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醒吧,世界上根本沒有唯一正確的育兒觀

最近我目睹了好幾場育兒理念之間的爭論。

通常在動物界,涉及到小崽的戰爭都很慘烈,所以我見到的也是如此。

一次是在一個育兒分享會上:

一位女兒即將從斯坦福大學畢業的爸爸,跟大家分享他的育兒經驗,其中包括:多參加聚會,多培養興趣,經常陪伴,尊重孩子的意見,不體罰,講道理……等等,其中提到,因為孩子是在美國出生,所以習慣性的從出生的第一天就和父母分房睡。

果不其然,在互動環節,一位蒙氏教育的鐵粉媽媽質疑「最新的親密育兒理念中,和父母睡的孩子才有安全感」,並且詢問這位爸爸,他的女兒是否缺乏安全感。

這位女兒已經二十多歲的爸爸站在台上,頓時失去了安全感:「呃,我女兒的確有時候有點焦慮,不過我想,也許是青年人在這個時段的正常表現吧。」

以我白羊座的性格,很想走上台去,先給這位爸爸擦擦汗,然後拉著蒙氏鐵粉媽媽的手,跟她聊聊「從0歲到20歲,孩子經歷的每一分每一秒,每一點滴的生活,都影響著她成為今天的樣子,我們如何能把相隔幾十年的兩個單純的點一一對應?

即使和孩子日日同睡,但是白天疏於陪伴或者粗暴強權,孩子一樣沒有安全感。又或者從一出生孩子就睡自己的房間,但是家長日日相伴,愛與自由,就像這位爸爸演講中提到的其他育兒理念都做的非常好,孩子也許除了安全感之外,還能收穫獨立性。」

事實上,僅僅幾年之前,中國還在流行美國人民的「科學育兒觀念」——父母和孩子分房睡,以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有多少媽媽為了執行這一「科學且正確」的育兒觀,蹲在孩子的房間外面,痛苦的度過一個個漫漫長夜。孩子在門裡哭,媽媽在門外哭,每個回合都持續得像一輩子那麼長。即使聽到孩子哭啞了嗓子,媽媽們也如邱少雲般「心亂身不動」。

彷彿打開面前這扇兒童房的門,就是關上了孩子的獨立之門。

孩子長大是否獨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可以確定的是,在這個過程中,媽媽的焦慮,糾結,乃至自責,和嚴重的不安全感,都會毫無保留的傳遞給孩子。寶寶不僅在晚上得不到陪伴,而且在白天,得到的陪伴質量反而降低。

世易時移,現在,「新的研究成果」告訴我們,要跟孩子同房,乃至同床睡,才能培養孩子的安全感。於是,媽媽們心安理得的抱著奶娃上床——直到孩子四,五歲了,孩子還是不肯去自己的房間睡。

於是,孩子不僅佔領了本該屬於爸爸的卧室,乃至床鋪,更佔據了一個家庭里本該屬於爸爸的位置。

我們都知道,在家庭中,「夫妻關係是第一位的」,很多孩子的心理問題,都是親子關係凌駕於夫妻關係之上導致的。所以彷彿,放任孩子的需求,並不總是能帶來真正的安全感。

那麼,到底怎麼做才是對的呢?

育兒路上,沒有對錯,只有選擇

另外一次爭論發生在微信媽媽群里:

一位推崇「母乳餵養時間越長越好」的媽媽,義憤填膺的和其他媽媽講述她看到一本中醫養育的書,裡面提到「母乳餵養最好在媽媽來月經的時候結束,因為乳汁中可能含有雌激素,會讓女孩早熟,男孩膽小。在古代,來了月經的媽媽都會請奶媽幫忙餵奶,這也是這個行業誕生的原因。」

「這不是誤人子弟嗎!」,那位媽媽很生氣,「這會帶來很多不好的影響,作為一名醫生,她的知識怎麼能不『與時俱進』?」

如果知識都需要「與時俱進「的話,那麼今天提倡的」母乳時間越長越好「,是不是有一天也會被更新的知識替換掉?那時候誰對我們的後悔負責?

