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讀牛文:1788-2000年世界經濟危機簡史(下)
導語:細數曾經的經濟危機!
第十五次世界經濟危機(1900年-1903年)
德國經濟於1893年開始復甦,美國1895年,英國比美國還晚一些。這一輪高漲是鋼帶動的。短短几年間,世界的煤產量增加65%,生鐵產量增加70%,而鋼產量增加將近兩倍。大部分鐵都被煉成了鋼。美國1890年的鋼產量為 1427.7萬噸,1900年達到1018.8萬噸。由於提煉技術不斷進步,鋼軌的價格從1873年的每噸120美元,降到1898年的17美元。而美國最大的卡內基鋼鐵公司還依然利潤豐厚,每年達2000萬美元之巨。鋼材價格的不斷下降,使一切鋼製品,如機器、工具、鐵軌、橋樑、機車、輪船等的需求都迅速擴張,從而帶動了新一輪經濟繁榮。
但是,危機還是不邀而至了,這次危機是從俄羅斯開始的。1892年至1893 年起,俄國出現其資本主義歷史上最可觀的一次高漲。從1890年到1900 年,俄國鋪設了22600公里的鐵路。頓巴斯的煤、巴庫的石油、南方的冶金業都有長足的進展。到90年代末,俄國的生鐵和鋼產量已超過法國而居世界第四位,鐵路線的長度僅次於美國。但是,俄國的發展主要是靠外國資本和進口機器、鐵軌進行的。1890年,外國資本在全部股份資本中約佔25%,到 1900年則佔40%以上。主要投資者依次為法國、比利時、德國。外國投資者看中的是俄國遼闊的土地和豐富的礦產資源,當他們在本國找不到有利可圖的投資出路時,就把目光投向了俄羅斯。因此,這一輪高漲既是俄羅斯大規模開發的開始,也是俄羅斯經濟的進一步殖民地化。迅速而持續的擴張自然引來狂熱投機,濫設企業,虛估前景,股票和債券高溢價發行。結果,1899年夏天一場金融危機席捲俄羅斯,隨之工業生產陷入危機。
在俄羅斯有大量投資並向俄羅斯大量出口的法國、德國、比利時等國最先跟進,英國尾隨其後。美國的危機發生得較晚,比較曲折,但程度卻最嚴重。 1900年生產已經開始下降,市場信心開始失穩,1901年5月,紐約股市暴跌。但很快又上漲。1901年和1902年,美國的固定資本投資還在繼續,生鐵、鋼和煤的產量都有所增長,直到1903年,美國才爆發全面危機,並轉入蕭條。危機期間,美國的生鐵產量下降8.4%,鋼產量下降7.3%。1904年鐵路修築量比1902年減少36.4%,機車產量縮減33.2%。1904年失業率高達10.1%,工資降低10%-20%。在失業增長和名義工資降低的情況下,房租等生活費用卻反而出現上漲。這是壟斷組織哄抬物價的結果。最終,工人的購買力進一步縮小,危機也就更加延長了。
這場危機戲劇性地展示了英國和德國的競爭地位的消長。由於德國鋼鐵工業的技術先進程度、生產集中程度都高於英國,而且採取鼓勵輸出、限制輸入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德國鋼鐵大量出口英國,並佔領英國的海外市場。1900年到1902 年,德國黑色金屬的凈出口增長3.5倍,從1900年的凈出口 71.5萬噸,增長到1902年的320.9萬噸。與此同時,英國黑色金融進口額在1900年到1904年期間增加了62%。這就使德國能夠儘早擺脫危機,而英國的危機則被延長了。
面對強大的競爭對手的崛起,面對世界性的貿易保護主義潮流,英國的自由貿易政策開始動搖了。英國內閣以張伯倫為首的集團開始主張恢復保護關稅,取消自由貿易,代之以「帝國國內特惠關稅」。這一主張得到了重工業的大資本家們的擁護。但是,由於英國鼓吹自由貿易日久,以欺人始,以自欺終,這一有利於英國長遠利益的主張並未成為新政策。
日本在1900年爆發了第一次經濟危機。
第十六次世界經濟危機(1907年-1908年)
1905年,美國最後一個擺脫危機並迅速轉入高漲。這一次高漲不僅時間短,而且強度弱,但投機程度卻很高。這一時期,一些新興工業崛起,如電力、汽車、化學等。從1902年到1907年,美國的發電量從48億度增至106億度,增長了1倍多。1900年至1907年間,世界汽車產量由7000 輛增至8.4萬輛。在德國,化學工業的從業人數從1900年的15.3萬人增至20.8萬人。法國的汽車工業格外引人注目,1907年,法國已經生產了 5.5萬輛汽車,超過美國的4.4萬輛。但是,帶動這一輪高漲的主要因素仍然是鐵路和重工業建設。1905年至1907年,美國建成了25000公里鐵路,使用了860萬噸鋼軌,生產了2萬台蒸汽機車和69萬節車廂。
有這許多新興工業的崛起,這一輪高漲本來可以指望持續時期比較長。但是,創業投機猖獗,使這一輪高漲暴起暴落。在美國,這一時期大量個人企業轉變為股份公司,發行摻水股票,從中牟取暴利。大量歐洲資本通過提供短期信貸來資助創業投機,1906年,吸金融投機吸引到美國的資本總額達5億美元,美國信貸機構投入的資金約為3億美元。這段時期,英國新設企業2.24萬家,德國新設企業的資本額達15.54億馬克。美國和德國的投機活動最為強烈,而英法的資金則被捲入其中。在英國和法國,70%-75%的有價證券是外國債券。因此,美國與德國的生產能力迅速擴張。這一輪高漲的新建生產能力大部分都是在 1906年到1907年建成投產的,由此帶動原材料價格的飛漲。1907年鐵的最低價比1901到1905年間的最低價上漲了39.2%,銅價上漲了一倍,鉛價上漲了92%。
如此高的價格是很難被有限的需求接受的,於是泡沫破滅的時機又成熟了。 1907年到1908年,美國破產的信貸機構超過300個,負債達 3.56億美元,大多數銀行則停止支付現金。30多家鐵路公司倒閉,他們擁有股票和債券6.1億美元,鐵路長度1.3萬公里。還有2.74萬家工商企業登記破產,共負債4.2億美元。在美國,這次危機引起的生產下降比以往任何一次都嚴重。以月度數字計算,鋼產量下降近60%,生鐵38%,機車69%,貨車車廂75%,新建鐵路量46%。1908年,新建築合同減少23%,鋼托拉斯所屬企業一半以上停工。失業人數超過以往各次。
