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服飾看清朝官員的品從級別——普通官員部分
有清一朝,官場等級制度森嚴,依照明朝舊有的標準制定了九品十八級的官場品級制度。而這種官場上的階級區分也在官員們的官服上體現出來了,也就是說,與十八級官員等級配套的還有對應的官員服飾用以直接區分。官員的官服有著極其嚴格的規定,依據品質、數量、顏色的區別來標識著與之對應的官位級別,不允許跨級別混用。但與傳統的中原漢民族統治者不同的是,清朝的官員服飾中包含了很多滿清統治者自己民族的文化特徵。
清代官服分為朝服、吉服、行服、常服等,最常用的有吉服與朝服兩種。朝服屬於禮服,是上朝面君及重大禮儀場合穿戴的服飾,應用的場合比較少。而吉服才是官員們品日辦公理事時的日常穿戴,相比吉服出現的場合更多。對應不同的官服,具體又細分為頂戴、朝珠、朝袍、朝褂、朝帶、朝靴幾個方面,而關於朝靴一項,並沒有官方的明確規定,但一般以黑緞為材料製作而成。所以真正可以用來直接區分官員品階的服飾只有頂戴花翎、朝珠、朝袍、朝帶以及朝褂幾個方面。
一、頂戴花翎
頂戴花翎是清朝官員的朝冠,是區分官員官階的重要標誌,也是清代官服的一大特色。頂戴又叫頂子,分為夏天戴的涼帽、冬天戴的暖帽兩種,製作材質不同。涼帽形如斗笠,頂上覆蓋紅纓並有一顆頂珠,頂珠下有一隻約長兩寸的玉質或琺琅質的翎管用以安插尾部的翎羽。暖帽與涼帽外形上的區別僅為外圍多了一圈帽檐,用料上更適應冬天穿戴。而朝服冠與吉服冠又有一些區別,即頂戴頂子上的頂珠寶石為長條尖形,中間寶珠為金屬球鑲嵌寶石,下面的底座也與吉服冠的底座有著顯著的不同之處。
吉服冠暖帽:
吉服冠涼帽:
朝服冠暖帽:朝服冠涼帽:可見,頂珠和花翎又是頂戴上的兩個重要構成部分,同時也是用以區分官員等級的兩大標誌性特徵。頂珠依據製作材質及顏色的不同以區別官階,不同的頂珠代表不同的品級,顏色上大致分為紅、藍、白、金四色,易於區別。翎羽則分為藍翎和花翎兩種,花翎又以不同的「目暈」數加以區別,也是區別等級的一種標誌。
吉服冠頂戴頂珠材質:
一品:紅寶石
二品:紅珊瑚
三品:藍寶石
四品:青金石
五品:水晶
六品:硨磲
七品:素金
八品:陰文鏤花金
九品:陽文鏤花金
朝服冠頂戴頂子材質:
一品:中間寶珠鑲嵌東珠(珍珠),頂為紅寶石
二品:中為小紅寶石,頂為紅珊瑚
三品(文):中為小紅寶石,頂為紅珊瑚
三品(武):中為小紅寶石,頂為藍寶石
四品:中為小藍寶石,頂為青金石
五品:中為小藍寶石,頂為水晶
六品:中為小藍寶石,頂為硨磲
七品:中為小水晶,頂為素金
八品:頂為陰文鏤花金
九品:頂為陽文鏤花金
後至雍正八年,更定官員冠頂制度,改一至六品頂戴的頂珠為對應顏色的亮色或涅色玻璃頂珠,七品一下不發生改變,無品級者不配頂珠。
一至七品頂珠:一至九品頂戴實物:位於頂戴上的另一大特徵就是冠頂後的翎羽了。翎羽又叫翎枝,分為花翎和藍翎兩種。花翎由孔雀毛和鶡羽製成,俗稱孔雀翎,而藍翎的製作材料僅為鶡羽,即由鶡雞的翅上或尾上較長的羽毛染成藍色製成。一般來說六品及六品一下官員佩戴藍翎,而五品以上才可以使用花翎,這也是區分官員品秩級別的一個標誌。除此之外,花翎上的「目暈」一定程度上也能代表穿戴者的身份地位。目暈又被稱為「眼」,體現在花翎的尾端,實際上就是孔雀毛上的圓斑。眼有單眼、雙眼、三眼之別,翎眼的數目越多則表明該官員身份越顯赫。除有資格享戴花翎的親貴大臣之外,花翎也是皇帝賞賜給臣子以示恩寵的榮耀,其作用是昭明等級、賞賜軍功,一般與官階並不直接對應。
鶡雞(鶡雞僅分布於中國的山西、河北、陝西和北京等地,屬於瀕危鳥類,比較少見。):
二、朝珠
