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論》----納粹德國
1919年巴黎和會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共二十年,於德國人是重歸世界列強的艱辛歷程。一戰戰敗後,德國喪失大片土地,國土被波蘭分成兩半,舊日制度全盤否定,人民生活質量直線下降。極高的通脹洗劫了所有人的財富,把他們重新拋回起點。這樣一個大動蕩大變革的時代,新階級、新思想旋風一般把默默無聞的小人物推上權力的巔峰,落魄的奧地利下級軍官希特勒自此嶄露頭角。
希特勒的具體人生經歷於研究無較大價值,我們主要關注的是納粹黨所代表的觀念與階級。希特勒不是通過武力政變而上台的(1923年發動的啤酒館暴動就讓他坐了牢),而是由人民民主投票的擁戴下執政的。他所宣傳的各項政策也廣泛施行。不能膚淺地認為他「欺騙」了人民而是德國人民選擇了他。
納粹的基本政策方針
納粹在政治上一黨獨裁,言論管制,迫害反對派。德國人民在此前的魏瑪共和國已飽受軟弱民主政府無能之苦,寧可放棄一些權利,也不願再出現社會動蕩混亂的狀況。希特勒的競選口號也非常簡潔而有衝擊力——「麵包和工作」,直接擊中了人民的內心。紛爭的議會,層出不窮的理論早已讓所有人厭倦,政客們的爭吵不能帶來安定的生活,就用選票把他們選下去。納粹黨於是在大選中大獲全勝,成為第一大黨。執政之後,納粹黨即開始獨裁。比較著名的是國會縱火案,在這場對德國共產黨的陰謀中,納粹黨黨徒秘密進入國會大廈縱火,並把罪責推給共產黨和其他黨派。陰謀非常地成功,希特勒得以驅逐逮捕大量反對派,確立一黨專政根基,隨後查禁各類書報,關閉反對的報社,實行嚴苟的言論管制。
納粹德國的經濟政策:
積極的財政政策,包括增加稅收、擴大國債和實行通貨膨脹
1932/1933年度至1938/1939年度,國家稅收收入由65.6億馬克驟增到177億馬克,六年中實收稅款共增加了600億馬克以上。1932-1939年9月,德國國債由115億馬克上升到371億馬克。帝國銀行和幾家最大的私人銀行是國債的主要持有者。勞動者的小額儲蓄存款也被強迫投入公債。帝國銀行以國債為擔保大量增發銀行券,1933-1939年9月,流通中的銀行券由26億馬克驟增為110億馬克。這些積極的財政政策使德國國家有能力進行有規模的投資和軍事訂貨。剝奪猶太人資本
希特勒等人登台以後,大量開展「排猶運動」,幫助「雅利安」財團剝奪猶太人的財產。由於這一「運動」,共計約60-80億馬克的德國猶太資本,通過強力沒收或被迫易主的方式,全都轉到了「雅利安」財閥和納粹黨魁手中。政府全面干預國民經濟,推行國民經濟軍事化
希特勒政府建立了一系列的軍事化經濟調節機關,1933-1936年秋,帝國經濟部是最高中央調節機關。它下面設有各種專業管理局,分管各工業部門、農業、時常、對外貿易、物價等等。同時,根據1934年的「德國經濟有機結構條例」,在原有企業主聯合會及各壟斷組織基礎上,新設立了按部門和按地區的兩類經濟調節機構,交由壟斷寡頭及其親信直接掌握。部門調節機構的組織形式是經濟集團,共有四級。最上級為工業、商業、銀行、保險業、動力和手工業等6個最高集團;下屬44個經濟集團;它們下面又分350個部門集團;最下一級則為640個專業集團。地區調節機構採取了省經濟廳(下屬市、區分支機構)的形式,全德共有18個。這兩類調節機關都具有政府機構的權力,它們統一歸帝國經濟部下設的全德經濟院管轄,同時,兩者的地方基層組織有是同一的東西。通過各級經濟集團和省經濟廳系統,在有關中央專業管理局的協同之下,壟斷資本和希特勒政府企圖自上而下地實現對國民經濟的雙重交叉控制。另外,1933年7月,在帝國經濟部下面還設立了「德國經濟總委員會」,它是由壟斷寡頭直接把持的備戰經濟總參謀部,擁有很大權力,負責指導國家經濟政策和法令的制訂工作。 