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史講座整理稿3】璀璨的浪漫主義時期音樂

(這篇文章是本學期初,中科大愛樂協會對新生進行音樂史講座的整理稿,現在發表在知乎專欄。該系列共四篇,按照巴洛克、古典、浪漫主義時期劃分。本篇作者中科大核科學技術學院王昱洲@升c小調的王聿洲 ,配圖由中科大少年班學院王凱越@王凱越 製作,除中科大愛樂協會微信公眾號外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再次聲明一下…由於時間關係,介紹浪漫主義在講座中只有十分鐘左右的時間,所以略過了大量的作曲家。我們已經在盡量勾勒出浪漫主義的特徵了。)

繼古典主義時期之後,古典音樂進入了它最為光輝璀璨,最具有多樣性的一個時期:浪漫主義時期。

浪漫主義運動本身是人類文化史上最為偉大的一場運動之一。在18世紀末期,工業革命的影響下,人們開始以藝術和文學反抗人為的理性化,美學價值的取向開始注重強烈的個人情感,以及對自然壯麗細膩之美的敬畏和感嘆;並開始注重民間藝術。這幾點也幾乎貫穿了浪漫主義音樂的發展過程,具體體現在:浪漫主義初期的強烈情緒化,中期的對自然的頌歌,以及後來民族樂派的興起。當然,這並不是這三個時期最主要的特徵,而是浪漫主義運動對浪漫主義音樂的深刻影響。

在古典音樂音樂上,浪漫主義這一時期自貝多芬後期開始萌芽,經過舒伯特、門德爾松、舒曼、柏遼茲等人的發展,在李斯特、肖邦、勃拉姆斯時期達到全盛;在後期湧現出眾多的民族樂派音樂家如德沃夏克、柴可夫斯基,並啟迪了印象主義音樂;到二十世紀以拉赫瑪尼諾夫作為最後的輝煌。

這可能是古典音樂中最值得費篇幅的一個時期:作曲家眾多,風格各異而獨具特色,可以從這張不完整版的譜系圖中感受到吧(你能認出幾個?)?限於講座的篇幅,我們只好挑選幾個作曲家進行介紹。

一、鋼琴炫技大師李斯特:

哈,要是直接這麼描述李斯特那可真是對不起他啊,不過李斯特對於一般人的印象也就是這樣了吧?不信,且聽一遍匈牙利狂想曲、超級技術練習曲、帕格尼尼練習曲先~~

李斯特師承貝多芬的學生車爾尼(對就是寫了好多鋼琴教材的那個……琴童們的夢魘吧?人家可是教出了李斯特呢),在古典音樂上算是「繼承正統」。他極大地豐富了鋼琴的演奏技巧,提高了鋼琴的演奏難度,並將其運用到浪漫主義音樂的創作之中。可以說,李斯特幾乎是鋼琴演奏的巔峰。在高超的炫技演奏和浪漫主義強烈的情感交織之下,李斯特的鋼琴曲往往給人以極大的震撼。

李斯特本人進行過幾次歐洲的巡迴演出,也受到熱烈的歡迎,期間有鋼琴作品集《旅行歲月》。也正是從這個時期開始,音樂家們逐漸脫離了為宮廷何貴族演奏的地位,開始面向人民群眾進行作曲,音樂家的地位得以大幅提高。李斯特在演出結束後經常受到聽眾們的熱烈歡迎,大家激動得熱淚盈眶,親吻他的手,剪寫下他的頭髮(如下圖)。其盛況不亞於當今的流行歌星(有個說法是「李斯特的音樂在當時也是流行音樂」。其實這種說法是片面的,知乎上有相關討論)。

在此不提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了,太著名,沒聽過的自行去補《貓和老鼠》。

帕格尼尼可以說是小提琴界的李斯特,他的曲風影響了李斯特、勃拉姆斯、拉赫瑪尼諾夫等後來一大批音樂家(記得那貫穿浪漫主義時期帕格尼尼主題變奏嗎?)。李斯特的這首「鍾」(帕噶尼尼主題練習曲第三首)就是改編自帕格尼尼第二小提琴協奏曲的第三樂章。它思想深度不大,但難度極高,是鋼琴炫技作品的代表,可以說不是每一個鋼琴家都能順利地演奏下來。曲中將一個主題反覆出現多次,每次出現都進行一次變奏,更加繁複,最終在快速的跳動的和弦中結束全曲,十分令人激動。請欣賞。

(啊複變函數作業沒寫完,不加錄音鏈接了你們自己搜吧)

