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防線》中朝鮮軍隊很強,但現實呢?(下篇:朝鮮海軍和遠程導彈部隊)

點擊查看本文上篇

  記得在遊戲《國土防線》中,曾有這樣一個橋段:2027年,朝鮮大軍入侵了美國西海岸,一支龐大的艦隊為其提供支援。儘管在遊戲劇情中,這支艦隊存在感非常低下,開發者甚至沒有設計專門的3D船模,其中只是簡單地提到,朝鮮「崛起」之後,順理成章地兼并了周邊國家的海軍——而在遊戲的CG中,其戰艦一律採用了日本海自艦艇的模型。

·朝鮮海軍潛艇:冷戰裝備與近海雄心

  這種情況聽上去如此誇張,一個重要的原因也許是:考慮到朝鮮海軍的現實,除卻強行捏造一個設定之外,開發者找不出合乎邏輯的做法。根據估計,現實中,這個國家的海上力量由至少5艘護衛艦、數以百計的小艇,以及至少70艘潛艇組成——但許多的歷史可以追溯到40年前。在幾年前,金正恩視察潛艇部隊後,韓國國防部發言人金珉奭曾經表示:「看來,朝鮮此舉是在炫耀潛艇力量,但需要指出,我們的艦船和潛艇性能優勢非常明顯。」

朝鮮海軍主要軍港示意圖,由於地理位置使然,朝鮮方面不得不將有限的艦隊分散部署到東西海岸兩處,而且這兩支艦隊無法相互呼應,不僅如此,隨著裝備愈發陳舊,在防衛海岸線這個最基礎的任務上,其表現也愈發力不從心

  這種輕蔑並非全無道理,它們給人的第一印象是龐大和陳舊。作為朝鮮海軍的代表,從數量上說,其潛艇部隊確實在世界範圍內名列前茅,但從技術角度說,他們裝備的潛艇卻和現代戰爭的要求漸行漸遠。

朝鮮海軍潛艇部隊的主力R型,技術原型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德國XXI型潛艇上。該艇原計劃建造560艘,但很快,蘇聯海軍便將興趣放在了核潛艇上。在冷戰期間,其建造技術被廣泛轉讓。該型潛艇在我國被稱為033型,一部分在1960-1970年代被轉讓給朝鮮方面

  朝鮮海軍的主力潛艇是R型或033型(蘇聯將其稱為633工程),其水下排水量達到了1800噸:從技術上可以追溯到冷戰初期,在20世紀50年代,它們由蘇聯大批量生產,在今天,它們的性能已經嚴重過時。

2014年,朝鮮領導人金正恩視察海軍第167部隊時乘坐的R級潛艇,該潛艇長76.6米,裝備8具魚雷發射管(艇首6具,艇尾2具),最大航速15.2節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韓國海軍的水下力量,它們以KSS-1「張保皋」型和KSS-2「孫元一」型為代表——兩者分別以德國的209和214型潛艇為藍本,配備了「魚叉」式反艦導彈和德國生產的重型自導魚雷。更大的差距在於作戰體系上,尤其是數字指揮、通訊、聲納和電子戰系統,在這些領域,雙方的對比更是顯而易見。

潛艇指揮塔上的金正恩,他的這次視察也是長期沉寂之後,朝鮮潛艇部隊第一次在曝光在公眾面前。通常認為,朝鮮海軍目前擁有約22艘R型潛艇,分別被部署在東西海岸的基地中

  在歷史上,朝鮮潛艇部隊確實經歷過一個黃金時期,而它也是整個朝鮮海軍,乃至整個朝鮮國防力量的黃金時期——尤其是1960年代和1970年代,得益於外界援助的技術和裝備,其潛艇的數量在亞洲始終位居前列;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韓國海軍的狀況,1980年以前,它都以二戰時期的老式艦艇為主,其第一艘真正的作戰潛艇——「張保皋」級投入現役則要等到1993年——此時,距朝鮮第一艘潛艇服役已經過去了20多年。

  一般認為,朝鮮之所以裝備R級潛艇,就是為了將作戰範圍伸向遠海;而這也是R型潛艇的設計初衷,其續航力接近了10000公里,一旦戰爭爆發,便可以用於襲擊韓國及美國的船隊。但轉折也來得如此迅速,隨著蘇聯解體、外援中斷,朝鮮的軍事實力急劇下降;而另一面,憑藉強勁的經濟增長,韓國卻在這場軍備競賽中奮起直追。