至此,希特勒政府的經濟調節機構已形成為一個自中央到地方的龐大體系,按軍事化方針對國民經濟進行干預和調節。1936年秋,「四年計劃全權督辦」戈林又設立了一個調節機構「四年計劃全權機關」,引起了兩大機關職能的重複。 有計劃的經濟使德國的工業發展速度超過了英、法、美。1932-1938年,生鐵產量由390萬噸上升到1860萬噸,鋼產量由560萬噸上升到2320萬噸。1933年-1939年,德國軍火生產增長11.5倍。但同時,德國的部門經濟卻出現了不平衡。在軍火工廠加緊製造武器的同時,德國的紡織及製鞋工業的半數設備被閑置起來。在農業方面,帝國糧食局及其下屬的數萬個基層機構,是希特勒政府干預農業活動的基本工具。不過全部的農業事務,包括播種面積及作物類別、農業就業人數、化肥的分配、飼料的購買、農產品義務上繳數量、農產品價格、經營農產品貿易的利用額、農戶的收入,甚至農民自己留用的脂肪量及運送給城市親友的蛋品數量等,都受到國家的控制。希特勒政府時期的德國糧食產量基本停滯在30年代初期的水平上,1937-1938年,年均糧食進口量與20年代差不多,約在400萬噸上下。擴大對外貿易
1932-1938年,德國在保加利亞、希臘、匈牙利、羅馬尼亞及南斯拉夫等國的進出口貿易中的比重,分別提高了三分之一至三倍不等。1929-1938年,德國對外投資急劇上升,由12億美元增加到40億美元。1933年5月,德、法、比、盧等國鋼鐵壟斷組織又聯合成立國際粗鋼輸出協會,從而恢復了國際鋼鐵卡特爾。在國際鋼鐵卡特爾和國際鋁卡特爾中,德國壟斷組織也分別擁有近五分之一的出口份額或股份額。----節選自《希特勒的經濟政策與羅斯福新政》
重整軍備,積極出擊。《凡爾賽和約》中曾規定德國禁止擁有空軍,海軍艦艇則轉交協約國,陸軍僅能保有10萬的編製,但在已掌握國家全權的納粹黨來說,無疑是一張廢紙。希特勒上台不久就大規模地擴軍,軍工廠開始生產新式艦船和飛機,延長義務兵服役年限,積極謀求擴張。1936年希特勒出兵強佔萊茵非軍事區,策動德奧合併,於「慕尼黑陰謀」中并吞捷克的蘇台德地區,在此之後又吞併了整個捷克,與日本、義大利共同簽署了《反共產協定》,形成軸心國聯盟。在國內發動了一輪清洗,逮捕處決大批舊勢力,提拔很多未來的威震天下的名字:「裝甲戰之父」古德里安,「沙漠之狐」隆美爾等等。他們在不斷的實踐與理論探索中完成了閃電戰的基本理論,在未來的戰爭中大顯身手。
戰爭前的外交
「在進軍萊茵蘭以後的48小時,是我一生中神經最緊張的時刻。如果當時法國人也開進萊茵蘭,我們就只好夾著尾巴撤退,因為我們手中可資利用的那點點軍事力量,即便是用來稍作抵抗,也是完全不夠的!但我們如果撤退,就會招致帝國軍隊的全線崩潰,所以我們必須前進,而且只有前進!」 ----希特勒
爆發戰爭前的這幾年裡,納粹德國在外交上取得了難以想像的巨大勝利:1、武裝干涉西班牙內戰,成功建立佛郎哥政權。2、進駐萊茵河非軍事區,撕毀《凡爾賽和約》,3、德奧合併(在《凡爾賽合約》中被明令禁止)。4、吞併蘇台德區和捷克。5、簽訂《反共產協定》,建立軸心國聯盟。6在中歐南歐建立多個法西斯政權。如此種種,不由得顯現出戰後西歐各列強所奉行綏靖政策。即犧牲弱小國家的利益,來推延戰爭的爆發。如果不細看綏靖政策,很容易將它貼上「愚蠢」「沒有遠見」的標籤,但實際的原因比這個要複雜。
一戰對於歐洲各戰勝國來說都是慘勝。膠著的西線戰場,每次戰役都最終成為幾十萬青年無謂的犧牲。凡爾登戰役一次吞下了近百萬的傷亡,為世界稱為「血肉磨坊」,不久之後的索姆河戰役讓「血肉磨坊」一詞變得空洞。戰役的第一天英軍就傷亡了6萬人,全戰役兩方共死傷134萬人,卻只前進了很短的幾十公里,各類軍用物資消耗得無法計算。仗打到1917年時,理智思考都已經不存在了。戰爭的目的就是勝利,至於繼續戰爭能帶來什麼,已經無法再考慮。
