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理計程車拒載現象?
題主所在的城市計程車拒載情況嚴重到當地人都不忍吐槽,得要上車前問司機「我去某某地,去不去?」,司機不想去就一腳油門開走了。相比於南方城市尤其是上海計程車司機的服務態度,可以說天上地下。管理部門也確實出台了一些措施:如舉報查實罰款,民生電台曝光等等。但幾年也未有明顯改善。
我的初步分析導致拒載現象嚴重的原因可能有:1.本地計程車費用過低,正常運營難以保證利潤(省會城市起步價5元確實有點低)2.監管部門不能有效管理(我被拒載後拍照取證,打舉報電話最後還是不了了之)3.市民對此習以為常,舉報積極性不高(一方面是因為拒載實在太嚴重,已經是城市頑疾,市民習以為常,另一方面是由於原因2)4.整體環境服務意識差
作為監管部門和普通民眾,都可以從哪些方面來治理計程車拒載現象呢?
治理計程車太簡單了 就是罰。我家裡城市運管部門經常去路上溜達,看有拼車、拒載的直接上車拔車鑰匙,明天去運管交3000罰金領鑰匙。所以我家裡根本就沒有長春這種計程車亂象。但是單就長春這個城市來說,最核心的問題還是運力不足,供求關係不平衡才導致計程車司機這麼牛,再加上政府默許了拼車現象,拒載等問題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監管部門怎麼做?當然是把計程車經營權放歸市場。但政府有的官員手裡掌握著一大把計程車經營權,每個幾十萬上百萬,一旦把經營權交給市場他們的損失會很大,計程車司機辛辛苦苦一輩子賺來個經營權,他們更不會同意。這都是政府管得太寬的積弊,真正放權給市場肯定要經歷陣痛,看什麼時候能下得去這個狠心了。
對這種情況我有的是辦法治他。不管他要價多少,先答應並上車再說,等到了目的地就看你心情給錢了。他要是不服你就要他報警或者報工商吧。有一次我要去一個地,打表大概六元,他拒絕打表,要價十元。我不做聲的上了車,到了地我就給他五元起步價的錢。他不幹。我直接說那你給我看錶,按表給錢,給我發票吧,沒發票報銷不了。他沒話說了。還有一次司機罵罵咧咧的,我直接五元錢也不給走人了。完了還把他舉報到12315了。特別提醒,走的時候要快,往小路離開,注意後面,防止司機氣急敗壞開車撞你。
看到五塊起步價又是省會城市我就知道肯定是長春,題主你用打車軟體不就解決了拒載的問題了嗎?長春計程車還可以拼車呢,這麼便宜魔都人民很妒忌啊!
起車費漲到10塊錢,取消出租補貼,把剩下的錢投入公交建設。
在西安實習的時候,碰到過這種情況。
和幾個同事從鳳城五路去景帝陵,事先上網查了一下,打車費用30左右。攔下第一輛計程車,拒絕打表,要價120;第二輛是個小夥子,還是拒絕打表,更黑,要150。我就氣不過,故意伸頭到副駕駛看他的工號,嘴裡一邊說:「不信沒人管,我要打電話舉報。」司機小伙兒估計被嚇到了,連忙停下車道:別這麼大火氣嘛,你們上來吧。最後我們在計價器顯示費用的基礎上加了20,畢竟人家也不容易。
這件事給我的感受是,在善良之前,首先要學會合理捍衛自己的權益,現在不是不拼車不舒服么,開發個車牌號識別app,拒載就識別車號舉報!
又黑我大長春⊙▽⊙計程車投訴熱線,87691234.hello, welcome to take changchun taxi. the basic price is......
不要問,二話不說直接坐上去。然後他說不去,掏出手機當著他的面撥打投訴電話。如果他一直不走,吃虧的還是自己,畢竟時間就是金錢。
罰款、打投訴電話都是治標不治本,甚至治不治得了標都很難說。如果運管局罰款沒提成,他們會有多大動力去認真處理每個投訴?如果有提成,怎麼解決亂罰款甚至釣魚執法問題?
