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中如何拍出漂亮的美食照片?(二)

接前文,前文地址 旅行中如何拍出漂亮的美食照片?(一) - 一本正經的狐說八道 - 知乎專欄

如果實在沒東西可以搭配,那如果你所處的環境本身還可以的話,連環境一起拍也是不錯的選擇,讓漂亮的環境當你被攝體的背景,只不過要看能否找到合適的視角。

前面可能都是一些賣相本身不錯的東西,但有些好吃的東西就是賣相一般甚至不好,那我們也可以依靠這個方法來讓照片看起來顯好一些。

給賣相很普通的食物也簡單做下搭配:

很多炒菜類的東西亂呼呼的沒什麼看點,也沒有可以搭配的東西,環境又不足以你去利用,那你就只拍個大特寫記錄一下好了。

有一些單品類的食物,比如單點的壽司,就是一貫兩貫這樣上菜,那隻拍單品也就沒什麼可說的了,不過在此可以複述一下用手機拍攝的優點:手機因為感光元件尺寸小所以相同光圈下合焦範圍厚,簡單來說就是可以把同樣物距同樣光圈下的同一個物體的整體拍攝得比好的相機要清晰完整,相機因為感光元件尺寸大,追求之一就是虛化效果,在下圖這樣這麼近的特寫情況下如果用同樣的光圈(此手機片參數F1.9 1/50s ISO125 三星NOTE5)那不知道會虛成什麼樣。如果使勁縮小光圈保證清晰度,那就得猛開感光度放慢快門,手不能抖,感光度太高還會產生噪點,都是弊端。所以手機有手機的好處,有一個拍照能力好的手機,在記錄方面很多情況下是足夠用的。

但是如果菜品賣相真差成這樣,就放棄拍攝好了,況且這家店的光線也嚴重不足(此片後期提亮過)。這照片拍完了都不知道是什麼菜,這家千層面做得太丑了。

即便賣相好,光線不足,也是很大的問題。下面這道菜是巴黎埃菲爾鐵塔上面的LeJules Verne餐廳的出品,有很多的這種高檔餐廳晚餐時段光線都很暗,我這張照片用了1/60s,F4,ISO2000的配置再加上後期提亮才把亮度提升到這種程度,高檔餐廳又都愛用大容器盛小份量的菜品,所以就餐時是很難直接拍好看的。如果有出境摘星的美食計劃,那最好是想拍的餐廳安排在午餐時段,要求餐廳給預定安排在有柔和充足的自然光的位置,這樣比較好記錄。如果是晚餐時段,餐廳光線又很暗,那嘗試一下不好拍的話就放棄拍攝好好吃為好,畢竟在高檔餐廳里是很講究就餐體驗的,你也沒法讓同行人開著手機手電筒幫你照亮,何況那樣效果也未必就好。

如果菜品賣相本身還好,光線也不是問題,但沒有好看的環境來襯托菜品,那不如就拍一個菜品局部特寫,改變一下拍攝思路,如下。

這個餐布是很「野餐」的,座位空間又局促,沒有足夠的空間來表現菜品,那隻能選取局部來拍攝。

像這樣,盛起或者夾起一塊主菜做主體,整個菜盤當背景,是很好的解決方案。

基本上旅行中拍攝美食也不過如此了,買冰激凌都免不了舉著拍,買街邊小吃比如卷餅、丸子、串兒什麼的也都是用人家攤位上的簡易包裝這麼端著站馬路上吃,那帶著攤位一起拍下來也是很有說明性的圖片。

後期是要做的,有條件會操作的話用電腦軟體來仔細修圖,需要快速處理也可以用各種各樣的手機修圖軟體。但是注意要「慎用濾鏡」。濾鏡本身是好東西,方便了大家快速處理圖片,但是濾鏡都是風格性配色方案,而作為美食照片來說,還原本來的色彩才是最重要的,並不需要怎麼去用濾鏡來豐富畫面效果,用手機修圖軟體中的亮度、飽和度、對比度、亮部暗部調節、冷暖色調調整以及局部處理這些就足夠了,非得加一些濾鏡效果的話,要選擇那些可以調整濾鏡程度的軟體(比如instagram、Snapseed等很多軟體),適度的應用濾鏡程度。很多Iphone用戶用蘋果原生相機拍攝食物時愛用「鉻黃」這個濾鏡效果,但蘋果自帶的濾鏡效果不能調整應用程度,直接應用拍出來是很過分的色彩應用,這並不好,所以在適當的範圍內應用濾鏡才是合適的操作,當然其實基本操作是足夠處理食品照片的。

上面的圖片大多都是旅行中的拍攝,旅行中是沒法人為去塑造光線和有很好的拍攝條件的,只能利用現場環境來做一些快速調整,但無論怎麼拍,旅行就是去玩的,除非你旅行的目的之一是拍照搞創作,除此之外,不要為了拍照而去影響你遊玩的好心情。

本文原文出自本人微信訂閱號「江狐逸事」,圖文內容均本人原創,未經許可嚴謹一切摘抄轉載行為,本人及知乎專欄將保留一切相關權益。


推薦閱讀:

舉個「栗子」,說一說關於栗子的小吃與美食
一碗正宗的雙皮奶是怎麼樣的?
靠譜配方丨情人節紅絲絨蛋糕
◇凝結在糖果中的創意◇
天熱沒什麼胃口,也就吃了300隻冷餛飩

TAG:摄影 | 美食 | 旅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