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頭不討好的『漢服』:究竟是創新,還是復古?

其實本號(指的是我的公眾號「傳統服飾」)很少談論「漢服」內容,因為同樣是中國服飾領域裡的,比如旗袍、唐裝,可以任意嬉笑怒罵,中國以外的服飾就更不必說了。唯有漢服,除了大力誇讚,其他皆難以取悅,人性都是趨利避害的,如果國王光著屁股也很開心,那麼我這個成年人也不必作童言童語去戳破什麼了。

所以,本文雖然以「漢服」為題,說的其實是「服飾史」與「傳統服飾」這兩個概念的區別、統一和對立。

很多人都聽過「漢服」的名字,但是除了特地去了解過「漢服運動」的人以外卻很少有人能說出「漢服」的準確定義,而我知道「漢服」十年了,近似與「漢服運動」的歷史一般長了,也很難從服制角度去告訴你們什麼樣的衣服算漢服,什麼又不算。因為「漢服」依然處於在不停「發明」和不停「變化」之中,但是有一樣東西不曾被動搖過,那就是漢服「取值」的區間——從黃帝到明末清初

△ 百度百科「漢服」詞條

△ 百度漢服吧帖子《漢民族服飾文化復興宣傳·漢服吧導讀》

漢服,全稱是「漢民族傳統服飾」,又稱漢衣冠、漢裝、華服,是從黃帝即位到公元17世紀中葉(明末清初),在漢族的主要居住區,以「華夏-漢」文化為背景和主導思想,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通過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漢民族風貌性格,明顯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傳統服裝和配飾體系,是中國「衣冠上國」、「禮儀之邦」、「錦繡中華」、賽里斯國的體現,承載了漢族的染織綉等傑出工藝和美學,傳承了30多項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受保護的中國工藝美術。

如果說時間是一條長無盡頭的道路,那麼每一部專門史都是賓士在道路上不同的車輛,那麼「中國服飾史」的定義就是「中國服飾號」車輛經過的道路,而「傳統服飾」就是這輛車目前行駛的位置。

服飾史是帶狀的過去時,傳統服飾是點狀的進行時。

漢服,

是一個企圖復刻過去時作為進行時的主張

一旦區別了「服飾史」和「傳統服飾」之間的關係,你就會發現「漢服」這麼多年反反覆復在相機快門和網路口水裡沉浮的根源先天不足在哪裡了——

1、你要選擇過去里哪一個點進行復刻?

2、又能否復刻出一個可以服眾的過去?

3、既然選擇復刻,又如何體現「現代性」?

這只是最大的三個問題而已,延展開來每一個點都足以撕X幾十年。

從尚無文字記載的黃帝時期到明末清初,要將這一段無比漫長的服飾史全部研究透徹已經可以肯定是你我活著的時候絕對做不到的事情。但是歷史研究只是給不再通車的道路補坑,能補多少算多少吧。但是你要選擇其中一個點來複刻,就算有朝一日推廣全國,那麼萬一原來空缺的地方補上了,兩相對比全國人民動搖了怎麼辦?

所以選哪個點復刻才好,是一個在服飾史「貫通」之前永遠無解的選擇題。而即便服飾史「貫通」了,其選項之多,也永無平息爭議的那天。

漢服取材於歷史,

卻又不願受制於歷史

而我們隨之發現,退一萬步而言,哪怕漢服復刻成功了,那它充其量也就是個「復原」而已,並不成為現代服飾啊。因為它的主張里還有隱形雷區不曾解決——

1、過去的服飾如何協調現在的生活方式?

2、復刻的服飾與復原的古裝區別開來?

說白了就是,現代性在哪裡?誰又有資格和權威性來創造這個現代性呢?

△ 漢服運動早期的繪圖

現在漢服愛好者一旦遭遇別人拿出「歷史」這把尺子,就開始規避風險,高呼自己並非「復古」,而是「復興」。那麼這個問題的產生需要一個前提,那就是在復刻過去有了統一理念以後的,如今連「復」的基礎都沒有,何來什麼「復古」、「復興」呢?

在「穿越文化」流行的這幾年你會發現,越是對於歷史與現代都了解的人,越是不會痴人說夢以為現代人穿越回去就能開啟各種瑪麗蘇、傑克蘇外掛。因為現在和過去永遠都不一樣

「民族服裝」本就現代,

漢服又怎能回得去?

提出「漢服」理念的人,其實首先犯了一個穿越時空的錯誤,這才是「漢服」根本性的敗筆。

人們以為「民族服飾」和「服飾史」是兩條並行的列車,殊不知「民族服飾」只是「服飾史」進程很後期才出現的產物。

「民族服飾」之所以年輕,是因為「民族」的概念太年輕。而由於我國近代史開啟的時間更晚,所以我們的民族概念出現的也就更晚。當一個被構建的共同體開始呼喚彼此的認同感,「民族服飾」作為視覺上有強烈識別度的符號就被拱出來了。

△ 漢服宣傳片截圖

可以知道的是,所謂的「漢服」概念與動機都遠遠晚於它們主張的復刻下限明末清初。也就回到本文最開始的那個問題,選擇復刻的對象必定要符合「漢族」的框架吧。可是一個年輕的概念的又如何去約束曾發生過的歷史呢?漢服愛好者又是拿什麼挑剔了明代服飾所謂的漢族血統不純正呢?

我知道你們心頭又該有疑問了——

中國的傳統服飾

真的如漢服愛好者所說斷絕了么?

其實縱觀漢服的訴求,就會發現他們對於漢族需要一件「民族服飾」的熱情遠大於去梳理這件服飾應該是什麼樣的。也就是說,「漢服」是他們表達民族情緒的符號,而這個符號還未被更廣泛的人群所接受,所以他們便無力去完善漢服的內核,只得花更多精力去訴求。但是人們又會因為內核去質疑這個符號,便陷入了一個死結。

但是,你若問另外一群人:什麼是代表中國的服飾呢?回答不外乎旗袍、唐裝、中山裝,我甚至聽過有人回答「盤扣」。儘管現在也會有人回答漢服,可是你發現了么?旗袍、唐裝、中山裝,以及盤扣,都是有具體且相對單一的形象的,但是漢服沒有。彷彿這個可以是漢服,那個也可以是漢服,又或者,這個長得像漢服卻可以被漢服愛好者說並非漢服,吃瓜群眾就糊塗了。

也許有人會說,韓服跟和服也不單一啊,那你就搞錯了。體系豐富和形象單一併不矛盾,單一的形象利於宣傳和推廣。曾幾何時,漢服愛好者也是知道這點的,所以為了承襲明代還是承襲周代吵得不可開交。這般看來,如今「百花齊放」的漢服這十幾年實際上是離原來的目標越來越遠了。

△ 中國風品牌「花笙記」大秀

那麼,中國的傳統服飾真的斷絕了么?現存的中國傳統服飾應該是什麼樣?請見《中國,一個沒有傳統服飾的國家?》

(知乎專欄搬運自我的公眾號「傳統服飾」,謝絕轉載,授權請私信。原文鏈接《兩頭不討好的『漢服』:究竟是創新,還是復古?

推薦閱讀:

日制JK制服的校名介紹?
有哪些服飾以前是男穿,後來變成女穿?

TAG:汉服 | 古代服饰史 | 服饰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