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彭實戈、張益唐獲2016年度「求是」大獎 | 孫家棟、楊振寧點評

內文提要:

彭實戈、張益唐獲2016年度「求是」大獎;

「求是傑出青年學者獎」名單及簡介;

求是西湖學會成功舉辦,施一公致辭。

撰文 | 程莉、呂浩然

責編 | 李曉明

● ● ●

10月15日晚,2016年度「求是頒獎典禮」在北京大學舉行。山東大學數學學院教授彭實戈、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數學系教授張益唐獲得2016年度「求是傑出科學家獎」(獎金額各人民幣100萬元)。

孫家棟、楊振寧出席頒獎典禮並與求是科技基金會主席查懋聲一道,分別為兩位獲獎人授獎。

孫家棟評論彭實戈工作

彭實戈長期從事概率論和隨機控制領域的研究,在概率論和金融數學研究方面取得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成果。彭實戈教授和巴赫杜合作,在1990年發表了文章,是倒向隨機微分方程理論的奠基性的工作,1991年獲得非線性Feynman-Kac公式,啟示並解決了一大類的二階非線性偏微方方程的解。這些研究結果目前已經成為金融數學領域裡的基本數學公式。他在1990年所獲得的最優控制的一般隨機最大值原理被認為是該領域近年來的兩個主要進展之一。彭實戈教授所建立的非線性數學期望理論是對數學大師柯爾莫哥洛夫在1933年建立的概率論公理體系的根本性的推廣和發展。1997年,彭實戈教授作為總負責人,主持了國家自然基金委的「九五」重大項目金融數學、金融工程和金融管理,有力地推動了金融數學這一新興學科在國內從無到有的發展過程。

2007年他再次被任命為國家科技部973計劃項目金融風險控制中的定量分析和計算的首席科學家,進一步將他本人所創立的非線性期待理論應用到實際金融市場之中。

我們今天非常欣喜地看到彭教授因為20年前的求是基金,在今天獲得了求是大獎,這不僅見證了彭實戈教授個人的學術和成長成就,也體現出求是科技基金會在支持和推動我國科學進步、獎勵和培養科技人才成長等方面的卓識遠見和不懈精神。

彭實戈的獲獎感言

科學研究的歷史充滿了故事,充滿了探索,充滿了很多的艱辛,也充滿了很多成功的歡樂。科學研究的道路,有的時候你總是追求,有的時候突然之間發現其實你苦苦追求好幾年的成果,離你並不遠,就在你身邊,但是你就是沒有看見,你看見的是另一面,有點像我所研究的非線性期望,有很多的故事,我就不再一一講了。我想其實是前輩們給我們創造了一條道路,我期望這個獎勵能夠鼓勵我周圍的人,鼓勵我的子女,鼓勵我的學生,能夠在這條科研的路上走下去,這個確實是一件非常值得做的事情。

我想一句話來結束,科學有兩個方向,一個是像「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還有一個是「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在這裡表示我衷心的感謝。

楊振寧在頒獎前專門介紹了張益唐教授的工作

數年以前張益唐教授的一篇文章震驚了數學界。求是基金會決定為此頒發「2016年度傑出科學家獎」給張教授。下面請允許我解釋一下他的這項重要工作。

1)數學是古老的科學,最早從研究數: 1,2,3,4,……開始。古人就已發現有一些數是兩個數的乘積:

4=2x2, 6=2x3, 12=3x4, 等等。

可是5 不能化成兩個數的乘積。2,3,7,11,……也都不能。它們比較單純,所以稱它們為素數。最小的幾個素數是:

2,3,5,7,11,13,17,19,……

古希臘人證明有無限多個素數,而數越大,素數就越稀少。比如:

自1到 100,有25個素數,

自1到1000間,只有168個素數。

2)兩個相鄰的數必有一個是偶數,所以不能二者都是素數,也就是說兩個素數相差不能是1,至少是2,例如3與5相差2,是一對。11與13也是一對,等等。數學家稱這些素數對為孿生素數對。

數越大,素數就越稀少,孿生素數對就更稀少。那麼:

有沒有無數多個孿生素數對?