朝珠作為清代官員服飾的一大特色。朝珠來源於佛教的念珠,每盤由108顆圓珠穿成。除此之外還有有4顆材質、大小相同的「佛頭」,比朝珠略大,每隔27顆朝珠加入一顆佛頭(佩戴時位於腹部的稱為佛臍,位於佛頭與佛臍之間的稱為佛肩),將108顆朝珠等分為4份。朝珠頂端的佛頭上連綴一顆「佛塔」,再由一條闊絲帶系綴一塊寶石墜子,墜子上端仍穿系一塊寶石,是為「背雲」。佛塔兩側與佛肩之間又伸出三串小珠,一側兩串另一側一串,每串10顆,末端有小墜,稱為「記念」。佩戴朝珠時兩串記念在左為男性,在右則為女性,絕對不能錯亂。並不是所有官員都有資格佩戴朝珠,按《會典》規定只有文官五品、五官四品上的官員及科道、侍衛等職穿著朝服時才可以佩戴。用料上雖然除東珠為帝後專用外,其餘材質可以自由選擇——「諸王用珊瑚朝珠,珍珠記念。一品大臣許用珊瑚朝珠,五色記念。文職五品、武職四品以上,許用雜寶諸香朝珠,珊瑚寶石記念。」穿系朝珠的絲絛擇有著更為嚴格的等級限制,一般來說官員佩戴的朝珠只能使用石青絲絛色,而帝後王爺等使用明黃或者金黃,不得僭越。
朝珠:三、朝袍
說到袍服,就不得不說有點複雜了。同頂戴一樣,官員的袍服也分為兩種,一種是朝服袍,另一種自然就是吉服袍。容易理解的是朝服袍當然與朝服冠一樣,屬於大禮服,規格和檔次相比吉服袍要高。但是更為常用和常見的確是吉服袍。朝服袍和吉服袍有著很大的區別,也比較容易區分。
首先說吉服袍。吉服袍就是所謂的「蟒袍」,與蟒袍對應的自然就是皇帝的朝服袍「龍袍」。一般來說,龍袍上的龍與蟒袍上蟒的圖案並無造型上的不同,區別只是體現在「爪」上,即五爪為龍,四爪為蟒。但是在實際使用中也並不盡然,有些時候五爪也可以是蟒,甚至「四爪龍」也是有的。但顏色是不能亂用的,仍然是皇帝、太后、皇后用明黃,其餘王公貴胄可用杏黃等色,至於普通官員一般是藍色或者石青色。所以說,即便是龍或者蟒的爪數不確定,也是可以從顏色及穿衣人的身份上區分出是龍袍還是蟒袍的。一樣的衣服,皇帝穿著是龍袍,賞給大臣了,也就是蟒袍了。
吉服袍的剪裁方式為上下直通,大襟較為圓滑圖案繁複,主體為龍蟒圖案。吉服袍的一個顯著特點是水腳及「海水江崖」,即在袍服的最下部有彩色斜行線條及線條之上的海水和山崖圖案。官階品級在吉服袍上主要體現在龍或蟒的條數及爪數上。區分如下:
文武一、二、三品:九蟒四爪蟒袍(胸前背後各三條,兩肩各一條,衣襟裡面一條)
文武四、五、六品:八蟒四爪蟒袍(胸前背後各三條,兩肩各一條)
文武七、八、九品及未入流官:五蟒四爪蟒袍(前後各兩條,穿肩過背至前胸一條)
《皇朝禮器圖式·卷五》文四品蟒袍圖(八蟒四爪):
九蟒五爪蟒袍:
海水江崖圖案(寓意江山永固,2014年APEC會議領導人服裝上採用了「海水江崖」元素):
朝服袍相比吉服袍要再複雜一些。總體上來說,朝服袍最大的特點就是有一個圍繞脖頸的披領,很顯眼,也是朝服袍的顯著標志。當朝服袍與補服同穿時要把披領圍在補服的外面。除此之外,朝服袍衣裳上下分裁,群裾可拆卸,這一點也與吉服袍的直筒式不一樣。與吉服袍相同的是,朝服袍也採用「馬蹄袖」的形制,這是從滿清人騎射的便利中改變而來,是清朝特有的官服形式。
朝服袍的官階品秩之間的劃分也不是很按常理出牌,特別是四品以上的朝服袍竟有不同的幾種:
民公冬朝服一(適用於文官一、二、三品,武官一、二品):
披領及裳俱表以紫貂,袖端薰貂,藍及石青諸色隨用。兩肩、前後正蟒各一,襞積行蟒四,皆四爪。
民公冬朝服二(適用於文、武官四品以上者):
片金加海龍緣,藍及石青諸色隨用。披領及袖俱石青,兩肩、前後正蟒各一,腰帷行蟒四,中有襞積,裳行蟒八。
民公夏朝服(適用於文、武官四品以上者):
片金緣,余俱如冬朝服(冬朝服二)。
文五品朝服(適用於文、武官五、六、七品):
