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網下半場剛剛開始,人工智慧就殺機四伏

詩云:山雨欲來風滿樓,黑雲壓城城欲摧。過去,人工智慧在科幻電影中,創造了虛幻,創造了票房,創造了GDP,似乎就是沒有創造現實;然而,就像狼來了的故事一樣,這一次真的來了!在悄無聲息的的潛伏了10000年之後,她終於露出了溫柔的猙獰,匪夷所思又合情合理。

一、一個小拐點的到來

一個月前,隨著張小龍的一聲哨響,移動互聯網進入了下半場。

如圖,吹哨的時間是2016年的9月21日。這一天,張小龍在朋友圈宣布了微信小程序。做小程序這件事,騰訊已經憋了很久,為什麼是9月21號才宣布啊?既不是2015年,也沒有等到2017年,那為什麼選擇的是2016年的這個時間節點呢?如果再告訴你另外一個消息,就有點意思了:那就是在同一天,百度出售旗下91無線的 iOS 業務,這個曾經花了天價19億美金的業務,賣給智度股份(000676)下屬全資子公司福建智度。這互聯網圈內一高調一低調兩個事件,宣告的是App分發時代的結束,移動互聯網進入下半場的較量

作為互聯網行業金字塔尖的老大,無論是百度還是騰訊,他們高高在上,信息掌握得最全面,如果連他們都感到了一陣寒意和壓力,那其他的小PP還玩個P呀。大佬們已經知道這個上半場結束了,碰巧的是他們不約而同的選擇了今年9月21日,分別做出了自己的選擇:一個是高調的求變,另一個是低調的剝離,但都是對現有模式的看衰。

站在成本的視角,邏輯鏈條是這樣的:人口紅利的消失,導致渠道獲客成本增高;渠道獲客成本增高,必然轉移給下游的App,導致App運營成本增高;APP運營成本高,轉移給VC的同時,也對APP的模式進行分化;剛要轉移到VC資本頭上的時候,資本方宣布資本寒潮來了,燒錢和輸血終止,然後就是屍橫遍野,一片哀嚎。

具體說,受人口紅利的消減,小米、應用寶、91助手、360作為渠道他們的獲客成本也大幅攀升,作為稀缺資源的渠道,他們將成本轉嫁給下游的APP移動互聯網公司,包括像新浪微博這樣的編外媒體也順勢抬升自己的流量價格,導致APP整體獲客成本高企不下,渠道成本的抬高就像推倒第一張多米諾骨牌,引發後續一連串的市場反應,這一成本的抬升就像抬起水面的堰塞湖,淹死了個子矮的APP,同時也將成本傳遞給了VC,後續的VC一看形勢不妙,高呼資本寒潮,紛紛停止供血,導致又一批APP死掉。於是APP的模式出現分化。

接上面對App模式分化的邏輯推導,高額的獲客成本導致,只有真正好模式的APP才能運營下去;而事實是,一開始大家就搶的是最大的市場最好的模式,而後續可以選擇的市場空間越來越小,一邊是成本的升高,一邊是可選做市場空間變小,就像兩把刀子合成一把剪刀,最終將移動互聯網的創新希望給絞死了。

上半場結束。

(所謂後續APP可選擇的市場空間變小指的是:好比一個大罐子,我們要塞滿他,成功的策略是,先塞大個的,比如西瓜,然後是蘋果橘子,然後才是核桃,最後才是綠豆小米。在現有模式下,越到後來,空間越小,無論是市場空間、適用人群、適用頻次都在急劇下降,也就是所謂的互聯網元素佔比在急劇萎縮。而與此同時,獲客成本卻在逐月上升,用戶的使用習慣開始固化,注意力已經被鎖定,來自市場的獲客成本卻在急劇上升。此消而彼長,這個平台上的創新空間和創業機會就沒有了。)

