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學就會被坑的誤區們——為什麼要學經濟金融》 (童哲特訓班講稿連載之1)
(大家好,這是我準備出版的第一本書的連載,本文為第1篇。歡迎大家持續關注,謝謝!)
一旦進入社會我們都會感覺到,經濟學是一個非常有影響力的學科。學經濟學其實是為了排除一些生活中常見的誤區,當然,以經濟研究作為主業的人除外。絕大多數的人其實對於經濟上面的問題都是有所了解的,但是很可能會出現偏見和誤區,如果我們沒有一個系統的梳理,這就好像對於力學的理解,我們會簡單認為力是物體運動的原因,但其實不是,沒有力物體也可以靠慣性運動。所以我們來看一看以下一些問題,大家是不是有相應的一些誤解或者是誤區。假設我們什麼都沒有學過,我們作為一個社會人,來想一想。
第一個誤區:錢其實只不過是一張紙。
人們會嘲笑說那些守財奴為了賺錢如何地去殫精竭慮、怎麼樣把生命都耗進去,他們只不過是為了這樣一張紙在奮鬥,這是多麼多麼的不值得。這種說法是非常普遍的,這樣的說法可能會導致一些憑空的仇富情緒,而且仇富的情緒在整個社會的歷史中是非常常見的。一個簡單的例子就是《威尼斯商人》,這樣一部膾炙人口的作品它的主題也是仇富的。在很多過去的文學作品裡面,仇富會被設定成是一種正義的基調,這些東西其實會根植在我們自己的文化裡面,包括中國人也是,我們的傳統文化就是倡導視金錢如糞土。那麼究竟什麼金錢?它的意義在哪裡?如何更好地去配置金錢?創造財富的究竟是哪些人?商人是不是能夠很好地為社會做貢獻?這就是我們學經濟的一個目的。如果這個三觀沒有擺正的話,我們很可能會犯很大的誤區,而這個誤區我在本科的時候就犯。本科的時候,如果一個同學告訴我他是經濟系的,我就會看不起他。就是有這樣一個非常大的誤解的存在,這種偏見和誤解是過去的一個人過去的社會經歷對這個沒有學過經濟學的人產生的很危險的滲透。說錢只不過是一些廢紙,那麼之後引申出的一系列的對錢的錯誤判斷。
第二個誤區:國外的房子是永久產權,中國房子的產權是70年,70年太短了不值得。
這個說法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並不正確,因為我們是社會人,我們會關心自己的財富,我們會關心家庭一輩子的奮鬥的積累。那麼國外的房子是永久產權,比如說日本、美國、法國;而中國的房子的產權是70年,70年之後產權可能就收歸國有了。當然有不同的說法,有的是土地發產權收歸國有,有的是使用權收歸國有。總之就是,大家會認為70年的產權太短了,短到跟永久相比,簡直就是九牛一毛。那為什麼我們的房價會賣到這麼貴?如果我們是永久產權的話,可能價格比現在還要再高很多。因為永久的話可能是一千年、一萬年,70年跟這個相比就是滄海一粟。那麼這也是一個常見的誤區,大家會認為70年產權不夠給力,學了經濟金融以後,大家就會知道,其實70年的產權已經相當給力了。我沒有在替政府說話,我是想說,如果大家學了經濟金融以後就會知道,其實70年的產權和永久的產權的差別並不是好幾倍、幾十倍,而是差別可能只有10%而已。那究竟這個是怎麼去計算出來的?70年產權跟永久產權的價值差異究竟有多少?這其實是一個金融的問題,而且答案我已經偷偷地劇透給大家了,就是差別並不太多。在這本書的後面金融部分,我們就會告訴大家如何去理解這件事情。我們可能會對一些宏觀經濟政策有所不滿,但是我們要知道它的根源在哪裡,而不是一昧地去批評。
第三個常見的誤區:現在世界非常亂,有各種各樣的戰爭、各種各樣的社會不平等問題,各種各樣突發的政治事件、金融事件等,它的罪惡根源都是華爾街。
大家會覺得華爾街在主導全世界的資源的配置,包括中東石油的交易,其實絕大多數的量也是在華爾街完成的。那麼這個時候,我們是不是有足夠的理由認為,一切都是華爾街的陰謀?這個事情也是值得商榷的。這是社會經常會有的一個誤判,簡單的陰謀論似乎可以粗暴地解釋很多問題。把所有的問題都推給華爾街陰謀就可以了,把所有的問題都推給體制就可以了,這是一種快速的方法,但是否是一種正確的方法?很有可能不是,那麼究竟什麼才是稍微嚴謹一點的方式去理解華爾街呢?那麼這也是本書想要呈現給大家的東西。
第四個常見的誤區:借錢是不好的。
常見的說法是因為借錢的話可能別人會看不起我們,借錢的話可能中間會承擔額外的風險。但是如果我們去看一看,其實真正的那些富豪不會什麼事情都用自己的錢來做,他會恰當地去利用槓桿,他會很好地去以小博大、四兩撥千斤,就像金融大鱷索羅斯他要去對賭國運的時候也不會真正去拿自己的錢。那他們的借錢和我們的借錢有什麼區別呢,是不是只有金融玩家才適合借錢,而普通的社會公民就不應該借錢等等,這也是我們需要關心的問題。因為這是一個基礎架構級別的問題,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無論我們是否參與經濟金融的工作,這些問題都是值得關心的。大家可能會認為借錢就是常見的那種去開張借條,但是並不是這樣的。如果我們去貸款買一套房,其實本質上也是問銀行借錢,那麼這個時候我們能不能有一種從一而終的世界觀去看待借錢這個問題,以及我們如何去判斷一個借錢行為是否是理性的、是否是對我們有幫助的,這也是這本書裡面要講清楚的問題。
第五點常見誤區:收高利貸是不對的。
就是剛才提到過的威尼斯商人,裡面給大家一個很糟糕的預示就是放貸是不對的,或者說貸款收利息是邪惡的。這其實是一個影響人類文明幾千年的問題。從最根本的角度分析為什麼猶太人被人討厭,這個是因為在這樣的一種很基礎的層面上猶太人宗教的教義和其宗教的教義是不一樣的。基督教長期以來是認為借錢就不應該收利息,當然現在他們也已經改變了,猶太教認為這是可以的。究竟借貸是否是合理的?以及是不是超過一定利率的借貸就是邪惡的?這也是本連載要討論的問題。
希望第一篇大家覺得有幫助,感興趣的話請接著看下篇。
歡迎幫忙分享!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國家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計劃的學生轉行IT,金融這種行為?
※如何看待九月清理配資?
※強盜邏輯?大智慧貴金屬的局中局
※為什麼國內銀行趨之若鶩的巴塞爾協議III,在美國卻遭到大規模的反對?
※Compliance Group 在投行中具體是做什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