主要原因其實就是題主說的第一點:在目前利潤率過低的情況下,計程車司機當然會考慮機會成本和時間成本,從而趨向於選擇利潤較高的路線。價格低到短途跑一趟虧一趟你還逼著我跑?LZ不幹這行了!
解決的方式很簡單:放開價格,包括起步價,讓司機跑短途的時候也有錢可賺。但是這樣會不會造成司機無限制的獅子大開口呢?這就需要另外一個措施,廢除所謂的經營權管理和所謂的計程車公司,在我看來這兩點是純粹的惡法,前者只是肥了運管局那一堆人,後者則是又剝了計程車司機的一層皮。任何有合法手續的個人都可以經營計程車,同時通過發布路線價格參考信息、建立手機打車平台等措施,加大市場透明度,達到充分競爭,通過價格博弈使打車費用達到一個司乘雙方都可以接受的平衡。
可是問題來了,現實中為什麼沒有這麼做呢?原因很多:我們的政府和國民都習慣了有一個監管的老大哥;運管局從壟斷經營權上撈的油水太多,不可能放棄既得利益;充分競爭的市場會存在波動,會有很多沒有風險概念的人盲目投資在計程車上,虧了錢以後又到政府上訪要討回自己的血汗錢;坐車的沒有市場經濟的概念,覺得價格放開以後自己肯定也會吃虧,還不如現在難打車但是好歹便宜……一句話,人人都知道改革好,但是沒人願意承受改革的陣痛。謝邀。。。我覺得出租拒載主要還是市場問題。政府定價項目大多涉及公益性,當然出租也不例外,例外的是公園等政府定價的項目是有補貼的,出租沒有。所以違背市場規律的是政府,所以出現拒載、罷工等事情大多數都是政府調控不利。所以我覺得要想處理拒載問題,就需要市場化一些,根據現狀設置合理的價格、數量。車少的城市車佔主導地位,不拉你還可以拉別人,這樣就有了車挑人的條件,也就會產生拒載。價低的城市近路不願意拉,不掙錢,所以挑遠道走,也會產生拒載。靠舉報靠罰款這種打壓方式,做的極端了司機可以選擇轉行,出租變少了市場對老百姓來說更為不利。所以如果想保持政府定價,那隻能多做調研多嘗試。假設一個城市正常情況一個出租一天可以接20單,一單賺10塊錢那麼一天就是200,一個月拉25天就是5000,這個收入就ok,那要考慮的就是出租一天可以接20單么?接不到怎麼辦?車太多?那就要控制出租行業增長。一單賺不到10塊錢怎麼辦?漲價會不會影響百姓的選擇,出租公司份子錢要怎樣浮動?在這些數據里找平衡是一個比較好的解決方案。反過來讓出租更政府化一些,甚至全政府化。每月2000起薪,剩下的一公里2毛錢,搞得跟小型公交車似的,你愛定什麼價定什麼價,開車的人只管開的遠掙得多就行了。這種方法簡單得多,但為什麼從來沒人用?因為只有老百姓認為簡單,實際操作各種麻煩,開車不打表怎麼辦?拿著起薪不工作怎麼辦?所以說,沒到共產主義社會,還是靠市場機制調控比較好。
目前以長春的情況治理很難 每次打車就是拼人品
前些日子我搭計程車,拒載,我錄像投訴,這個司機上來就搶我手機,我就和他打起來了,後來上了派出所 ,,,
首先一個大的背景是,交通部發布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規定》第三章二十三條中明確規定:按照乘客指定的目的地選擇合理路線行駛,不得拒載、議價、途中甩客、故意繞道行駛。
早些年,在畢業分配工作制退出歷史舞台之前,計程車司機還是一個鐵飯碗一般的存在,那時的計程車司機多麼單純,什麼拒載? Must be kidding! 幾年前,在家鄉某四線城市乘坐計程車時和司機閑聊,當聊到工作時,對方嘆了口氣,然後沉默了幾秒又帶著幾分自豪的口氣對我說:「當年我也是正規學校畢業的,那時我不少同學被分配到了什麼教育局、機關單位里,我可能運氣不好,直接分配來干計程車了,只是當時也沒覺得有多大差別…」
扯遠了,回到問題本身,如何治理計程車拒載現象,這個問題是站在制定相關政策的政府部門角度來問的,那麼,在計程車制度改革呼聲年高一年卻遲遲未能取得重大進展的情況下,要想有效遏制拒載,維護相關規定的「尊嚴」,似乎只能增強治理手段,比如鼓勵舉報,一經核實,嚴厲懲罰。這種提高拒載可能付出的代價的政策靠譜嗎?