二、上半場的邏輯

馬後炮的小結一下移動互聯網上半場的幾個邏輯:模式驗證、三波浪潮、時間窗口。

模式驗證

所謂模式驗證,就是從三個維度獨立驗證。第一個是市場規模,就是通常投資人嘴裡的賽道長短,滾雪球要找長賽道,才能滾的大。

第二個是規模效應,規模越大,利潤率越高,所謂越有規模越掙錢,這是一條鐵律。如果一個業務模式在小規模下盈利,但規模大了反而不盈利,這樣的模式肯定是成長不起來的。

第三個,也是最有意思的,就是賭非線性增長。就是增長到一定程度之後,整個系統出現相變,開發出更大的市場需求,業務增長更快了,整個商業模式和公司生態呈現出一個新物種。好的公司,都是經歷了幾次相變,整個公司一直在不斷的演化,有的是一開始是個工具,隨著業務的增長,變成了社區,隨著業務的運營,變成了平台,最後走向生態

除了上述的三個維度之外,還有就是時間窗口的問題,「為什麼是現在?」以及「如果是現在?」陽光下沒有新鮮事,各種模式、設想都曾經存在過,沒有絕對意義上的創新,關鍵要回答和驗證一個問題,「為什麼是現在?」接下來的問題是「如果是現在又該怎麼辦?」你有技術門檻,商業模式門檻,這些能幫你建立和維持優勢嗎?顯然不行。那該怎麼辦?這就是上半場驗證出來的執行力——飽和性攻擊。關於飽和性攻擊,在本文有專門的文字描述。

三波浪潮

所謂三波浪潮,指的是移動互聯網平台建立之後,有三波商業浪潮依次展開、依序而來。這三波商業不僅有跡可尋,有其固然的規律,而且還可以指導未來對商業機會的捕捉。比如,在PC的互聯網時代,第一波就是門戶,然後最有利的位置就是搜索的機會,然後才是社交。

那麼進入到移動互聯網時代之後,三波浪潮分別是工具、娛樂、本地商務。這點早在2011年的時候就被人預言了——創新工場的汪華。他比較早的看清了移動互聯網的幾個大機遇,並且梳理出從基礎工具、娛樂和本地商務這三個大階段來進行投資布局,詳見下圖。

三波浪潮圖(本圖來源互聯網,若侵權立刪)

這是新技術與市場需求媾和的產物,絕大部分新技術都沒有能夠得到推廣的原因是因為沒有需求。而任何一個新技術之所以能夠遍地開花,一定是跟需求的結合。移動互聯網平台之上的三波浪潮看似偶然,實則有其必然的規律。下一波AR平台中,是否依然暗合工具,娛樂,商務這三波浪潮,逐步滲透市場,我們拭目以待。

時間窗口

這個邏輯本質上講的是執行力。在信息爆炸的時代,趨勢或機會一旦暴露,就會有無數強手像蒼蠅一樣蜂擁而至,留個大家的時間窗口越來越短。

技術上的能力、商業上的能力,融資上的能力,都是很多公司引以為傲的能力,但都不足以構成門檻。那麼什麼是必殺技呢?跑得快,對但不確切。以小米和滴滴為例,兩句話:一是「暗度陳倉」,就是一開始盡量讓你看不懂;二是「飽和性攻擊」,就是一旦你看明白了,發現來不及。

所謂飽和性攻擊,是原蘇聯海軍總司令戈爾什科夫元帥,在美蘇爭霸時期,研究使用反艦導彈打擊美國海軍航母戰鬥群時制訂的一種戰術——即利用水面艦艇、潛艇和作戰飛機等攜載反艦導彈,採用大密度、連續攻擊的突防方式,同時在短時間內,從空中、水面和水下不同方向,不同層次向同一個目標發射超出其抗打擊能力的導彈,使敵航母編隊的海上防空系統的反導彈抗擊能力在短時間內處於無法應付的飽和狀態,以達到提高反艦導彈突防概率和摧毀目標的目的。(來自百度百科)

簡單說,以十倍以上的優勢兵力做時間段的殲滅戰,快速清理戰場。在正確的道路上,時間才是創業者的敵人,而非對手。想想滴滴的策略:補貼大戰,用未來的10倍的錢來打現在的戰役,時空變形,畢其功於一役,海陸空投入全線力量,拖死了對手,跑贏了時間,活到下一個時間窗口。

