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感】從吳曉波書友會中感受社群的力量

周三,北京暴雨,全城淹沒。濕身採訪吳曉波之後參加了他在北京傳媒大學舉辦的書友會。

來參加活動的人多是北京本地書友,也有天津、河北、東北等外地書友。他們都是吳曉波著作的粉絲,沖著吳曉波真人而來。北京是橙色暴雨預警,來的人都不容易。

作為一個旁觀者,之前看過他的《激蕩三十年》書和第一財經電視台製作的記錄片,參與這樣活動,我感受到了社群的力量。

吳曉波是名人,很多讀者是粉絲,他們熱情難擋,聽講時很認真投入,提問時也積極踴躍,簽名時更是秩序都快亂了,誰都想在有限的時間裡快點簽到,主持人說「吳曉波後面還有別的活動,可能後面的讀者只能遺憾了」,這時更是難擋熱情。

來的人都是沖著他來的,倒不像公共場所,比如書店簽售,還有其他不認識吳的讀者。因此,群體同質,情感上容易共振,彼此都有一種認同。書作為第一道連接器,把眾人中的讀者篩選出來。大家看過同樣的書,因為看這樣的書,他們可能有一些共識,比如認可民營經濟、不反對商業的力量,他們可能就是生意人,而不是一些矯情的文藝青年,認為單向街就不能商業化的那種人。彼此氣味相投,社群則可能形成基礎。

吳曉波書友會在多個城市都有分支,官方指定的書友會之中,會舉辦大量活動來聯繫彼此,交流、認識、增進感情,聊書,也可以聊美食、戶外、工作,談合作。書友會成員自己也會自發組織活動,就像KK所說的「失控」的狀態,反倒某些程度上促使自生長。

社群有時候像宗教,因為有共同的認知,有共識,有類似的價值觀,只不過是教義的縮小版和鬆散版。社群也有商業價值,形成社群經濟,吳曉波向他們提供知識服務,向他們賣吳酒,向他們賣其他更多的東西。信任在這種商業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在北京,吳曉波書友會的註冊人數超過1萬人了,這個龐大的數字讓我驚訝。一切新形式都有其傳統的「令大家覺得這麼普通啊」的一面,也有其隨時代變化而煥發一新的一面。書友會就是這樣的東西,在互聯網時代成為粉絲經濟、社群經濟的基礎形態之一。類似的還有羅輯思維線下組織。

這一天暴雨不容易,濕身了幾次,活動後又隨吳曉波到他的下一個活動地點,車上補采了幾個問題。以上是一些碎片化的隨想,並非正式文章,記錄下來。如果你想感受或理解社群的力量,我建議你參加一次這樣的活動。但書友會和明星粉絲會可能還不太一樣。


推薦閱讀:

從AlphaGo獲勝,到對未來社群機器人的大膽構想

TAG:社群经济 | 粉丝经济 | 吴晓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