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吃雞蛋,你卻不懂它

我總覺得,雞蛋是世界上最省心的一種食材。

它可以跟各種食物完美搭配,平凡如泡麵,卧一個煎蛋上去就可以瞬間提高逼格;高貴如魚子醬,端坐在溏心蛋上也不會辱沒了它的身份。作為配菜,雞蛋永遠安分守己,決不喧賓奪主,但作為主角撐起一道菜時,它又氣場全開,蒸、煮、煎、炒、烤樣樣美味,一點不會露怯。

對於苦逼的上班族而言,雞蛋更是最能慰藉腸胃的存在。加班到深夜,飢腸轆轆地回家,只要想到冰箱里還有幾個雞蛋,就有了安全感。熱一熱平底鍋,打一個雞蛋下去,看蛋白在鍋里滋滋作響,邊緣微微焦黃捲起,蛋黃則飽滿圓潤,自帶特效金光閃閃,熱騰騰的香氣毫不吝嗇地漫溢開來,那一刻的滿足感,簡直足以讓人原諒世界上的所有苦難。

所以,企鵝君認為,我們有必要來聊一聊雞蛋這種可愛又迷人的小東西。太長懶看的企鵝寶寶,可以直接看這裡:

01|人類吃雞蛋有多久了?

幾千年前,我們的老祖宗就開始吃雞蛋了

02| 我們為什麼要吃雞蛋?

它不僅是優秀的蛋白質來源,

還能提供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

03|蛋黃里的膽固醇,真的那麼可怕嗎?

別擔心,雞蛋所含的膽固醇沒那麼容易讓你得心臟病

04|如何買到一顆營養又好吃的雞蛋?

蛋黃不易晃動,表面有霧感,

氣室較小的雞蛋更新鮮噢

05|如何優雅地吃掉一顆雞蛋?

用蛋杯吃水煮蛋,可是歐洲貴族的必備技能

1.

人類吃雞蛋有多久了?

蛋大概是人類最古老的食物之一,人類自誕生起,就開始掏鳥窩、偷鳥蛋來充饑了。作為食物,蛋的最大優點在於沒有腿,不會到處亂跑,因此人們不用冒著生命危險去追捕打獵。而且蛋比肉耐存放得多,又比蔬菜野果更能填飽肚子,對於遠古人類而言,實在是大自然的完美恩賜。

後來,某些懶癌患者為了免除四處掏鳥窩的煩惱,乾脆把野雞抓來養著下蛋。達爾文認為,家雞起源於四千多年前印度北部的紅原雞,而2014年,中國河北出土了一萬多年前的雞骨殘骸,也有不少人據此認為,家雞的馴養起源地實際上在中國。

古代人並不明白為什麼雞蛋能孵出小雞,在他們看來,這簡直就是生命的奇蹟。因此,古往今來,雞蛋被賦予了各種各樣與生命有關的崇高意義。慶祝基督重生的復活節家宴上,一定要有雞蛋,代表復活與永生。有些人認為吃雞蛋有助於生育,有些人希望通過吃雞蛋來獲得魔法能力,北歐地區甚至會把生雞蛋塗抹在鋤頭上,希望讓土地變得豐沃肥美,產出更多穀物和蔬菜。

2.

我們為什麼要吃雞蛋?

當然,你不能指望雞蛋真的有什麼超乎尋常的魔力,但從營養學角度來看,雞蛋確實是非常優質的食物。

一枚50克的雞蛋只含有70千卡左右的熱量,卻能提供6克優質蛋白,包含了全部八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也包括嬰兒必需的組氨酸,很適合作為日常蛋白質來源。而且,蛋白質飽腹感很強,早餐加個蛋,也有助於控制你嘴饞吃零食的衝動。

此外,雞蛋能提供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它是少數幾種富含維生素D的天然食物之一,一個雞蛋提供的維生素D大約佔日需求量的10%。蛋黃還富含葉黃素和玉米黃質素,是視網膜黃斑的主要色素,有助於降低免疫介導的黃斑變性和年齡相關性白內障的發病風險。

3.

蛋黃里的膽固醇,真的那麼可怕嗎?

傳說中,雞蛋黃的膽固醇含量頗高,吃多了會引發心臟病,嚇得很多人看到蛋黃就繞道走。其實,這完全是不必要的擔心。

首先,以往一般認為,一個雞蛋中含有215毫克左右的膽固醇,但美國農業部農業研究中心(USDA-ARS)2011年的研究結果顯示,如今的雞蛋基本上只含有185毫克左右的膽固醇,並沒有以往那麼高。

第二,美國農業部在2015年《美國居民膳食指南》中已經撤銷了膽固醇攝入限制。近年研究表明,血液中的膽固醇主要來源於人體自身合成,並受基因、激素水平等多種因素影響,從食物中攝入的膽固醇只會對血液膽固醇含量產生輕微影響,不會明顯提升患心血管疾病的幾率

第三,膽固醇在血液中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會提高患心血管病的風險,但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會降低這種風險。從食物中攝入的膽固醇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LDL-C含量,但同時也會提高HDL-C含量,進而維持兩者比例穩定,因此不會提高心血管病風險。

第四,蛋黃中含有豐富的卵磷脂,它不僅可以保護細胞抵抗自由基的攻擊,在一定程度上延緩細胞衰老,更是大腦發育的必需物質。此外,葉黃素、維生素D等各種營養成分,大多都存在於蛋黃之中,直接把它丟掉,未免有些可惜。

目前學界對於每天該吃多少個雞蛋,尚無定論,但大多數研究表明,健康人每天吃兩個雞蛋,不會導致明顯患病風險。當然,如果你是健身黨,需要吃大量雞蛋來補充蛋白質,那麼還是把一部分蛋黃去掉更保險些

不過,對於我等吃貨黨而言,吃雞蛋只需要一個理由——蛋黃這麼好吃,你怎麼忍心不吃它呢?