與美國經濟聯繫密切的英國首當其衝,危機深度僅次於美國。1907年,黑色金屬消費量減少20%,生鐵產量下降11%,鋼產量下降19%,新建船舶噸位減少48%,棉花消費量下降14%。從1906年到1909年,生鐵價格下跌25%。
危機在德國也十分嚴重。1907年,黑色金屬消費量縮減20%以上,鋼產量下降13.1%,已竣工商船噸位減少三分之一,建設業損失最慘重,業務量縮減 36%,與此相應,水泥等建材工業產量下降近一半。輕工業損失也不小。棉紗和棉布的出口減少18%,棉布價格下跌23%。值得注意的是,儘管黑色金屬消費量縮減,但由於該行業壟斷程度高,黑色金屬的價格竟提高了14%。
1907年,法國的工業生產下降了6.5%。其中絲紡工業危機最嚴重,絲織品出口減少了24%。危機不但使工人生活惡化,甚至教師與國家公務人員的生活都受影響,工會活動活躍起來。1909年,巴黎郵電職工大罷工,一時電訊中斷。
這次危機以後,德國工業實力已經明顯超過英國。德國的鋼鐵產量比英法兩國的總和還多,機器製造業發展迅速,電氣、化學等工業成為德國的驕傲。造船工業在 1896年以前還不具規模,1899年至1913年間,每年平均造船30.5萬噸。到1913年,德國輪船總噸位達到510萬噸。德國海軍實力已經接近英國。雖然如此,英國還擁有重大優勢:龐大的殖民地,巨大的商船隊,數額巨大的資本輸出。德國認為,其實力與海外殖民地規模很不相稱,而殖民地的重要性在經濟危機時期更顯重要。於是,從經濟戰爭轉向軍事戰爭的時機漸漸成熟了。
1909年起,美國、法國經濟開始復甦並很快進入高漲階段,德國到1912年才走向高漲,英國則更晚。然而,這一輪經濟高漲的主要動力卻是軍備競賽。1913年,新一輪經濟危機已初露端倪。但1914年夏,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各國轉入戰時計劃經濟,危機遂告消失。
第十七次經濟危機(1929-1933)
1914 -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的一次浩劫。歐洲是這次戰爭的主戰場,英、德、法、俄等帝國主義國家為爭奪霸權互相拚死廝殺,元氣大傷,唯獨美國在戰爭中增強了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就連當時頭號投資大國英國也欠美國41億美元的債款。美國已由戰前的債務國變成資本主義世界的主要債權國和國際金融中心,同時,美國也從戰前的工業大國之一躍為資本主義世界名列首位的經濟大國。
1920-1921年以後,資本主義國家進入了一個相對穩定的發展時期,其中尤以美國的經濟發展速度最引人矚目。美國的經濟高漲雖然在1924年和 1927年被局部的中間性危機中斷過,但到了1929年,美國的工業生產總值已比1920年提高了53%,工人的勞動生產率平均每年提高了3.8%,工人的實際工資也有所增長。這一時期,共和黨政府執行的經濟政策對壟斷資本家十分有利,工商企業的稅負很輕,對壟斷組織的發展不加限制,反托拉斯法實際上已不執行。這些政策,刺激了技術發明和新興工業的發展。20年代是美國汽車工業大發展的時期,1919年美國的汽車產量已達150多萬輛,到1929年猛增到將近540萬輛,平均每六人就有一輛汽車,汽車製造業已成為美國最大的工業部門,它的發展也推動了鋼鐵、橡膠、石油和玻璃等行業的發展,當時的鋼和生鐵的產量分別達到5700萬噸和4300萬噸,創造了歷史最高水平。其他如電氣業、建築業、化學工業和公用事業等部門也發展得十分迅速。家用電氣產品總值在 1921年還只有1060萬美元,到1929年已增至4.16億美元。在戰爭期間,民用建築幾乎停止,住房十分緊張,房租高昂;戰後大興土木,每年建築費用均超過70億美元,1926年的建築費用甚至高達110億美元。從1919至1929年,汽油產量也從8600萬桶激增至4.39億桶。美國工業的迅猛發展,使其在資本主義世界工業生產總值中的比重由1913年的38%提高到1929年的48.5%,其國民收入也由1921年的594億美元增為1929 年的878億美元。1929年,美國擁有50億美元的黃金儲備,占當時世界黃金儲備總額90億美元的一半以上。
生產的高漲刺激了其信用的膨脹。從1923-1929年,美國有價證券的發行額達490億美元,僅在1928和1929年間,就發行有價證券180億美元。證券交易所瘋狂的、規模空前的投資使證券價格不斷上漲。紐約證券交易所的證券平均價格1923年初不過98美元,1929年初漲到306美元, 1929年9月達到了最高峰,漲到365美元。
道·瓊斯30種工業股票指數1900-1934年的市場表現
當時購買證券只需要支付10%的保證金,參與證券投機的人都靠借款來購買大量的證券,2/3的證券交易是靠銀行貸款進行的。證券市場投機猶如一股潮流,成為人們的熱門話題和報紙上的議論資料。證券的投機狂熱助長了繁榮的幻景。
在投機活動上,堪與證券市場等量齊觀的還有狂熱的房地產投機活動。在這種活動的刺激下,房屋的建造量不斷增加,這對於鋼鐵、木材、採礦等基本建設有關的工業部門也起到了刺激作用。
在這狂熱的年代裡,輿論大肆宣揚『永久繁榮』和『美國例外論』,似乎美國已超越資本主義經濟周期的運行規律之外,再也不會發生以生產過剩為特徵的經濟危機了。就連美國總統胡佛在其1929年4月的就職演說中,也高唱要消滅貧困。