3)這個問題數學家研究了幾百年,沒有解決,是數輪里一個有名的未解問題。

2013 年張益唐引進了新的想法,有了重大突破,雖然沒有完全解決孿生素數對問題,但解決了一個類似的問題:

兩個素數如果相差不到七千萬,就叫它們為親戚素數對。他證明:

有無數多個親戚素數對。

他的想法立即引導出許多文章,至今親戚對定義中的七千萬已縮小為246,如果能再縮小成2,孿生素數對問題就完全解決了。

張益唐在隨後發表了獲獎感言

特別感謝楊振寧教授美好的介紹詞。楊振寧教授的介紹用通俗又清楚的語言把我做的工作介紹給大家,如果讓我自己講的話,我肯定講不了那麼好。

今天得這個獎我心裡是很激動的,這次頒獎在我的母校,在我幾十年前學習、生活和工作過的地方拿這個獎,對我來講這更是一個令人振奮的事情。我感覺我又回來了,回到這片土地上。我想起今年春天南加州北大校友會的會議上,我講了一句話,我說如果北大只是地理上的北大,無非就是北京西北角的一塊並不大的土地,好像有一個湖,有一個塔,可是在這裡生活過的人會覺得北大是什麼呢?是她的精神,讓你就感覺是不一樣,你只要生活過,你很難把這一段經歷忘掉。所以我們在這裡,我沒有覺得自己有特別了不起,如果說我取得了什麼成就,只能說我傳承了北大的精神。我特別感謝在北大教過我的每一位老師,有今天在座我的碩士生時期的導師潘承彪教授,我大學四年級教授過我的每一位老師,我大學四年級教授過我的張恭慶院士,感謝北大,感謝北大的每一位老師。我會記住這一天,希望今後我做科學的道路上,自己也能經常體會到「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的感受,謝謝。

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關啟安等10位科學家獲得2016年度「求是傑出青年學者獎」(每人每年獎助5萬美元,連續3年。詳細名單及介紹附後)。求是科技基金會顧問、清華大學教授施一公主持頒獎環節,求是科技基金會顧問韓啟德教授與查懋聲主席一道為獲獎者頒獎。

北京大學黨委書記朱善璐、求是科技基金會主席查懋聲出席了當天的頒獎典禮並致辭。

「求是科技基金會」由查濟民先生 (1914-2007) 及家族於1994年在香港創立。基金會由多位國際知名學者擔任顧問並全權負責獎項的遴選和審定。積极參与並支持基金會工作的世界著名科學家包括楊振寧教授、周光召教授、簡悅威教授、何大一教授、姚期智教授、孫家棟教授、施一公教授、韓啟德教授、路甬祥教授等。著名化學家李遠哲教授和已故數學大師陳省身教授也曾經擔任基金會的主要顧問。

1994至2015年,共有283位在數學、物理、化學及生物醫學等科技領域中有傑出成就的中國科學家獲得基金會獎勵。其中「求是終身成就獎」1位,「傑出科學家獎」24位、「傑出青年學者獎」149位、以及 「傑出科技成就集體獎」 109位(涉及13個重大科研項目,如青蒿素、人工合成牛胰島素、塔里木盆地沙漠治理、鐵基超導等)。基金會先後在中國科技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20餘所高校設立了「求是研究生獎學金」和「查濟民、劉璧如大學生獎學金」,獎勵優秀的博士研究生,資助品學兼優的貧困大學生。迄今已有近8000位青年學子獲得基金會獎勵和資助。

自1998年起,基金會捐資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設立「中國科協求是傑出青年獎」,包括「成果轉化獎」和「實用工程獎」。其中,「成果轉化獎」主要獎勵在企業、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工作,在科技成果轉化方面取得突出業績並有一定效益和良好應用前景的的青年科技人員,每年獎勵名額10名;「實用工程獎」主要獎勵耕耘在國防科研和生產第一線,在航天、信息、生物醫藥等領域作出突出貢獻的青年科技人員,每年獎勵名額15名。

