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產業為什麼要依靠實體經濟?

問題有點泛,但是對於經濟學不了解,只能做出這樣的表達。


把每種產業有哪些行業擺一擺就很清楚了。

哪個行業歸到哪種產業,不同的國家或學者的標準稍有不同,但一般來說農、林、漁、礦業等直接從大自然獲得原料的行業是第一產業。使用這些材料來生產物品的各種工業、建築業、水電氣等是第二產業。這些是通常所說的「實體經濟」。

屬於第三產業的是通訊、運輸物流、批發零售、金融保險、餐飲住宿、科研教育、醫療福利等等。它們是為第一二產業和自身的從業公司與個人提供服務的。有些依附的程度比較大,沒有實體物品你運輸銷售個啥?有些沒有那麼緊密但也會受到比較大的影響。所以雖然典型的發達國家第一產業只佔GDP的百分之幾,第二產業百分之十幾,其他都是第三產業。但作為全產業的根基,實體經濟還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第三產業包括各種服務業,包括IT。

那麼服務業總得有服務對象才行。

雖然服務業本身也是服務對象,但是根本上講還是第二產業是根本的服務對象。

西方國家的問題就在於第二產業逐漸衰落。

根源在於缺少國家的整體規劃和強制措施,導致國民收入無法跟著經濟發展而提高,最終導致國家消費無法產生持續的拉動作用。

這就是自由市場的缺陷。不能指望一個個市場的玩家們會從整體思考和參與。

中國的政治經濟制度將能夠避免這些問題。比如國企的重要作用,國家對於金融機構的有效控制,對於國民收入和福利的管理等。


用最簡單的方式說這個問題,就是

第一、第二產業是創造財富,第三產業是分配財富

沒有第一第二產業創造的財富,那麼第三產業可分配的財富就不存在。

用例子來說明就是,第一、第二產業生產糧食、商品、房子,這些都是實打實的財富。而第三產業需要依託於第一、第二產業,如物流、家政服務、餐飲等等。

沒了第三產業,哪怕國家按需分配,大家還是有飯吃、有房子住。但是沒有了糧食,餐飲業就沒有意義;沒有了房子,家政服務也就沒有了意義。

當然,有些國家體量小,僅僅靠旅遊業等第三產業就能養活自己,但這是特例,而且安全性不夠,財富的輸入有個風吹草動,吃飯就成了問題。例如埃及、委內瑞拉等等。


推薦閱讀:

二本同學進入互聯網,隨隨便便年薪20萬,本人985工科,去做實體經濟,年薪不到10萬,這是什麼體驗?
怎麼看高房價對實體經濟的衝擊?
中國為何不搞實體經濟?
中國的製造業是否很不景氣?你對此有什麼看法?

TAG:經濟學 | 金融 | 實體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