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鏡下的人性拷問 ——淺析《十二怒漢》中的心理玄機
電影《十二怒漢》是以12個人組成的「陪審團」辯論一樁謀殺案(一位18歲的少年用刀子殺死了自己的父親)的真實性為主題。12個陪審員身份、地位、成長環境迥然不同,是美國社會中各個階層公民的剪影,他們的辯論、實驗、投票、衝突是情、理之爭,偏見與事實之爭,碰撞出了思維與良知的火花。通過人物反詰對質、票數此消彼長與證據鏈條崩潰,在放大鏡下(密閉空間中)展現了深刻而真實的人性剖析圖。
一、圖示:出身貧民窟的都是無賴?
「貧民窟是犯罪的溫床,來自貧民窟的孩子出了社會很有可能變成惡棍。」「來自那種地方的孩子都是垃圾。」此話出自來自上流社會的4號股票經紀人,事實上他並沒有在貧民窟中生活過,那是什麼使他得出這種帶有強烈偏見色彩的結論呢?答案是圖示(schema),是我們根據經驗習慣對於事物建立起的認知架構,極其容易影響我們的思考,往往高效卻不準確。比如提到資本家就會想到壓榨剝削工人,但往往還有很多靠誠信經營、提升質量而發家致富的企業家被自動忽略。
圖示反映到《十二怒漢》中最突出的莫過於4號的邏輯,認為貧民窟出身的人都是混蛋,他們的行為都是喪盡天良,沒有道理可言。此圖示一直在影響4號的正常思考,把他帶入偏見的泥潭中難以自拔。而貧民窟出身的5號恰恰說明了背景和出身並不能決定一個人的品格。
此外圖示的力量還體現在定錨與微調原則上。7號果醬商人開口便認定「那孩子絕對殺了人」,隨後曆數孩子之前罪狀,「十歲因向老師丟石頭而進入少年法庭,十五歲因偷車而被送進感化院,因搶劫被捕,還曾持刀鬥毆。」這些認識都促使7號把對孩子的認識定錨在殺人犯的角色上,但這並不理性也不科學。所謂「罪狀」只能說明孩子缺乏良好的教育,缺少法律意識,解決問題方式簡單粗暴,但這些並不足以認定他就是個殺人犯。
定錨和微調原則在社會上隨處可見,招聘時用人單位認定高學歷=高智力+高水平+高素質,因此學歷成為是否能拿到offer的第一門檻,這是用人單位以學歷來為人才定錨,在隨後的工作中,對此員工的綜合評價還會進行一定調整。
二、匿名的力量:使真實反對得以顯露
第一輪投票的結果是11:1,只有8號一個人基於合理懷疑在孤軍奮戰。而在所有人闡述觀點後至關重要的第二輪匿名投票中卻新增了一名「not guilty」支持者。試想,如果一個人在其餘十人面前舉手表明反對,這將需要極大的勇氣。俗語云「三人成虎」,更何況是10對1的情景,單單是面對十個人或質疑或憤怒的眼神,就已經能讓人感到極大心理壓力了。
盲目從眾是人的本性,9號所作所為無可厚非,能在匿名的前提下表明自己觀點已然是良知所在。而8號則敢於在眾目睽睽、孤軍奮戰的情況下依舊堅持自己的合理懷疑,的確顯露了堪稱偉大的人格特性。
匿名使反對的情緒更容易宣洩,當領導給我們布置某項任務時,出於上下級關係影響,即使我們滿肚子不願意,也要答應下來。可我們在匿名的網路空間里是不受上下級關係束縛的,在微博上可以盡情吐槽領導的安排多麼不合理,制度設計多腦殘,這就是匿名的力量。
三、社會知覺:9號老人明辨是非的法寶
社會知覺研究人們如何形成對他人的印象,以及對他人的行為原因作出推論,9號老人見微知著,關鍵性的證言看似「鐵證如山」,在他的觀察和分析下卻瞬間土崩瓦解 .