在求是頒獎典禮之前,求是西湖學會和求是西湖論壇在北大舉辦,詳見本文文末與今日二條報道。

● ● ●

求是傑出科學家獎獲獎人

彭實戈

彭實戈,數學家,1947年出生於山東省濱縣,1974年畢業於山東大學物理系,1986年獲法國普魯旺斯大學應用數學博士學位。1989年開始任教於山東大學,200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現任山東大學數學學院教授。曾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求是科技基金會傑出青年學者獎,華羅庚數學獎等諸多獎項,並於2010年獲邀在印度舉行的國際數學家大會做一小時特邀報告。這是該代表全球數學最高水平的會議歷史上,第一次邀請中國大陸數學家作一小時特邀報告。

彭實戈教授長期從事概率論和隨機控制領域的研究,在概率論和金融數學研究方面取得了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成果。他對倒向隨機微分方程理論與動態非線性數學期望理論的建立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這些理論被成功應用於金融產品定價以及動態金融風險度量的理論與計算。他被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譽為「概率論及金融數學領域的全球領導者」,並聘為該校2011-12年度「全球學者」。彭教授及其領導的研究團隊,對我國建立「金融數學」這一新興學科起了關鍵性的作用,對我國政府的金融決策制定以及金融風險控制作出了傑出貢獻。

張益唐

張益唐,數論專家,1955年出生於上海,祖籍浙江省平湖市,1978年進入北京大學數學系,相繼獲得學士和碩士學位,隨後前往美國普渡大學留學並於1991年取得博士學位。曾任職於美國新罕布希爾大學,於2014年當選為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自2015年起任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教授。曾榮獲晨興數學卓越成就獎、科爾數論獎、麥克阿瑟獎等,並獲邀在韓國首爾舉行的2014國際數學家大會上作一小時特邀報告。

二十世紀初,偉大的數學家希爾伯特提出了對數學發展有重要指導意義的23個問題,其中第8個問題即包含了困擾數學界數百年的孿生素數猜想。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並經歷種種生活的艱辛,張益唐終於在該世紀難題的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他在權威雜誌《數學年刊》上發表的論文里證明了存在無窮多個差值小於七千萬的素數對,此結果首次將相鄰素數間隔下界的估計從無限大縮小到一個有限數。他的研究成果在學術界產生了轟動:國際頂尖學術雜誌《自然》在「突破性新聞」欄目里對此成果做了專題報道;當代著名數論專家,如邵逸夫獎得主伊萬尼克,對此工作給予高度的評價。在張益唐的開創性工作的基礎上,大量數學家繼續從事對孿生素數猜想的後續研究。

求是傑出青年學者獎獲獎人

關啟安

關啟安,2011年博士畢業與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師從周向宇院士。畢業之後兩年在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作博士後研究,合作導師為劉小博教授。2013年入職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現任副教授,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2015年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優秀青年科學基金」,主要從事多複變函數論的研究。作為一位國內自主培養的青年學者,他與合作者的一系列研究工作給複分析這一研究領域帶來了全新認識,取得了系列令人矚目的重要成就。迄今,他已在包括Ann. of Math.,Invent.Math.等國際頂尖數學雜誌上發表多篇論文。

金一政

金一政,1982年10月出生。2002年7月於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獲學士學位;2006年2月於英國Sussex大學化學系獲博士學位;2006年3月至2007年9月在英國劍橋大學Cavendish實驗室從事博士後研究;2007年10月至2015年2月在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任副教授;2015年3月入選浙江大學「百人計劃」,轉入化學系任特聘研究員(獨立PI)、博士生導師;同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優秀青年基金」和2015年度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獎。

