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都有」我們還要老師幹什麼?

前幾日我和@了不起的蘇小姐很榮幸被一位知乎用戶描述為「蘇陳兩位少女」,這種稱呼讓我們彷彿回到了十六歲讓我們感到非常的欣慰,朋友說這種稱呼還有種民國時期大家閨秀的感覺,甚好。這位用戶企圖用這種稱呼指責我們的點在於,我們倆年齡尚輕閱歷頗淺文憑不夠高,在知乎整日充當英文世界資料的搬用工。先撇開不說我們並沒有做純翻譯這種事情,而且翻譯藝術類內容的難度懂的人都知道翻譯真的不如我自己寫來的輕鬆,我寫這篇文章是因為看到了這位用戶在我的Live底下的另一條留言:這些內容我Google的到嗎?看BBC的documentary能獲得一樣的知識嗎?不然我花錢幹什麼?許很多人都有這種疑問,「網上都有」我們還要老師幹嘛?我希望這篇文章能夠解答一些誤解。

首先,學術搜索能力是一種需要系統訓練的能力,是學術研究能力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你不要以為你人肉搜索做的好學術搜索能做的一樣好。搜索資料是很需要技巧的,當這位朋友說出「我用Wikipedia就能查到」的那一刻我就知道,您一定沒有經過正統的學術訓練。學術搜索準則第一條就是,never use Wikipedia。文科搜索我一般比較喜歡用Jstor,當然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圖書館系統,有的時候也是很好用的。比如我們現在需要寫一篇論文闡述弗利達卡洛和超現實主義藝術的關係。那麼首先我需要知道我應該輸入什麼樣的關鍵詞,然後我需要根據被引用次數,權威性,和我主題的關聯度,論文的語種我到底能不能看懂,來看搜索結果的每一篇的summary選擇適合自己的資料。這些搜索是很需要時間的,一般一篇十頁的論文需要花一周時間找合適的引用材料和背景資料,當然在此之前還需要把相關題材的論文給讀一遍確定自己的觀點方向正確性和新穎性,而我們寫答案很多時候都是把十幾篇論文的精華觀點提取出來,做比較和研究,選擇自己認同的觀點加入自己的思考寫出來,看的時候也許只是寥寥幾句感覺Google一下就能搜到,我只能說你們有興趣可以試試。

其次,對論文的解讀能力也是需要培養的,尤其是藝術史這種學科。很多的論文給初學者的感覺就是「我知道他寫的都是英文但是我他媽就是看不懂」,沒有錯因為很多藝術史學家不喜歡說人話,而我們卻需要和他們進行觀點交流。所以常常出現一篇論文需要讀三四次才能找到中心思想的情況。如果看論文就能理解觀點,那要教授幹什麼?教授在文科類學科的作用,除去剛開始的一兩年講座教一些基礎的知識點,後面就是如何引導和啟發學生從論文中獲取新的觀點和思路,而這些都是自己看!學不會!的!

藝術理論類的知乎Live確實參與人數不太多,常常陷入「我是不是又是這個月知乎Live流水最低」的恐慌(是的下個月就是我),但是我覺得藝術理論這一塊的Live是有用的,跟其他的一些真·Google就能找到的遊記,食譜,xx入門比起來,有人有領導性的帶著去分析和理解一些理論性的東西才是更有意義的,不然你一輩子的水平就停留在看BBC documentary和《藝術的故事》。當然了這裡又有人要質疑我們的權威性,我只能說我們開seminar的時候教授也從來不說話,都是一個同學把文章研究透(不懂找教授)然後帶著一些問題跟大家進行課堂討論,而正是這種從不同角度分析理解提問的方式才能夠讓思維更加開闊,不然相信我跟著一個教授讀一學期paper你就會變成他/她的真·知心人。

以上。

獻給我還沒開始寫的open memo。

推薦閱讀:

那些能駕馭多種風格的詩人
柔中帶強,一紙風華
藝術又終結了嗎?
文藝復興藝術三傑-達芬奇篇(3)

TAG:艺术 | 学术写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