工業的『合理化』運動和汽車、奢侈品等新工業的擴張,還使得整個『繁榮』時期中資本積聚和集中的趨勢加強,中小企業和獨立的小生產者、小商人普遍遭到被淘汰和被兼并的命運。在1927年,美國全國公司中的千分之二的公司佔有全國公司總收益的近70%,其餘99.8%的公司只分得剩下的一部分利潤。
由此可見,美國以至於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猶如被吹得過大的氣球,隨時有一觸即爆的危險。1929年10月,資本主義世界一場規模空前的大危機終於爆發了。危機首先在資本主義最發達的國家——美國爆發。美國工業生產在1929年6月達到最高峰,10月間工業生產指數開始迅速下降,市面也逐漸衰落下去。10月 20日紐約證券交易所破產,特別是23日、28日和29日連續發生大破產,有價證券的行市狂跌不已。在驚恐不定的幾天內,第一流有價證券的行市竟下跌了 40-60%。不少證券持有人迅即破產,茅盾在其小說《子夜》中所描述的資本家跳樓自殺的事情在美國頻頻發生。
證券交易所破產的浪濤波及到一切資本主義國家,英國、德國、法國等國的交易所也相繼破產。1929年秋季證券交易所的破產是其生產過剩危機加深的信號。此後,資本主義國家的生產都持續下降,商業繼續萎縮,失業不斷增加。直到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才開始從危機轉為蕭條。
1929-1933年危機是資本主義歷史上最深刻的一次危機。工業生產下降的幅度是之前歷次危機所從未有過的,國際貿易額的實際貿易量也出現歷史上第一次的下降。不僅生產下降的幅度驚人,而且,其延續時間也異常持久。在以前的危機中,生產下降的延續時間不過幾個月,而這次卻是幾十個月。以美國為例,由危機時的最低點恢復到危機前水平所需的時間,煤、生鐵、鋼等都長達四十多個月。因此,1929-1933年危機成為資本主義歷史上時間最長的世界經濟危機。
1929-1933年的危機的極度深刻性和其空前持久性結合在一起,使這一次危機具有極大的破壞力,它使資本主義工商業大幅倒退,使整整幾十年生產力的發展成就付之東流。『一戰』前的各次危機通常使生產水平倒退一二年,倒退四年或四年以上的情況極少。而
1929-1933年的危機卻使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的工業生產水平大約後退到1908-1909年。其中美國退到1905-1906年,德國退到1896 年,英國退到1897年。這次危機不僅限於生產和商業範圍,而且也擴展到銀行信用系統,以及外匯和債務等領域。生產過剩危機中商品價格下跌,使工業資本家、手工業者、農民等債務人難以支持,從而使許多公司和企業主遭到破產。美國、德國和法國有幾萬個股份公司因此倒閉。不僅資本家破產,而且實際上某些資產階級國家也破產了。
1931年9月,英國被迫放棄金本位制,宣布英鎊貶值,震動了世界各國。英聯邦以及許多同英鎊聯繫的歐洲國家的金本位制都跟著垮台了。1933年3月間,資本主義世界信用、貨幣制度崩潰的浪潮襲擊了美國。美國銀行倒閉之風更加劇烈。到1933年,美國銀行共倒閉11730家,企業倒閉252000家。 1933年3月4日美國總統羅斯福在其就職之日,不得不宣布銀行『休假』,隨即關閉紐約金融中心,並放棄了金本位制。
1929-1933年的危機是空前深刻和空前劇烈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宣告了主張『放任主義』的資本主義經濟理論的失靈。危機表明,資本主義單靠本身內在的力量已經不容易從危機中爬出來了。於是,鼓吹通過加強『國家乾預』來刺激經濟和保持『充分就業』的凱恩斯主義便應運而生。凱恩斯主義企圖利用加強『國家乾預』經濟的人為措施來克服危機,消除失業和防止革命。
二戰後第一次世界經濟危機(1957年-1958年)
二戰決定性地改變了世界經濟地圖。戰爭期間,美國非但沒有遭到戰爭的直接破壞,其生產能力反 而有了巨大增長。從1939 年到1942年,美國工業生產即增加近一倍,1945年又比1940年增加116%。1948年,美國工業生產占整個資本主義世界工業生產的54.6%,出口貿易佔23.9%,還集中了世界3/4的黃金。不僅如此,美國工業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十分明顯。1950年美國製造業的勞動生產率為英國的3倍,西德的 4倍,是日本的更多倍。美國製成品的生產為西德的6倍,為日本的30倍。美國煤礦的生產率比英國、西德高3-4倍,是法國的7倍。因此,戰爭剛結束時,美國的政策是利用美國統治的全部優勢,為美國資本取得最有利的地位,迫使各國開放市場,接受價廉物美的美國貨,摧毀德國、日本、英國、法國、義大利的經濟,奪取這些國家對殖民地的統治和影響,從而實現美國獨霸西方世界的美夢。為達此目的,美國對盟國援助只用於救急,不是幫助盟國重建生產體系;援助都附有「排除國際商業中的一切歧視待遇的協議」,並且在貨幣和貿易體系計劃中,美國不讓各國為平衡支付而限制貿易。最重要的是,美國以防止德、日再次侵略他國為名,制定了拆毀德國、日本軍事工業的計劃,從根本消滅這兩個新興工業強國的競爭能力。如果這一切都成為現實,則美國將成為新的世界工廠,而歐洲和日本將成為美國的原材料及初級產品加工地,那裡的經濟需求將無法增長,一個長達二十多年的繁榮期也就不可能出現。