金一政的研究方向集中於以溶液工藝為基礎的高性能光電器件,在可溶液加工氧化物半導體材料和高性能原型器件等方向取得了系列進展。例如,與合作者一起製備出效率、大功率性能和壽命均創記錄的紅光量子點發光二極體(QLED)。通過在器件中引入超薄絕緣層的研究解決了載流子平衡注入這一困擾QLED領域多年的難題,驗證了QLED作為固態照明和顯示產業下一代核心元器件的可行性。在Nature、Nat. Commun.、J. Am. Chem. Soc.、Adv. Mater. 等期刊發表SCI論文50餘篇,引用2000餘次,獲授權發明專利7項。QLED方向的工作入選2014中國科學十大進展和國家「十二五」科技創新成就展。

宋偉

宋偉,1983年出生,2004年於南京大學物理系獲得學士學位, 2009年於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獲博士學位。攻讀博士期間,2007至2008年受中國留學基金委和哈佛大學的資助在哈佛大學物理系訪問。 2009至2013年被哈佛大學Society of Fellows 選為Junior Fellow,在哈佛物理系從事博士後研究。2013年至2014年在普林斯頓物理系任博士後。2014年9月起在清華大學數學系以及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任副教授。

宋偉的研究工作是以黑洞和宇宙學為理想實驗室,以超弦理論特別是規範/引力對偶(或稱全息對偶)為理論框架,探討量子引力理論的一些基本問題。其中與合作者提出的克爾黑洞/共性場論對偶(Kerr/CFT),首次將全息對偶成功地應用於一些天文黑洞,並為其貝肯斯坦-霍金熵提供了微觀解釋。此外,宋偉還探索了更多全息對偶的例子,研究涉及低維引力、高自旋理論以及全息糾纏熵等方向, 至今發表SCI學術論文24篇 ,其中有兩篇單篇引用超過250次,總引用超過1000次。

張熙博

張熙博,1984年出生,2005年於北京大學物理系獲學士學位,2012年於美國芝加哥大學物理系獲博士學位,2012年至2015年於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實驗天體物理聯合研究所從事博士後研究。2015年12月任北京大學物理學院量子材料科學中心研究員、助理教授,2016年入選第十二批中組部國家「青年千人計劃」。

張熙博從事超冷原子與精密調控方向的實驗研究。他運用當今世界最先進的冷原子實驗技術研究量子多體物理和強關聯量子系統。博士期間,與合作者一起製備了世界上第一個單層二維超冷原子氣體樣品並實現了該樣品的高空間解析度原位光學成像;在光晶格超冷原子氣體中首次觀測到量子臨界現象。博士後期間,用超精密光譜技術在鹼土金屬冷原子氣體中首次觀測到SU(10)的高對稱性與高溫下的量子多體關聯效應,該實驗推動了超冷原子技術與精密測量技術的初始融合。迄今已在Science、Nature、Physical Review Letters、National Science Review等學術期刊發表研究與綜述論文十餘篇。

焦宇辰

焦宇辰,2003年於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八年制臨床醫學專業獲得醫學博士(M.D.)學位;2009年於約翰霍普金斯大學(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獲得生物化學博士(Ph.D.);2010至2013年在Bert Vogelstein實驗室進行博士後研究。2013年入選中組部第五批青年千人計劃,於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焦宇辰主要從事消化道和神經系統惡性腫瘤的癌症基因組和分子分型研究,發現了ATRX、DAXX等抑癌基因,並研究其突變在分子分型和精準診療中的臨床應用價值。這些成果已發表於Science、Nature Genetics、PNAS等期刊,並被2016世界衛生組織(WHO)中樞神經系統腫瘤分類、美國胃腸病學會遺傳性消化道腫瘤基因檢測和管理臨床指南等權威臨床指南收錄和使用。

楊競

楊競,1981年出生於北京。1999至2003年本科就讀於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2004至2009年研究生就讀於美國得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2009至2015年先後於美國基因泰克公司和美國洛克菲勒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2015年入職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助理教授,同時受聘為北京大學生命科學聯合中心和北京大學IDG麥戈文腦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入選中組部「千人計劃」青年項目,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優秀青年科學基金」。