值得一提的是,李斯特後期曲風轉變,不再以炫技為主,變得十分有思想深度,甚至有些晦澀難懂,也有些具有宗教意義。在這個時期,他開創了交響詩這一體裁,發展了標題音樂的音樂形式。李斯特有大量曲子是基於詩歌創作的,浪漫主義的文學化特徵在李斯特的音樂上非常好地體現了出來,如交響詩,是單樂章的標題交響樂,具有強烈的敘事性和場景性。

請欣賞交響詩馬捷帕(Liszt: Mazeppa, Symphonic Poem No.6, S.100),馬捷帕李斯特這首交響詩以雨果的長詩《馬捷帕》為標題,馬捷帕是烏克蘭民族英雄,年輕時曾在波蘭國王約翰·卡吉米爾的宮廷中擔任侍衛。後來由於和一個貴族夫人私通,而被貴族發現,被剝光衣服綁在馬上,放逐於荒野,垂死之際在烏克蘭獲救,加入哥薩克騎兵隊。因其英勇善戰,最終成為英雄。

樂曲一開始便進入一個緊張的氛圍:紛亂的弦樂、好像馬捷帕身後有人追趕這飛奔,定音鼓敲出腳步逼近的感覺來;接著主題幾次反覆,驟然安靜下來,彷彿逃脫了追趕而進入了幽暗的森林;終於,馬捷帕走出了森林,樂曲進入高潮,迎接最後的勝利。

由此可以說,他對音樂史發展的推動作用和他的音樂作品同樣重要。

由於時間關係,允許我做出很大的跳動,略去肖邦舒曼門德爾松勃拉姆斯等等一大批作曲家不提(對不起你們!),來看一下俄羅斯音樂的代表:柴可夫斯基。

浪漫主義後期,音樂家們紛紛開始注重自己民族的特色,湧現出了一批民族主義音樂家,柴可夫斯基以及即將提到的德沃夏克是其中的代表。

柴可夫斯基就具有明顯的俄羅斯風格,很容易讓人聯想起遼闊清冽的俄羅斯風景,這種浪漫主義和俄羅斯特色結合的風格一直影響到20世紀的拉赫瑪尼諾夫。

第一鋼琴協奏曲是他俄羅斯風格和浪漫主義結合的代表,開頭圓號齊奏,氣勢雄渾,緊接著鋼琴大音域大跳動地強奏出一組和弦,十分震撼,彷彿從高空飛掠蒼莽的西比利亞平原。就我個人而言,每當我乘坐火車飛馳在遼闊的華北平原上時,我都會聽一遍這首曲子。

再進行一次大的跳動(甚至略去了印象派,對不起你們!),我們直接走到浪漫主義的尾聲:拉赫瑪尼諾夫,他也被譽為是浪漫主義最後的輝煌。在他之後,古典音樂便只剩下分崩離析的現代派(誤……)。

拉赫瑪尼諾夫相當程度上繼承了柴可夫斯基的風格,一樣很有俄羅斯風格,但達到了新的高度,和聲豐富,經常表現出史詩般壯闊的場景。

在此以他的第二鋼琴協奏曲為例。第二鋼琴協奏曲創作於他的第一交響曲首演失敗之後,曲中表現出了極其強烈的情緒,鋼琴在樂團的伴奏下幾次衝擊直到高潮。第二樂章異乎尋常地美好,彷彿在冬夜走在西伯利亞的雪林中,寒冷而澄澈。後來,終於走出了森林,銀河籠罩著無垠的雪原,漸漸地,一切景物都開始在淚水中顫動、模糊,只剩下無盡的感動。

他的第三協奏曲以高難度著稱,有鋼琴家(霍洛維茲)稱演奏一次「相當於鏟十噸煤」。其也有著輝煌的氛圍和激烈的情緒,依然是拉赫瑪尼諾夫典型的風格。

如果在此就結束浪漫主義之旅未免也太遺憾了,由於時間的限制我們略去了太多的東西。

不過,在結束浪漫主義的旅程之前,我們還要掉過頭來,去再了解一下民族樂派。

下一期由萬印鑫同學介紹。謝謝大家。

歡迎關注中科大愛樂協會微信公眾號。

weixin.qq.com/r/yUxiegT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七重奏·音色篇(二)鋼琴類音色介紹
等你下課:一晃18年,你還是我青春里永遠的周杰倫
【曲】A lifetime of adventure
麥當娜:歐美樂壇一代女帝,生冷不忌的三十年長紅神話!

TAG:音乐 | 古典音乐 | 钢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