4.

如何買到一顆營養又好吃的雞蛋?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件事情:無論顏色深淺、體型大小,雞蛋的營養價值都不會有太大差別。許多人覺得雪白髮亮的是萬惡的「洋雞蛋」,棕紅色的才是樸實的「土雞蛋」,其實並沒有根據。蛋殼顏色主要由雞的品種決定,例如常見的白來航雞產的蛋多為白色,洛島紅雞產的蛋多為棕色。當然,蛋殼顏色也受母雞個體情況等多種因素影響,不能一概而論。

一個雞蛋好不好吃,新鮮度比蛋殼顏色什麼的重要得多。如何判斷雞蛋新不新鮮呢?企鵝君有幾個壓箱底的小秘訣

1. 蛋黃兩端各有一條系帶,用以固定蛋黃。但保存時間越長,系帶的彈性越弱,固定蛋黃的能力越差。因此,輕輕搖一搖雞蛋,感覺不到蛋黃晃動的,一般比較新鮮。

2. 雞蛋生下來後表面會有一層略微粗糙的外蛋殼膜,隨著時間推移會消失。因此,蛋殼表面不太光滑,有霧感的,一般較新鮮。

3. 雞蛋的大頭一端有個氣室,一方面為雞蛋的熱脹冷縮預留空間,另一方面為孵化小雞提供空氣。雞蛋存放時間越長,水分蒸發越多,氣室就越大。挑選雞蛋時可以透光觀察,氣室越小的越新鮮。

4. 對於同一品種的雞而言,年齡越大的母雞,產的蛋越大,但是蛋殼一般較薄,不如年幼母雞所產的蛋那麼耐儲存。因此,同一品種、同一批次的蛋中,較小的蛋一般新鮮度更持久。

5. 如果想驗證自己挑的雞蛋夠不夠新鮮,還有兩個辦法。一是將雞蛋浸入水裡,沉底的一般是新鮮雞蛋,而懸浮甚至浮在水面的,是存放過久的雞蛋。另一個方法是將雞蛋打到盤中,蛋白攤開的面積小,蛋黃飽滿鼓起的就是新鮮的好蛋。如果蛋黃蛋白都無精打采地鋪成一灘,那麼就說明你挑雞蛋挑失手了,趕緊把企鵝君教的技巧再複習一遍吧(敲黑板)。

5.

如何優雅地吃掉一顆雞蛋?

好不容易挑到一顆新鮮白嫩,形狀完美的雞蛋,究竟該怎麼吃才算不負恩澤?雞蛋的吃法千千萬,有心要做,可以365天不重樣。但越簡單的東西往往越逼格越高,要論雞蛋的優雅吃法,當仁不讓的,還是最質樸的水煮蛋

原始人最早只能吃生雞蛋,學會用火之後才開始把雞蛋烤著吃。而人類掌握制陶術,做出陶罐後,就使水煮雞蛋成為了可能。此後數千年間,煮雞蛋一直佔據著雞蛋食譜的主流地位。

而為了吃水煮蛋,人們專門發明了蛋杯(Egg Cup)。蛋杯的雛形據說在史前時代就已出現,最早的圖像見於公元3年的土耳其鑲嵌畫,其小巧的杯狀弧度正好可以豎立放置一個雞蛋。

蛋杯起初多為木質,從17世紀開始,銀質和瓷質的精美蛋杯日漸風行,還配上專用的象牙小勺。無聊的歐洲貴族研究出了一絲不苟的食用方法:雞蛋煮到溏心,趁溫熱上桌,食客一手握蛋杯,另一手持餐刀橫劈蛋頭,去掉頂蓋後撒上調料,再用小勺挖著吃。相傳法國國王路易十五僅一刀便可精準地劈掉頂蓋,引得人們紛紛效仿,蛋杯的銷量也隨之大增。當時的蛋杯還有各種尺寸,用來放雞蛋、鵝蛋、火雞蛋甚至天鵝蛋。

再後來,為了不辜負這麼甜美的蛋黃,人們將烤吐司切條,蘸著半熟的蛋黃液食用。金黃焦脆的吐司條戳入雞蛋,濃稠柔滑的蛋黃溢出來浸潤吐司,這樣對比鮮明的口感實在太過誘人,以至於水煮蛋和烤吐司條(Egg and Soldiers)成為了英式早餐中屹立不倒的經典搭配。

為了把水煮蛋吃出花來,商家還生產出了各種腦洞大開的奇異蛋杯,其中最可愛的是一種「士兵」蛋杯,為圓滾滾的雞蛋穿上盔甲,戴上帽子,手裡舉著用來挖蛋黃的小勺,萌得讓人簡直不忍下口。

當然啦,雞蛋的形態千變萬化,優雅的吃法也不僅限於水煮蛋這一種。圓潤飽滿的煎蛋、嫩嫩的水波蛋、金黃噴香的炒蛋,既是清晨元氣滿滿的早餐,更是深夜裡溫暖人心的美味料理。

專註吃雞蛋一百年的企鵝君,

以後會跟大家分享更多雞蛋的美味食譜,

跟著企鵝君吃吃吃就對啦!

文|丁小穗

圖|來自網路

推薦閱讀:

火鍋料DIY | 招財進寶,黃金蛋餃
白水煮蛋蘸什麼調料比較好吃?
農家小戶自產產品,是否真的優於現代規模化生產產品?

TAG:美食 | 鸡蛋 | 烹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