事實上,美國的這一商業野心並沒能實現。隨著美國商品大量輸入各國,隨著拆毀德、日兩國軍事工業的進程的開始,歐洲和日本國內失業工人大量增加,各國共產黨勢力迅速壯大,美國不得不更弦改張。美國統治精英終於發現,他們的頭號敵人是蘇聯社會主義陣營,而不是歐洲和日本,因此美國對外經濟政策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變化,變消滅競爭對手為扶植競爭對手。主要措施有三,一是著名的馬歇爾計劃;二是停止拆毀德國和日本的軍事工業;三是允許日元、英鎊、馬克等貨幣貶值,例如日元貶值到1美元兌360日元,從而減少美國貨對各國市場的衝擊,並使各國有能力對美出口。此後,由於朝鮮戰爭爆發,日本又成為美國軍火的前線供應商,發了一筆戰爭財。此外,美國以盟國的保護傘自居,軍費長期居高不下,也增加了美國產品的出口成本。這些措施從效果來看,可以一言以蔽之,即美國採取了單方面自由貿易,而允許各國貿易保護的友好態度。此後,歐洲和日本生產能力得以重建,內需擴大,給美國商品提供了更大的市場;歐洲和日本產品輸出美國的數量不斷增長,但卻仍不足以平衡來自美國的進口,美國進出口仍然保持大額順差,世界經濟進入良性循環。
這一時期的經濟周期呈現出若干新特點。其一是,危機期間物價上漲,即所謂「滯脹」。形成滯脹的原因很多。從微觀機制上看,二戰以後,工會力量普遍增強,形成所謂名義工資的增長剛性,而僱主對付工資增長的辦法便是提高產品價格,從而形成工資與物價螺旋上漲的成本推動型長期通貨膨脹趨勢。石油漲價也可歸於這一大趨勢,但情況更複雜一些。在第一次石油危機以前,由於石油生產國相互競爭,石油價格一直保持在較低水平,而相應的工業品卻不斷漲價。石油生產國之間加強團結後,就相當於工人加強了團結,石油價格迅速上漲,導致物價上漲。從宏觀上看,二戰後至七十年代末期,各發達國家都程度不同地實行凱恩斯主義政策,用財政和貨幣手段擴大需求,需求拉動型的漲價成為通貨膨脹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此外,隨著國際競爭的加劇和浮動匯率製取代固定匯率制,匯率貶值成為國際競爭的戰略工具,從而使通貨膨脹帶有主動的戰略意義。因此,戰後至七十年代末期,通貨膨脹是發達資本主義各國的長期現象,只是程度有別而已。但是,與二戰前相同的是,國內國際的競爭依然十分激烈,尤其是國際競爭日益加劇,過多投資追逐過狹市場的矛盾並未解決,因此世界經濟危機還是會不斷降臨,只是危機更多地表現為企業破產、開工率下降、投資下降、庫存增加,而較少地表現為價格下降。
另一個新特點是危機的同步性下降,即使是同步性危機,其嚴重程度也相差較大。其原因在於,各國經濟競爭力距離較大,各國干預經濟的程度增強,因此各國經濟的獨立性也有所增強。例如,從1950年到1966年,美國發生過1953年到 1954年危機,1957年到1958年危機,1960年到1961年危機,而此期間西德經濟卻一直沒有發生實質性危機,只是每次美國危機時西德的經濟增長率都有所下降。1966年到1967年,西德經濟發生危機,但美國此時卻正經歷著二戰後的一次長期繁榮。但是,以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為標誌,各國競爭力差距再度接近,各國間經濟競爭越來越激烈,危機的同步性又顯著增強。繼 1973年到1975年的嚴重世界經濟危機後,西方各國都經歷了一段低增長高通脹的滯脹期,接著就是1979到1982年的世界經濟危機,各國失業率都上升到空前水平,然後是1990年到1991年的世界經濟危機,各國無一例外深陷其中。九十年代後,美國經濟表現異常,在歐洲和日本經濟長期不景氣的前提下,走出了一波低通脹高增長的所謂「新經濟」,其實是巨大的泡沫經濟,似乎各國危機的同步性又被打破了。但緊接著就是自2000年3月開始的更加嚴重的世界經濟危機,美國經濟泡沫破滅,帶動歐洲、日本經濟進一步衰落。
1957年-1958年的世界經濟危機是在二戰結束至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的國際經濟良性循環階段發生的。問題在於,良性循環中各方的收益卻並不平衡。日本和西德工資低,貨幣定值低,隨著投資不斷擴大,其國際競爭力迅速提高,貿易順差不斷增長。而英國和美國則相對衰落,經濟增長率只有德、日的一半左右。英國存在經常性的貿易逆差,英鎊危機頻繁;美國的貿易順差也不斷縮小,至1958年時第一次出現33.5億美元的國際收支逆差,導致大量黃金外流。
危機以前,各發達國家都出現投資高漲,其中以日、德為最。從1955 年到1957年,美國的投資增長率也超過10%,被認為是戰後美國經濟最繁榮的時期。但是,由於美國的工資和匯率較高,國際競爭力相對下降,美國的投資最容易出現過剩。1957年3月起至1958年4月,美國經濟落入危機,商品滯銷,庫存增長,工業生產下降13.5%,鋼鐵和汽車等部門的生產量下降一半以上(這兩個部門正是日本和西德發展最迅速的部門),1958年第三季度固定資本投資同比下降15.6%,失業率上升到7.5%,是危機前的一倍。與戰前危機不同的是,這次危機並未導致物價下跌,相反,危機期間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了4.2%,生產者價格指數上漲了2.2%。因此,危機並沒有增強美國的出口競爭力,相反,出口競爭力進一步削弱。1958年美國出口總值下降了14.3%,貿易順差從1957年的65.1億美元減少到35.7億美元。與此同時,美國資本輸出和海外軍事開支不斷增加,國際收支第一次出現33.5億美元的逆差。這樣,美國的危機持續時間延長了。
危機迅速波及加拿大、日本及西歐各國。由於日本對美出口依賴程度高,日本的危機深度和持續時 間僅次於美國。日本危機持續13 個月,工業生產下降10.4%,批發物價指數下降7.4%。英國(忽略加拿大,因加拿大不是一個獨立的工業強國)緊隨其後,危機持續13個月,工業生產下降3.7%。而西德的危機持續時間卻只有4個月,工業生產下降僅為1.4%。由此可見,雖然美國仍然是世界經濟的龍頭,也是世界經濟危機的震中和首發地,但是美國經濟地位已經明顯下降,不足以向外轉嫁危機,因此不能最先擺脫危機。相反,西德經濟卻具備了向外轉嫁危機的能力,成為擺脫危機的領頭羊。
