手在天貓找到的這一款,雖然自稱為「城堡系正品原酒進口乾紅」,同時中文背標和英文背標還「分居兩地」,搭配圖上的說明,貌似想證明自己是原瓶進口的呢……但藍色的QS生產許可,卻明白無誤的說明這是國內灌裝。
這種酒怎麼樣?
如果是符合國家生產標準灌裝的酒款,其質量就擁有最基本質量保證,並不是聳人聽聞的「色素+酒精」勾兌品。但因為散裝酒的原料往往來自於原產國最為便宜,品質最為平庸的酒液,品質可能未必達到好喝的程度,還需要在灌裝時通過食品添加劑調味掩蓋瑕疵。如果你的預算在每瓶葡萄酒20元以內,而且非喝葡萄酒不可,這或許是可以考慮的方向。
歐盟區餐酒
假如你買東西時看到80元一箱的「原瓶原裝進口法國酒」在售,留神下這是不是「歐盟區餐酒」。
顧名思義,這就是葡萄的種植和釀造裝瓶都在歐盟境內完成的葡萄酒。不嫌折騰的話,這樣一瓶酒可以葡萄長在西班牙,釀酒在義大利,裝瓶在法國。
歐洲區餐酒,在法國裝瓶
雖然歐盟區餐酒可以在任何成員國採購葡萄以及灌裝,但就好比大閘蟹都是去陽澄湖洗澡一樣,國內市場上大部分歐洲餐酒都是由法國灌裝,至於葡萄,則來自於全歐洲葡萄價格最低廉的地方。
這樣釀成的酒從法律規定和單證上就是法國酒。但其實產品本身,也就是把大家瞧不上眼的「中國灌裝」改成「法國灌裝」罷了。
如何辨別:
法國出產的歐盟區餐酒,酒標上都會標出「de La Communaute Europeene」或類似字樣。購買前可以仔細檢查一下,雖然這行字有時候會被印的很小,或者使用難以辨認的花體字。
這種酒怎麼樣?如果你真的需要非常廉價的紅酒,並且不在意口感好壞的話,買這種法國灌裝的歐盟區餐酒,就和買智利產或者中國產的最便宜的葡萄酒一樣。這種工業化生產,批量釀造的葡萄酒,不帶有任何一片土地賦予的特色,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釀造。
正如今正因為很多人格外偏愛買法國酒,才有了如此多的法國灌裝。而法國,就和全世界其他葡萄酒生產國一樣,有很貴的好酒,但也有便宜的好酒,還會有不值得買的爛酒…
貼牌酒
貼牌又稱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在葡萄酒貿易里指進口商提出要求,國外的酒廠或者酒庄照單抓藥,釀好酒後貼上進口商註冊的品牌。
同一個酒廠,不同的酒標,圖片來源:winefolly
當然,在定製時,生產者還要滿足當地法律。
比如勃艮第規定Bourgogne AOC一級的紅葡萄酒只能用黑皮諾釀造,進口商說我們老闆就愛赤霞珠,你給我生產一個用100%赤霞珠的Bourgogne AOC,勃艮第人就要掀桌子了。
再比如,波爾多規定,酒標上如果畫了城堡,那必須和酒庄真實存在的建築有關。客戶定製酒標時想畫足球畫老人頭都可以……但客戶說給我畫個天安門,波爾多人就說沒問題,你先出錢把我家改造成那樣我才能畫。(注意只有波爾多酒受這個規定約束,如果是上文提到的歐盟餐酒,那想畫什麼都行)
這樣從葡萄酒法規角度任何一家廠都可以印刷,會不會被Petrus告就不知道了
如今,全世界各個知名產區都有大型酒廠專門從事貼牌生產。假如訂單夠吸引人,一些名庄也樂意為他們的重要客戶「定製酒標」。這給了進口商很大的自由度,「買你們當地最便宜的葡萄來釀酒」、「使用更昂貴的橡木桶」、「酒標上畫個拿破崙」、「換成燙金的酒標」、「名字里給我帶個lafei好冒充自己與拉菲有關」……各式各樣的要求,如今都有生產商可以滿足。
如何辨別:
從專門灌裝歐洲區餐酒的酒廠到幾家非常有名的波爾多名庄,貼牌酒可以來自任何國家,任何產區,任何價位。
各種定製酒款,圖片來源:vinivwine
有的酒款會很自信的把負責生產的生產商寫在正標或背標上,有的則用一行機構碼或者地址隱藏的很深。對消費者來說,鑒別起來有些困難。最直接的辦法可能是檢查酒庄的原名(而不是中文名),看看該酒庄自己發布的信息。
這種酒怎麼樣?