三、下半場的邏輯

跟上半場的瘋狂投資,拼模式,拼速度不同,下半場進入到一個新邏輯:拼增長,拼防守,拼儲備。

增長黑客

如果用公司的核心角色來區分移動互聯網上半場和下半場的話:在上半場,公司是以產品經理為核心的協作系統,產品經理在公司起到一個核心的作用,想想張小龍,就知道產品經理在公司的影響力和作用,他們是整個團隊的核心人物,業務的發動機,整個組織是以產品經理為核心構建起來的。

在下半場,是以增長黑客為核心的協作系統。稍微解釋一下什麼叫增長黑客,這是矽谷出的一個新角色,字面理解是這樣的:黑客,是中心詞,指的是人,而增長,是修飾詞,合起來的意思就是一個負責公司業務增長的人。具體而言,增長黑客,就是為了實現產品增長目標而以數據驅動營銷、以市場指導產品,通過技術手段將目標落地的人。

下半場是增長黑客的舞台,他們將帶領公司將當初產品經理吹過的牛給實現了。

軍火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說到增長黑客,就得說給他提供趁手兵器的軍火商,也就是在下半場為業務增長提供支撐的各種工具和數據源。那麼增長黑客要的武器和彈藥具體是什麼樣呢?我們以量江湖為例簡要說幾點:

首先,他要的是真增長,真實用戶的增長。市面上的刷量渠道的造假用戶的能力已經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力,而量江湖不僅通過UBP(用戶行為模式)的識別方式快速甄別真假流量,為渠道質量做評估,還可以對用戶的價值,包括付費意願、影響力、興趣匹配度進行評估打分,從一開始就知道用戶的質量和渠道的質量。不僅實現真用戶的增長,而且找到更有效的渠道,實現更低成本的真增長,這點在獲客成本高居不下的時代特別有意義。

其次,精細化運營的前提是對用戶進行深度畫像,不僅僅了解在站內APP內的行為,還要了解用戶在全網的畫像,消費分布,然後投其所好,做所謂的精細化運營。精細化運營的核心在於對用戶理解程度,未來沒有深度了解用戶的運營是耍流氓。同一款APP的Push,給育兒中的媽媽看的內容,能和給喜歡遊戲的大學生一樣嗎?同樣是大學生,一個是喜歡學習,不斷進取,嘗試認知升級,尋找實習機會的學霸,跟另外一個沉溺遊戲、懶癌上身的學生,看的內容能一樣嗎?無論是內容運營,用戶運營,還是商業運營,其核心思想在於,見人下菜,投其所好,就其所好。

包括反作弊系統、用戶畫像系統、推薦演算法系統、媒介評價系統、運營優化系統等都是軍火商在武器層面的貢獻。

彈藥與後勤系統,指的是數據源的整合。在智能時代,機器吃的不是電而是數據。過去互聯網企業很在乎內部資源和內部數據源的整合工作。在這裡值得一提的是對外部數據源的整合,同樣以量江湖為例,本身是以5億鮮活用戶的全網用戶行為數據為基礎,構建了用戶的社交圖譜、消費圖譜和興趣圖譜,5400個標籤將用戶畫像的解析度上了一個大台階,為增長黑客提供精細化運營和決策依據。

利用外邊系統和外邊數據整合將是互聯網公司運營精細化提升的一個關鍵。

儲備與蓄勢

在自然語言處理、圖像識別、機器學習、VR/AR、大數據等各個領域,從BAT到新興互聯網公司,到傳統行業,再到初創公司,各種人工智慧的報道如雨後春筍一般,都在儲備著下一場的較量,所有的布局、泡沫、妄念,隨著太陽升起、陽光追逐地平線的那一米又一米的普照,而被揭曉。

四、技術的邏輯

說到上半場、下半場如何如何,那麼這個賽季又如何?整個聯賽的歷史又是如何?

