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鐵蹄下的中東遊牧部落人口遷徙
公元13世紀,蒙古人迅速崛起,很多國家成為其犧牲品。蒙古人並不是最初就生活在蒙古高原上,而是大量來自東胡系統的蒙古語部族,來到處於權力真空的蒙古高原。不同部族常常為了水源和牧草發生暴力衝突,有著天然的掠奪性和好戰性。他們為了獲得戰爭的勝利、掠奪其他部族的財富和牲畜,不得不向漢族學習先進的武器技術,同時他們也從西域學習武器技術,弱化漢族在武器上的優勢。這為強盜文明作好鋪墊,也為中國後來的大災難埋下伏筆。
當時蒙古部落眾多,內部戰爭頻繁,毫無擴張之跡。草原部落武器越先進,各部落殘殺就越激烈。當黃金部落鐵木真在歷經磨難統一了蒙古各部落後,草原各部落的邪惡和殘忍便上升到一個力的集合。由於游牧部落在戰爭中有著靈活機動的優勢,成吉思汗統一各部落之後,對他們實行軍隊編製,大大提高了戰鬥力,但其所具有的野蠻和落後使他們對文明悠久的中原和中東地區窺欲已久。等時機到來,他們會毫不猶豫地騎著馬、拿著利刃,去掠奪先進的文明果實。這就是後來蒙古帝國給各國帶來空前絕後的災難的緣由。
成吉思汗及其後人在短短几十年中,就將華夏文明地區一一征服,延續千年的華夏文明就此中斷。社會精英人士的喪失,使得華夏文明遭到毀滅性打擊。蒙古人的野蠻統治,更是阻礙文明自身發展進程,導致在十三世紀東方漸漸落後於西方,領先千年的東方逐漸從屬於西方。
成吉思汗鐵木真正當蒙古人崛起之時,統治中東地區的阿拔斯王朝已經名存實亡。在十一世紀塞爾柱土庫曼人入侵,加之8次十字軍東征,加速了帝國的崩潰。為了維持阿拔斯家族權力系統的運轉,帝國加大對基層民眾的壓迫和剝削。致使社會矛盾不斷激化,國內起義頻繁。內憂外患的阿拔斯王朝勢力衰微,中央強大的統治力量不復存在,國內許多省趁機宣布獨立,帝國的統一已經不復存在。13世紀初,成吉思汗之孫旭烈兀侵入阿拔斯王朝,使阿拔斯王朝走向滅亡。蒙古人對西方掠奪和屠殺,破壞了絲綢之路,摧毀了中東許多灌溉系統,使大量的綠洲變成荒漠,極大地阻礙了中東文明原始演進。
從歷史上看,游牧部落一旦掌握先進的武器和工具,就會對農耕文明發起衝擊。部落落後的生產和生活方式,迫使他們去掠奪先進文明地區的果實。他們靠著強大的武力不斷地征服和掠奪,以此來維繫自身生存,一旦停止掠奪就會分崩離析。帝國的大廈更是建立在征服和掠奪的基礎之上,後來蒙古不再進行擴張,各種矛盾顯現,直接將帝國推向滅亡。
後蒙時期的中東更加混亂,原有的社會統治秩序被破壞殆盡,蒙古人開始在中東地區短暫的統治。蒙古人作為野蠻和落後的代表,他們侵入先進文明地區,由於沒有先進的文化作為統治的工具,不得不向先進的文化擁有者尋求幫助。這樣蒙古人就無法獨享政治權力,不得不吸納異族進入統治階層並與之分享統治者的權力。蒙古也很快將自己的文明拋棄,融入到相對先進的文明中,也使自己成為異族的一員。蒙古憑藉血腥與殘暴,武力與蠻橫打下大半個歐亞,短短的幾十年就建立了世界上史無前例的大帝國,但很快也消失在歷史的煙雲之中。
蒙古人的擴張帶來了只是災難嗎?對於被征服地區的人們來說,的確如此。他們殺戮成性,成為喝血的戰士,只有鮮血才能滿足他們嗜血的天性。但蒙古人西征的同時,也不自覺的充當了文明交往的載體,東方先進的文明隨著蒙古人西進的鐵騎傳入到了西方,給處在黑暗的西方世界帶來曙光,打破了「東方先進西方落後」的格局。然而,東方世界文明的衰落與蒙古人的擴張不無關係,擴張使西方世界超越了東方世界,逐漸成為世界的主導,至今這種格局還沒有被扭轉。
到了14世紀,大蒙古帝國分崩離析,如同艷陽下的冰雪一樣很快融化。各個汗國之間的爭奪更加速了其滅亡。1368年元朝在農民起義下被推翻,蒙古人也被逐出中原。在中東地區,窩闊台汗國在14世紀初就被察合台汗國所兼并,1353年伊爾汗國滅亡。在15世紀後期,莫斯科公國也擺脫蒙古人的統治,察合台汗國處於幾個國家夾擊之下,一直處於分裂和衰落的狀態。雖然在14世紀時,帖木兒帝國崛起造成蒙古中興的假象,但其只不過是夜空中轉瞬即逝的流星,游牧民族對農耕世界的第三次衝擊到此正式結束。