片金緣,色用石青,通身雲緞。前後方襕行蟒各一。中有襞積,領袖俱石青妝緞。冬夏皆用之。
文八品朝服(適用於文、武八、九品及未入流者):
服色用石青雲緞,無蟒,領袖俱青倭緞。中有襞積。冬夏皆用之。
以上文字資料中提及的相關名詞及分布位置,單憑文字很難描述清楚,所以我找到了一張民公冬朝服二的圖片,並在相關位置標示出來,易於對比理解。
民公冬朝服一:
民公冬朝服二:民公夏朝服:文五品朝服:文八品朝服:總結來說,朝服袍與吉服袍的區別主要有吉服袍有水腳及「海水江崖」而朝服袍沒有,朝服袍有披領而朝服袍沒有。造型上的不同則為朝服袍上下可以分拆而吉服袍為一體通裁。明白了這些以後,就很容易區分朝服袍與吉服袍的不同。其實很多清宮劇里關於官服這一塊都特別的混亂,我大致看了比較著名的幾段,基本都有各種細節上的錯誤。以後再看清宮劇稍微注意一下,也可以發現更多的槽點了,還是挺有意思的。
四、朝褂
朝褂就是通常所說的補服,即胸前背後各有一塊區分官階種類的「補子」的官服,也叫補褂。補服不僅可以穿在朝服外面,還可以與吉服同穿,不算混用。但需要注意的是,穿朝服時要與朝服冠、披肩搭配,穿吉服時不能搭配披肩。補服的最大特色就是前後的兩張綉有動物圖案的補子了,補服不僅可以區分出官階,還能辨別出文武職位。這種形制的官服並不是清朝特有的,而是沿襲於明朝舊有的官服制度,但還是有著很大的區別。
與朝袍和頂戴不同的是,同品級的文武官員補服是不一樣的。正常來說,文官的「補子」上刺繡的動物是禽鳥類,而武官的補子上繡的往往是猛獸。所以後來罵起人來,就有了衣冠禽獸這麼個說法了。
文一品朝褂:具體來說,相應的品級與補子圖案的對應方式如下(其實每一個時期補子圖案的藝術風格也有很多不同,但主體圖案的種類還是沒有變化的):
文官一品:仙鶴
文官二品:錦雞
文官三品:孔雀
文官四品:雲燕
文官五品:白鷳
文官六品:鷺鷥
文官七品:鸂鶒
文官八品:鵪鶉
文官九品:練鵲
武官一品:麒麟
武官二品:獅子
武官三品:虎
武官四品:豹子
武官五品:熊羆
武官六品:彪
武官七品、八品:犀牛
武官九品:海馬
五、朝帶
朝帶作為官服的一部分很少被人注意到,畢竟不太起眼,但這並不能說明朝帶就不重要。相反,同補服一樣,作為「百搭」配件,朝帶上反映出的官階信息反倒是最具體、最一一對應的。一般來說,這種級別區分主要體現在朝帶「飾版」的材質上,就像頂珠一樣,每一種材質搭配對應著一個級別,品級相同的文武官員朝帶也相同。
據《皇朝禮器圖式》,朝帶的官品與朝帶的對應關係如下:
一品:鏤金銜玉方版四,每具飾紅寶石一。
二品:鏤金圓版四,每具飾紅寶石一。
三品:鏤花金圓版四。
四品:銀銜鏤花金圓版四。
五品:銀銜素金圓版四。
六品:銀銜玳瑁圓版四。
七品:素銀圓版四。
八品:銀銜明羊角圓版四。
九品及未入流官:銀銜烏角圓版四。
一品朝帶圖:
要總結的基本就這些,但關於清朝官服其實還有很多更細節的東西,在這篇文章里有的提到了但是沒有仔細說,有的沒有提到。除了普通官員的官服禮儀之外,皇親貴胄以及朝廷命婦等服飾上還有很多特有的、特別的規定及穿戴規則。更不要說皇帝本人、太后、皇后等的服裝穿戴,那講究簡直就太多了,感覺再有這麼多也說不完。下次有機會我想寫寫親王、貝勒、額駙等皇室成員們的官服,與普通大臣們的有很大不同,但也很有意思。
(圖片來源於互聯網以及部分書頁截圖)
推薦閱讀:
※朱子語類:評岳飛、秦檜、淚痕諸人物
※古代和皇帝下棋贏了皇帝,真的會被滿門抄斬嗎?
※白高大夏國是西夏內部自稱的說法嗎?
※【史圖館】中國歷代疆域變化23 桓靈始衰 鮮卑漸大
※陝西歷史博物館之二 - 探秘何家村遺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