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它很高大卻不威猛,能踢死鬣狗把獅子弄骨折,孔老夫子也很愛它

話說長頸鹿這種動物,是地球陸地上所有動物中身高最高的,現在主要生活在非洲。而據科學家研究,它其實最早是生活在亞洲的。它個子高高,可以長到6米,體重甚至可以達到1噸多2噸重,這樣的龐然大物,卻只是以植物為食。在明朝時期,非洲土著將它進攻給天朝,而引起舉國轟動;而孔子這位我國古代先賢,其生平可能也和長頸鹿這種動物有莫大的關係。

獅子攻擊長頸鹿

長頸鹿雖然看上高大,但卻並不威猛,它們的脾氣可以說非常溫柔,互相之間謙和有禮,溫情脈脈,它們常常集體活動,長腿經常碰在一起,但是它們從來不發怒,從不為這些小事發生打鬥。一方面這可以傳遞溫情,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安全,相互守候。一般它們只在求偶的季節會發生衝突,用頭和長長的脖子互相碰撞,以爭搶交配權,但是它們也接受三角戀,所以通常即使打鬥發生,也不會出現「流血事件」,由於它們身材高大,因此交配的時候異常粗魯。中國古人認為它的脾氣太好,簡直就是一種「瑞獸」。

長頸鹿身軀龐大,而且擁有強有力的腿,它的四肢能前後左右全方位地踢打,跟打「跆拳道」一樣,而且擊打範圍廣,力道大,一腿踢出,力量最重可達600 公斤。超過拳王泰森的力量。如果踢中捕獵它的獅子或鬣狗,可能會把對方踢骨折。而且長頸鹿奔跑速度也不低,可以達到50公里每小時以上,打不過還可以跑。正因為長頸鹿有這些絕技,所以橫行草原的獅群一般不會對它下手。即使要下手,那也要好好策劃一番,10幾頭獅子一起上才有勝算。

長頸鹿將獅子撞飛

但是幼鹿就沒這麼幸運了,它們面臨著獅子、鬣狗、豹的威脅,據統計,一般只有四分之一的幼鹿在殘酷的環境中能活到成年。面臨如此眾多的吃肉動物的威脅,小長頸鹿生下來20分鐘即可站立奔跑,並且受到母鹿精心的保護。

長頸鹿由於身材高大,站得高看得遠,它的眼睛是動物界的千里眼,而且還可以看到身後的東西,所以警惕性很高。由於它擁有這麼多防敵技能,所以可能用不著發出呼喊聲去求救,很多人認為他們不會發出聲音,是啞巴;但這其實是錯誤的。它們也有聲帶,也會叫,只是一般不發出聲音。

長頸鹿一腳將鬣狗踢死

睡眠問題是長頸鹿的一個老大難問題,太高了也是個麻煩事,躺下對長頸鹿來說風險十分巨大,因為一旦躺下,就需要花差不多一分鐘才能站起來,而躺著的長頸鹿是沒有威脅的長頸鹿,因此長頸鹿通常每天只睡區區兩個小時,有時候就站著睡覺,把脖子掛在樹上。

在600多年前,明朝太監鄭和率船隊到達非洲,曾經從非洲帶回長頸鹿,那個時候中國人可能有2000年沒見過長頸鹿了,把長頸鹿叫做「麒麟」,因為長頸鹿和中國古書上「麒麟」非常相像。古籍中記載「麒麟」為「鹿身、牛尾、獨角神獸」和長頸鹿的形象非常符合,所以「麒麟」被帶回後,當即轟動了明代的中國。因為「麒麟」一直是中國人心目中的代表吉祥的神獸,代表著國泰民安,一直有人懷疑是否有這種動物的存在。

明朝永樂年間所畫麒麟圖

現代的研究發現,長頸鹿的故鄉在東非,當地的語言稱它為「基林」,發音與「麒麟」非常相似,使得人們更加相信長頸鹿就是「麒麟」。鄭和的船隊第四次下西洋後,曾經到達東非,當時是永樂十三年。同一年,船隊回到了中國,一同前往天朝進貢的各國使者中,也包括了東非的麻林國(現在為肯亞的馬林迪)使者,他向永樂帝獻上了產自本國的長頸鹿。永樂十四年(公元1416年),麻林國第二次向明朝進貢「麒麟」。

而深受中國影響的日本和韓國,直到今天,仍然把長頸鹿叫做「麒麟」,台灣把長頸鹿叫「麒麟鹿」。

麒麟圖

為什麼說中國人2000多年前見過「麒麟」呢?因為孔子就見過所謂「麒麟」,而且他還是見的原產的最後一隻「麒麟」。當然這個麒麟可能就是原產於亞洲的鹿科動物的一種,並不一定類似長頸鹿。據記載孔子和「麒麟」關係非常密切,在孔子出生和去世的時候都出現了麒麟。在孔子出生的時候,有「麒麟」在孔子家「口吐玉書」。

孔子還和一個「西狩獲麟」的故事相關,就因為這頭「長頸鹿」,孔子罷筆連《春秋》也沒心思寫下去了,可見孔子還是個動物保護主義者。大體的經過是:魯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這個時候的孔子已經71歲了,魯國大臣叔孫氏的僕人捕獲了一頭「麒麟」,好奇不知道是什麼東西而拉了回來。叔孫氏也沒有見過,認為非常不吉利,就要賜給「虞人」;孔子前來參觀後大哭,認為這是「麒麟」,現在這樣的非太平盛世,竟然能捕獲到麒麟,實在是傷心,當時孔子正在潛心寫作《春秋》,由於傷心過度,在提筆寫下「西狩獲麟」這句話後,就停筆不寫了。

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有趣有料資訊,公眾號id:goldenhistory(長按複製到微信搜索添加)

推薦閱讀:

為什麼人會做夢?每晚失眠多夢有什麼好的解決辦法嗎?
中國真的有龍組這個組織嗎?
你想像中最完美的一天是怎麼樣的?
為什麼妖怪都喜歡住山洞?
發現好多貓咪晚上趁主人睡覺之後就會外出拉幫結派地在一起「開會」,它們究竟在幹什麼?

TAG: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