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什麼會讀不懂易經?(續)

易經研究中的怪圈

人們在研究易經的過程中,有一個非常奇特的現象,就是分成了兩大類人,他們各自的研究,都走各自的路,互相沒有交集。一部分人是研究易經的預測去了,因為易經本身是一個預測的體系。

他們研究預測的結果就是預測具體的事和這個事情的準確度,他們去寫這類的文章。這一類的文章,除了搞研究預測的人之外,別人都沒辦法讀懂,所以它也就不被很多人所了解和關注。

另外一部分人的研究,是研究《周易》裡邊的卦辭、爻辭和《十翼》的解說。這部分人也有一個特點,就是他們大部分都是不相信易經是有預測功能的,他們主要想看的是易經里的一些理論,對自然的敘述,對世界的敘述,那些有用的原理,包括對人生的指導。

這裡存在一個悖論:

假如易經沒有預測功能,它的預測是建立在錯誤的學說基礎上的,那麼你研究易經的結果就不可能得出理性的哲思。

假如易經的預測是真實的,那麼人們為什麼不去關注易經預測的過程和它預測準確的原理,而直接去研究一個不知道是何人所做的這個研究的結論呢?

事實上很多人沒有選擇從易經的預測理論入手,就是因為《周易》一書將易經的預測理論和方法完全抽掉了,導致人們只能夠按照《十翼》里的解說文字,來理解和認知易經。而《十翼》對易經的解說是否正確和有來歷,人們已經無從判斷和定性了。

易經預測發展演變的歷史

易經開始的時候就是由陰陽不同的線構成的八個卦。古人用八個卦的變化進行種種的預測,並在歷史的進程中發展承傳,不斷地注入新的因素。

伏羲和黃帝時期的預測,當時的易經分別被稱為連山易和歸藏易(均已經失傳),就是用八個卦本身來進行預測和判斷。

周文王時期把它變成了六十四卦的演算體系。稱為周易,就是我們今天沿用下來的易經。仍然用卦本身來進行預測,只是解讀變得更豐富了。

到了漢代,有名的易學家京房,巧妙地把陰陽五行和干支納入了八卦,根據十二地支與卦宮之間相生相剋的關係,配上六親,創立了六爻預測的方法,隨後又經過各朝各代易學家的發展,成為了今天的六爻預測學。

易經發展至此,已經完整地構建了一個在四維空間狀態下用能量的變化來進行度量事物和生命的一種預測體系(筆者註:本文的下一續篇將做專題為朋友們討論和解讀。這裡無法展開,敬請諒解。)

爻辭、卦辭的來歷及它們與易經的關係

在以上的易經預測的演變和發展歷程中,爻辭、卦辭從來沒有正式被納入到預測的體系中,並在預測中進行使用。

之所以說沒有正式,是因為歷史上曾經有一些人試圖在預測過程中用爻辭、卦辭來解讀預測的結果,並留下了一些解讀的卦例。

但實際上這些解讀都是一些主觀的臆斷和猜測,同預測沒有任何關係。

這是因為,易經只有六十四個卦,三百八十四個爻。卦辭和爻辭都已經是固定不變的了。用這些已經固定的、有限的、有特定指向和意義的文字,去對變化無窮的、紛繁萬端的天地間種種事情的變化和生命的狀態做出詳盡的解讀,其結果必然是,同一句卦辭和爻辭,在不同的場合下帶有不同的意義和作用。

如果這些解讀預測結果的文字本身都是變來變去的,就意味著預測的結果也是會因人而異的出現種種變化。預測的結論又怎麼可能會是理性和正確的呢!

那麼,這些卦辭和爻辭到底是從哪裡來的?又是如何被人們附著在六十四卦的後面和所有的爻的後面呢?