要想看清一個事物的本來面目,有的時候需要退的遠一些,我們往後退10年,退100年,退1000年,退10000年,隨著我們退後的尺度不同,我們看到的東西也不一樣。

技術生命

技術是有生命的。我們一直認為只有人、動物、植物、微生物才有生命,其實不對!

生命的本質是什麼?

在這個問題上,一直尿不到一個壺裡的中醫和西醫,卻給出高度一致的答案:西醫稱之為新陳代謝,中醫上叫吐故納新。生命,就是一個開放的系統,能夠接受新的東西,能夠排掉舊的東西,然後自己會變化,也會繁殖。當然我們生物吞吐的是物質和能量,而技術吞吐的是注意力和信息。技術在我們注意力的關照下,不斷的成長,繁殖,連接、組合,不經意之間,儼然一個龐然大物已經潛伏在我們的身邊。

技術與人的關係

技術與人的關係,就如同水跟魚的關係一樣,魚從出生就生活在水中,而意識不到水的存在。同樣,我們一直生活在技術為我們創造的生存環境和文化之中,就認為這一切都是理所應當,而意識不到技術對我們生活和思想的塑造。

麥克盧漢說:「起初,我們塑造了工具,最後工具又反過來塑造我們」。

我們人類的第一個技術是語言(有人有不同意見,認為是火,不影響結論。),當我們人類第一次發明語言的時候,我們就有了工具,語言就是我們工具,就在塑造著我們的思想,塑造著我們的行為,後來塑造了我們的生活方式——更加深度的群體合作。

然後是小麥,與其說我們人類馴化了小麥,不如說小麥的生命周期馴化我們古人的生活方式,造就我們不再四處游牧射獵,而是畫地為界,固定群居,圍繞著小麥的生命周期而展開生活、生產,有分工,有合作,有農忙,有農閑,產生了過年、祭祀等各種社會活動,也催生了文字、曆法、天文、氣候等相關認知,更進一步衍生出五花八門的文化現象。

同樣塑造了我們生活的核心技術還有:印刷術,指南針、火藥、造紙術,沒錯,是四大發明(我們應該為自己的祖先喝彩)!後來還有:會計制度、有限責任公司制度、無線電廣播電視、集裝箱,避孕套,晶體管,一直到現在的互聯網

這些核心技術的發展決定了我們人類連接自己、連接資源的方式,把我們從Hunter,變成了Farmer,再改成了Worker,再變成White-collar,最後變成Dreamer。

特別是互聯網的出現,將所有自生長的技術連接到了一起,早期,互聯網在為人服務,讓我們活的更加方便、更加快捷,幫我們做出更好的決策。慢慢的,我們發現完善這個萬物之網是最值得乾的工作,我們將最優秀的人才,最雄厚的資金都投入其中,無論是科研、醫療、還是藝術創作,都在為互聯網提供數據,讓它更完善。終究有一天,互聯網會發展到人類無法理解的地步。演算法之間相互配合和升級,演算法自己產生新的演算法,互聯網會獨立於人類而存在。

人與技術的關係的另外一個隱喻就是授粉與繁殖,隨著人類對技術的授粉,技術就不斷的繁殖與生長,技術生長的同時不斷接管了我們的手、腳和各種能力,技術塑造了我們的生活方式,我們與技術的關係,就是互為需求,我們為技術受精,幫助他們繁殖,而技術不斷的替代和接管我們的能力,不知不覺中,人和技術已經融為一體,形成了新的依賴關係,形成了新的物種,就像人體與細菌的關係:人體需要依賴細菌的分解能力來消化獲得營養,而細菌也只能依附人體的環境而存活。沒有看錯,人類是細菌,而技術是人體。

這是後退10000年,我們看到的尺度。

能源革命

我們再看看100年的尺度。

為了說清這100年的變化,我特意買了一本賣斷貨的書,叫《手藝中國》。講的100年前的一位德國人,在上世紀一零年代去了美國留學,然後從他導師拿了筆資金跑到東亞(主要是中國)調研這裡手工業的發展情況,因為他有充足的預算,所以留下了珍貴的影視資料,跟我們國內的一本《天工開物》是齊名的,因為有照片,一下就賣斷貨了。