美國仍然用財政和貨幣兩手對付危機。財政方面主要是增加公路和住房建築支出(36.5 億美元),增加軍費(58億美元),從而使1958年1959年國債總額增加142億美元。在滯脹的前提下,支出加大了通貨膨脹的壓力,使貨幣政策調控的難度加大。提高利率,則通貨膨脹可以控制,但危機會加深;反之,則通貨膨脹會加劇。無論如何,美國於1959年2月工業生產指數超過危機前最高點,進入周期性高漲階段。但高漲僅持續一年,又落入1960年-1961年危機中。這次危機一定程度上是1957-1958年危機的餘震,也是美國國際競爭力進一步下降的體現。危機期間鋼鐵產量下降48.2%,汽車產量下降43.3%,建築業下降33.6%。失業率最高上升到7.1%,全失業人數達500多萬,半失業人數400多萬,在業工人的工資也有較大下降。危機期間,還爆發了戰後第一次美元危機。危機隨後即影響了英國、西德、日本等各國,但除英國外,程度都比較輕,因此這次危機沒有被認為是同期性世界經濟危機。
二戰後第二次世界經濟危機(1973年到1975年)
從1961 年到1969年,美國經濟經歷了一個長達8年的繁榮期。危機使美國工業的工資成本有一定幅度的下降,美國的出口競爭力有所改善,與此同時,美國政府大力推行擴張性財政政策,越南戰爭不斷升級帶動軍費支出猛增,國內需求不斷膨脹,更重要的是,六十年代是美國企業設備更新的高潮,企業現代化投資佔全部廠房設備投資的60%-70%,勞動生產率年均增長率高達3.4%。這一繁榮期可分為兩個階段,1961年到1965年為第一階段,經濟增長迅速,物價比較穩定。此後投資過熱,通貨膨脹壓力加大,至1966年下半年即出現嚴重的生產過剩。就國際經濟而言,1965年上半年日本爆發經濟危機,1966年至1967年西德爆發經濟危機,增加了美國進出口的壓力。只是由於侵越戰爭升級,軍費開支猛增,才阻止了一場危機的到來。代價是累計財政赤字高達604.5億美元,再加上信貸擴張,為70年代的惡性通貨膨脹埋下了禍根。同時,美國貿易順差不斷縮小,到1968年時已不到10億美元,國際收支則連年巨額逆差。1969年至1970年,由於尼克松採取緊縮性政策,並開始分期從越南撤軍,美國經濟終於開始新一輪危機。危機從1969年10月到1970年11月止,工業生產下降8.1%,其中設備和耐用品製造業面臨日本和西德的激烈競爭,降幅最大,分別達17.4%和15.6%。失業率上升為6.1%,而且帶有長期性和結構性,1972年經濟進入新的高漲階段後,失業率仍停留在5%的水平上。此次危機還伴隨著嚴重的財政貨幣危機,通貨膨脹加速發展,美元危機頻仍。1970 年,美國財政赤字和國債猛增,國際收支逆差進一步擴大,黃金儲備急劇減少。
但是,這次危機對西德和日本的影響仍然較小,雖然德、日兩國生產亦一度有所下降,但是它們的國際市場份額進一步擴大。由於德、日兩國經濟增長的帶動,加上美國政府所採取的美元貶值、減稅、擴大政府支出、加速折舊等一系列措施,美國的危機亦得以擺脫,從1972年起,美國工業生產又進入周期性高漲。
這次高漲持續了23 個月。由於美元貶值,美、日、德之間的競爭進一步激化。為增強各自的競爭優勢,除各國貨幣競相貶值以外,各國製造企業紛紛開始向海外遷移,世界市場需求進一步萎縮。因此,全球範圍的生產過剩加速到來。終於,1973年12月,一場二戰後規模最大、程度最深的世界經濟危機爆發了。
觸發這場危機的是石油漲價。1973年10月,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後,石油售價從每桶2.48美元上漲至11.65美元。在一個需求螺旋萎縮的國際市場上,石油價格暴漲使需求萎縮突然加劇,生產過剩的危機爆發了。
在美國,危機從1973 年12月持續到1975年5月,GNP下降了5.7%,工業生產下降了15.1%,其中建築、汽車、鋼鐵三大支柱產業受打擊尤為嚴重。固定資本投資共縮減 23.6%,企業的設備投資1975年比1973年下降48%。企業和銀行倒閉均創下戰後的空前紀錄。失業率高達9.1%,失業人數達825萬。道·瓊斯指數從1973年1月到1974年12月下跌達41.9%。而與危機相伴的,則是更加嚴重的通貨膨脹。1974年美國消費物價上漲11.4%,1975年上漲11%。
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幾乎同時在1973年12月爆發經濟危機,又在1975年春或夏走出危機。
日本受危機的打擊更嚴重。因為日本的石油幾乎全部依靠進口,石油價格暴漲後,不但國內需求萎縮,而且國際收支出現困難。日本工礦業生產指數下降了 20.6%,超過其他主要工業國。紡織、造船、汽車、鋼鐵、建築等主要工業部門生產均大幅下降。 1974年,日本企業倒閉數創戰後最高記錄,達11738家,倒閉企業的負債總額比1973年高88%。1975年倒閉企業超過1.3萬家,刷新了記錄。這一規模較大的企業也在這一輪倒閉風潮中倒下,如阪本紡織公司,東京鐘錶公司,「興人」公司等。其中僅「興人」公司一家即負債2100億日元。官方公布的完全失業人數高達112萬,也創戰後最高記錄。
