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源化,新聞業的「工業革命」
- 「這個世界從不缺新聞。如果你要看新聞,你可以上網,可以找到很多垃圾。但我不認為很多人有擔任編輯的才能、時間或興趣。所以當你買《紐約時報》,你不是買新聞。你在買判斷。」
《紐約時報》第三代掌門人 亞瑟·蘇茲伯格( Arthur Sulzberger ) 於9月29日去世。這位老戰士曾在「五角大樓文件案」和「沙利文案」中捍衛媒體自由和獨立性。他所描述的媒體和20年前的媒體概念大大不同。不過,即便這個觀點已經比傳統定義前進了一大步,時代前進的步伐卻更超出想像。
進化中的媒介
2012年10月,CNET 援引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調查稱, 29 %的美國人通過報紙獲取信息。其中僅有 23 %的人訂閱而不是隨機購買 ,不足 2000 年調查結果的一半。相對應的,47%的受訪對象通過 Facebook 和 Google+ 獲取信息,2010年時這一數字是29%。13%的調查對象使用 twitter。
從數據來看,近些年媒體頻頻高呼傳媒業正發生革命性的變化。不過如果新興的信息渠道僅僅是佔據了更多的渠道和用戶時間,這遠稱不上變革。
皮尤的調查中稱,使用平板設備消費信息的用戶中,60%都只選擇了自己習慣閱讀的傳統媒體。 傳統媒體的長期積累、從業人員的職業技能和素養、機構化的生產流程,能夠確保信息質量遠優於大眾的無序生產。新媒介的興起只是加速了傳統媒體的優勝劣汰,一個堅持深度、客觀、獨到的媒體機構,比如《經濟學人》,所生產的信息會比以往更快速獲得受眾。這些信息偕同生產機構的「廠牌」,憑藉準確、客觀、深入仍然可以佔據新興渠道和媒介的傳播線路。
與這些信息相比,絕大多數大眾信息的價值乏陳。大多數人對諾貝爾文學獎的感嘆,在傳統媒體機構生產的《莫言,用黑色幽默對抗殘酷現實》面前價值乏陳,僅構成新浪微博的熱門話題中組成分母數字的一個分子。而這些碎片式信息,在搜索行為中正干擾著使用者尋找到真正有價值的信息。新興媒介帶來的價值,有相當一部分被信息冗餘和信息噪音造成的負面影響對沖了。
不過,已經有先行者意識到信息的噪音和篩選存在著問題,並嘗試對此進行解決。比如已經擁有數千萬用戶的 Flipboard、曾被 Yahoo 耽擱數年後易主的 Delicious、Twitter 聯合創始人 Evan Williams 創辦的 Medium 等。未來會有新的產品因解決這個問題而興起,對信息的生產和傳播過程產生比Twitter 、Facebook 更為深入的影響。現有的互聯網媒介僅僅處於起步期,距離被人們驚呼的「變革」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新型媒介的優勢
2011年5月1日,美國東部時間21:47分,白宮通信主任 Dan Pfeiffer 在 Twitter 上預告:「東部時間 22:30 總統將對全國講話。」22:24 前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的參謀主任 Keith Urbahn 在 Twitter上稱:「有位聲譽很好的人告訴我,他們幹掉了奧薩瑪·本·拉登。」這條歷史性的 Tweet 是使用黑莓手機發送的。隨後 CNN、CBS 等相關媒體人員紛紛使用自己的渠道佐證了信息的可信度,等到奧巴馬發布講演的時候,話題 #osama 已經登上了 twitter 的趨勢榜,被數百萬人廣泛討論。
2009年,Twitter 的內部文件被 TechCrunch 披露, 文件顯示 Twitter 將自身定位為「地球的脈博(The Pulse Of The Planet)」。不少旁觀者當時對此保留態度。3年過去,Twitter 憑藉著140個字元和 Retweet 對傳媒產業的渠道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即使是在無法訪問 twitter 的中國,記者在新浪微博——模仿 twitter 起步的微博客產品——上找新聞的現象,也已經不再是新聞了。