這本書讓我們回到了100年前的天朝祖國,我們發現最大的區別是我們對能源的使用方式完全不同:無論是生活、生產,甚至戰爭,基本上都靠肩扛,手提,牛拉,馬拉。那時候整個社會的協作方式就是建立在生物能源的基礎上,是對能源的使用技術塑造了我們如何耕種,如何吃飯,如何談戀愛,如何過節,如何婚配,養多少個子女。

如果沒有了電,世界會怎樣?《手藝中國》就給了我們一種猜想,退回到100年前的生活方式去。過去100年最大的變革實際上是能源革命,所謂工業革命的本質是能源革命。是通過蒸汽機等技術,將各種能源(生化能源,風能,水能等)源源不斷地輸入到我們整個人類社會的協作體系當中,構建了今天人類文明的輝煌。

智能革命

這是未來10年的尺度。未來十年,智能就像當年的能源一樣,輸入到我們的協作系統當中,再一次塑造我們的大腦,塑造我們的生活,我們的工作,我們的繁殖。

這件事是怎麼發生的呢?這都源於互聯網的出現。

互聯網的出現,就像生物第一次進化出中樞神經系統一樣,將所有的技術連接在一起。剛開始這個簡單的中樞神經系統只能做簡單的應激反應,後來他的適應性越來越好,神經結構越來越複雜,可以適應更加複雜的環境,捲入了更深刻的資源,當捲入的節點越多,會不會發生相變?現在是50億+的節點,未來IOT,那是上萬億的節點數量,當量變發生一定程度的時候,會不會發生質變?就像當年生物的中樞神經系統演化過程一樣,當神經元細胞足夠多,連接足夠多,突觸足夠複雜的時候,結構進一步複雜,忽然誕生了高等社會性動物,再因一兩個意外而產生語言,產生群組內深度的協作,進而演化產生了經濟體一樣的生命體。

開始接管

是的,人工智慧已經在悄悄的接管我們這個生活的操作系統了,比如決定了我們在買什麼?我們應該如何想,我們去哪兒玩,跟誰結婚。

我們買什麼?

我們上亞馬遜的網站,準備買書看。網站上囊括的書籍超過1000萬本,可是終其一生你看的不會超過1萬本,那些書是你在那一千萬個裡面挑出來的嗎?不是,是機器推送給你的,演算法推送給你的,我們買什麼是演算法決定的,是機器決定的。

我們應該想什麼?

再如今日頭條。過去我們應該怎麼想問題,政府很關心,所有的教育、出版、媒體都受到政府的嚴格管控,通過對人的管控來讓我們怎麼想問題。比如媒體,是由編委會的成員及其記者、編輯決定出什麼欄目,什麼內容,什麼形式,而在我們閱讀他們這些「指定」的內容之後,我們終於有「自己」的意見,自己的情緒。而今在今日頭條,不再是人工編輯控制你看什麼了,而是演算法!是推薦演算法根據商業利潤最大化的原則決定了讓你看什麼,怎麼想,產生什麼樣的情緒,產生什麼樣的點擊和購買行為,這都是由機器決定的。你還覺得你有自由意識嗎,不管是過去,還是未來?(有人會問,那天朝的輿論豈不失控?嘿嘿,我天朝的AI也會講黨性的。我們將來不是演算法委員會有政委,就是AI參加黨委學習講黨性。)

稍微再做一點延伸,假設Uber把北京市的交通接管之後,自動駕駛接管之後,會發生什麼?沒有了司機,演算法在控制車輛的行駛,因為演算法既不打盹,也不會生氣,她開車又快又穩,關鍵還不佔地方,車裡空間很大,還可以躺著,可以4個人打牌。整個城市也沒有堵車,交通由原來兩個小時變成20分鐘。它將影響了你所有的東西:你在哪上班,住在哪裡,找一個什麼樣的工作,到哪裡遊玩,跟誰散心,甚至與誰結婚。

人工智慧把你的生活方式都已經塑造了,接管了你的腦子,接管了你的手,接管了你的腿,那你是什麼?你還有智能嗎?我們跟機器的關係到底如何?