這必須從商代開始有文字的時候查起。

商代出現的文字今天被稱為甲骨文。我們今天從殷墟所出土的甲骨文里,能夠查到大量的與占卜預測有關的文字。這些文字包括這樣兩大類。

第一類,是記載了完整的預測過程的文字。

內容包括:

1、誰在什麼時候進行的預測。

2、預測了什麼事情。

3、預測的結果怎麼樣。

4、預測人對這個事情寫的一些評語,或者是另外的人對這個預測做出的結論。

第二類,是各種不同的占卜過程中的文字記載。每一段文字都是獨立的。大量不同的龜甲和牛骨上所刻的內容彼此沒有關聯。

這部分內容就很奇怪了,非常像《周易》里「經」的部分里的爻辭。比如說像見龍在田,飛龍在天,亢龍有悔,類似這樣的詞。還有一些小小的典故,比如說小狐狸要過河,尾巴掉到水裡去,行走困難,或者是什麼動物被獵的時候一個什麼狀態。

那麼這些詞是怎麼來的呢?有專家學者研究是這樣的:

那時的古人在起卦的過程中,有的時候他會有一些想法,有的時候他有一些猜測,有的時候他悟到一些東西,就用文字把這個起卦過程中的事情記錄下來,就形成了上面我們說的那些文字。

這些記錄只是每一個不同的預測人針對自己所預測的事情記錄的文字,幫助他隨後在斷卦上進行提示、分析和思考的。同預測的結果並沒有直接的關係。

這樣的文字積累到了一定量的時候,有人就把它收集到了一起,試圖做一些類比和整體的分析,以期得到有益的思考和幫助。

等到了文王時期,這樣一些占卜過程中得到的文字已經越來越多了,由於它是人們在占卜過程中的一些觀察和思考,就帶有了一些與預測結果有關的信息。這樣,文王就試圖做進一步的研究,而從中篩選出來一些文字,把它附著在六十四卦的每一個卦後,及三百八十四個爻的後面,試圖對卦的特性和爻的特性做一些描述和解讀。可能是這樣一種來歷。

我們知道,由於六十四卦是一個完整的預測體系,那麼,起始的第一個卦和最後一個卦所包含的信息,就是起始和終結。而中間的每一個卦,文王在推演和總結過程中,分別按照卦所在的位置,與人預測過程中所得到的結果做一一的對應,從宏觀上劃分所預測事情的進程和順序,最終就形成了後人看到的完整的卦辭和爻辭。

事實上,易經在預測過程中,根本不需要任何文字的輔助,僅僅憑藉著六根陰陽不同的線,就已經能夠把它預測的事情給描述清楚了,卦辭和爻辭與易經的預測沒有任何直接和必然的關係。

《周易》中《傳》的結論從何而來?

既然卦辭和爻辭在易經的預測中並沒有必然的關係,那麼,《周易》中的《傳》,也就是《十翼》,為什麼會從八卦以及它的卦辭和爻辭中分析出那麼多看起來非常有道理的內涵呢?

比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比如: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比如: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比如:天地變化,草木蕃;天地閉,賢人隱。

……

我們換一個角度,拿人間非常相似的一件事情來展開說,可能就容易幫助朋友們理解這個問題了。

比如說我們現在每天都要進行天氣預報。

天氣預報是一種預測。但對古人來說,天氣是不能預測的,怎麼預測啊?天有不測風雲哪。

但實際上,人們根據經驗,慢慢有了一些預測的能力了。比如說積雨雲、勾勾雲、捲雲,還有一些特殊的日照情況,它在一定的時期就會產生降雨或者冰雹,或者是氣候的變化。

所以慢慢它就有很多關於氣象預測的俗語出現。

比如說,螞蟻搬家蛇過道,大雨不久就來到。

比如說,天上勾勾雲,地下雨淋淋。

比如說,天上鯉魚斑,明日晒谷不用翻。

比如說,日暈夜時雨,月暈午時風。

等等。

這些對天氣的這樣一種本質的認知,人們已經可以看到了。也就是說在過去人們認為是不可預測的,但是慢慢就可以預測了。

等到社會再發展的時候,我們今天已經可以用衛星雲圖,用各地的氣象站,用各種各樣的氣候監測手段預測到整個天氣的變化。甚至連相當長時段里的天氣情況變化現在也可以提前做出預報。