先回顧一條新聞: 2015年8月10日,為抗議滴滴司機的大量介入計程車市場,大量的計程車在上班早高峰排著長隊,開著雙閃,集結在交通要道上。近兩年類似抗議事件在不同城市輪番上演。計程車司機受私家車司機搶佔市場,面臨競爭激烈,收入下滑的窘境已是不爭的事實。但歷史潮流,浩浩蕩蕩,不可逆之,隨後網約車新政出台,將優步、滴滴等網路約車合法化了。計程車服務市場也就此正式步入了完全市場化時代。
但是,作為計程車,仍然受實行了多年的計程車經營權制度管制,每個月份子錢仍然是計程車司機的心頭痛。在當前計程車司機與相關制度之間的矛盾日益凸顯的情況下,任何對於計程車司機利益的損害或壓迫制度都有可能挑起更強烈的反抗,強壓之下必爆發!穩定壓倒一切,我想政策的制定者也不大可能推出強壓政策。
那是不是這個問題暫時就無解了呢?我想其實已經有解決辦法了,只是解鈴還須繫鈴人,我更願意從計程車司機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
計程車拒載本身是一種承擔一定風險的反抗行為,這跟在浴堂里反抗撿肥皂能有多大差別?其實都是一個心理:這虧老子吃不起!
這個問題,從經濟學角度來看,是能找到答案的。
前提條件:1、 計程車司機追求每天收入最大化;2、單個城市計程車服務價格統一;3、計程車司機每天投入工作時間一定。
簡化版計程車司機收入模型:R(當天收入)= P(單價) * M(載客里程)= P(單價) * T(載客時間)* S (車速) = P(單價)* WT(工作時間)* (1 - R(空跑比率)) * S(車速)。這個模型涵蓋了影響計程車司機一天收入的主要因素。
優化一下,由於每天投入工作時間一定(取決於司機時間投資意願),可以拿掉WT因素,即司機追求的是單位時間收入最大化,即 R / WT = P(單價)*(1 - R(空跑比率)) * S(車速)
從計程車司機角度來看,要想R / WT的最大,在P 一定的情況下,要麼儘可能減小R跑空車比例,要麼儘可能增加S行駛速度。
於是乎,我們看到或經歷了這些現象:你早上8點半在上海寶山招了手,「師傅,我要去東方明珠」,師傅腳趾頭都想了,這個點南北高架堵得稀巴爛,於是向你揮了揮手,腳趾頭指揮腳板油門一蹬,你得目送師傅離開;你晚上從漢口火車站出來招了手,「師傅,我要去東西湖」,師傅腳趾頭又算明白了,這個點大老遠跑過去回來一定是空車,於是腳趾頭指揮腳板油門一蹬,你還得目送師傅離開;接著你查閱了資料,確認計程車拒載違法,然後某個類似的場景下,鼓起勇氣向開著綠燈的師傅招了手,師傅停下車,這次你沒有急於開口,先朝師傅點頭微笑,然後開門溜了進去,「師傅,我想去…」,師傅這次是用腦袋想的,師傅說「啊,不好意思呀,我這到交班時間了,去不了」,你…
那麼,師傅錯了么???還是基於以上模型來回答,說師傅錯了?開玩笑吧,這分明是老司機嘛,人家真的是費了一番腦筋,留心一下計程車市場的規律,在用心經營著自己的計程車生意!!!
