鳩摩智的稱號「大輪明王」「吐蕃國師」有何來歷?

「大輪明王」和「吐蕃國師」具體是什麼樣的地位和作用? 歷史上可有原型?


大輪明王應該是大輪金剛,是金剛手菩薩的忿怒相,一手持金剛輪,一手持金剛杵,象徵堅固不壞的菩提心,密宗大日如來座下最重要的菩薩之一。

密宗認為他是力量的代表,是密教三本尊之一。修持他的道可以排除業障,即身成佛。

先回復下 @袁志穎 的疑問,密宗所謂五大本尊的說法乃是無上瑜伽部和格魯派的五大金剛,即時輪金剛、密聚金剛、大威德金剛(文殊化身)、勝樂金剛(三世諸佛的集合化身)和吉祥喜金剛。

但還有五大明王說法,又是不同。

到了寧瑪派又有八大金剛說法。

如果硬要拿五大本尊來說,時輪金剛就是金剛手菩薩的一個化身(然而金剛手菩薩本身又是大勢至菩薩的忿怒相)。

------------------------------

然後說吐蕃國師

唐代時,從印度傳入的密教和從漢地傳入的大乘佛教與西藏原有的苯教結合,形成了藏傳佛教以無上瑜伽為最高修行。。之後經歷了松贊干布,赤松德贊,崇佛毀佛各時期,等來了赤祖德贊(熱巴堅),此人就被傳說為金剛手菩薩的化身。他在位時刻藏傳佛教發展到最盛時期,而也是在這一時起吐蕃(藏區)政教開始合一。

赤祖德贊十分信任兩位僧人,勃闌伽·雲丹和娘·定埃增,冊封為缽闡布,新舊唐書里稱為國政蕃僧,意譯為吐蕃宰相沙門。地位高於諸大臣親貴。雲丹曾經於唐長慶二年主持唐蕃會盟,這應該就是佛教最早的吐蕃國師。(之前1-26代吐蕃王時期苯教僧人也有擔當過國師,不在佛教討論範圍)

然後到了北宋,西夏有僧官制度,設有兩個功德司,僧人功德司和出家功德司,地位僅在中書、樞密以下,【西夏境內的漢僧及其地位】裡面提到,國師為兩功德司的主要負責人,在西夏前期,這是僧人的最高封號。同時可存在多位國師,每個功德司最多可有六位國師,掌管不同宗教事務,歷史記載的國師達到24位。

國師之下還可以有法師、禪師、定師,都是僧官。

到了後期,出現了帝師這個稱號,凌駕於國師之上,從目前的史料看來,可確定的有三位帝師(也有一說稱五位,有爭議),從未在同一時期出現,所以推斷為同一時期只能存在一位帝師,由吐蕃高僧擔任,一位是仁宗時期的賢覺帝師波羅顯勝(西夏史料),還有一位叫慧宣(在俄羅斯文獻中發現),最後是大乘玄密帝師(清宮藏傳譯的西夏文獻)。但帝師不涉及具體事務,地位雖高,只是專著研究經典。

之後說回吐蕃,一開始的寧瑪派到了後期分出為幾大教派,其中就有昆·貢卻傑波,薩迦派的創始人。薩迦派自稱為文殊菩薩的繼承人,最高者稱為薩迦法王。薩迦初祖薩千貢噶寧布,是貢卻傑波之子,12歲得道,感得文殊現身,賜予【離四執】的教法,他也精通一切顯密教法。他的兒子,二祖索南澤墨圓寂時化為虹光身。。。反正各種神通,一直來到五祖八思巴,就是薩千貢噶寧布的侄子,十九歲時就為忽必烈灌頂傳授密法,二十六歲時被封為元朝第一位帝師和大寶法王,領十三萬戶。

後來忽必烈設立了總制院,轄使藏區三個宣慰使司都元帥府,負責管理全國佛教事宜和藏區的軍政事務,院使正二品由帝師兼任。帝師在藏地的詔令稱為法旨。後來幾年之後又改為宣政院,與中書省、尚書省、樞密院、御史台並列,院使升為從一品。元代共有十三代帝師。

所以回到答主的問題。。。從小說的角度來看,鑒於他處在宋代,最有可能的原形是西夏的某位僧官,聽起來雖然來頭很大,但實際不是高官(所以可以到處跑)。。。最後他到處折騰一圈後回國,成為高僧。。。也是很有可能的。


嗯,這個問題問的好,首先我們看看《天龍八部》中鳩摩智被稱為「大輪明王」時的樣子:只見西首蒲團上坐著一個僧人,身穿黃色僧袍。不到五十歲年紀,布衣芒鞋,臉上神采飛揚,隱隱似有寶光流動,便如是明珠寶玉,自然生輝。而且鳩摩智在一出場就道破了枯榮禪師參枯禪的來歷。這樣看來,鳩摩智實在是一個得道的高僧。

