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相見恨晚的小知識《黃帝內經》篇(一)

《黃帝內經》是傳統中醫學的第一部經典著作,奠定了中醫學的理論基礎。此書大概成於先秦時期,文辭艱澀,理義古奧。本人在研讀過程中,發現了一些小知識,陸續總結出來。

1、跑步等劇烈運動會短命,最好的運動是漫步。

因為會泄宗氣和胃氣。足少陰腎經的左側「步廊穴」,是宗氣所聚之所,也是胃氣根所在。《素問平人氣象論》:「胃之大絡,名曰虛里。……出於左乳下,……脈之宗氣也。……如之下其動應衣,宗氣泄也。」。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可見胃氣的重要。宗氣:中醫學指由水谷精微化生,聚積胸中,與呼吸之氣相合發揮作用的氣。

跑步、足球、籃球、健身房等劇烈運動過後,左邊步廊穴會跳動明顯,這是宗氣和胃氣在徐徐外泄。

整篇《黃帝內經》里沒有提倡跑步。最好的運動是慢走。細心的會發現,高齡人有個特點:大都有散步的習慣。

2、生氣時想想悲傷的事就好了。

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

解決的辦法是:憤怒的時候想想憂愁的事,憂愁的時候想想高興的事,高興的時候想想恐懼的事,恐懼的時候思念某人或某物,過於思念時找點事生生氣。凡事都別太過。

從這來的:《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肝……在志為怒。怒傷肝,悲勝怒……」,「心……在志為喜。喜傷心,恐勝喜。……」,「脾……在志為思。思傷脾,怒勝思……」,「肺……在志為憂。憂傷肺,喜勝憂。……」,「腎……在志為恐。恐傷腎,思勝恐。……」。

3、出汗後吹風,或者不儘快擦乾,會生痘痘或疹。

「勞汗當風,寒薄為皶,郁乃痤。」皶:粉刺。

「 汗出見濕,乃生痤疿。」 痤疿:瘡癤,疹。 《生氣通天論》。

4、痔瘡原來是吃出來的。

暴飲暴食,造成消化系統過量負荷,使筋脈遲緩,生成痔瘡。《生氣通天論》「因而飽食,筋脈橫解,腸澼為痔。」每餐別吃太飽。

5、晚上運動,身體會日漸薄弱多病。

見「暮而收拒,無擾筋骨,無見霧露。反此三時,形乃困薄。」《生氣通天論》。

6、常吃醋無膽結石,常吃咸不會有腎結石。

酸歸肝膽,咸歸腎。但不能太過。

7、冬天不宜劇烈運動,不宜出汗。

「冬不按蹺」。不要擾動收藏的陽氣。否則的話……

8、若常腿腳抽筋,多吃些雞肉就好了。

因為雞是春天的當令畜禽。「東方青色,入通於肝……主筋,……其畜雞。」《金匱真言論》。

9、慾望、野心的大小不由意識決定的,是由身體決定的。

餵雞湯、打雞血的行為收效甚微。「腎藏志」。那些沒有太大志向的人,一般腎氣不足。把腎氣補足了,ta就會積極上進。

10、水果若買來太酸,放五天就甜了。

芒果、彌胡桃、蘋果、橙子……因為五天走完了一個五行循環。

註:不要輕易否定你不了解的領域的思想言論。

最好最科學的辦法是:假設正確>實際驗證>再得出信或不信的結論。因為我們這個世界的認知程度非常有限。

(待續)

魯遲睿悟岐黃原創,歡迎關注,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出處。

首發微信公眾號:魯遲睿悟岐黃(IDlcrwqh

微信號:w25721034

weixin.qq.com/r/MDq_pln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人性漏洞和偏好
怎樣保存切片麵包,延緩其變干?

TAG:生活常识 | 中医养生 | 黄帝内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