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專輯 | 巴西為什麼不能成為世界強國?
南美洲是一塊非常美麗的土地,每次從空中將他與撒哈拉沙漠比較,都能感到自然對這塊土地是多麼的慷慨。他可能是地球上最偏僻的一個大洲(不包括南極洲的話....),這不利於他參與全球博弈,但這也使南美洲成為較為安全的地方。
而誕生自葡屬殖民地的巴西則繼承了南美洲的東側,擁有亞馬遜流域和巴西高原這兩個龐大的板塊,坐擁全球第五大陸地國土面積(約855萬平方公里),豐富的自然資源,加上兩億多的人口,巴西本應有望成為多極世界中的一極。
但印象中,想到巴西,似乎很少有作為強國的存在感,反而首先想到滿山坡的小房房:以及與小房房比鄰而居的豪宅們,這種現象在巴西現代化的沿海城市相當普遍,這令我團對巴西的國力基礎深表懷疑。在一番比較觀察之後,我團發現:巴西的地緣與資源優勢遠沒有看上去那麼優越,雖然現代巴西已經在長久努力下彌補了劣勢,但一些長期的不利條件依然限制著他的發展。
如果我們觀察燈光圖,會發現經濟發達地區與氣候帶的關係,寒帶和熱帶地區由於農業條件惡劣,都不利於培育大規模人口和經濟活動(爪哇島、中南半島三角洲屬於特例)。而南半球的溫帶陸地是如此之少,完全無法與北半球相比,雖然如此,仍可發現幾塊沃土——南非、澳洲東南部、南美洲南部(又稱為南錐體),這其中南錐體的條件最佳,這裡也成為了南美洲的核心地帶。
世界燈光圖與熱帶範圍另,雨林雨水充沛,雨水淋溶作用強烈,土壤吸收的養分很難大量保留下來,而土壤中的養分又被迅速吸收到植物體內,所以熱帶雨林土壤是非常貧瘠的,加上沒有乾濕季的分別、疾病肆虐、河堤泥濘,以至熱帶雨林並不適合發展農業。相比於種糧食,雨林可能更適合這種動物:
一隻幼年體三趾樹懶
而我們可愛的南美洲大部分都處在熱帶(不一定是熱帶氣候,如安第斯山區),而巴西僅僅南部的一小塊處在亞熱帶,南回歸線緊靠聖保羅,巴西的主要城市和港口也扎堆集中在東南沿海。
熱帶地區的糧食困境令巴西的廣大國土(占國土三分之一的亞馬遜)難以投入農業生產,而其他的南美熱帶國家也有同樣困境,如糧食生產始終不穩定的委內瑞拉。
熱帶範圍與南美洲、巴西重要城市分布
如果巴西能較好的利用亞馬遜流域之外的國土,其資源基礎還是相當遼闊的。但這時新的問題又擺在眼前,巴西沒有通向東南沿海出海口的大河(有一條,但是出海口在阿根廷手裡)。
巴西高原被拉普拉塔河和聖佛朗西斯科河從中間分隔,但這兩條河分別流向西南和東北,卻沒有流向東南沿海的巴西核心港口們!
這是由於一塊大西洋地盾的存在,大西洋地盾在巴西高原的東部,在沿海地帶的拉高海拔,這不僅阻礙了河流流向東南,而且其沿海形成的銅牆鐵壁也阻礙了港口的發展。
所謂銅牆鐵壁,就是這樣。如果你要從港口把貨物運到高地上,再運到內地,成本相當高(反過來,內地到港口也是)。與其如此,還不如從拉普拉塔河進入更划算,但是拉普拉塔的入海口在阿根廷人手裡(布宜諾斯艾利斯即位於此),這表明了地理基礎發揮的重要作用,控制河流入海口是控制整個流域的關鍵。
由於巴西內陸的河流大都從其他方向流出,而狹窄的東南沿海平原通過河流所能控制的資源就相當少了,同時,沿海的眾多短促小流域也使得各城市之間的獨立性加強,這更不利於對內地的控制。
巴西的核心地帶,竟是如此狹小的一塊地,不禁讓我團想起了突尼西亞....
巴西主要城市的小流域
巴西第一大城市聖保羅並不沿海,他的出海口是臨近的桑托斯港,但兩者之間有著巨大的高差,這無疑增加了兩城之間的運費,且桑托斯港所在的低地過於狹小也限制了港口的發展。
雖然其間的盤山路遠沒有中國雲南誇張,但是你能想像上海要通過山路將貨物運至外高橋么....聖保羅與桑托斯港之間的公路鐵路而本次奧運會的主辦城市裡約熱內盧也是在一塊狹窄的沿海平原上(其間還不乏小山丘),城市本身的擴張和經濟腹地都受到了限制。而沿海城市之間的交通(如聖保羅和里約之間),是走海路呢?還是上山下山走陸路呢?
里約熱內盧(地形圖、衛星圖)但是想去看望一下上帝還要盤山盤上去,這地形真是相當不好走....如果既不能有效利用亞馬遜,又不能將沿海核心區與廣闊內地建立起緊密的經濟聯繫,是不是巴西就沒救了?當然不是,巴西既可以修補自己的地緣劣勢,也可以嘗試根本改變這一劣勢。
巴西如何克服自己的地緣劣勢開墾更多的森林
而後者意味著和阿根廷爭奪拉普拉塔河流域,這條河是如此重要,他是南美流域面積最大的在熱帶之外的可通航河流,這裡最利於積累資本和發展產業鏈,甚至支撐起曾經的發達國家阿根廷,我們可以稱其為南美的密西西比河、南美的長江。這一流域上的四個國家(巴西、阿根廷、巴拉圭、烏拉圭)為了控制這條河,在歷史上可沒少發生衝突。
拉普拉塔河四國其中就包括一次著名的三國同盟戰爭,戰爭異常慘烈,巴拉圭在戰爭中幾近被滅國,關於南美洲主導權的爭奪戰,歡迎大家觀看我團下期內容!
歡迎關注我團微信公號
地球觀察團ID:diqiuguanchatuan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