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整個世界被大雨傾倒,我會給你懷抱 | 如何帶給愛的人更多「創傷後成長」

你多久沒有擁抱了?

啊,單身狗的我先去哭一會(我也不知道為什麼非要問這樣的問題虐自己 = =,我錯了)。有時候,一天的工作和學習真的讓人積壓了很多負面情緒,晚上回到家後,感覺真的像蘇打綠唱的那樣:

開了燈眼前的模樣╱偌大的房╱寂寞的床

關了燈全都一個樣╱心裡的傷╱無法分享

這時候,是不是想要一個大大的擁抱呢?

你知道除了「買買買」,還有一招非常奏效的哄女朋友方式嗎?就是直接抱上去啊!接下來,視情況該幹嘛幹嘛。

無論是生氣還是傷心流淚,一個溫暖的臂膀真的可以融化好多負面情緒!當然,好友和家人的擁抱可以讓人產生安全感。不信你試試?因為你會感到被支持!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社會支持是治療創傷的一劑良藥。無論是成年人,還是小孩子。

每個生命都以創傷開始,也以創傷結束的,成長的每一步也都經歷著創傷(挫折、陣痛)。提到創傷,多數人都會聯想到疾病、地震、海嘯、洪澇、火災及戰爭等等情況。然而,心理創傷不僅僅是由於發生突然及劇烈的大災難而造成的,長期持久的情感忽視和情感虐待、身體傷害和各種形式的攻擊行為都可以造成心理創傷

我們的童年並不會一帆風順,也許家長、老師和同學無意間的一句話都會讓我小小的玻璃心稀碎。當然,如果你是思聰老公,或許我可以相信,你沒有過創傷的經歷,哈哈。

我們小時候受了傷會怎麼辦呢?

好一點的情況是有家人的物質或者情感的支持,傷痛被慢慢撫平。如果沒有家人在身邊呢?有的孩子會哭鬧,也有的孩子不會把情緒寫在臉上,他們會把自己的憤怒傷感默默壓抑在心裡。就像很多武俠劇的男主角一樣,背負血海深仇,遇到女主角之前都性格乖戾,還喜歡45度角仰望天空。

年晶等心理學家研究指出,曾遭受過心理創傷的兒童在適應環境和掌握認知技能方面存在困難,表現出學業與職業理想偏低,可能休學或留級。在青少年期,他們難以信任他人、孤獨感水平高,表現出社交退縮行為或攻擊行為,孤立於同伴之外,人際關係技能差。

成年後,他們很難化解童年時遺留的複雜情結,不僅存在自殺意念及行為、身體滿意度低、抑鬱等情緒癥狀,這些認知偏差和情感偏差也會導致他們不會處理孩子的情感需求,而將虐待傳遞給了下一代

這些研究結果讓人覺得痛心,原來心理創傷會給他們帶來這麼大的影響!當然,不是每個人受到心理創傷後都會變成這樣,面對心理創傷會有不同的應對方式,也有人會通過努力,獲得創傷後成長。

那麼那些受過創傷,也依然過得佷好的孩子是怎樣的呢?

Tedeschi 和Calhoun在1996年提出「創傷後成長」的概念。創傷後成長(posttraumatic growth,PTG)即個體應對創傷事件後在與創傷事件進行抗爭過程中個體自身所體驗到的心理方面的正性的、積極的變化

他們還製作出的創傷後成長調查問卷(posttraumatic growth inventory,PTGI),用以測量個體在遭遇創傷之後的成長情況,共21個條目5個維度。0一5級評分,各項得分相加求總,量表得分越高,表明個體的成長越大。但是,要和總人群的均分進行比較才能得出科學的分析。

創傷後成長調查問卷的5個維度分別是:

1、他人聯繫(Relationship with others)

個體在經歷危機過後,看待他人的態度發生變化,包括更加依賴他人、更加願意主動的聯繫他人表露自我、更加具有同理心和移情能力。

2、新的可能(New possibility)

因為個體經歷了創傷性事件而發展出心新的興趣、愛好,有了新的想法與嘗試,是以前從未有過的,如職業的轉變、眼光和觀念的變化。

3、個人力量(Personal strength)

個體一方面認為人是脆弱的,世界危險且無法預知;另一方面則認為自己在經歷了創傷性事件後仍然安然無恙,因此自身的力量感增強,相信自己可以在以後的生活中無論發生什麼事情都將其處理好。

4、生命欣賞(Life appreciation)

最常見的體驗是對生命、對自己所擁有的這一切的感激,以及對時間重要性的排序進行了改變,將主要的精力投入在自己認為重要的事情上,而這些重要的事情是在經歷了創傷性事件後由於觀念轉變而產生的,如與他人的關係、心靈的交流、身體的健康。

5、精神改變(Spiritual changes)

針對於一些人來說,在精神的、宗教領域的、或者既已存在的方面觀念有所轉變,它的主要成分是對生命的存在、生命目的性的明確與價值意義感的增強,對生活有了更多的滿意感和幸福感。

這樣看來,有些人經歷創傷後能變得更堅強,有些人卻形成了心理陰影,變得自閉。這之間到底是有什麼影響因素?