2013年,在印度洋上航行的韓國海軍「忠武公李舜臣」號驅逐艦和「天池」號支援艦,其中前者於2003年服役,標準排水量4800噸,裝備了1門127毫米艦炮、32枚垂直發射的艦對空導彈,以及兩座四聯裝「魚叉」反艦導彈發射裝置,並具備一定的隱形能力,該型驅逐艦也是韓國海軍現代化的代表。1980年代之後,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大量新型艦艇加入了韓國海軍,也由此在海上軍備競賽中與朝鮮拉開了距離

  1980年代之後,大量新艦艇加入了韓國海軍,其盟友美國也構建了遍布太平洋的水下監聽系統。同時,反潛導彈、反潛魚雷以及P-3巡邏機(僅日本海上自衛隊就裝備了91架P-3C)的使用,更改變了朝鮮發動潛艇戰的大環境,不僅如此,它們和朝鮮的基本戰略也出現了衝突和矛盾:由於其落後的性能,以及朝鮮空軍無法提供掩護這一尷尬事實,它們只能發揮有限的作用。而現實中,朝鮮的戰略目標已從統一半島轉向了維護自身安全上,這更讓遠程潛艇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也許正是認識到了這一點,自1990年後,他們轉變了潛艇的開發思路。就在去年,朝鮮宣布,他們從水下發射了彈道導彈——而充當發射平台的,據稱是一艘新型的常規動力潛艇。

2015年,朝鮮進行水下彈道導彈試射時的照片,這種短程彈道導彈的直徑大約2.25米左右,射程據信能達到約1100公里,儘管無法攜帶核彈頭,但毫無疑問,它的出現提高了朝鮮彈道導彈發射的隱蔽性,並讓其海軍有了真正意義上的「用武之地」

  而在1990年代,朝鮮從東歐國家的、針對蘇聯遺留武器的採購中,就包括了至少一艘「高爾夫II」型彈道導彈潛艇的艇殼,儘管和亮相的朝鮮潛艇在設計上存在差距,但它們對朝鮮軍事工業的幫助不言而喻。

  由於2014年4月被發現於朝鮮東北地區的新浦市,朝鮮的潛艇也被稱為「新浦」級,根據衛星圖片的分析,這種潛艇的尺寸比R級略小,外形更具有現代潛艇的特徵,而真正引人注目的是指揮塔上的兩個孔洞——它們很像彈道導彈的發射井。

朝鮮「新浦」級導彈潛艇的衛星航拍圖,該潛艇得名於其被首次曝光的新浦市,據推測,該潛艇的長度約為65.5 米、寬約為6.6米,排水量在1000-1500噸左右,箭頭所指之處,可以看到彈道導彈的發射開口

  這些發射井足以容納射程超過2000公里的彈道導彈,它們給朝鮮帶來的戰略優勢不言而喻:假如在戰前開往外海,這些潛艇便很難被衛星偵測到,不僅有機會躲過第一波打擊,韓國方面也更難做出應對。唯一的問題是,這種武器已經投入部署,還是只限於宣傳用途?按照一名朝鮮叛逃者的說法,在1996年前後:位於新浦的造船廠正在秘密建造一艘1000噸級的中型潛艇,這顯然就是「新浦」級——接近20年的建造周期,似乎表明其中出現了某些問題。

朝鮮宣傳片中出現的「新浦」級潛艇,由於該潛艇有限的尺寸,外界猜測,其作用僅僅是充當彈道導彈的水下發射平台

·袖珍潛艇部隊:它們侵襲韓國海岸線

  事實上,在「新浦」級漫長的建造中,朝鮮海軍並沒有將希望全部寄托在一個地方:在這段時間內,讓他們保持存在感的,既不是地位尷尬的傳統潛艇,或者持續難產的導彈潛艇,而是新興的袖珍潛艇部隊:從1990年到2014年,整整25年中,朝鮮獲得的新艦艇屈指可數,但對袖珍潛艇的建造和部署卻始終沒有中斷。

  作為朝鮮海軍的主要假想敵,韓國方面想必早已感受到了威脅:2010年,韓國海軍的護衛艦「天安」號在被擊沉,而在被魚雷擊中前,該艦並沒有接到任何預警,而發射魚雷的,可能就是一艘潛伏在近海的袖珍潛艇。事實上,這並不是它們製造的唯一一次大事件,它們令韓國人惴惴不安的歷史,可以向上追溯到1960年代。

