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寧願苟且也要待在大城市,美國年輕人也愛『『北上廣』』?

學的地理課上,你們可能接觸過一個概念,叫「城市空心化」,簡單來說,就是由於一個國家的一線城市交通擁擠,環境污染嚴重,生活成本過高等原因導致居民開始向外圍城市遷徙的狀態。聽起來非常合情合理,不過在美國紐約,洛杉磯和芝加哥這樣的大城市打拚的年輕人,他們也是這麼想的么?

Amira Nader,2010年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拿到表演系的碩士學位,背負$190,000的學生貸款,畢業後在紐約的一家公共電台工作,業餘在餐館當服務生賺點零花錢。

30出頭的年紀,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了。想起9年前她從佛羅里達搬到紐約的時候,心中夢想著有一天可以在新奧爾良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但是,日子一天天在過,她卻和其他成千上萬的年輕人一樣,她覺得自己越來越沒法搬離紐約。

「我很害怕」,她說道,「新奧爾良沒有這樣的工作,即使有,也早就是別人的了。」

幾十年以來,在美的年輕人都蜂擁去往紐約、洛杉磯、芝加哥這三大都會城市,心裡期盼著在找到一個地方定居為人父母之前,可以好好闖出一番自己的事業來。然而,這一「闖」,很可能是永無盡頭的。

據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和華爾街日報的統計,從2004年到2007年,在經濟大蕭條之前,每年差不多會有50,000個年紀在25-34的年輕人搬離紐約、洛杉磯這樣的大城市。

然而經濟大蕭條的到來讓這一趨勢大幅減緩。從2010年到2013年期間,不到23,000人離開了紐約,而離開洛杉磯的大約是12,000人這個比例整整下降了80%而芝加哥也同比下降60%

這個數字不得不說很驚人。

如此看來,那些來到一線城市上學、實習或者工作的年輕人,很有可能是被困在這些大城市了。布魯金斯學會的人口統計學家William Frey如此分析道。

這背後的因素自然是錯綜複雜的。很多年輕人是在經濟大蕭條期間來到這些城市工作的,他們一直努力掙扎著找尋自己的立足點,為此,結婚生子對很多人而言都無限期延後了。生活成本高昂,抵押貸款對於那些沒有足夠完美的信用記錄的人來說又幾乎不太走得通。

另外,收入的不穩定性可能也導致了這一現象的加劇,尤其是對於那些背負深重學生貸款的畢業生而言。據統計,自2000開始,年齡在18到34歲左右的在美工作的人收入下降了近10%。大家都覺得,在經濟狀況不佳的時候,在大城市找到薪資相對樂觀的工作的可能性要大一點,儘管在大城市生活的同時也意味著高昂的生活成本。

這一現象其實對經濟的發展也會有比較明顯的影響,如果一直這麼下去的話。在美國,每7個年輕人中就有1個人在上述三個大城市生活。這和其他絕大多數的城市都有著非常顯著的區別。

如果不願從大城市撤退,有些人就有可能在與他們並不匹配的崗位上耽擱太久,這對他們自身無益,對整個經濟的生產力也在起反作用。勞動力流通不靈活,在國際舞台上的競爭優勢就不明顯,尤其在這個飛速發展和全球化的時代。

移民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力資源和經濟需求的分散,這會讓那些經濟並不是非常發達的城市從中獲益。新罕布希爾大學的人口流動統計學家Kenneth Johnson說道:「年輕人的流動對美國的經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他所在的州就因此獲益良多,很多有著高學歷和高才能的年輕人這幾十年來就從波士頓地區慢慢流動到新罕布希爾。

可以肯定的是,隨著全國範圍內的工作機遇和福利待遇上漲,在美的年輕一代會慢慢開始向二三線城市移動。雖然早期的數據顯示,向外流動的人口還是中老年占絕大多數,20-30歲一代的還是比較少。

Matthew Bagley,32歲,他說自己待在洛杉磯的時間完全超過了他的預期,他在一家生產銅製原件的小公司里工作,收入不錯。對他而言,工作和打橄欖球才是他的生活重心,而不是婚姻和孩子。他自己的父母在21歲的時候就結婚了,但是他沒有打算和他們走一樣的道路,他說:「家庭這種東西該來的時候自然就來了。」

Matt Swanson,38歲,是芝加哥一所大學輔導員,他在芝加哥已經待了10年有餘,他說:「我不希望自己一直生活在一個除了商場還是商場的地方,為了有朝一日可以去郊區某個小城鎮過我自己的想要的生活,我一直努力著。」

在美國,有許許多多像Amira Nader這樣的打拚一族,一邊是夢想,一邊是貸款,午夜夢回的時候想像著自己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有孩子有愛人,想著自己的孩子長大後去上大學的樣子,心中悵惘。

為了賺錢,Nader一周工作60個小時,其中包括35個小時的電話服務員,周末的時候還要主持一檔音樂類的節目。

依據政策,如果她在非盈利組織工作10年的時間,她的大部分學生貸款都可以免除了。Nader在WNYC已經工作了一年多了,雖然新奧爾良也有非盈利組織,但是她還是不敢輕易離開紐約。她說:「紐約擁擠不堪,物價昂貴,我想要在某個地方有一套自己的房子,養只狗,在其中一個房間里擺滿我的唱片。我不想在這裡耗著耗著就老了。」

專欄最近的好文章:

面對愈演愈烈的政治正確,芝加哥大學校長站出來,反對言論控制

當父親終於找到失散多年的兒子時,兒子已成ISIS的劊子手

死的勇氣只有一次 | 那些自殺未遂的留學生們現在都過得怎樣?

一些中國家長拚命將孩子送出國,實際上是一種逃避

更多有趣的關於留學生和海歸的故事與新聞可以在【留學生日報App】中閱讀,點擊鏈接可以開始下載

a.app.qq.com/o/ioslink.

推薦閱讀:

開箱+靶場實測巴雷特M107重狙
有哪些只在美國有用的生活技能?
關於美國總統大選
在紐約,吃越南牛肉米粉 [美國系列隨筆]

TAG:北上广 | 美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