楊競的主要研究領域為神經生物學,在神經退行性疾病和代謝調控機制等前沿領域的基礎和應用研究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科研成果。已在國際主流學術期刊Cell、Neuron、PNAS等上發表論文十餘篇,引起所在領域的廣泛關注。

曾文文

曾文文,1979年出生,2002年於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獲學士學位, 2009年於美國得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獲博士學位。2009年至2011年在美國基因泰克公司、2011年至2014年在美國洛克菲勒大學/霍華德休斯醫學院從事博士後研究。2014年入職清華大學免疫學研究所、清華大學醫學院和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生命科學聯合中心研究員。2015年入選第十一批「千人計劃」青年項目。

曾文文的研究工作著重於免疫和代謝生物學領域。其工作揭示了天然免疫系統識別RNA類病毒的分子通路,發現了在獲得性免疫中行使重要功能的Th17淋巴細胞的分化轉錄協同機制,以及脂肪代謝調控的神經調控機制等。研究成果已發表於Cell、Science、Molecular Cell、PNAS等領域內國際學術期刊。

龔晨

龔晨,於2005年獲得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士學位,2012年3月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2009年6月到8月在美國NEC公司實驗室光纖通信研究組擔任研究實習生,從事光纖通信的系統設計與信號處理工作。2012年4月加入美國高通公司聖地亞哥研究中心,擔任高級系統工程師,從事無線通信異構網路的干擾信號處理研究及標準化工作。2014年1月加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無線光通信與網路研究中心,先後擔任研究員及教授,從事無線光通信系統理論與關鍵技術研究,入選第六批國家青年千人計劃。

龔晨在研究和應用兩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通信領域國際頂級IEEE期刊已發表文章22篇(其中IEEE Trans./Journal第一作者長文16篇)。應用方面的成果包括標準化工作包括無線通信異構網路的干擾消除接收機(Network-Assisted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NA-IC)設計及標準化;及若干面向專項應用的通信系統關鍵技術研發。博士期間研究成果group decoder,成為美國高通公司無線異構網路干擾消除的關鍵技術之一。進行相關行業標準化工作,提交3GPP無線異構網路標準提案3項,列為標準化的working item之一。已授權中國專利2個,美國專利2個;公開美國專利1個。

余倩

余倩,1984年出生於重慶。06年和09年分別獲西安交通大學學士學位和碩士學位。2012年12月獲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博士學位。致力於運用和發展多尺度、三維微結構表徵,以及原位電子顯微鏡下的材料結構和性能同步表徵技術,研究材料中的缺陷結構、缺陷運動和材料力學性能的關聯性。通過前沿表徵技術的運用和關鍵科學問題的捕捉,在傳統結構材料研究領域,特別是在先進結構材料強韌化機制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性的成果,同時為先進結構材料的設計和性能提高提供了重要的指導信息。

相關論文以第一作者的形式發表在Nature、Science、PNAS、Nano Letters等國際知名期刊。回國工作後繼續致力於發展先進的材料表徵方法以在結構材料的力學性能這個傳統的研究領域實現突破。較短時間內,獨立研究工作已以通訊作者的方式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Nano letters、MRS Bulletin、ACS Applied Materials and Interfaces等國際高水平期刊。在國際會議以及國際知名高校做學術邀請報告(MRS,TMS等)近20次。擔任了2016年美國材料研究學會年會MRS的分會組辦工作。

張一慧

張一慧,1986年出生,2006年於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獲學士學位,2011年於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獲固體力學博士學位。2011至2015年在美國西北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系先後擔任博士後和研究助理教授。2015年入選中組部「青年千人計劃」並加入清華大學工作,現任航天航空學院工程力學系副教授、博士生導師。