英法兩大列強同時衰落,原本興盛的「日不落帝國」淪落到只能依靠向美國借貸來維持門面。幾百年來建立的「文明自豪感」消失殆盡,越來越多的人從「舊大陸」向「新大陸」移民。留在「舊大陸」的人形成了一種「我們明天就會死亡」的思潮,大規模地狂歡,用酒精和商品麻醉自己,全然不思考未來。對於國家中惟一需要保持高度理智的國家領導人來說,他的主要目的必須是推延戰爭發生的時間,使國家有更多的時間準備戰爭,用弱小國家滅亡的教訓警醒麻木的世人,這才應是綏靖政策的根本原因。
其次才是對蘇聯的敵視。共產主義(社會主義)的存在就是要消滅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敵視不可能消失。只有到一方徹底滅亡鬥爭才會結束。蘇聯的斯大林模式也讓人膽戰心驚。全方位的思想言論控制和席捲全國的大清洗,臭名昭著的集中營讓每一個歐洲人都在骨子裡認為蘇聯政府是極為邪惡而不人道的。此時,策動同樣殘暴的納粹與蘇共開戰理由充分。英法犧牲小國以加強德國,希望德國與蘇聯拼個你死我活,於自己非常有利。
在這樣的一個極佳的外交環境下,我們就不難解釋為什麼納粹德國可以在這麼短時間內在外交上達到如此之大的成就了。
排猶政策
我們希望需要強調的是:排猶是人民的選擇,而他們用選票讓納粹黨為他們完成。此時全歐洲的民意都是排猶的,各地(不單只德國)都發生了大規模的排猶浪潮,自然,他們選出的代表也強烈排斥猶太人。英法蘇等國也有強制性流放驅逐猶太人的計劃,沒有實行的主要原因是國力衰微,支付不起流放他們的費用。而英法等國是戰勝國(一戰二戰和冷戰都獲勝),這樣的「黑歷史」就被「選擇性忽略」了,但並不是不存在。排猶主義的興盛主要源於很多猶太商人的不法行為,激起民眾憤慨。一戰極大地消耗了交戰國的國力,國家控制社會生產能力大幅下降。猶太人普遍長於經商,見到這樣的大好時機,豈有不賺一筆的念頭?大量的物資被囤積,然後賣出高價,又一次搜颳了老百姓的活命錢,仇恨的種子迅速生長。
德國排猶主義最興盛的原因是其舊政體徹底的毀滅。新獲得權力者多從貧民階層上升而來,希特勒就是一個落魄的小軍官。貧民階層是被猶太商人剝削搜颳得最厲害的一群人,對他們的仇恨刻骨銘心,以他們為主體的納粹黨發動針對猶太民族的清洗不可避免。
納粹黨的高層出於自己的利益,對手下的行為也縱容和支持。他們希望加速推進國有化進程。很多企業掌控在猶太人的手中,常結抱成團,國有化進程難以為繼。此時合法的方式已經行不通了,只有煽動起人民的怒火,打破法律的枷鎖,才能達到消滅猶太商業集團的目的。在這裡,我們就可以合理地解釋發生以「水晶之夜」為代表有一系列針對猶太商販的打砸搶行為。從根本上講,打擊國內的經濟寡頭,全面控制國家經濟才是德國高層的目的。
1938年11月9日至10日凌晨,在納粹的慫恿和操縱下,德國各地的希特勒青年團、蓋世太保和黨衛軍化裝成平民走上街頭,他們瘋狂揮舞棍棒,對猶太人的住宅、商店、教堂進行瘋狂地打、砸、搶、燒。這一夜給猶太人造成了巨大的災難,約267間猶太教堂、超過7000間猶太商店、29間百貨公司遭到縱火或損毀。奧地利也有94間猶太教堂遭到破壞。
許多猶太人的窗戶在當晚被打破,破碎的玻璃在月光的照射下有如水晶般發光。所以,有德國人諷刺地稱之為「水晶之夜」。這一夜僅砸毀的玻璃,損失就達600萬馬克。其價值相當於比利時全國半年生產玻璃的總價值。 ----引自百度百科
一切準備就緒,戰爭不可避免地爆發了。
推薦閱讀:
※「同袍」這個詞真的合適嗎?有什麼更好的稱呼嗎?
※清朝的統治給漢族服飾的造成了多大的影響?
※朱元璋強制色目人和漢族通婚,有哪些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