陪審員們將樓下老人和對街女人兩人的證詞合在一起發現:案發時電車經過,有很強的轟隆聲,老人不可能聽到樓上發出的聲音。9號認為,老證人之所以這樣說,是希望自己的意見能夠得到重視,9號也同樣是老人,他了解老人的這種心理。9號將他作證行為歸於內因,那位作證的老人可能是自己幻想聽到了聲音,並認為自己認出了那個男孩。因此,老證人的證詞不太可信,不能據此盲目判定男孩有罪。
9號還看到4號反覆揉眼睛的動作,回憶起女證人也有這種動作,並回想到女證人鼻翼兩側也有深印,判斷她視力不佳需要佩戴眼鏡,而當時她起床觀看殺人場景時是沒辦法及時佩戴眼鏡的,因此看到的很可能是一個模糊的身影,並不能判定是該男孩進行謀殺。
因此,9號通過觀察分析,運用社會知覺原理,使天衣無縫的證言變得疑點重重。除此之外,社會知覺的原理也在刑偵中廣泛運用,例如微表情,從瞬間的面部肌肉的細微變化,就可以窺探出你的情緒,甚至可以用來驗謊,美劇《別對我撒謊》中就表現了微表情的純熟應用,
四、低價進入:8號孤軍奮戰的辯論策略
推銷員在洗手間對8號說,「你對軟性營銷很精通」,的確,8號從討論的開始就採用了「低價進入」策略,他沒有直接否定有罪推論,而是先拋出不確定、不完整的信息:「這孩子可能犯罪,也可能無罪,案子還存在很多疑點,我們需要討論一下,畢竟判決攸關一條人命」,隨後拿出相同刀具瓦解證據,在1對11場面僵持不下時,提出自己退出,其餘11人匿名投票的方式使討論得以繼續,以此贏得了9號關鍵人物的支持,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最終使全體陪審員同意無罪的推論。
在生活中,低價進入的策略更多表現在生意場上,現在互聯網手機方興未艾,比如魅族、小米、樂視等手機廠商,他們也是以極低的價格在炒高熱度、吸引眼球,使產品特性更加深入人心,但是在網上鋪貨比例遠遠低於線下,讓消費者在網上沒辦法以原價搶到裸機,只能在黃牛手中加價購買,或者在實體店搭配昂貴的配件套餐捆綁購買,手機廠商的利潤便由此而來。
五、認知失調:最後一個堅信有罪者的崩潰
3號在電影末尾的自白,「我告訴你們,所有事實都遭到了扭曲……你們是一群狠心的混蛋,你們無法威脅我,我要堅持自己的想法……該死的孩子,你毀了自己的一生!……(撕照片+抽泣)No,not guilty」。
這段話中,可以體會到3號很明顯陷入了認知失調的困境中:在3號的心裡自己應該是一個正直善良的人,但他一直罔顧事實,潛意識裡將自己兒子的形象投影到嫌疑犯孩子的身上,希望判定孩子有罪,藉以證明自己和兒子發生衝突時自己沒有犯錯。而叫罵其他陪審員「混蛋」,則是意識到自己行為的愚蠢荒誕而作出的惱羞成怒的行為,說孩子毀了他自己的一生,其實是在怨恨自己的兒子因此狠心離開了他。在撕照片和抽泣中,3號的情緒得到了徹底發泄,此時理性重新佔據上風,也終於在嗚咽中說出了「not guilty」。
認知失調在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是普遍存在的,比如自認為尋求飲食均衡的人,午餐吃了很多,這時就容易出現認知失調的狀態,表現方式就是心情鬱悶、悶悶不樂,從而產生對自我評價的懷疑,我真的是飲食均衡、追求健康的人么?這就造成了認知失調,而解決方案很簡單,要麼改變行為(以後少吃點,再吃剁手),要麼改變信念(多吃一點也沒怎麼長肉啊,我還是美美噠),要麼增加信念(跟隔壁那小誰相比,我吃的算少的)。
六、結語
綜上,《十二怒漢》不僅傳遞了對無罪推論和陪審員制度等法學方面的思考,在社會心理學層面上加以分析也能洞察到許多玄機,十二個出身、教養、背景各不相同的人,被放置於一個房間,就相當於被置於拷問人性放大鏡之下,他們的所言所行,不僅代表了自己的觀點,也是一類人群的心聲。在電影里,12陪審員經過激烈的辯論、理性的推論,最終放下偏見,達成了「not guilty」的一致意見。可在現實里,各類人群卻始終難以理性地相互認知,如何消弭偏見、迎接理性?這或許是《十二怒漢》和社會心理學為我們提出的新思考。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