張一慧在屈曲引導的微納米三維結構組裝、可延展電子器件的創新力學設計及理論等前沿領域做出系列原創性的研究。獨立提出將可控力學屈曲應用於微納米三維結構組裝,引入剪紙和摺紙設計概念,與合作者一起原創出一套可適用於各種高性能材料和複雜幾何拓撲的三維微結構組裝方法,為先進微納米系統的製備提供了一種重要的新途徑;提出可延展導線及電子器件的自相似力學設計概念,並建立原創的力學理論模型與計算方法,與合作者一起實現了首個可延展鋰離子電池和多功能無線可穿戴電子器件。迄今已發表高水平SCI論文60多篇,被他引超過1500次(截至2016年7月);其中以通訊或第一作者發表SCI論文30多篇,包括2篇Science文章(其中一篇為封面文章)、3篇Nature Communications文章、1篇PNAS文章和5篇J. Mech. Phys. Solids(力學領域頂級期刊)文章。

● ● ●

首屆求是西湖學會成功舉辦 | 施一公致辭

?施一公

在頒獎典禮之前,首屆「求是西湖學會」於10月14日、15日在北京大學燕京學堂成功舉行,大會圍繞2016年度「求是傑出科學家」大獎主題展開,分設化學、物理、數學三個學科主題,多位科學家演講者應邀分享了各自領域的獨到解讀與前沿展望,並展開了深度碰撞。

清華大學副校長施一公在致辭中介紹了「求是西湖學會」的由來。「西湖是杭州的地標,也是中國的地標,是一個很浪漫的地方,科學本身就很美好,所以和西湖連在一起也是很自然的事情。」施一公說:「另外一層原因是,我們有一批志同道合的、八十年代去美國留學、先後在2000年到2010年間回到大陸的七位科學家,得到國家支持,在杭州創辦了西湖大學。我們希望能夠為中國科教的未來做一點大事,即用民辦教育的形式推動中國的高等教育。把西湖大學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的大學,長遠來講,希望為中國的科學發展做出一點貢獻。所以求是科技基金會和西湖大學的籌建連在一起,我們用這個名字一起開始創立『求是西湖學會』。」

施一公在致辭中還表達了對求是西湖學會講座的期待:「希望這樣一個學會的講座不僅是面向我們的小同行,更是面向清華北大這些國內外高等院校、中國科學院的大同行,能夠促進學科交叉,把學術界的前沿用比較通俗的語言向我們的大同行和老百姓解釋,真正能夠在一起共同探討新的領域、新的方向。」

「求是西湖學會」主講人主要是來自國內外的著名科學家和著名學者。應邀出席化學分會「碳元素的化學」主題演講的學者包括斯坦福大學終身教授戴宏傑,北京大學教授、中科院院士劉忠范;兩位演講者還與中科院院士劉雲圻、北京大學教授李彥、清華大學副教授焦麗穎、清華大學特別研究員張強一起就「低維碳材料:從化學合成到應用之路」展開圓桌討論。

?左起:李彥、劉忠范、戴宏傑、焦麗穎、劉雲圻、張強

物理分會的主題為「凝聚態中的演生現象」,中科院院士向濤、清華大學教授王亞愚、浙江大學物理系教授萬歆分別作精彩報告,復旦大學教授張遠波主持了分會談論。

?左起:萬歆、向濤、王亞愚、張遠波

數學分會邀請了青年數學家、北京大學教授許晨陽、加州理工學院教授朱歆文、北京大學教授劉若川作報告,聚焦「數與形的結合以及它能給予我們什麼」。隨後,三位報告人與山東大學數學學院彭實戈、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數學系張益唐、北京大學教授田剛一起坐談「數學與數學人生」。

?左起:許晨陽、彭實戈、田剛、張益唐、朱歆文、劉若川

近期「知識分子」將陸續刊發首屆求是西湖學會上化學、物理、數學科學家們的精彩演講,敬請關注。

更多漲姿勢科學類文章,歡迎關注 知識分子 - 知乎專欄 。


推薦閱讀:

科學討論:有可以傳染的「痴呆病」嗎?
提攜數學天才陶哲軒的伯樂是誰?
無水便池與水管工之戰

TAG:知识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