我們這裡把天氣預報這種技術,類比為我們正在討論的易經預測(至於易經預測的原理和準確性,我們會在下一篇文章里詳細討論)。

天氣預測本身只是預測天氣和氣候變化的。但每天的預報和長期的預報下來,會積累下很多的氣象預報資料。

有每天的,有每月的,也有每年的,還有各個不同地區不同時間段里的。等等。

我們把這些天氣預報的結論性文字和報告,類比為易經預測過程中,人們起卦時所做的種種文字記錄、注釋和思考。也就是後來我們在《周易》中看到的卦辭和爻辭。

假如有一天,天氣預報的技術突然完全在這個地球上消失了,沒有人再進行天氣預報了。那麼這個時候恰好有外星人來到這個地球,他們在不知道地球人原來曾經擁有氣象預報技術的情況下,只是看到了這樣一些大量的天氣預報的結論性資料。這個時候,他們會從這些過往地球上的天氣預報資料中發現什麼呢?

他們會發現,原來地球上的人已經可以對天氣進行預測了。原來從這些資料中竟然能夠看出,日月運行是有這樣或那樣的規律的。原來四季的劃分是這樣的,原來二十四節氣的變化是這樣一種狀態的。原來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經緯度,它的氣溫,它的季節變化,有這樣大的差距,原來陰晴雨雪所有的變化都有一定規律的。

以上這些內容,外星人不用知道當初的地球人是用什麼方法來進行天氣預測的,它都可以從天氣預報的這些原始資訊中,得出對日月運行、氣候變化帶來的種種自然狀態正確的認識和結論。

這種情況同《周易》中《傳》對八卦的六十四卦的構成和排列順序,所分別代表世間事物變化不同階段狀態的描述和認識,本質上是一模一樣的。

因為易經的預測本來就是以陰陽為一個體系,後來用五種能量代入了這個預測體系,就是金木水火土這五種物質。這樣一種陰陽變化,和所帶有的五種能量的輪轉交替,就自然反映出天地間的一種自然狀態和規律。

這種自然規律反映在天地間,就是四季的輪轉,月有陰晴圓缺,盛極而衰,反映的是這個理。

這個理如果反映到人間的事情上,就是你做官做到一定的時候,當然就要急流勇退了,因為你的高潮時期已經過了,必然要面臨低潮期了,生命就是這麼個軌跡。生命本身有成住壞滅,就是說在你身體最好的時候達到了一個最好的結果,那麼當你身體開始走下坡路的時候,你人生也開始走下坡路了。就好像火箭你發射到天空,它原來有這個推助力的時候,它可以往前持續的走,它如果沒有推助力的時候,火箭就要往下掉了。

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十翼》里的很多文字,它有這樣一種哲理,對人有這樣一種啟發,就是因為易經本身的預測,它就是針對天地生命來的,它用陰陽變化這種理,來彰顯天地與日月對人間萬事萬物的影響和對人類生命的滋養。

下一次我們要和朋友們討論的內容是,易經的預測方法和預測的原理。

(筆者註:因為易經的討論涉及到很多學術性非常強的研究,是需要大量的事實和論據來說話。我們這裡只是一篇普及性的文章,不可能把大量的論證搬到這裡來,妨礙朋友們的閱讀,所以,有願意交流的朋友請私信聯繫我們,可以展開討論。)

傳送門:

前篇:你為什麼會讀不懂易經?

後篇:你為什麼會讀不懂易經?(續完)

推薦閱讀:

單立人講史——豐臣家的人們(一)

TAG:历史 | 文化 | 易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