蒙古人的征服是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範圍最廣、破壞最大的游牧民族入侵。那些驍勇善戰的蒙古人,以強大的武力和駭人聽聞的暴行,給其他民族難以磨滅的印象。蒙古征服活動沒有創造新的文明,但結束了游牧民族對農耕世界衝擊的時代。變得支離破碎的游牧地區再也不能作為一個獨立體與農耕文明相抗衡,游牧部落的生產方式從此一蹶不振。農耕文明既是游牧世界衝擊的受害,也是獲益者。農耕文明藉助游牧民族衝擊的反作用力把自己的影響力擴展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農耕文明經過游牧野蠻文明的發酵,變得更加頑強和不可抵擋。吳於廑先生認為:「歷史之成為世界歷史,經歷了一個發展的過程。 由各種族、各地區、各國家之間相互閉塞的歷史,發展到有聯繫以至於密切聯繫為一體的世界史,不是一下子就能達到的,它是歷史自身漫長發展的結果。」經過游牧世界的衝擊,整個世界從閉塞隔絕發展到聯繫緊密的一個整體。
15至16世紀中東國家的游牧部落和定居部落的關係發生了很大變化。黑羊王朝、白羊王朝和薩法維時期民族構成十分複雜,有著庫爾德人、希臘人、阿拉伯人、突厥人等民族。如一幅鑲嵌畫,雜亂而有序。中東霸權從土庫曼人手中向黑羊王朝、白羊王朝和紅頭部落中轉移,爭鬥永無休止。
黑羊王朝意為卡拉·科雍魯,即黑羊牧主,據有小亞細亞東部和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由於他們的旗幟上有隻黑羊,因此被稱之為黑羊王朝。而從他們的旗幟上就可以看出,那時土庫曼人還是以傳統的游牧生產方式為主。在黑羊王朝時,游牧習俗還十分盛行,當時他們渴望擁有定居人口和財富,造成彼此之間戰爭不斷。卡拉·優素福是一個英明的領導者,他將歸順下的人口進行有序的管理,儘管他是游牧利益的代表者,但也沒有忽視定居人口的利益。同時,卡拉·優素福又是一個十分和藹的領導者,他實行相對溫和的統治政策,正確處理游牧人口和定居人口之間的利益,使得王朝統治更加穩固。
黑羊王朝在賈漢沙手中達到了鼎盛,在他的治國中採取淡化游牧傳統風俗的方略,在他統治期間,趁帖木兒帝國衰敗之時,佔領波斯西部,後兼并了伊拉克部分領土和阿拉伯半島的東部沿海地區,成為一個伊斯蘭大國。他將游牧貴族軍事組織解散,壓制勢力龐大的游牧貴族,並禮貌對待貴族市民階級,設拉子的城市居民給予他極高的評價。在此階段,可以看出黑羊王朝的統治者開始重視定居人口的利益,定居人口作為其統治下的子民,成為其被統治階層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定居人口的增加,便於統治者的管理。
隨著社會的發展,出現另一個大國即由土庫曼游牧部落建立的白羊王朝,因旗幟以白羊為標誌,故名白羊王朝。白羊王朝是一個信仰伊斯蘭遜尼派為主的國家,他們長期與黑羊王朝相對峙,但在15世紀中後期滅掉黑羊王朝,打敗帖木兒王朝,一舉成為西亞地區強國。國家疆域包含土耳其東部、波斯中西部、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和伊拉克北部一帶。這一過程中,游牧部落和定居人口之間矛盾激化,威脅白羊王朝的統治。
國家主要地方的支柱都是農業,也有著發達的商業和手工業,為了保持和定居人口之間納稅人的關係,許多有遠見的君王都會發展與鄰邦友好的關係並正視定居人口的利益。1453年,烏宗·哈桑繼位,在他統治期間,王朝疆域進一步擴大,國家勢力發展到極盛。烏宗·哈桑重視國家內部建設,他即位之初便嘗試著以一套比較完善的官僚體系代替以往的部落貴族,同時採取減免賦稅,興修水利的經濟政策,從國庫之中拿出大筆錢財重修亞塞拜然的灌溉系統,使得長期遭受戰爭破壞的農業與手工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復。在其改革期間,極大地觸動游牧部落埃米爾的利益,但他卻沒有絲毫的憐憫,堅決維護定居人口的利益,鞏固王朝的統治基礎。
