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管(真空管)在核戰中的生存機率,真的比晶體強嗎?

查找資料,發現知乎上有個極好的問題:「蘇聯為什麼如此迷戀電子管而不轉向晶體管? - 科技」,竟然被知乎的運營大筆一揮,成了「主觀個人判斷」了。

因為題目已被封閉,只能另開新題。

想知道真空管在「核電磁脈衝」下的生存性能,是不是真的強過晶體?為什麼?

倘若上述假設為真,我想問的是,為了類似目的,冷戰時期到底還出現過哪些「黑科技」?


題主的問題是在電磁輻射狀態下的電子設備生存能力的問題,我回答了強輻射狀態下的生存能力問題,相對片面,如果晚上能搞定台機系統,會盡量補充一些。

————以下為原答案————

略微懂一點,說一點自己的看法,不論對錯,拋磚引玉吧。

電子管的構造是在一個長圓柱玻璃泡裡面,用不同材質的金屬構成陰極和陽級,再加上控制極等等。所有的這些構造,都是很耐輻射的,普通級別的核輻射是很難對他們造成影響的。

極端的例子是,ct和x射線機的x線發生器,其構造上其實是有點類似的,只不過他的陰陽極不是連接在一起構成電學迴路的,作用也不再是控制電流,而是用來產生x射線。但原理上,都是在真空環境中,陰極加熱產生熱電子,然後在一個可控電場的作用下,加速飛向陽極。

晶體管構造和原理看這裡

http://wapbaike.baidu.com/view/30363.htm?uid=9838A82CD5D52A6A6E9B3ED20850186Bbd_page_type=1ssid=0from=844bst=3step=1net=1ldr=0

構造上決定了,當一定強度和一定能量等級的放射線——核輻射中以γ射線,α射線和β射線等為主——照射到了半導體原件上,會導致內部的原子排列結構發生改變,從而損壞pn結的結構。

我觀察到的一個例子是,用於監控的攝像頭,在強x射線(兆伏級)環境中使用一段時間之後,ccd發生了損壞,監控的畫面中出現了不會消失的壞點,而且隨著時間慢慢增加,但不排除是ccd本身質量問題。

之所以提這個ccd,是因為它剛好在強射線束的照射平面內。

大概想到這麼多,想到的會再補充。


電磁脈衝實際上類似閃電機理。所以因為電子管的功率大耐壓級高所以比半導體有一定優勢。但是只要做好法拉提籠屏蔽一樣可以達到抗干擾的軍用級別,不一定非用低效的電子管,電子管往往作為備份方案預設在偏僻場所是為了戰爭後期的殘存手段,其優勢是再生維護技術低可迅速形成初級戰力。因此,應用場景有比較大的區別。


主要是看你有沒有好的解決手段,再從總體看整套方案的是否均衡、是否能滿足所有技術要求、經濟上是否可行。蘇聯一直用真空管,說白了就是電子器件方面差美國太多(到現在俄羅斯在單個元件方面還不及中國),搞不定一套完整方案;或者滿足了抗電磁脈衝要求,但是其它方面代價太大。

晶體管整體比真空管先進是毋容置疑的。中國在90年代初引進蘇27的時候,張洪生局長在談判時候就指出蘇27雷達重500多公斤,美國人性能比它好的雷達才150多公斤。不是老毛子不知道,是滿足全部戰術指標的晶體管方案,它長期做不出來。一旦技術達標,誰還用真空管?你看現在俄羅斯新型號電子設備,還有多少真空管的?有些借口,是在遮掩自己技不如人罷了。


電子管震一下就粉碎了


真的強 但是由於笨重在民用領域被淘汰了

民用領域由於追求處理器速度 以至於半導體製程朝著越來越密集的方向發展

從而在相應工藝下 對電壓電流的耐受程度越來越低

有些時候大的電磁輻射 已經可以對其正常工作造成影響 更不要提電離輻射

當然 不代表所有的半導體工藝都無法在電離輻射環境中生存

俗話說脫離計量談毒性等於耍流氓

在輻射環境中同理

比如在太空中的宇宙射線環境 半導體器件是有相應的航天級工藝的

電子器件一般以耐操程度分為 民用級-工業級-軍用級-航天級

至於核戰 要看你的器件 在核爆中的相對位置


經驗告訴我們,越小越精密的東西在惡劣環境越容易壞,壞了越不好修

但是解決方法當然是有的

成本


是,電子管抗過載能力強,而晶體管擊穿了就不可逆損壞了。


核打擊不知道,我用2sd882做逆變器,電壓平均在額定範圍內老是被尖峰打穿而損壞。但是6j1振蕩器由於意外屏壓直接310v,跳火,很久才發現,沒有明顯損壞。


我個人的感覺 是只要做好三防,用什麼東西做電子產品都一樣啊。


【純胡扯】因為他們看到再之後的50年里膽機貴到離譜。把握機會可以發大財喲


推薦閱讀:

如何用荷載1.7噸的卡車運送45.9噸的貨物?

TAG:電子管 | 核戰爭 | 黑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