英國的工業生產下降了11%,其中粗鋼產量跌到12年來的最低水平,小汽車產量下降了 12%。大批企業倒閉,565的企業開工不足。危機中最高失業月份的失業人數達125萬。企業純利率從1973年的7.8%下降到1974年的4.9%和 1975年的3.6%。英國股市崩潰,1974年12月股價比1972年8月的最高點跌落了 76.2%。由於英國工業國際競爭力低下,危機期間貿易逆差上升到123億美元,比1973年增加了115%。在生產下降的同時,1974年消費者物價上漲率卻高達15.9%,1975年又增加到24.3%。批發物價指數更高,1974年達48.9%。
西德的工業生產下降10.9%,首次達到兩位數;固定資產投資下降18.6%,失業人數增至119.4萬,失業率從1972年的1.1%迅速上升到1975年的4.7%。但總的來看,西德受影響的程度比美、日、英等國輕。
為擺脫危機,美國的對策是赤字財政。1975 年財政赤字高達532億美元,是二戰後赤字最高年份1968年(當時正值越戰高峰)的兩倍多,而且此後財政赤字基本上是有增無減。西德三級政府的財政赤字從27.8億馬克增至585.5億馬克,而1966年到1967年危機時財政赤字最多僅為70億馬克。英國著重控制通貨膨脹,通脹率從1976年的 16.5%下降到1978年的8.3%,而代價則是經濟增長緩慢,工業生產直到1978年才恢復到危機前的最高點,失業率也一直保持在高水平上。
日本的應對措施看來最得力。在蕭條期間,日本企業減量經營,抑制企業規模的擴大,同時加強技術改造與設備更新。生產能力數量擴大的投資占設備投資的比重 1965 年佔57.5%,1971年為49%,1975年下降為24.3%,1978年更降為15.3%。經過技術改造,日本企業的生產成本大幅下降,其中人事費下降27.8%,金融費節約27%,庫存費用節省8.9%,營業所和工廠關閉節減費用9.5%,其他費用23.9%。以鋼鐵工業為例,連鑄比從1973年的21.2%提高到1980年的60.7%。日本的能源消費彈性係數下降到0.35-0.4之間,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國家平均為0.76。這樣,日本既有效地抑制了生產過剩,同時又增強了企業的國際競爭力,為順利渡過1980年-1982年世界經濟危機奠定了基礎。
二戰後第三次世界經濟危機(1980年-1982年)
戰後第二次世界經濟危機後,各國經濟進入滯脹階段,經濟回升、增長乏力,失業率和通貨膨脹率卻居高不下。美國經濟從1977年1月到 1980年1月為高漲階段,但37個月時間裡工業生產僅增長15.4%,摺合年均約4.8%,比以往各次高漲都低。英國則直到1978年才恢復到危機前最高點。連德國、日本經濟都落入滯脹,無法自拔。
然而,舊賬未清,新賬又至。1979年下半年起,各主要工業國再次陷入危機,而且危機程度超過上一次。在美國,危機歷時三年左右,幾經起伏,工業生產指數呈現下降-回升-下降的W型曲線。1979年下半年第二次石油危機爆發,油價從每桶13.77美元漲到37.29美元。油價上漲使成本上升,市場需求萎縮,從而觸發了經濟危機。公司納稅後利潤在1982年僅為556億美元,比1979年下降43%。企業倒閉數急劇增加,相當於1933年的水平。失業人口從1979年611萬增至1200萬,失業率高達10.8%,刷新上一次的記錄。危機期間,物價普遍大幅度上漲,1980年美國通貨膨脹率高達 13.4%。對外貿易逆差也創下364億美元的新記錄,出口值從1981年第二季度到1983年第二季度下降19.8%。
英國於1979 年7月陷入危機,於1981年5月達到最低點。工礦業生產指數降幅為12.1%,刷新上一次危機的記錄。其中紡織、冶金、和建築業下降最大,1981年第二季度與1979年同期相比,分別下降了29.3%,29%和18.6%。如果不是北海油田的開發,1980年英國工業生產還要下降 8.2%,GDP還要下降3%。企業大量破產,失業人數猛增。1980年8月失業率達8.3%,失業人數突破200萬大關,僅次於30年代的大蕭條。和美國同樣的是,物價上漲率達兩位數,1979年、1980年、1981年的消費者物價上漲率分別為13.3%,18%,11.9%,只是由於撒切爾政府採取以抑制通貨膨脹優先的政策,1982年通貨膨脹率才降到8。6%。其代價是經濟進一步衰退,1979年,1980年,1981年GDP增長率分別為1。 8%,-2。4%,-2。4%。
由於西德馬克不斷升值,工資成本提高迅速,國際競爭力下降較快,西德的危機更嚴重。從1980年3月到1982年12月,西德的危機持續了 34個月,時間之長遠在其他各國之上。危機期間,工業生產下降了11.7%,固定資本投資下降25.4%,失業率從3.7%上升至8.6%,失業人數從 81.8萬猛增到203.2萬,同時,則是物價年平均上漲率高達35%。為了應對危機,三年里政府的財政赤字分別達到574億、761億和700億馬克,並出現巨額國際收支赤字,1980年時逆差高達286億馬克。
日本受危機的影響最輕。危機持續時間最短,沒有出現連續6個月的生產下降,而且生產下降幅度很小.以年率計算,1980年,1981年, 1982年的實際GDP增長率分別為3.5%,3.4%,3.4%;工礦業的年增長率分別為4.7%,0.95%,0.35%。同時,物價上漲幅度比其他國家小。只所以如此,是由於日本企業將上一次危機變成了技術更新的強大動力,重新贏得了國際競爭優勢。這一輪世界經濟危機結束後,日本節能型的家電、汽車湧向世界各國,國際貿易順差大幅度增加。1985年起,日本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
二戰後第四次世界經濟危機(1990年到1991年)