五、商業機會

互聯網商業五行圖

在進入到互聯網時代,商業的機會總是在受這個五個因素的影響,他們分別是:人、平台、入口、內容、服務。這五個元素始終都在變化,人在變化,平台在變,入口方式在變,內容也在變,服務也隨著變化,而且都受到其他另外四個元素的影響,或促進,或制約。

先看互聯網的第一個時代——門戶時代,平台是Wintel聯盟,入口是yahoo,內容是靜態網頁,服務比較薄,新聞,文學,基本資訊。

到了第二代,隨著捲入的網民越來越多,各種網站,各種內容出現指數級的增長,-》內容率先變化,導致過去的入口方式門戶不能滿足需求,導致入口的變化-》搜索引擎,Google應運而生。Google替代Yahoo成為新的入口方式,建立了新的平衡。

進入到移動互聯網之後,率先發難的喬布斯直接改變平台——iPhone軟硬體的平台方案,同時也部署了入口的方式——AppStore,那麼移動互聯網初期的格局變成了,iPhone與Android構成的雙平台,AppStore和應用市場構成了入口,然後內容變為一個個場景化的App。

然而事情永遠在變化:超級APP微信,由於其佔據了用戶大量的使用時長,從一個內容的位置下沉到入口的位置,並且在內部構建了新的內容生態——2000萬的微信公眾號,現在又來搞小程序。微信已經不是內容了,而是入口,他們會不會繼續下沉?

同樣,內容創業之所以成為熱點,就是因為當平台入口的爭奪塵埃落定之後,能爭奪的就剩下內容了,而這裡的內容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內容。平台和入口是對空間和時間的雙重征服,而內容只能爭奪用戶的時間,理論上所有APP都是對用戶時間的競爭。邏輯思維談到的GNT(總用戶時長)和時間的戰場,實際上是移動互聯網進入後半程之後,平台和入口的格局落定之後,創業者的無奈之舉。

這個模型中貌似影響權重最大的是平台,從技術的角度是這樣的。但對於自認為是萬物之靈的人來說,五元素中最重要的是人,我們姑且假設人的變數確實也是最核心的。每一次變革,無論是平台級的變革、入口級的變革,還是內容上的狂熱,服務上的適應,本質上還是人的需求的變化,我們可以假裝看成是技術對需求的適應(更長遠的看,是技術對人的塑造)。

機會分析

人工智慧已經儼然成為一門顯學,上至教授磚家,下至商卒走販,外有新聞媒體,內有碼農CXO,四處都可以聽到人們對他的討論,你能想到,人工智慧已經淪為一場泡沫了。是的,未來,泡沫才是常態!

泡沫在過去,被看成是經濟問題,看成是財富的非理性轉移,看成是零和遊戲,泡沫散去終究是一地雞毛。然而,事實上不是這樣的:

泡沫,可以被理解為一種繁榮現象,一種資源聚集現象,只不過來的比較快,比較沒有理性,但它依舊是一種資源的組織方式,是一種去中心化的、自組織的資源集中的過程,在短時間內容大量的、過剩的資源(資本、人力)集中湧入某個領域,比如過去的荷蘭鬱金花、東北君子蘭,剛剛過去的O2O和現在的人工智慧;在泡沫破滅之後,反而篩選出廉價、高效、系統的生態,快速高效構建了一個新生態的過程。有人說「通往成功的路,是屍體鋪就的,而不是我們VC」,好吧,祝福你們。

我們先看看這個泡沫有多瘋狂,而機會卻隱藏在瘋狂的底下。

按照前面的五元素模型,首先技術變革最大的變數在平台,每次平台的變化都將掀起巨大的產業革命,無論是成功在先的Wintel組合,iPhone平台,還是出師未捷身先死的Google Glass,以及錯失上次智能手機良機的HTC,每天叫囂和鼓吹VR,都在賭這個層面的機會。在平台這個層面,巨頭們在虎視眈眈的把持著,比如:【Microsoft系】HoloLens、【Google系】Magicleap、Google glass、Project tango、【Intel系】Daqri、【AMD系】Sulon Q。(有人提到了腦波,這個確實早了點)