說起母乳餵養,又是一個特別容易引發爭執的「巴爾幹火藥桶「。提倡長期母乳的,很喜歡舉出南懷瑾先生的例子,原文是這樣的:」 南懷瑾直到7歲還吃奶,12歲前,他不愛吃飯,小病不斷,結婚前還一直跟母親睡。一次,南懷瑾和鄰居孩子吵架,互罵髒話,父親一氣之下,把他推進門前小河溝里。」

話說,這其中的「一直跟母親睡「,倒是可以應和前面那個媽媽關於『和媽媽睡有安全感』的理念,不過後文爸爸對孩子的粗暴對待,與『愛與自由』距離甚遠,這安全感也算是就此抵消了。

南先生的確吃奶直到7歲,但是他能成就一代宗師,恐怕更多有賴於在他人生後87年間的學佛,閉關,讀書,教學,翻譯等諸多經歷。

你我凡夫,即使吃奶到14歲,也未必能有他的二分之一。

作為一個14個月的男孩的媽媽,我還在餵奶,也打算「能喂多久喂多久「,但是我並不否認那位老中醫說的」媽媽來月經後,乳汁中有雌激素「的可能性。古老的中國智慧和先進的西方科技,各有千秋,如同一枚硬幣的兩面。

世界很大,知識很多,沒有什麼確定是唯一正確的真理。所以這世界上沒有對錯,只有選擇。

也只有充分了解了利弊,自己做出選擇的時候,才能不因為知識的「與時俱進「而怨天尤人。

育兒路漫漫,我們總希望有一個「唯一真理「,可以讓我們無需思辨,篤定的執行即可,就像基督教的」唯一真神「,負責幫我們搞定一切。

但是我們面對的偏偏是中國佛教,告訴我們「眾生是神,你就是神」。

於是皮球又被踢了回來,我們還是需要在各種理論之間,自己做選擇。

「自己做選擇「,

對於我們這「迷惘的一代」來說,

並不是一件熟悉的事。

我們的前半生:

受制於剛剛從文革中緩過神的父母,「自由意志」是那場浩劫中最可怕的東西。在這塊缺乏尊重和自由的貧瘠土地上,我們像一顆營養不良的樹,戰戰兢兢的生長著。

我們的後半生:

被風起雲湧的改革大潮衝擊得站立不穩,不斷的調整自己的三觀以期適應——哪怕只是理解——這個神奇的時代。媽媽教育我們的話彷彿她自己也做不到了,課本里學的知識卻總是和看到的不一樣。胸前飄著鮮艷的紅領巾,唱著「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的我們,無論如何想不到,長大之後,報紙上會為「到底該不該扶起摔倒的老人」展開熱烈的討論。

當上一代的知識無法傳承,而從小受到的教育與現實格格不入的時候,我們每時每刻都在尋找我們能夠認同的知識,以及能夠認同我們的團體。

恰到好處的,這時候西方的各種學問,被翻譯成中文,汗牛充棟的出現在書店。

可以說,我們這一代在掙脫了父母對我們的控制之後,大部分都是在「照書活」的。

工作的時候,我們看《領導力》《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金字塔理論》,以期提高效率;

談戀愛的時候,我們讀《30歲前別結婚》《其實他沒那麼喜歡你》《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希望建立正確的愛情觀;

社交的時候,我們用《假裝的藝術》,把自己偽裝成各個領域的知道分子;

遇到人生重大挫折的時候,我們看《與神對話》《正見》,希望找到幾十年前還被視為「毒草」的人生信仰。

一路走來,我們從各種書籍的你一言,我一語中,勉強拼湊出了能讓自己生存下去的人生觀。

這個時候,我們有了孩子。

我們不認同上一代父母的教育理念,因為他們「根本沒有教育理念」,所以才把我們「迫害」成了今天這個自己都不喜歡的樣子。更何況,今時今日與他們那個年代不同,世風日下壓力大了危險多了污染更嚴重了。為了彌補自己小時候的「愛和自由」的缺失,一定不能再用我們父母的教育方式了。

那麼,到底應該怎麼做呢?

幸好,這個世界上從來都不缺專家。

幸好,有很多「與時俱進」的育兒書,能教我們如何做媽媽。

我們在餵奶的間隙,在孩子睡了之後的深夜,在陪孩子一天之後的身體酸痛中,依然很努力的去學習。 我們願意按照西方的先進科學研究成果去養育孩子,也可以按照中國傳統文化去教育孩子,但是絕對不能聽從自己的內心去教育孩子,因為我們不相信自己有這個能力。

我們一旦選定了追隨一種理論,就義無反顧的奉之為圭臬,不容別人質疑,也不接受其他可能。因為正確答案只能有一個,我們從小就是這麼被教育的。如果認可了另外的可能是「對」的,那麼就說明我之前的做法是「錯」的。

我們去讀書,去聽課,去上工作坊,很用力的想要給到我們親愛的寶寶那些我們錯過的美好的東西。

但是很快就發現,我們給不出。

因為我們從未被如此對待。

我們能從新教育中,學到尊重孩子的敏感期,放手讓他探索世界,讓他玩沙子玩泥巴讓他把石子放進嘴巴滿足口欲,但是當他玩了一天還不肯回家,眼看就要耽誤書上說對孩子最重要的睡眠時間的時候,卻不知道怎麼去面對他的哭鬧;

我們能按照最先進的營養配比,購買最貴的烘焙用具給孩子做健康膳食,但是當他一口都不吃還扔到地上的時候,我們不知道該不該逼著他繼續吃完——哪怕吃一口也行啊!