(1)不可控因素

人口統計學變數:包括性別、年齡、教育水平;

創傷性事件:包括事件發生的嚴重程度和時間;

人格特質:比如樂觀、幽默、內控型人格都可以讓我們在創傷後得以成長。

(2)可控因素

個人應對方式:接受和積極的應對能讓我們更快的克服創傷帶來的傷痛。比如接受創傷並積極調節自己的情緒,將悲痛化作動(食)力(欲),換個角度看待事件(說白了就是往好的那一面想啦)。

而心理彈性也是因素之一,詳情可以戳我的另一篇文章《軟下去還是硬起來,心理彈性說了算》。心理彈性在創傷後成長中也起到了中介的作用,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擁有良好的心理彈性,那麼我們在應對創傷事件時,傷痛會更快更好的恢復。

上面所提到的幾點,眾多研究中並沒有形成一致的結論,而且,我們不能預測災難的程度和來臨的時間。當然,我們除了可以改善我們的應對方式,還可以做些什麼?重點來了(敲黑板),創傷來臨之後,社會支持——應激事件中個體可得到並且可利用的外部資源有多重要?心理學研究者通過以下三個維度來向你闡釋。

  • 外界社會支持:即客觀支持。

    指創傷事件後,家庭或社會所給予的物質或精神關懷。研究者Lechner 認為,外界社會支持為經歷創傷性事件的個體提供了可以交流溝通、獲得新觀念,以及體驗共享創傷的機會,這種有利於個體認知轉變的途徑,恰好是創傷後成長產生與發展的土壤。

  • 感知到的外界社會支持:即主觀支持。

    指的是我們能意識到的社會支持。研究者Park提出「感知到的外界社會支持對個體的創傷後成長也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同樣,在我國 5.12 汶川地震的研究中,有人發現感知的社會支持與創傷後成長均顯著正相關、對其有明顯的預測作用,並在人格特質與創傷後成長之間起到了中介作用。

  • 實際所獲得的社會支持:即支持利用度。

    在外界的關懷下,基於我們能夠感知到的社會支持,能為我們所用的部分稱為支持利用度。Weiss等眾多研究者都曾經通過研究證明了「實際所獲得的社會支持對創傷後成長具有積極的作用。」

這下你或許能理解,身邊的人一個擁抱為什麼有如此強大的魔力了吧!那些初出茅廬的武俠劇男主都是在遇到女主之後,並得到女主溫暖的抱抱以後才成為一代宗師的吧!因為,擁抱的背後體現了理解和支持。

除了抱抱,社會支持還體現在其他很多方面,比如物質或服務方面的直接援助(買買買!)、有助於解決問題的建議、指導、規勸。也可以通過社交網路提供的一種社會歸屬感(接納、信任、鼓勵等這樣的情感支持)。

那些經歷過創傷的孩子,如果能得到家庭、學校和社會的關懷,實現創傷後的積極反思,減少消極情緒和行為,會感覺世界又多了一些光亮吧。一個關心的眼神,一個善意的擁抱,或許,你可以撫慰一整個人生。

如果你此時沒有抱抱也沒有關係,跟小友私聊你的故事,小友也會給你一個溫暖的抱抱呢。

很慶幸,經歷了那麼多苦難,一直陪著我們的那些人,或者,曾經陪伴我們度過的那些人。今天,給他們一個大大的擁抱吧!

— 友心任務 —

給你一個擁抱

家人/朋友/同學/同事/老闆/陌生人

今天去擁抱一個你「下得了手」的人吧~

weixin.qq.com/r/iEymvjn (二維碼自動識別)

-end-

本文由友心人原創出品,轉載前請聯繫郵箱media@yoxinli.com

作者|微塵

上海交通大學臨床心理學碩士在讀,曾任高中心理老師,友心人後台君

參考文獻:

[1] 宋佳萌, 范會勇. 社會支持與主觀幸福感關係的元分析[J]. 心理科學進展, 2013, 21(08): 1357-1370.

[2] 栗詩羽. 心理虐待經歷與創傷後成長的關係:社會支持和心理彈性的中介作用[D]. 哈爾濱師範大學, 2016.

[3] 李仁莉. 地震災區中學生心理復原力、創傷後成長和創傷後應激障礙的追蹤研究[D]. 四川師範大學, 2013.

[4] Odilia M. Laceulle , Rolf J. Kleber , Eva Alisic . Children』s Experience of Posttraumatic Growth: Distinguishing General from Domain-Specific Correlates[J]. PLOS ONE, 2015, 10(12): e0145736. doi:10.1371/journal.pone.0145736

本文中所有圖片均來自網路

推薦閱讀:

為什麼很多人都不在QQ的班群說話?(其他水群可以忽略,班群畢竟是有感情的)
你是一個擁有高「挫折商」的人嗎?
利用「敘事自我」給自己正面激勵
用價值投資的原則指導人生
是什麼讓信教和被洗腦的人如此難以回頭?特別是閃族三教?

TAG:心理 | 心理学 | 创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