入口。這塊競爭圖譜錯綜複雜,主要提幾個主流的思路:

語音交互:【Apple系】siri、【Google系】Google now、【Mircosoft系】Cortana;

應用商店:Wear VR、暴風魔鏡 App、DreamVR 助手;

社交平台:【Google系】Altspace、VRchat、second life、oculus social、High Fidelity;

全身動作捕捉:【Microsoft系】kinect、xsens的mvn、【intel系】realSense、faceshift、【8i系】signia;

面對泡沫,博弈的機會在於兩個策略不同選擇,1)賭;2)跟。

賭,就是賭大機會。要想賭,需要知道你是誰,賭博的入場券是什麼,賭平台,還是賭入口。在巨頭環視的牌桌上,賭輸了是常有的事情,砸10億美金,賭一次,沒問題。關鍵是:你能賭多少次。微軟就為我們樹立了榜樣,甭管輸的再慘,但就是不下賭桌,從瀏覽器,到門戶,到搜索引擎,再到社交,再到手機,再到AR,一輸再輸,但一直沒有下來牌桌。關鍵是:有錢,有牌,有雄心。

跟,就是跟小機會。既然是跟,平台和入口就不要賭了。不賭不等於不看。而是要緊盯平台與入口,跟內容和應用的機會。

1)深度研究巨頭們的產業布局,就是現有的格局是什麼的?留給內容和服務的機會是什麼?

2)跟蹤巨頭之間的博弈關係,在內容環節下功夫,考察模式的關鍵點依舊是三層漏斗:市場空間,規模效應,連續的非線性增長;

六、未來職業選擇

三種人

在面對每次的變革,特別是技術變革,社會都會分化出三種人:強者參與變化,智者適應變化,而弱者辱罵變化。無論是蒸汽機的出現,還是珍妮紡織機的量產,無論是英國工業革命時代,還是21世紀中國的互聯網電商浪潮,無論是大到國企改革職工下崗,還是小到中下企業內部的組織變化,都會分化出三種人來。

廣場舞的本質就是上次國企改革中被分化出來的一幫人,從辦公室或工廠趕回家,在家又待不住,扎堆壯膽到小區廣場消磨時光的文化現象。其根子在國企改革,而國企改革的根子在改革開放和技術引進。技術才是我們人類協作關係的骨架,經濟生活是其血肉,而文化現在不過是掩蓋在皮膚上的那層化妝品而已。

以東北的國企改革為例,截然分為三類人,第一類是強者,借著MBO,以低廉的價格侵吞國有資產,搖身一變成為成功的企業家,然後轉身去加拿大買房置業,推動紅葉國的房地產發展;第二類是智者,他們身處底層,無權無勢,面對這樣的變化,他們繼承了先輩們闖關東的創業精神,選擇南下到北京、廣東求發展,很多人最後日子過的也非常好;第三類是弱者,在掙扎無望的情況下,被掃地回家,拿低保,罵政府,跳廣場舞。

認知升級

三類人群的劃分,本質跟認知有關。在這個時代,人和人的最大差距已經不是權力、土地、房產(關於這塊的詳細說明,請閱讀本人知乎專欄文章的另外一篇文字《李商隱,一個公務員的中年危機與認知升級》),而是認知。

面對轟隆而來不可逆轉的智能時代,面對紛繁蕪雜、泡沫叢生的人工智慧與世間萬象,我們都是焦慮的!我們需要在這個信息時代進行一次認知升級,來適應這個時代。因為過去我們積累的很多知識不再是財富,而是負債,掌握的越多,束縛就越大。

所謂認知升級,就是適應這個時代升級。整個社會的運作方式,將隨著人與技術關係的巨大逆轉,而發生一次悄無聲息的轉變,整個人和人的協作關係發生一次悄悄的遷移。換句話,現在有的工作崗位90%以上會消失,而未來稀缺工作崗位所需要的能力,現在只有很少人具備。具體而言,認知升級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通識升級,就是知識體系結構升級,另外一部分是專項技能和專項知識升級。限於篇幅和鄙人的陋識拙見,本文僅就第一個問題拋磚引玉。更有趣的內容歡迎入群討論。