1965年,韓國方面在首爾附近的大同江俘獲的朝鮮小型潛航器,總重量不到10噸,動力系統不明。在被俘獲時,艇內並沒有發現艇員或武器,外界猜測,其可能被用於向韓國秘密輸送情報人員。從外觀設計上看,該潛航器無疑還處於非常簡陋的水平

  大約在1965年前後,在首爾附近的大同江,韓國人第一次俘獲了這些不速之客——當時其工藝仍然非常原始,但1979年,第二艘袖珍潛艇被韓軍俘獲時,其外形和動力系統已經出現了很大改進。

  真正將事件推向高潮的,是1996年9月的「江陵事件」。當時,朝鮮海軍的一艘「鯊魚」級潛艇搭載人員在韓國登陸。據唯一倖存者的證詞,這艘潛艇遭遇了裝備聲吶的韓國軍艦,但後者並沒有察覺到異常,直到在韓國近海擱淺後,其蹤跡才被當地居民發現。

  兩年後,另一艘朝鮮小型潛艇在韓國領海失事,從上面起獲的日誌表明,它們此前曾多次潛入韓國海域。這些不速之客之所以成功,一部分因素在於其尺寸不到傳統潛艇的五分之一,這帶來了更高的靈活性和隱蔽性。這些潛艇的技術來自於解體前的南斯拉夫,並在1990年代開始裝備部隊。以此為基礎,朝鮮在1990年代建造了至少40艘「鯊魚」級袖珍潛艇。

  「鯊魚」級的長度只有34米,排水量大約300噸,其安裝了兩具魚雷發射管,在2005年之後出現了改進型,其長度增加到了39米,同時安裝了更強大的動力裝置。朝鮮引進這種武器,似乎證明了其軍事技術的倒退,但如果把這一點放在一個更大的背景下去分析,我們得出的結論也許不同:在1990年代後,朝鮮不得不進行「不對稱戰爭」,來反擊對手日漸增長的技術實力——而袖珍潛艇,則是踐行這一理論的關鍵環節。

  除了在態勢上威懾美韓聯軍之外,微型潛艇適合非常適合朝鮮近海的環境:除卻運送特種部隊、擾亂對手的行動計劃之外,它們還可以在近海伏擊美韓聯軍的登陸部隊:畢竟,與傳統潛艇相比,這些小型潛艇技術簡單、成本低廉,並且可以大量建造——在訓練有素的乘員操縱下,它們可以在港口和海外進行埋伏,以牽制美國與韓國的登陸艦隊。

  許多跡象表明,從袖珍潛艇計劃中,朝鮮確實得到了回報:在1990-2010年間,它們不僅用其填補了海上力量的缺口,還將其出口到伊朗和古巴換取外匯。其中,前者將獲得的潛艇都部署到了霍爾木茲海峽,以威脅從中東通向西方國家的海上運輸線。同時,它們也迫使美國和韓國軍隊調整部署,以提高其反潛戰能力。雖然如今,距離天安艦事件過去已經六年多,距離上一次朝鮮袖珍潛艇曝光過去了兩年;同時,朝鮮也許會將有限的資源用在其它領域,但受到之前成功的鼓舞,朝鮮海軍擴充袖珍潛艇部隊的動機仍然存在。

·水面艦艇部隊:被冷落、被遺忘、被強刷存在感

  與其它軍隊的做法相反,在朝鮮海軍中,水面艦艇部隊只是潛艇部隊的輔助和補充,而這很大程度上,又與其自身的尷尬狀態有關——過去20多年中,它們幾乎被外界遺忘了,裝備則嚴重缺乏更新和改善。

  在2010年之前,朝鮮最主要的艦船是兩艘1970年代和五艘1960年代建造的護衛艦,排水量分別為1600和450噸,它們以火炮作為主要武器,只有前者在1980年代加裝了反艦導彈設備。

在2010年之前,建造於1970年代的「羅津」級護衛艦始終充當了朝鮮海軍的主力。該型號以艦炮為主要武器,在以後的現代化改裝中,安裝了2座SS-N-2A「冥河」艦對艦導彈發射裝置,並安裝了大量前蘇聯時期的電子設備。該照片系1980年代由美軍偵察機拍攝,從中也可以看出該艦糟糕的保養狀態