在15世紀末,游牧貴族力量增強造成白羊王朝內部危機。他們之間為了權力和財富相互鬥爭,加大對定居人口的盤削,使社會矛盾尖銳,國家陷入混亂的居面。到了艾哈邁德統治時期,游牧人口和定居人口的矛盾變成社會主要矛盾。艾哈邁德不得不向游牧封建主開戰,他極力想得到定居人口中的官僚、神職人員和知識分子的支持,想保護農民免受游牧主的壓迫,遂改革廢除了定居人口20種稅和義務。在當時游牧部落軍事貴族強權下,這種改革極大觸動了他們的利益。但這些游牧貴族是不會讓改革實現,在他們的極力阻撓下,改革逐漸走向流產。
可見當時統治集團就沒有從根本上重視定居人口的利益,他們掌握著強大的軍事力量,造成國家不穩,難以強大,國土疆域和邊界不斷變化。白羊王朝與黑羊王朝相比,相對更加重視定居人口的利益,但是並沒有解決游牧部落和定居部落之間的利益。兩者之間關係僵硬,矛盾橫生,造成定居人口對統治階層的漠不關心。
到了薩法維帝國時,國家的政治力量不再掌握在封建主手中,帝國主要代表定居人口的利益。薩法維的祖先主要生活在阿爾達比及其周圍地區,在古代時期主要從事商業和農業。他率軍擊潰了亞塞拜然和小亞細亞的游牧部落並建立了國家。在紅頭部落的幫助下,他掌握了權力,同時他也受到了那些游牧封建貴族的極大影響。這也是薩法維集權政策不斷搖擺和對游牧封建主讓步的原因。國家開創者伊斯邁爾一世面臨如何照顧定居人口的利益、加強中央集權和打擊地方分離主義和團結固執的紅頭部落的困境。根據這些目標,他極力擴大國家民眾的基礎,吸引市民、神職人員和知識分子代表到政府工作。定居人口的封建元素開始顯現,國家的舉措促進了帝國封建化。
中央權力一旦衰微,就會引起游牧部落的叛亂。伊斯邁爾一世觸動埃米爾的利益,他們為此戰爭不斷。在伊斯邁爾一世死後,太美斯普一世繼位後便成為游牧部落手中的傀儡。這些游牧封建主對政治力量的渴望,使得硝煙不斷,國家在這段時期被游牧部落所控制。薩法維帝國處於暴政和混亂的局面,定居人口的利益遭受重創。
英國人詹金森觀察1561年賈瓦德和阿達比爾地區的游牧部落寫道:「因此,深層的看這個問題,經過一個物產豐富的國家,這的人們定居在一起。他們在夏天定居在山上,冬天則搬到山谷,而不依靠城市和其他地方的定居人口。他們遷徙中有帶蓬的車子、武裝人員,並與牛群相伴,他們用牛車拉著自己的妻子、孩子和輜重。」
儘管我們不能完全了解這些游牧部落的生活方式,但從這段歷史記載的材料上看出,當時的游牧部落不再是完全意義上的游牧生活,而是有規律的半遷徙生活方式。他們處於從游牧生活向定居人口轉變的過渡期,這是中東地區游牧部落轉變的重要時期,更是中東歷史發展上重要的一筆。
突厥游牧部落在11-15世紀時生活在近東和高加索地區,漸漸地轉變成定居的生活方式。那個過程是單方面的和不可逆的,但卻是緩慢的。因為游牧部落擁有著比定居部落更為有利的生活條件。這個過程開始於游牧部落上層階級,逐漸轉向下層階級。游牧貴族執掌著政治權利並且控制著宮廷和行省的肥差,他們往往成為大地主,與城市的貿易和生活建立一種密切聯繫,他們和當地的封建主逐漸地變成了定居人口。
游牧部落逐漸定居下來,成為定居人口,不再過著漂泊不定的生活。他們放棄了自己原來的游牧生活方式,過上了定居生活。游牧部落向定居生活方式的轉變,是中東遊牧部落封建化的一個歷史時期。定居人口的增多,方便了國家的管理,增加了國家收入,定居人口大力發展商業、農業,促進了社會的穩定和繁榮。游牧貴族成為大地主後,形成固定的土地,建立一種新的經濟秩序,定居者從中獲益頗多。但游牧部落漂泊不定,國家很難對其進行管理,更談不上要其繳稅服役。定居人口就與其不同,長期穩定的居住地,有利於國家對其進行各種管理,更利於國家統治秩序的穩定。
參考文獻
吳於廑:《世界歷史上的游牧世界與農耕世界》,載《哲學社會科學近期學術論文選》,武漢大學出版社1984年版,第185-186頁。
今日主筆 李明偉
註:本文首發於頭條號中東研究通訊,中東研究通訊系今日頭條簽約作者。
推薦閱讀:
※北敘利亞戰紀①:敘利亞內戰簡史(上)
※俄羅斯重返中東,為何首選歷史上敵人伊朗?
※美國究竟為什麼總是跟敘利亞過不去?
TAG: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