看這色眯眯的小眼神。

好了這個是鳩摩智在《天龍八部》中的出場,現在我解釋下他為啥是「大輪明王」。

明王在佛教中的身份就是佛的「忿化身」。俗話說:佛都有火,佛一旦發火後會怎樣呢?那就是變身啦。每個佛都有個對應的「忿化身」,如釋牟尼如來佛的「忿化身」是無能勝明王,彌勒佛的「忿化身」是中央不動尊明王等。密宗中的明王有很多,常見的有五大明王,八大明王,十大明王,比較有名的有不動明王,降三世明王,大威德明王,金剛夜叉明王等最為人所樂道的當然是孔雀明王。

這個是度娘告訴我的明王的含義,之所以摘抄是因為本人文辭較為淺薄,想不到更好的解釋,希望各位看官諒解。從上可以看出明王是指佛發怒時候的超級變換形態。

鳩摩智這個和尚,總的來說,是相當不稱職,有些看官可能會說,他怎麼就不稱職了,每隔五年就要開壇說法,來聽的人都會歡喜讚歎而去。這話其實沒錯,重點在於,知道和做到是兩碼事。我國古代學者王陽明老先生曾提出「知行合一」,知道固然重要,可是把知道的東西能夠加以運用,也是很重要的。可是鳩摩智根本沒做到這一點,佛家講究「戒謊」「戒殺生」「戒嗔」「戒痴」他都沒做到,不僅沉迷武學,還要逼段譽寫出「六脈神劍」,在少林寺公然撒謊,以小無相功催動少林武功,意圖一人之力挑了少林。他是一個精通佛理的和尚,同時也是一個經常發怒的「明王」。

至於大輪,則是因為他是來自大雪山大輪寺,所以是大輪明王,只是一個地點,吐蕃國師嘛,就是在吐蕃國的國師,國師是我國古代對高僧的一種稱號,而當時吐蕃全民信佛,所以作為佛學強力的鳩摩智同學,他當然會得到整個國家的愛戴了。至於歷史上有沒有這個人,抱歉,我對吐蕃的歷史了解的不是很透徹,所以沒法作答,希望更有學問的大神能給予回答。謝謝。


鳩摩智結局原文如下:

鳩摩智大徹大悟,終於真正成了一代高僧,此後廣譯天竺佛家經論而為藏文,弘揚佛法,度人無數。其後天竺佛教衰微,經律論三藏俱散失湮沒,在西藏卻仍保全甚多,其間鳩摩智實有大功。

有一種說法是鳩摩智是金庸將東晉高僧鳩摩羅什與藏僧金剛智合二而一,並加以演義而創出的虛構人物。


個人覺得原型是鳩摩羅什:

後秦僧人、譯經家。又譯鳩摩羅什婆、鳩摩羅耆婆,略作羅什。意譯童壽。父鳩摩羅炎出身天竺望族,棄宰相之位周遊列國學道,後來龜茲,與龜鳩摩羅什與克孜爾石窟圖冊 19張

茲王妹結合生羅什。羅什7歲隨母出家,每天能背誦三萬六千偈頌,初學小乘經典。9歲隨母赴罽賓(今克什米爾地區)從槃頭達多誦讀雜藏、阿含等經。12歲與母返龜茲途中,在疏勒駐留年余,修習阿毗曇及六足論,從大乘僧人、莎車王子須利耶蘇摩誦讀《中論》、《百論》和《十二門論》,復從佛陀耶舍授讀《十誦律》等。後佛陀耶舍一直和他合作翻譯佛經。羅什回龜茲後,廣習大乘經論,講經說法,成為中觀大師。時槃頭達多從罽賓到龜茲,羅什曉以大乘宗義,使之垂信。於是羅什之名聲大震西域,曾有三果羅漢言,鳩摩羅什在三十六歲如果沒有破戒,他就會成為第二個佛陀。在漢地也有傳聞。前秦建元十八年(382)苻堅遣呂光攻伐焉耆,繼滅龜茲,劫羅什至涼州。三年後姚萇殺苻堅,滅前秦,呂光遂割據涼州,自立為涼主,羅什隨呂光滯留涼州達16~17年。


小僧看你們在這胡編亂造我的身世


鳩摩羅什 + 金剛智 這個應該沒疑問。。。

只差金老爺子點個贊


名字應該來源於鳩摩羅什 + 金剛智

說道人物的原型,其實估計除了喬峰外,都沒有原型吧,天龍八部的中的八位主角都是對應八部天龍的,而鳩摩智對應的是迦樓羅


首先,這個問題下所有答案都是垃圾,包括我的,其他垃圾都是百度大搬運,而我垃圾在居然和這樣的答案並列。

只一點,鳩摩智是歷史上確實存在的一位高僧。

好了,你們百度去吧。


推薦閱讀:

真實的殭屍與巫毒
20.在大陸東端找西方的你
《敦刻爾克》與蔣介石的宮心計
舊影瑣憶·時運不濟的「統治者」
清朝有沒有國歌?

TAG:歷史 | 佛教 | 西藏 | 金庸 | 天龍八部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