  此外,朝鮮海軍還有超過200艘魚雷艇和導彈艇部署在東西部海岸的秘密基地中,為應對與韓國海軍的低烈度摩擦,朝鮮還保持著規模可觀的巡邏艦艇編隊——其最鮮明的特徵是艦首安裝的坦克炮。

朝鮮的巡邏艇是一類非常有趣的艦船,因為它在尺寸有限的船體上整合了大量的重型武器,這些武器包括一門85或100毫米坦克炮(安裝在T-34坦克的炮塔上)、兩門37毫米高射炮和兩座14.5毫米多管近防系統,外加4門25毫米高炮。這是為了應對與韓國海軍的近距離摩擦而專門設計的,可以在交戰之初形成壓倒性的火力

  如果以二戰時期的標準來評判,這支艦隊確實是一支有威脅的力量,事實上,這一點也是朝鮮新聞試圖傳遞給外界的印象:在其中,經常能看到魚雷艇和導彈艇一齊發射各種武器,並摧毀了靶標代表的「入侵者戰艦」。

  這種作戰思路也許源於1930-1950年代的蘇聯海軍,按照後者的理解:在實力懸殊的情況下,弱勢一方根本不可能在正面較量中獲勝,但他們可以利用代價較低的手段,如快艇、潛艇等給敵人造成損失,進而對其它戰場的局面產生影響。

出現在1990年代朝鮮宣傳刊物中的魚雷艇編隊,在1990年之前,朝鮮建造了數百艘快艇,以充實近海防衛力量,但在今天,它們的作戰價值卻非常值得懷疑

  在強調「精確打擊」的現代戰爭中,這種理論能否奏效一直存在爭議,而且毫無疑問的是,憑藉過時的武器,再超前的理論也將失去實踐的可能性。自2011年上台之後,金正恩對水面艦艇部隊相當關切。由此,朝鮮海軍的現代化終於逐漸回到正軌。

  其中最顯著的表現,是新艦艇的服役,它們以新技術為亮點:其中包括了隱形設計的艦身、超音速反艦導彈、30毫米多管近防炮、對空導彈等,需要指出,它們並非完全源於其自身的研究,還有1990年代從東歐獲得的技術,以及同緬甸、伊朗等國家的軍事合作。

2015年2月7日,朝鮮《勞動新聞》報道金正恩視察東海艦隊時,導彈艇發射反艦導彈的畫面。照片中展示的導彈艇就是外界所謂的「侖高」級。該導彈艇排水量大約在200噸左右,長度在35-40米,裝備了4具仿製自俄羅斯Kh-35的反艦導彈,以及一定數量的小口徑近防炮

  它採用了隱形設計,以減少雷達波反射,同時還安裝了一種全新的超音速反艦導彈,這種導彈以俄羅斯的Kh-35「天王星」為原型,後者於1993年裝備部隊,射程可以達到130公里,並具備掠海飛行和抵抗電磁干擾的能力,至於朝鮮生產的版本則存在一定的修改。在2012年的演習中,一艘「侖高」級發射了四枚導彈,據說全部擊中了100公里外的目標,而在這次演習的照片中,外界還發現,它們安裝了全新的火炮武器。

發射導彈時「侖高」級,其中展示的Kh-35導彈,可能是朝鮮和緬甸(該國從俄羅斯進口了若干Kh-35,以裝備自主建造的海軍艦艇)交換軍事技術後的產物,至於艦首雜亂的裝備和未被整合進上層建築的桅杆,無疑影響了其隱身性能

  比如兩座六管30毫米加特林機炮,儘管它們安裝在了相對老舊的炮塔和基座之上,但仍然能看出其以蘇聯的AK-630型速射炮為原型,此外,該艦上還安裝了四座14.5毫米近距離防禦武器系統,和一種新的艦對空導彈,這些裝備在過去20年中基本沒有在朝鮮海軍中出現。不僅如此,它們還試圖建造一些新的傳統艦艇,以替代日漸老化的裝備。

  其中最大的手筆,是被外界稱為「南浦」級的輕型護衛艦,它的排水量大約為1600噸,在2014年後,該護衛艦至少有兩艘裝備部隊,甚至部分老式艦艇也進行了改進,以安裝新的電子設備和反艦導彈。

衛星照片中的「南浦」級輕型護衛艦,據外界猜測,其長度大約為76米,排水量大約在1300噸左右,據猜測,該艦設計藍圖可能來自伊朗,並且安裝了仿製自伊朗的艦對艦導彈。其中,最引人矚目的莫過於其艦尾的停機坪,此處可以起降一架Mi-4或Mi-14直升機