在1980年-1982年的危機中,面對經濟停滯和通貨膨脹的雙重困境,里根和撒切爾夫人分別在美英兩國發動了一場反凱恩斯主義革命,把控制通貨膨脹作為首要目標,而置失業和生產下降於一旁,結果危機遷延反覆,變得更加深重。里根政府的對策是借失業削減福利,削減工人工資,強硬打擊罷工,同時削減稅收,給企業以各種稅收優惠,刺激企業投資,更為重要的是,里根政府在理論上批判凱恩斯主義的同時,實踐上大規模增加軍費,增加國內需求。這兩手相配合,終於使美國經濟於1982年底擺脫危機,進入自70年代以來少有的持續高漲階段。1983年到1989年,工業生產增長速度年均達3.2%。失業率和通貨膨脹率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失業率降到5.3%,通貨膨脹率降到3.5%-4.0%之間。
這在七十年代末期的美國經濟學界看來似乎是不可思議的成就。其所以如此,根本原因在於,在里根政府的經濟反革命政策作用下,美國工人的實際工資下降,降至低於西歐主要工業國的水平,使得美國在一定程度上恢復了國際競爭力。1985年以後,日元大幅度升值,又嚴重地削弱了日本的國際競爭力。其次,里根趕上了石油和初級產品降價的好時代。石油價格在1986年3月一度降到12美元每桶。考慮到七十年代以來持續的高通貨膨脹率,這一價格已經接近第一次石油危機前的水平。與漲價相反,降價擴大了市場需求,並且有助於降低通貨膨脹。但是,僅有這兩條還不足以維持長達8年的繁榮。里根8年任期內,累計財政赤字達 13382億美元,平均每年達1672億美元,是70年代財政赤字水平的近4倍。在此期間,不僅政府債台高築,個人通過分期付款和信用卡貸款方式積累的債務也急劇增長,而且股票價格在1980年到1989年間上漲了181%,推動了個人需求的增長。
八十年代的日本經濟卻是一波三折。先是從1983年到1985年強勁擴張,國際貿易順差大幅度增加,全世界驚呼日本的經濟侵略。接著是在美國和歐洲各國的壓力下被迫使日元升值,從1985年2月到1986年8月間,日元竟升值69%,到1988年又上升28%,這就使日本進口大增,出口停滯,國際競爭力被嚴重削弱,1986年日本工業生產下降0.2%。隨後,日本經濟被泡沫化,內需旺盛,大批豪華型服務項目、娛樂設施、高檔轎車紛紛上馬;企業大量投資,從 1988,1989,1990三年的設備投資增長率分別為14.8%,16.6%,12.4%,投資額超過美國同期的投資額;股票和房地產價格狂漲,日經指數從1985年的12755點,漲至1989年末的38915點;貿易順差大幅度下降,從1986年的1000億美元下降到1990年的700億美元。但是,泡沫經濟畢竟不能持久。1989年底起,泡沫開始破裂,股票和房地產價格一落千丈,企業和銀行紛紛倒閉。
西德從1983年1月起開始經濟回升,但增長乏力,曲折較大,失業率不僅沒有減少,反而逐年增加。1983年1月失業率8.9%,到1985年10月,升至9.2%。1983年-1990年平均失業率高達7.3%。這一失業率高於日本(2.7%)和美國(6.7%),但低於同期英國(9.55%),法國(9.72%),義大利(10.65%)。當然,以失業為代價,通貨膨脹得到了控制,1983年到1990年間通貨膨脹率僅為1.88%,是主要工業國家中最低的。在失業的壓力下,八十年代名義工資增加緩慢,實際工資有所下降,使得進出口連續保持順差。
八十年代的繁榮極不平衡而且醞釀著更大的危機。以跨國公司為後盾的保守主義的經濟勢力主宰各國,製造業紛紛轉移到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工人的福利和工資削減,失業率居高不下;相應地,發展中國家債務沉重,相互競爭,初級產品價格越來越低,國際市場需求進一步萎縮。發達國家政府、企業、個人債務也越來越沉重,國際間競爭更加激烈。唯一從中獲益的是發達國家的各壟斷財團和跨國公司。但是,到八十年代末期,跨國公司的海外生產能力投資過度,新一輪世界經濟危機又降臨了。
實際上,美國經濟走向危機的歷程應該從1987年10月的黑色星期一算起,美國整個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率以1987年第四季度為最高點,接近7%,從 1988年第一季度開始即逐季直線下滑,到1989年第二季度降到1.7%,第四季度降到接近零,到1990年變為負增長。這次危機從表現上看似乎比較溫和,實際上其嚴重程度比上一次更甚。這次危機經歷了歷時約兩年半的始發階段,即1987年10月至1990年初,經歷了為時三個季度的惡化階段,又經歷了歷史約兩年半的危機後期階段,共歷時五年又三個季度,呈現W+W型。直至1993年9月23日,美國財政部長小勞埃德·本森特在華盛頓就即將舉行的七國集團財政部長會議一事向新聞界吹風時,仍將包括美國在內的七國集團的「經濟衰退」比做一架等待起飛的飛機,說「我們至今還沒有滑出跑道」,並呼籲日本和西歐作出努力,「以避免發生連續第五年的全球經濟蕭條。」在危機的惡化階段,工礦業生產指數下降5.2%,1990年企業破產數達6萬家,8月以後每周宣布破產公司達1500家。值得注意的是,第三產業也嚴重衰退。1991年上半年企業破產430033家,其中商業、服務業、運輸和公用事業佔56.6%。失業率於1992年6月達最高值7.8%,但直到1993年8-9月間,仍達6.7%,高於危機始發時的5.5%。
日本的情況更糟糕。從1991年起,日本經濟陷入了長期危機或蕭條。從1990年到1992年8月,日經指數下跌了62%。1992年日本股票市值與土地市值共損失406.9萬億日元,相當於該年國內生產總值的465.4萬億日元的87%。在泡沫高漲的年代裡,日本金融機構持有大量股票和房地產,並且還大量貸款給股票和房地產的投機者,形成豐厚的賬面資產和利潤。泡沫破滅後,資產轉眼間成為負債,銀行的不良債權大幅度上升,多家信用社和銀行倒閉。其中日本最大的信貸聯盟宇宙信用社的不良債權佔全部貸款總額的72%,消息傳出,該信用社即發生擠兌風潮而倒閉。日本大藏省1995年6月公布,日本金融機構的不良債權為40萬億日元,相當於全部放款額的6%。後來的情況表明,這僅僅是冰山一角。泡沫破滅對實體經濟也產生了深刻影響。首先是國內的投資和消費需求萎縮,其次是營業外虧損增多,第三是流動資金缺乏。因此,工業生產連續3年下降(降幅為11.8%),企業設備投資連續3年下降,企業經常利潤連續4年下降。
