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Asics的成功案例里挑骨頭

前言:符合@Cass Lin的要求,寫比較小眾一點的東西。

前言1:影片在youtube能夠搜得到,國內我就不知道了。

前言2:有幾個人叫我寫一寫yeezy 350 v2事情,我寫NMD和Yeezy,寫得有點膩了,抱歉。

Asics在潮鞋界的定位很奇怪,紅,可是不火,一直只有微微的小雨聲,在2015年,Asics幫它的重點鞋款,Asics Gel -Lyte III做了一個策劃(project)。

這project可以說是Asics Gel -Lyte III有史以來最聲勢浩大的顛峰,這個系列一開始的策劃,到後來的官方照,鞋子完成品,各個方面都做到很好,一年發售12雙的聯名創作,同第1對到第12對,各有自己獨特的風格。

這project從第一對發售時,只有幾人排隊,到了最後第12對時,已經漸變成有200人來爭,算是一個挺成功的系列。

最後一對,現在接近1000美元的Asics Gel-Lyte III x Ronnie Fieg,「Homage」 edition。

對我而言,這麼好的系列,值得記錄下來,究竟還有很多人不知道這事的存在。

一個月發一款鞋子,找一個潮鞋店,每月一直發,因為口碑很好,很多潮流單位後來都想要加進來,到了最後,超過12款。Size?(UK) 和 Clot(HK)都是到最後才臨時加進來的。

第一對,January 2015, Asics Gel-Lyte III Mita Sneaker

Mita Sneakers 很巧妙地把自家的細節放在鞋子設計上,留意一下鞋舌的鐵絲網細節,或者是Asics logo 周圍的鐵絲網細節,連官方圖也是鐵網為背景,為什麼?如果你去過Mita Sneakers,你就會明白。

上圖就是Mita Sneakers,鐵絲網一直是他們的招牌設計。

除了官方照片,Asics還製作了官方影片,用這種超前衛的短片來賣鞋子,我還是第一次看到。內容你們自己感受,鞋子在最後一秒才曇花一現。

球鞋宣傳影片的導演很有野心,短短的影片,已經向2部經典電影致敬,一部是布達佩斯大飯店,看到影片的色系而感,另一部是Stanley Kubrick的 ,看到那兩個雙胞胎而感。

第二對,February 2015, Asics Gel-Lyte III Packers Shoes

1907年的老店,設計靈感是高級皮鞋,是他們開始開店賣的東西。鞋子做得真的挺有皮鞋感。

吸引我的,是帶有【教父】感覺的短片,留意細節,短片是互相連接的。不止如此,還有鞋子和影片的色系很接近。

其他的十雙,都有各自的影片,各有各的精彩,可是,我這一次要說的,不是這個

我可不想變成一個資源搬運工,我想寫一些比較探討性,比較深入的文章,一直以來,都是這樣。

說遠了,拉回來。

這個聯乘計劃,他本身的目的,應該是要讓大家知道Asics這個牌子,如果他自己要「潮」起來,也沒什麼難度,Asics已經從這個合作系列,證明了他們也可以有很多的可能性。

這個聯乘計劃,我看到了他們雖然小眾,可是很多著名的商家,還是很在意Asics,看著他們替Asics設計的Gel-Lyte III,可以看得出他們的用心。

這個聯乘計劃,給Asics帶來了很大的知名度,很多人對這些鞋子很有興趣,無奈的是,這計劃的鞋子,產量都很少,很多人想要可是買不到。

這個聯乘計劃,算是成功的,成功在於商家對Asics重拾了信心,也有不少人開始對Asics這品牌有了不同的觀點。相信當時在2015年,很多商家都期待Asics能夠和Saucony,Diadora一樣,在復古跑步鞋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

同另外一個角度來看,這個聯乘計劃,也可以說是失敗的。為什麼在各個環節都做得不錯的計劃,我會說是失敗的呢?

低估了市場接受度

他們一開始對這個計劃,不是有很大的信心(也可以說沒有信心),在全世界,只允許很少量的商家,來參與這個計劃。導致很多人想要買這系列,可是自己身在的城市(甚至國家),沒有發售點。

對,你可以說是飢餓營銷,可是,當1000人要這鞋,你有300雙,這很合理,但是如果你只有80雙,那就有商討的餘地了。

80雙或300雙,都是不夠賣,可是,如果我是品牌,我會很恨自己當初為什麼不把利益最大化。

產量太保守

這系列,不單止合作商家少,分到的配額也少,少到我自己有時候也不想發售,拿來分給自家朋友算了,這種感覺。

真的就是那麼的少。

我覺得,既然都可以確定,願意合作的聯乘單位都那麼強大了,為什麼就不敢產多一點呢?至少也給內部人士買來穿也好嘛。

普通產品連接不上

聯乘計劃的其中一個要點,就是要帶起品牌形象,品牌本身的影響力,讓消費人群願意掏錢來購買自身的普通產品。

這一次的Asics聯乘,是,是吸引到很多人的矚目,可是,當這群人買不到這些鞋子時,那筆錢,他們不會拿去買Asics的其他鞋子。

我覺得,如果一個聯乘計劃,其熱度就只停留在聯乘產品里,沒有向外延伸到品牌自身的其他產品,這聯乘算是成功嗎?

聽說李寧的韋德之道,也是有類似的難處。

我就覺得這很無奈,也很遺憾。

資源投入錯誤

對,我贊同影片很好看,可是,既然把資源投入在產品了,影片不需要拍得好像大片似的,是吧。如此那麼的燒錢拍影片,為何不把資源省一點,投入在其他東西上?

或者也可以那麼說,既然影片都拍出來了,錢都燒了,為何在推廣方面那麼節約?

這影片,拍得那麼好,為什麼很少人知道,為什麼不強力推廣,讓手頭上有的資源,白白浪費?你看過這些影片嗎?

Asics 很少機會,會那麼大手筆地燒錢,推一個策劃,也可能就是因為這樣,經驗少,所以犯了很多不應該犯的錯誤。

可是,市場是現實的,品牌一有機會,不強勢而上,不站穩自己的市場地位,就會被其他虎視眈眈的品牌乘虛而入,連一點機會也不留給你,那是你才覺得可惜,已經太遲了,就是那麼殘忍。

甚至比生命還脆弱


推薦閱讀:

TAG:品牌 | 球鞋 | 球鞋爱好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