  儘管進步是顯著的,但總的來說,上述舉措只是提升了艦艇的火力,而其最主要的作用其實是:一旦與韓國爆發低烈度衝突,朝鮮海軍在戰術上將具備一定的還擊能力。它們的隱身設計剛剛起步,電子設備仍然處在相當落後的水平上,即使最新的武器系統仍然處在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的水平,防空能力的低下將令其在空中優勢面前脆弱不堪。從某種意義上說,它們只是略微改變了半島地區的平衡——朝鮮海軍仍是大博弈中的配角,而真正的主角,是隱藏在基地中的遠程導彈。

·遠程彈道導彈:三胖的「本錢」

  這些武器是朝鮮半島問題的焦點所在,圍繞它們,各個大國展開了激烈的政治較量。不僅如此,其影響甚至越過了亞洲,並擴散到了南亞和中東地區:沙烏地阿拉伯軍隊介入葉門內戰期間,胡塞武裝向其發射的彈道導彈便來自朝鮮;而2000年以後,伊朗也逐漸具備了相關武器的生產能力,據國外媒體猜測,這種進步可能與朝鮮的軍事合作有關。

  提到朝鮮的彈道導彈,就不得不提這種武器的演變:朝鮮對彈道導彈的研究始於1965年,在這一年,朝鮮成立了咸興軍事大學,對這所院校,金日成下達了這樣的指示:

  「如果戰爭爆發,美國和日本必將選擇干涉。為防止這種情況,我們必須擁有射程足以覆蓋日本的導彈,而這所學校培養的,就是中程和遠程導彈的研究人員。」

朝鮮裝備的主要導彈示意圖,其中藍條代表的是其射程,其中從左至右依次為KN-01、KN-02(對艦導彈)、飛毛腿B、飛毛腿C(「火星」系列),勞動、大浦洞-1和大浦洞-2(關於後者的射程,有6000-10000不同的說法,這取決於其攜帶的彈頭質量)

  在這所大學中,第一分部負責研究導彈發動機,其資料來源主要是蘇聯提供的、二戰期間納粹德國V-1和V-2導彈的技術資料;第二分部則負責彈道導彈設計。在1968年美國「普韋布洛」號間諜船事件後,平壤擔心該設施遭到軍事打擊,於是將其轉移到了北方的江界地區。在1970年代初,朝鮮一度試圖將地對空導彈改裝為彈道導彈,來獲得遠程打擊能力——出於可以想見的原因,這一計劃最終沒有實現。

  耐人尋味的是,在整個過程中,不斷給朝鮮施加阻力的不是政治對手美國,而是身居幕後的蘇聯:由於彈道導彈的巨大破壞力,及其在國際政治領域的影響力,從誕生之日起,各個大國便將限制其擴散當成了共識——鑒於朝鮮半島危機誘發世界大戰的可能性,以及東亞政治局勢的微妙性,蘇聯始終拒絕向金氏政權轉讓彈道導彈技術。不過,在向中東盟友提供軍火、以對抗以色列時,蘇聯政府卻始終不遺餘力。

  這就為朝鮮獲得導彈提供了機會。最早為朝鮮提供導彈技術的,恰恰是在埃及的薩達特政權。這樁特殊的合作始於1970年代,薩達特對蘇聯的態度失望之時——由於零件供應中斷,埃及軍隊的蘇制裝備幾乎陷入癱瘓。此時,朝鮮乘機示好,向埃及方面提供了大量零件和技術人員,1979年,埃及則向朝鮮回贈了兩枚「飛毛腿B」導彈和一輛發射車。

朝鮮與埃及的良好關係從1970年代一直保持到1990年代,這裡展示的,就是埃及總統穆巴拉克訪問朝鮮期間,與已故領導人金日成會晤時的照片

  儘管彈道導彈計劃已經開啟了10年,但朝鮮仍然缺乏相關的技術儲備,因此這次事件,以及隨後的技術合作,也被認為是朝鮮彈道導彈計劃的真正起點。這次合作的目標,是逆向仿製蘇聯提供給埃及的「飛毛腿B」,最終令雙方都獲得生產彈道導彈的能力——這種合作的好處是可以擺脫對蘇聯的依賴,同時降低每個國家的研究成本。

