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ue#15 赫魯曉夫樓,意識形態在遠東的另一種「勝利」

版權聲明:本文文字部分全部歸作者卜生所有。原文只發表於個人網站和微信平台及知乎專欄。未經同意,嚴禁轉載。歡迎分享和討論。

============================分隔線===============================

我一直覺得我們和鄰國們在文化藝術等方面差別還是很大的,但是我忽略了一點,就是政治的力量。在特殊時期,文化和藝術可以為政治服務,現在可能也是,文化可以通過政治力量進行輸出。

之所有這個結論,是在當年(2005)年,俄羅斯有一部神片,叫做《4》,可能有印象的人不太多。在這個片子里,我第一次注意到了一些場景,直接讓我懷疑「這是在俄羅斯拍的嗎?這是在東北取的景吧?」,原因就是,這部電影里充滿了綠皮火車和「赫魯曉夫樓」。

▲俄國電影《4》的截圖。完全就是東北小城市的樣子。

「赫魯曉夫樓」的另一個名字是「筒子樓」或「單元樓」,基本上是在中國到處可以見到的一種建築,在中國東北可能更密集一些,因為東北曾經幾乎是親俄的大本營。

▲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列寧廣場。能夠看見遠處的赫魯曉夫樓們。

▲俄國西北部的小城。依舊看不出來是俄羅斯。

▲聖彼得堡某處住宅區。

某種廉價住房可以在政策的推廣下遍布蘇聯,又可以在文化和政治的傳播下推廣到中國、朝鮮,並且至今仍然留有影響。基本上,在中國30年以上的居民建築,差不多都是赫魯曉夫樓的形式,或者是其變體,不過萬變不離其宗:快速搭建的實用主義建築。

很多人都批判這種建築,認為其違背了建築的本質並且嚴重缺乏美感。並因為其大量在中國被建設出來,幾乎遍布中國每個角落,哪怕是美的建築也會讓人看膩煩,何況這種「毫無美感」的。更何況,在中國,有人詬病它讓鄰里變成了陌路,關門之後誰也不管誰,幾百人擠在一個大盒子里,卻不知道誰是誰,破壞了中國的鄰里文化。

冷漠的鄰里文化、冰冷乏味的造型、某種從蘇共骨子裡帶來的味道,都成了人們反感赫魯曉夫樓的理由。

但是,若僅從實用主義的角度來說,赫魯曉夫樓也不失為一個折衷而妥協的設計。我甚至覺得和包豪斯建築在出發點上有那麼一些重合:減少累贅和繁複,能用一塊磚解決的問題絕對不用兩塊。區別是,包豪斯風格的傳播大多是自發行為,而赫魯曉夫樓的傳播有著濃厚的政治色彩,這可能也是讓人反感的一個原因。

我對赫魯曉夫樓並沒有多麼深的厭惡,甚至有那麼一點點情感在裡面。

對,就是這樣的好似盒子一般,像搭積木一樣建成的建築,沒有電梯、沒有大通道、沒有個性、戶型單調、面積也不大的混凝土樓承載了相當一部分人的很多記憶。甚至在看到俄羅斯的某些影像的時候,發現有些地方和東北某些二三線城市簡直一模一樣的時候,會感覺到很神奇。因為兩種基本不相干的文化在政治的作用下有了交集。

赫魯曉夫樓這種建築風格是不是世界範圍內被使用最多的?

我沒有數據來源可以支撐我的論點,但是我覺得是的,就從中國的使用範圍來看,數量絕對佔優勢。

是不是最糟糕的建築?

也許是吧,糟糕到甚至很少有人去談論它,只把它當做一個住人的地方,糟糕到不能成為任何風格的範本,連反例都做不了,就那樣存在著,然後被新的風格的建築逐漸取代。

是不是最丑的建築?

未必。純粹客觀地說,只是看膩味了而已。如果跳出中國這個大環境來看,也許會覺得赫魯曉夫樓還不錯,還帶有那麼點兒科幻味兒,只不過看多了就煩了。包豪斯的嫡系孫子—鋼筋水泥玻璃牆—現在不也是因為出現太多而被嫌棄了么。

推薦閱讀:

現在的景觀公司還做中國古典園林的設計嗎?
國外有沒有代徵用地?這是中國特色嗎?
建築專業的學生都是通宵畫圖嗎?
古城區的建築應該如何保護?掛了文保的牌然後接著在裡面住,這種保護有何弊端?

TAG:当代艺术 | 建筑 | 苏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