所謂知識體系結構升級,簡單說就是改變自己的信息格局和信息階層。幾乎所有人的焦慮都與階層有關,甚至就是因為階層而來的,不同階層焦慮的東西也不一樣。解決當下階層的焦慮的辦法之一,就是攀爬到另外一個階層。過去,參加科舉、中進士、躍龍門;現在呢,嫁豪門、互聯網創業,說到底不就是想改變一下自己的階層嗎!

在農耕文明的時代,擁有土地的多少決定了你的階層,皇室宗親富有四海,那是金字塔尖的位置;將相王侯沃野千里,緊隨其後;大地主階層則是良田百傾,然後就是小民百姓、佃戶與自耕農,最後就是失地盲流;

而即將過去的工業時代,是通過在城市中的房產劃分了人與人之間的階層,人和人的不平等體現在:你是有幾百套房子,還是幾十套,還是幾套房子,還是扛著三座大山的房奴,還是努力的想成為房奴;

而在信息時代,你的信息格局和位置決定了你的階層,展開了說就是:你是處於信息的源頭,還是處於信息發酵的中段,還是處於信息洪流的末端,還是處於信息的孤島。

如果,我們處在信息洪流的末端,那也沒有什麼好害怕的,就如同這個時代身處偏遠農村的、不會使用手機的、年事已高的務農者,他們每天處於信息的孤島,沒有信息,就沒有煩惱,挺好!

如果處於信息洪流的末端,每天躺在朋友圈裡,偷吃各種信息零食和雜嘴,不是「養生方子」,就是「不轉不是中國人」,其實也挺好,他們幾乎沒有能力攀爬到信息發酵的中段,也沒有信息泛濫的痛苦,沒有分辨,就沒有煩惱,挺好!

如果身處信息發酵的中段,這幾乎是活的最為焦慮、最為痛苦的一幫人,他們有一定的信息檢索能力,有不同路的信息源,有一定的信息加工能力,甚至還有一定的信息輸出能力,但正是他們所處的二手信息的位置,反而是加劇他們的這種痛苦,因為這些自相矛盾、不求甚解的信息釀造出更多的不確定性,更多的底層價值觀上不一致性,而這種信息的不確定性和價值觀不一致性就是產生焦慮和恐懼的土壤。

如果站到了信息的源頭,就是站到了時間的源頭。那麼就可以俯視一切,看著信息是如何從涓涓細流,變成滔滔江河,最後回歸平靜的大海。

人工智慧時代的階層分化邏輯下。強者,參與人工智慧對社會規則的改造,他們或通過權力和既有利益入股規則,更有演算法工程師和產品經理以智力和見識入股,還有創業者攜身家性命、各類資源綜合入股。他們或參與到平台級公司的建設中去,或躋身入口級公司產品的,他們或持有股份,或握有期權。

智者,是適應變化,或者圍繞著強者做服務:工程師、產品經理、運營人員、設計師;或佔領一個又一個的知識山頭、搶佔信息源頭,參與到內容的創業中去,或稱為知識網紅,如羅輯思維;或稱為情緒網紅,搬弄情緒,玩味是非,引導消費,比如:papi醬、咪蒙;或稱為生活方式的網紅,不斷輸出價值觀。

結束語: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在絕望中製造泡沫,在泡沫中苟延殘喘,在殘喘中成長和尋找希望。有幸身處如此聚變的智能時代,我們面對的觀念衝突和社會變遷遠超任何一代的先祖。

面對新時代,我們捫心自問,到底是與之合謀,還是只想當個看客?即便是個看客,應該武裝一下大腦,帶上眼鏡,讓自己看的清楚、看個明白。因為房價瘋狂的背後,我隱約看到了人工智慧和技術生命推動的影子。


推薦閱讀:

TAG:创业 | 互联网 | 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