  這次合作的結晶,是平壤的125工廠和位於舞水端里的發射場,到1980年代,朝鮮已經開始驕傲地向其它國家推銷產品。根據不完全統計,從1985-2000年,這些武器被出口到巴基斯坦、伊朗、葉門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國家,進而獲得了超過20億美元的外匯收入。

  目前,朝鮮有至少9種型號的彈道導彈,分別是仿製的「飛毛腿B、C、D」「勞動」「大浦洞1、2」、KN-02、「舞水端」和KN-08。其中「飛毛腿」系列是數量最多,也是生產時間跨度最長的一種,它們被朝鮮方面稱為「火星」系列,並構成了其打擊力量的核心和基礎。

雖然如今已經被射程更遠的「火星-6」代替,但「火星-5」仍然在朝鮮軍隊中留下了重要一筆,據信,在1990年代,其年產量最高能達到100-200枚,其中超過40%用於出口,其使用國包括敘利亞、葉門、伊朗、越南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這裡展示的,就是越南軍隊少量裝備的「火星-5」(也有資料稱是從東歐國家進口的「飛毛腿」)

  據已經公開的資料,1984年初,朝鮮已經完成了少量「飛毛腿」導彈的製造,它們又被稱為「火星-5」,儘管在最初的6次試射中,其只有3次獲得了成功,射程也只有320公里,但它們還是被大量投入了部署。同時,另一個國家也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這就是經歷了「伊斯蘭革命」後的伊朗。事實上,這個狂熱的政權不僅是朝鮮導彈的第一批買家,還將以此開發出自己的導彈系統。不久之後,伊拉克人便感受到了這批武器的威力:整個1988年,至少80枚朝鮮導彈落向了伊拉克的城市。

  從某種意義上說,兩伊戰爭不過是一場慘烈的局部衝突,但對朝鮮的導彈計劃來說,卻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其不僅提供了「飛毛腿」的實戰數據,刺激了周邊國家的軍事需求,同時也催生了更宏大的計劃,因為到此時,這種短程導彈仍然無法滿足朝鮮的戰略需求。

1990代初、海灣戰爭期間,美國-沙烏地阿拉伯技術人員在檢察一枚伊拉克生產的、「海珊」導彈的殘骸,這種導彈實際是「飛毛腿」的改進版。在其中,伊拉克方面用拆卸三枚「飛毛腿B」型導彈、將其重組為兩枚,同時減輕裝藥量的方法,將其射程增大到了600米。據信,在1980年代,朝鮮也從伊朗方面獲得了這種導彈的殘骸,並將其設計特點用在了「火星-6」導彈的開發領域

  作為20世紀最精密的武器之一,彈道導彈的複雜性眾所周知。而在為其增加射程的工作中,工程師往往要面臨諸多限制:他們可以通過減少彈頭重量,或者增加燃料搭載量,但上述修改會影響導彈的重量、尺寸和空氣動力學性能,進而產生事與願違的結果。一些分析人士相信,在整個過程中,朝鮮方面受到了伊拉克生產的、「海珊」導彈的影響(據信,伊朗方面曾提供過該導彈的殘骸)。而在「火星-5」的改進型號中,也大致採取了相同的思路,即通過減少彈頭裝藥量來提高射程。經過改進的產品被稱為「火星-6」,其可以覆蓋韓國境內。據估計,到1999年年底,朝鮮一共生產了大約600至1000枚「火星-5」和「火星-6」導彈。其中大約300至500枚被銷往國外,25枚用於訓練和測試。另外有大約300到600枚處於庫存狀態,這些導彈都配備了機動發射車,並隱藏在靠近38線的秘密基地中。

出現在朝鮮閱兵式上的「火星」導彈

  然而這些導彈龐大的數量仍然無法掩飾一個事實:「飛毛腿」在性能上嚴重過時,在海灣戰爭中,它們被美軍的防空系統大量攔截,而且很難對敵軍縱深的目標和設施造成威脅——這些缺陷,最終為一種更龐大的導彈計劃埋下了伏筆,在1990年代以後,它以「勞動」的名字廣為人知。

  據信,「勞動」導彈的工程從1988年開始,其任務不僅是打擊遠在日本的美軍基地,還將充當遠程導彈的技術儲備平台。從規模上看,其尺寸是「火星」的兩倍,可以將1200公斤的彈頭髮射到1350千米外。在1980年代末,大批技術人員從前蘇聯地區抵達了,並以顧問的身份推動著整個項目開展。