本質上,OEM葡萄酒就是常規生產的葡萄酒,不過商標和釀製時的決定權都在酒商手中罷了。這吸引了希望自營品牌的酒商,也招來了最為短視的奸商……有人希望釀出品質穩定,好喝不貴的產品來打響自己的品牌。就有人想儘可能的壓低成本,再用各種花哨的包裝作出不實宣傳。
馬莎百貨非常有名的高分教皇新堡Les Closiers.其實是有當地老牌名庄,Ogier代為生產的。
我們對貼牌酒的評價也要保持客觀……酒商有了獨有品牌,不想直接說「這酒來自某家波爾多的超級代工大廠,由中國人自己起名自己並設計酒標」。宣傳時多誇幾句溢美之詞,說自己「歷史悠久」「出身名門」也是正常。畢竟,不少從事OEM的超級大廠的確就是擁有悠久歷史的家族企業。
但如果是以虛開高價和賣酒為目的欺騙消費者的話,那就令人厭惡了。
自稱水貨
顧名思義,水貨就是未經正規渠道報關進口的葡萄酒。
關稅,代收增值稅和消費稅的三稅疊加後,光是國家稅收就佔到了一瓶酒價格的48%左右。對於一些單價略高的精品酒來說,這常常是錢包不能承擔之重。
所以在出差或旅行期間,葡萄酒愛好者就喜歡在海外免/退稅渠道買點好東西,帶回來後在圈內轉手分享。除此之外,常規的走私渠道當然也是存在。
常見的網上購買渠道無法公開直接買到水貨,但當你在正規渠道購物完成後,如果突然有人用電話或者簡訊簡訊聯繫你,壓低八度聲音告訴你還有水貨渠道的話,請十二萬份保持警醒。
真的水貨和行貨相比除了便宜外,其實沒有其他差別。但因為水貨不開發票又無法放在檯面上公開討論,除了吸引消費者外,也吸引了不少其他人的注意力,包括假酒販子。人總期待有一種捷徑甚至無法明說的渠道,能讓我們獨佔別人無緣的便宜,而騙子也最懂得利用這一點。
當然,怎樣購買水貨和是否鼓勵買水貨本文就不提了……不是重點……
怎樣看:
和不熟悉的人交易,初入不了解的領域時,請選擇最為正規、常見、透明的做法,不止葡萄酒,其他交易也請遵循這個套路。在酒行業,這類騙子常用的套路還包括諸如「司法罰沒」「海關退貨」「欠款抵押」等等。
另外,雖然沒遇到過,但我「猜測」那些擁有正經搶手葡萄酒,同時價格特別給力的商家…畫風其實蠻高冷的……
假酒
這幾年,國家三番五次對假酒進行了嚴打,那些拙劣的假酒生產商逐漸銷聲匿跡了。
至於剩下的,都是些非常高明的假酒生產商……
這是一家淘寶商家的2款騎士(Chevalier)波爾多葡萄酒,當然兩款都是假的。還算是紕漏較多,歡迎你找找看。
過去那種連單詞都能拼錯,讓人哭笑不得的低端假酒越來越少見。取而代之,以次充好、傍大款、仿冒名牌成了新一輪的熱潮。許多「假酒」並非真的是產品作假,而是用上文提到的歐洲區餐酒或者國內灌裝酒,冒充更受歡迎的原產國葡萄酒,甚至精品酒。
這些李鬼不僅把酒標做的像仿冒對象,有些為了騙人,連報關證書、國外獲獎證書都準備一套(比如上面的兩款酒,還在網上附上了證書)。除非是非常熟悉的從業人士,只想隨便喝喝的普通消費者,確實很難發現破綻。
所幸的是,這類酒的單價通常很低……我見過最嚴重的危害就不過酒是一不留神,被家裡親戚貪便宜,促銷時買了一整箱回來,還打算讓我陪他們一起喝。
如何鑒別:
我在另一篇文章《遇到這麼賣酒的,要當心》里總結過以下四點,可以淘汰大半的不實宣傳,大家可以參考:
1.凡是宣傳酒款來自法國最高等級AOC(或者AOP)的,通常是比較入門的酒;
2.凡是自稱「和拉菲一樣」的,一般都不一樣;
3.凡是和你提「我查查掃碼價XXX,送禮倍有面子」的,一般不會有啥面子;
4.就算這款酒真的和歷史名人有緋聞,並不代表一定會很貴。
最後還是提醒一下,對於整箱優惠的酒,不論價位高低,購買前最好保證你嘗過,或者在你相信的渠道買過酒,不要一次入手一整箱才發現不愛喝。
另外,還是那句話——欣賞葡萄酒,最好的方法還是喝的少一點,但喝的好一點。與其在購物車裡塞滿最便宜的葡萄酒,倒不如用同樣的錢,買一兩瓶足夠讓你和朋友們記憶許久的佳釀。
祝大家剁手愉快。
————————————————————
關於知味
公眾號ID: TasteSpiritMag
專註於為葡萄酒愛好者提供
輕鬆的美酒文化 | 專業的品酒知識
實用的買酒建議 | 精彩的品鑒體驗
推薦閱讀:
※夏天到了,有什麼顏值高逼格高又好喝的葡萄酒推薦?
※知味薦酒:在這裡買酒,斬獲的不只是性價比
※容易嗎?中國人為了釀出第一瓶葡萄酒,籌備2個朝代,死了1個釀酒師,還累死1個總經理…
※超高性價比6款酒推薦 最適合初夏囤積
※開了瓶紅酒,這樣醒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