那麼,問題能解決么?當然能! R / WT = P(單價)*(1 - R(空跑比率)) * S(車速) 在這個模型中,當司機接下某一單會使得 R / WT小於預期收益的話,那麼司機會傾向於拒單。如果不接這一單,接其他的單子可能帶來的收益就是接這一單的機會成本(經濟學概念),機會成本越大,司機拒載的動力越強;而且在同一時刻同一地點發生的拒載,對所有司機而言機會成本是相當,所以,經常出現前面一個司機停下後拒載,後面的司機會假裝沒看見的情況。那麼,在單個拒載場景下,模型中R和S是可以預估出來(一定的),並且按照假設,已經不存在其他變數了。在師傅認為R太小時,要想避免拒載,必須做出調整補償R以達到司機的期望,那麼唯一一個可以調整的因素就出來了——P。
是的,價格管制才是導致拒載現象屢禁不止的核心問題。不論計程車服務業怎麼改革,份子錢負擔怎麼減少、不收甚至倒貼,當前情況下,只要全城一個價的價格管制制度一天不死,在市場經濟無形的手的指揮下,拒載行為就一天不止。當然,如果真有一天,價格管制放開了,那拒載也就不叫拒載了,只能叫交易失敗了,但是,類似行為肯定會相比現在好很多。
最後,說一個前不久經歷的事情,某天晚上11點多到達某中部城市高鐵站(周圍三公里內人煙較少),公共交通已全部停運,只好出來打的;結果發現路邊已經站了一撮人,基本上都是打車被拒的,有的打電話,有的繼續招手攔的;計程車是一輛接一輛的過來,但基本上過來只找某些相對較遠的城區的客人,有的沒載到人乾脆停下來等,後面的的士過來雖然空車,但是大都見狀徑直開走;我的目的地是距離5公里左右的一個酒店,我接連試了兩次,都被拒了;眼看周圍遠方一陣漆黑,有些路路燈都熄滅了,我腦海中出現了我獨自一人在黑夜中開啟手機電筒走到第二天才睡上覺的畫面,心裡由一千個奔騰的草泥馬變成了一陣秋風掃過;突然,我想起來滴滴打車了,拿出手機迅速下了單,訂單發布了,2分鐘過去沒人接單;接著,我加了10元的調度費,剛加完沒一會兒手機上出現了兩個司機搶單,頓時一陣驚喜…最後讀表17元,實付27。
這個經歷是符合模型結論的應用方式之一,也算是給出了題主問題的有效解決辦法吧。
最後,只強調一點,兩千多年前老祖宗就說了,己不所欲勿施於人。面對拒載,你可以投訴,但這解決不了問題;是不是可以嘗試著,多一份理解,然後換個思路?
看了回答大部分還是停留在被小偷偷了罵小偷被搶劫了罵人壞的層面上,好像還有一個拿工資不幹活的管理部門(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 題主的問題有兩個解決辦法,一治標不治本,攔停計程車後直接上車不要問那裡去不去?司機問了後說不去你說你不去我去!別下車耗著!一般可以成功。也可先報好走不堵車的地名上車走一程後再變目的地!二治標又治本太專業了複雜了:一切可以學香港計程車管理體制但等於妄想!大多拒載發生在司機問了目的地認為那裡擁堵才拒載的!說簡單的就是不能因為城市交通擁堵造成的損失讓計程車司機來承擔!(候時費?大多城市的計程車候時費連油錢都不夠,時間、車輛損耗怎麼辦?)別問我是誰?我開出租的還開滴滴!
上海司機其實是眼毒。路邊如果站著的是位中老年婦女或者老人,她們基本上是很難攔到車的。這個事情我記得新聞里也有說過。何況有了打車軟體以後,自我感覺車更加難攔了
新手計程車司機前來回答,有時候加氣,有時候上廁所,這沒辦法。我就說我不想去的,尼瑪我怎麼去怎麼回來的打表去沒有問題,但是有的地方我送去了再回頭得繞路,我擦,你說我虧不虧?換你你樂意?還有就是路不好走的,我的車是花錢買的啊!我說走大路你不樂意,走小路我就樂意了?有的路差的能擦到底盤,反正這種地方去過一次再也不想去了!還有那種去農村的客人,你非要我送到你家門口?你下車了你沒事了,我特么掉頭要掉半天!有一次掉頭把前保險杠漆都颳了,還好有個路過的大姐幫忙指揮了一下,要不然我真掉不出來,真是日了狗了!你這時候來怪我拒載?僅針對那些日了狗了的乘客!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