出現在閱兵式上的「勞動」導彈

  得益於外來技術,「勞動」在1990年初完成了組裝和試射,為了避免激怒美國,其射程都被嚴格地限定在了500公里以內。按照估計,到1999年,朝鮮已經生產了大約75-150枚「勞動」導彈,其中一部分被拋向國際市場。作為當時為數不多的、可以在國際市場上買到的中程彈道導彈,「勞動」對許多國家有著驚人的吸引力。

伊朗裝備的「沙欣」彈道導彈在閱兵式上,據信,這種武器在技術上和朝鮮的「勞動」導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在雙方的技術交換中,朝鮮和伊朗都各取所需:伊朗獲得了射程可以覆蓋波斯灣美軍基地的遠程打擊手段,而朝鮮獲得的不僅是外匯,還給主要敵人——美國——帶來了足夠的麻煩

  1990年代中期,以「勞動」導彈為中心,朝鮮、巴基斯坦、伊朗三個邊緣國家結成了軍事技術上的合作:朝鮮共向伊朗和巴基斯坦出口了超過50枚「勞動1號」,並協助兩國建立了自己的生產線。其中,伊朗國產的「勞動1號」被稱為「流星3號」,於2003年開始裝備部隊;同一年,「勞動1號」的巴基斯坦版也開始面世;作為回報,朝鮮從上述國家獲得了寶貴的軍事技術和外匯。

  從某種意義上說,上述三個國家的合作,對國際局勢產生了顛覆性的影響:朝鮮提供的彈道導彈,讓兩個熱點地區的國家具備了遠程打擊能力;而由此換取的外匯,又讓平壤將更多的資源投入到了新武器的開發,而這些的最終結果是,2000年後,朝鮮終於研製出了遠程彈道導彈——它們也被稱為「大浦洞」系列。

朝鮮的彈道導彈打擊半徑,從近至遠依次為:「勞動(1000千米)」「大浦洞1(1200千米)」「舞水端(4000千米)」和「大浦洞2(6000千米)」,其中後者的半徑已經覆蓋了關島和阿拉斯加西部地區

  目前,已知的「大浦洞」包括兩個型號:「大浦洞1」和「大浦洞2」。這兩種導彈的出現,也標誌著朝鮮獲得了打擊敵方縱深的能力,其從開發到服役,事實上經歷了10多年的漫長周期。在此期間,他們遭遇了許多難題,尤其是在多級推進器、導彈彈體、制導和控制系統的設計上;由於上世紀90年代的經濟衰退,一些國外媒體相信,直到從前蘇聯地區(如俄羅斯和烏克蘭)獲得了部件藍圖和設計專家之後,上述困難才真正迎刃而解。

除卻傳統的車輛搭載、陸基發射以外,外界相信,朝鮮還在1990年代,向俄羅斯方面獲得過貨船改裝的、海上發射平台的相關資料,這種發射手段將導彈藏在了偽裝的貨船船艙之中

  外界第一次探知「大浦洞」的存在是在1994年,當時,美國的觀測衛星在朝鮮東海岸發現了兩個遠程火箭的等比例模型。在1995年或1996年,朝鮮已完成了「大浦洞1」的原型生產工作。到1999年年底,已經有大約10枚「大浦洞1」和少數「大浦洞-2」完成,其中一枚在1998年8月進行了試射。

  這次試驗,名義上是為了將朝鮮生產的衛星送入太空,但外界卻從中了解到了其彈道導彈的開發進度。因為升空後不到5分鐘,這枚火箭便墜向了日本以東的海面。通過分析殘骸,外界首次獲悉了「大浦洞」的技術特徵:一方面,它符合人們的猜測,其整體很像一個積木,第一級是「勞動」導彈的改進版,第二級的設計來自「火星-6」,但其中也有一些特點震驚了周邊國家,比如火箭擁有第三級,並安裝了多重燃料供應系統等。

  這些都賦予了「大浦洞」系列遠程打擊的能力,尤其是2000年前後,朝鮮開發出了更先進「大浦洞-2」,這種武器的尺寸是「大浦洞-1」的1.5倍,雖然精度較差,但可以將至少700公斤的彈頭髮射到6700公里外。在2016年,另一枚大型火箭將朝鮮衛星成功送入太空,這些事件共同引發了共同引發了強烈的政治關注,並在過去一直充當了誘發周邊局勢緊張的催化劑。