為擺脫危機,日本銀行連續8次降低利潤,1995年8月竟至0.5%,仍然不能奏效。從1993年起,財政出現赤字並且逐年加大,至1995年赤字占 GDP的3.9%,經濟情況也不見好轉。但是,在蕭條期間,日本對外貿易順差一直很高,每年約為1000多億美元,出口數量逐年增多。同時,日本海外投資的利潤迴流也不斷增加。1985年海外利潤迴流為24億美元,1989年即增至163億美元,1994年更增至410億美元。迴流的利潤和貿易盈餘缺乏投資出路,在日本銀行低利率的逼迫下,紛紛投入美國證券市場,是促成美國九十年代股市狂漲的重要力量。在日元升值一倍,日本工資增長率遠高於美國的情況下,日本產業仍然展示出強大的國際競爭力。然而,在如此巨大的貿易盈餘和利潤迴流下,日本經濟仍不能擺脫蕭條,說明日本此次蕭條之嚴重。九十年代後半期,日本經濟稍有回升即又跌落,東南亞金融風暴後,日本經濟更加萎迷不振。九十年代的日本被稱為「失去的十年」。時至今日,隨著美國經濟的衰退,日本經濟衰退之勢加劇,日經指數跌破10000點大關,日本銀行體系的壞賬進一步增長,而日本政府卻已經債台高築,累計債務高達GDP的130%。現在還看不到日本經濟回升的前景。
在美國陷入危機時,由於兩德統一,西德正處於「統一景氣」中。為接管東部地區,統一後的德國政府每年投入1500億馬克,形成了巨大的投資和消費需求。德國國民生產總值從1989年的4.0%升到1990年的5.5%和1991年的4.9%,機器設備投資增長率1990年、1991年分別為13.2%和 9.1%。但是,投資很快飽和,而國際市場卻仍處在蕭條之中,於是德國經濟於1992年第二季度起陷入危機。危機是嚴重的,20個製造業除原油提煉外都出現負增長,且傳統的優勢行業遭受的影響尤其嚴重。其中,汽車業下降18.4%,機械製造業下降11.3%,1993年國民生產總值實際下降達1.8%(西部地區為2.4%)。失業率直線上升,1993年底西部為8.9%,東部為17.1%。這次危機在深度和廣度上均超過西德前三次危機,除周期性因素外,八十年代以來,德國相對工資水平的提高也是重要原因。1992年,德國全年實際工作時間只有1519天,美、日分別是1857小時和2007小時。1994 年,德國西部地區工人的小時工資為43.97馬克,而其主要競爭對手日本僅為36.01馬克,美國僅為27.97馬克。此外,德國的社會保障費用已達工資總額的85%,占財政支出的1/3。這樣,德國的直接和間接工資成本都達到世界最高水平。由此付出的代價,一是即使在經濟恢復增長後失業率仍居高不下, 1994年、1995年、1996年、1997年全德失業率分別高達9.6%、9.4%、9.3%、11.1%。二是進出口順差縮小,國際競爭力削弱。三是財政赤字繼續擴大,1996年債務總額達國內生產總值的62%。
由此可見,除美國以外,日本、德國及西歐主要國家事實上並沒有徹底擺脫戰後第四次世界經濟危機,而是陷入了長期蕭條。由於國際金融體系的高度流動性,日本和西歐以及第三世界各國的經濟蕭條,反而促成了資本源源不斷流入美國,使美國經濟獲得了意外的營養。
從1993年底起,美國經濟擺脫危機,進入新的高漲期。
二戰後第五次世界經濟危機(2000年--)
美國這一輪經濟高漲可謂聲勢奪人,同時實現了「高增長、低通脹和低失業」三大目標,被稱為「新經濟」。從1994年到2000年,美國經濟年均增長率高達 4.3%,失業率降至5%以下,通貨膨脹率被控制在3%以下,財政赤字也逐年減少,1993年到1997年財政赤字分別為2903億美元,2594億美元,2030億美元,1638億美元,1073億美元,226億美元,至柯林頓任期末甚至出現結餘。這種良好的局面出現在國際經濟蕭條的大背景下,的確是一種「奇蹟」。奇蹟的背後另外一組數字,一是各類債務增長,截止到2001年第一季度為止,美國政府、企業和居民負債總額已高達31.6萬億美元,是國民生產總值的三倍,其中政府債務7.08萬億,企業債務15.18萬億,居民債務7.23萬億。二是貿易逆差大幅度增長,1999年高達3389億美元, 2001年更高達約4500億美元。三是股票市值高速膨脹,吸引大量境外遊資、國內居民存款和各類基金進入股市,造成收入虛增,消費支出猛漲。
換言之,儘管這一輪新經濟的繁榮有信息產業的高速增長作依託,因而似乎顯得理由充分,但從根本上說卻是一輪股票和債務的投機性繁榮。世界各國賺了美國人的錢,又送回美國證券市場,供美國人消費和投資所用,而美國人花錢又支撐了美國和各國經濟的增長或者不至於負增長。如此惡性循環,美國的貿易逆差越來越大,國際收支逆差越來越大,世界經濟的總需求越來越低迷,股市卻越來越高。這一循環的唯一可能結果就是一場世界經濟大蕭條。
果然,隨著2000年4月美國納斯達克股票市場的崩潰,美國經濟逐漸陷入了危機,並帶累世界各主要工業國和第三世界各國經濟的衰退。
推薦閱讀:
※乘客可以接管飛機駕駛嗎?
※意外進入一個嶄新的世界觀空間,我們應該嘗試怎樣的策略,來進行對該世界的了解,並為己所用?
※美國普通警察到底有多強?
※如果事先知道房地產泡沫即將破裂,你個人會如何應對?
※請分析當下爆紅的薛之謙現在或將來可能出現的危機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