我們遵從對孩子的尊重和愛,不用強權命令的方式去溝通,但是當其他家人與我們的觀念不一致時,我們不知道如何去改變對方,有時候甚至彼此會發生激烈的爭執,我們在家裡越來越被孤立。

只有在內心真正尊重自己的人,才知道應該如何尊重孩子。

只有在生活中,恪守自己的界限,才知道如何給孩子設定界限。

只有對自己真正認可,愛上過這個看起來並不完美的自己,才知道怎麼給孩子恰到好處的愛。

只有認為自己生活得幸福滿足,才知道怎麼給孩子指出一個通向幸福滿足的方向。

很多時候,我們從未自信,自己是一個好媽媽。所以我們也從不相信,自己的孩子會是一個完美的孩子。

我們懷疑自己,懷疑孩子。

我們才是那個不安全感的來源。

怎麼可能通過看一本教授怎麼有安全感的書,讓一個沒有安全感的媽媽培養出有安全感的孩子呢?

怎麼說不重要,孩子會學的,是你怎麼做。

怎麼對孩子也不是最重要的,孩子真正學會的,是你怎麼對待自己。

所以,你對自己好么?是你希望你的孩子以後對待他自己的方式么?

相信自己、相信孩子,順其自然,才是最好的育兒觀

每當我掙扎於育兒路上的矛盾時,就會想起我的婆婆。

她培養出的我孩子的爸爸,事業有成,家庭幸福,是公認的好爸爸,好丈夫。德藝雙馨,色藝俱佳。不僅如此,我婆婆的4個孩子,各個生活美滿,對她孝順之極。每每看到孩子們簇擁著媽媽,給她唱「燭光里的媽媽」,我都自愧不如,同時默默盼望自己老了之後,能有這般福報既是心滿意足了。

她是怎麼做到的呢?

我婆婆是個普通的農村老太太。是每天都要下地幹活,沒有自來水,沒有公交車的那種真正的農村。每天照顧四個孩子和我公公的生活起居,非但沒有育兒理念可學,也沒有學習的時間和精力。

她所做的一切,只是自己的本分。

對老公柔軟,也會吵架,但是很少抱怨,從不唯我獨尊。

對孩子慈愛,也打也罵,卻放手讓孩子做自己的決定。

對公婆孝順,也有微詞,卻始終不曾逾越媳婦的本分。

她每天辛勤的操持家裡家外,以實際行動,示範著女孩子們長大之後的形象,或者男孩子們應該找的媳婦的樣子。

一切都順其自然。

她很忙,所以沒有時間去鑽研育兒知識,這反而避免了用力過猛和教條主義的焦慮。

家裡孩子很多,無法逐一安撫平衡,這反而給孩子們機會不受干擾的去學習如何在群體中相處。

她從不為孩子焦慮,反正家裡都是農民,孩子喜歡上學就一直供下去,即使依舊做農民無所謂。這讓孩子在完全沒有壓力的環境下長大,兩個考上大學,四個孩子都搬離農村,有的在北京,有的在瀋陽。

無為而治,是最好的「治」。

1.相信自己

愛自己。接受自己的樣子,認同自己的生活是幸福的。不焦慮,不遺憾,不糾結。相信言傳身教的力量,相信自己即使僅僅是依照自己的內心行事,就一定可以成為一個好媽媽。

2.相信孩子

相信孩子是完美的種子。自己可以對他產生影響,卻不能決定他的命運。我們只是孩子的環境,不是他的上帝。相信每個人孩子都有自己的路要走,都有自己的命運,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所有的經歷對孩子都是有意義的,都是為了他成為完美的樣子。

如果說,在育兒理念上,存在「唯一的正確答案」的話,那麼就是媽媽的成長和幸福。

能做到這兩點,無論孩子有沒有睡在你的身邊,無論吃奶到幾歲,一定都會成為一個優秀的孩子。

作者:馬瑞 作家,心理諮詢師,兒童沙游師。曾出版《分手笑忘書》

《最好的告別是將你遺忘在路上》

本文經微信公眾號「溫暖紀錄者」授權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

天才寶寶:為你精選的育兒日報


推薦閱讀:

爸爸在兒子需要的時候應該站出來
爸爸的味道
【規範餵養實操完全手冊】(1)| 和無規律養育說bye-bye
讓媽媽和寶寶都睡好覺之「哭聲免疫法」詳解

TAG:育儿经验 | 育儿知识 | 养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