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不被坑丨三部教你挑選陶瓷餐具

新開了專欄,總要來點乾貨。先來講講我自己最熟悉的陶瓷餐具吧。

陶瓷餐具家家都在用,不管你是超市買,某寶買,還是高檔商場買。其實大家對陶瓷的認識基本停留在營業員忽悠和淘寶賣家假裝很專業的宣傳文案上。到底什麼樣的陶瓷是好陶瓷?什麼樣的陶瓷沒有安全隱患?希望這篇文章能給你提供一些建議。

先說重點,我總結起來,挑選陶瓷要分為三個步驟:摸底、照光、用刀劃。

  • 摸底

家裡買餐具不要看到一個花花綠綠的盤子長的好看就直接下手買。現在市面上充斥著外表美麗,但是材質惡劣的產品。一般的陶瓷餐具都是放在窯板上燒制的。所以腳把(陶瓷底部)的部分一般都沒有釉面。正是因為沒有釉面的覆蓋,所以你能直接清楚地看到陶瓷坯體的用材。所以拿到一個盤子先翻過來看看底部的顏色,好的瓷器腳把部分應該是雪白細膩的,用手摸上去也很光滑。

差的瓷器就各有各的問題了。下圖是我在附近超市裡面找的一個盤子。仔細看下,標出來圓形和三角形的地方有明顯的黑點。這就說明瓷質裡面有明顯的瑕疵。這樣的盤子最好不要購買。長方形標出的地方可以看到釉層並沒有完全覆蓋。這也是陶瓷缺陷之一。購買時也要盡量避免。

  • 照光

第二件事是拿出你的手機,打開手電筒,然後透過盤子觀察。注意,這個時候不要相信店員跟你說你看這個通透什麼的。這個時候看的不是通透與否,而是看透光的部分是不是均勻沒有雜質。如果透過光你能看到裡面有明顯的黑點雜質,那麼一定不要買。好的陶瓷透過光的部分是非常均勻一致的。

下面這張照片陶瓷的其他部分還不錯。但是透光以后里面有一個明顯的黑點。這就說明陶瓷坯體本身就有雜質。

事實一件陶瓷通透不通透和材質的好壞沒有絕對的聯繫。相同材質的盤子做的薄一點就會通透一點,但是盤子做的薄了,強度自然跟著下降,隔熱性能也會相對減弱,使用的時候就會有點燙手。同樣薄厚的盤子材質不同透光性能也會有區別。骨瓷就會比硬質瓷更加通透,這是因為骨瓷內部結構相對疏鬆,硬瓷更為緻密。單單從這一點並不能判別好壞。

  • 用刀劃

可能用刀劃比較誇張,但是先說說裡面的原理吧。用刀劃其實看的是兩件事。一個是釉面硬度,正常情況下陶瓷釉面硬度應該達到莫氏硬度5,一般的硬物不會再陶瓷表面留下印跡。如果你用刀子在陶瓷表面輕輕劃一下就有黑印出現,那你的盤子用幾天就成花臉貓了。用刀劃的第二個目的就是劃一下表面圖案,正常陶瓷表面的裝飾圖案都是經過高溫燒制上去的。一般的使用情況是不會脫落的,如果你用硬物劃一下就脫落了,那就說明裝飾工藝不夠合格。日常使用就會脫落下來,不僅難看,而且你可以想像一下脫落下來的顏色都去哪裡了。

上面的三個步驟其實已經可以幫你挑選一款好的陶瓷餐具了。但如果你是處女座,對餐具有著超高的要求,那麼可以接著往下看。

  • 完美主義者的精挑細選

上面的3種方法基本著重在陶瓷餐具的安全性上面,但是除了上面的幾個大坑,購買陶瓷餐具還有一些小坑。

小坑1:鉛鎘溶出。事實上現在陶瓷的工藝已經比較成熟了。鉛鎘溶出基本都能達到國家標準。的確還是有的陶瓷會採用鉛熔塊釉,但是裡面的鉛都是以穩定化合物的狀態存在於陶瓷當中的。就算有微量的溶出也基本對人體無害的。事實上現代陶瓷主要的鉛鎘溶出可能源於加彩方式上面,這個我會專門寫一篇文章。

小坑2:縮釉、落渣等工藝缺陷。縮釉就是陶瓷上面有一塊地方沒有釉,形成了一個裸露坯體的洞,好像釉面縮了回去。落渣就是陶瓷表面有明顯的凸起物,這是在陶瓷燒制過程中有雜質落在陶瓷上面形成的缺陷。縮釉和落渣其實算是陶瓷上面比較大的缺陷了,雖然不影響安全,但是比較影響美觀。如果你是某寶上300塊60件的餐具,我覺得你還是不要要求那麼多了。如果買的件均價50塊以上的高端陶瓷,那麼出現這種問題是絕對不應該的。

小坑3:黑點、變形。黑點就不用說了,這裡說的黑點是只能看得到,摸著沒有感覺的黑點,其產生原因大部分是因為陶瓷原料處理過程中有雜質沒有清除,在陶瓷燒成後留下黑點。變形也很好理解,但這裡說的變形不是說碗變成了盤子那種非常嚴重的變形,而是值一些視覺上沒有明顯感覺的變形,比如把碗或者盤子扣在桌子上搖晃,不會晃動的就是基本沒有變形。總體來說,好的陶瓷相對控制的會比較嚴格,這些問題基本很難看到。

按照上面這幾個步驟,我想你基本上可以挑出來適合你的陶瓷了。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關於餐具的知識,歡迎關注我的專欄。

也可以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我會不定時推薦一些符合我選擇標準的東西給大家。


推薦閱讀:

景德鎮的自古以來(四)
名窯列傳之五大名窯(上)
名窯列傳之建窯為首的諸多黑瓷

TAG:餐具 | 陶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