2016年,朝鮮發射「光明星4號」衛星的「銀河」火箭,外界相信,其使用了「大浦洞-2」導彈的彈體,而其將衛星發射進太空軌道的行為,也讓外界猜測,朝鮮具備了建造洲際彈道導彈的能力

  外界擔心,朝鮮可能利用這種武器充當洲際彈道導彈,但由於發射前加註燃料和氧化劑,而如果加註後發射任務取消,則必須再將它們抽出,否則就會發生自爆,或者腐蝕掉整個彈體。在實戰條件下,燃料的加註(或抽出)都會消耗大量的寶貴時間,也會增加己方陣地的暴露危險。所以事實上這樣的彈道導彈,對於北朝鮮的實戰應用來說並無太大的價值,尤其是當面對韓美軍的空中打擊和空中偵察優勢時更是如此。從這個角度看,朝鮮遠程彈道導彈威脅目前近局限在象徵層面。

·結語

  如何對朝鮮的軍事力量進行評價?不同的視角可以給出不同的答案。在過去20多年中,朝鮮始終將「先軍政治」視為國家的基本指導思想,並為此付出了高昂的政治和社會成本,考慮到這些投入是在經濟萎縮的大環境下進行的,這種政策就更耐人尋味:它透支了原本有限的資源,充當了國際局勢緊張的誘因,並令其陷於嚴厲的西方制裁中;但從另一種角度說,這些代價非毫無回報,尤其是在頗為敏感的地緣政治和國際外交領域。

  從朝鮮自身角度看,保持一支高調示人的軍隊,是這個國家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1970年代後,其使命已從統一朝鮮半島變成了防禦國土,同時,其日常任務也從準備對韓國的全面進攻,轉為遏制美韓聯軍大規模入侵,並對各種低烈度衝突進行「處理」。在這種新環境中,朝鮮軍隊固然無法扭轉裝備上的劣勢,卻可以通過各種手段,扮演一個軍事競賽中的槓桿。這種槓桿的作用是:通過在個別領域建立威脅,令對手相信發動戰爭的代價大於收穫,進而維持朝鮮半島的政治軍事對峙狀態。

2016年,在發射場準備就緒的「銀河」火箭特寫,向外界高調展示軍事存在是一種代價高昂的行為,但朝鮮方面並非毫無收穫,至少是從國際政治和自尊心方面

  這也是過去20年中,朝鮮高調地展示其武裝力量,並將軍事研究聚焦於遠程打擊和特種作戰的原因。不僅如此,考慮到這個國家的性質,朝鮮軍隊還在其領導人保持政治影響力的重要途徑。因為他們相信,對國防力量保持關注,不僅有助於提升朝鮮的國際形象,還有助於堅定民眾的忠誠和信心,甚至從經濟角度看,朝鮮軍隊的建設都並非毫無回報,尤其是在國際軍火市場之上,不僅如此,朝鮮提供軍火的目標,大多是遭受國際制裁的國家,由此而來的是雙方在經濟、科技和政治領域的相互合作,其帶來的利益遠遠大於紙面上的數據本身。

  也正是因此,人們對朝鮮軍隊產生了頗為矛盾的印象,一方面,我們能清楚地看到,即使在將大量資源用于軍隊之後,其最裝備仍只能達到冷戰後半期的水平,但另一方面,外界不得不承認一個現實,即它的軍隊(或者說,其精幹的部分)仍然保持著極高的作戰效率,至少在同等經濟狀況的國家中,他們擁有首屈一指的水平。

  正如前面描述,朝鮮擁有排名前列的陸軍和遠程彈道導彈系統,以及相對完整的軍事工業系統,無論之前的長期投入,還是朝鮮半島的政治現狀,也決定了,除非遭遇重大的國內或國際政治事態,儘管與對手的差距會越來越大,但他們一定會將這種「先軍政治」保持下去。但對於這種態勢終究通向何處,只有身在平壤的、神秘的統治者知道。外界唯一清楚的是,他的態度一貫不容動搖,至於朝鮮半島的未來,則像謎一樣充滿變數,而且極不確定。


推薦閱讀:

【專欄祝福】新年賀詞
【速評】沒有方案,何談半島問題解決?
【速評】「SLBM刺激」下的朝韓輿論世相
《14號收容所》,一個比想像還觸目驚心的朝鮮
來自朝鮮一些鮮為人知的設計圖像

TAG:朝鲜 | 军事 | 军事装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