實際上,從竹簡到紙張書籍再到報紙,每一次信息承載媒介的變化都會對內容領域帶來變革。即使是在互聯網上,Twitter 也不是這個現象的第一個推動者。2004 年,CBS 引用資料揭發時任總統的小布希在兵役期間受到了「特殊照顧」。隨後這份發布到網上的資料被海軍退役筆跡鑒定專家約翰·里斯科和前 IBM 技術工程師約翰·伯吉斯等一眾博主(Blogger)研究。他們從文件採用等寬字體入手,直到將整份文件證偽,通過博客公之於眾。CBS 的皇牌主播 丹 · 拉瑟 因此事向公眾道歉並引咎辭職。 丹 · 拉瑟 曾是全世界第一個播報肯尼迪遇刺的人,也是首個專訪薩達姆的西方記者,還曾在「水門事件」中起到重要作用。
「拉瑟門」被普遍看成傳統媒體承認互聯網中個人內容具有影響力的重要開始。同年11月,《紐約時報》刊文,驚呼博客頁面數量超過傳統互聯網頁的數量。而後來者Twitter 拉低了信息生成的門檻,只不過是更加推進了這個趨勢。
「拉瑟門」的另外一個影響,是證明了新興媒介並不一定比傳統媒體公信力更低。所謂「眾目睽睽,缺陷無匿(given enough eyeballs, all bugs are shallow)」,程序開源社區中的「萊納斯定律」能更好地說明,為什麼在公眾參與的信息生產過程中,報道信息往往速度更快,並且最終結果更接近真實。
開源程序與新型媒介
開源程序的興起,是現代科技中最驚人的發展之一。 開源程序的生成機制十分簡單。一個或幾個程序員開發一個簡單的程序,將源代碼公開並免費授權他人使用和繼續開發。這樣當更多人需要使用的時候,往往會有更多程序員自發參與到開發過程中,為程序添加功能並修復他人的錯誤。開源的 Linux 正驅動著世界上超過70%的網站,Linux 衍生的開源系統 Android 正運行在世界大多數智能設備上。
這並非和新聞傳媒全無關聯,除去你獲取信息的大多數網站正被開源程序驅動,互聯網上信息生成的機制也越來越趨近於開源軟體——一些人最早提交信息,而後在傳播過程中逐漸得到修正。維基百科是最先利用這個機制的網站,一個人發布關於一個事物或事件的詞條和描述,越來越多人參與修改直到足夠準確。 維基百科稱,他們希望每個個人都被賦予自由使用人類知識總量的權力。
《時尚先生》的作者 A · J · 雅各布 在報道維基百科現象時進行了一個實驗,他將報道維基百科的初稿發布在了維基百科上,稱希望得到指正。文中隱藏了許多故意設下的錯誤。這篇草稿在24小時內被編輯了224次,接下來的24小時又被編輯了149次。最終所有錯誤都被修正,還達到了《時尚先生》的刊發標準並且被刊登。
即使在信息機制和維基百科完全不同的其他產品上,這種現象也越來越普遍。2012年8月24日,美國紐約曼哈頓帝國大廈附近發生槍擊案。兩人喪生,九人受傷。當槍擊案發生的時候,紐約市居民 Muhammad Malik 路過現場並使用 Instagram 將現場拍攝了下來,發布在自己的 Instagram 賬號 mr_mookie 的頁面下,照片立即以極快的速度被廣為傳播。隨後,主流媒體紛紛聯繫 Muhammad,希望購買照片並在報道中使用。圖片和視頻等富媒體生產成本因為智能設備的普及而降低,深化了新聞報道開源化的機制。
維基解密的存在則是這種趨勢的極端化例子,來自全球的數百位記者、工程師、法律人士、視頻加密專家參與組織這個網站上的所有信息。從 2010 年 7 月 25 日,維基解密在網站上公布了約 9.2 萬份與阿富汗戰爭有關的美國軍方機密文件。這些文件指出:美國和其他北約軍隊在突襲中殺死平民,並試圖掩蓋真相。此前,維基解密還曾在肯亞 2007 年大選前曝光該國政府高層的腐敗證據,一舉改變選情;也曾經因為公布美國國防部下發關於刑訊方式的《關塔那摩監獄管理指導手冊》,引發了全球抗議。
傳統媒體的前行
皮尤研究中心的報告顯示,去年全年美國報業的廣告營收同比下滑 9.2%。而美國報業協會的數據顯示,截至去年 6 月,美國報紙廣告收入連續第 20 個季度下降。隨著用戶消費時間的方式越來越多轉向手持設備,傳統媒體,尤其是印刷媒體的處境愈發艱難。
在這個大背景下,曾經以 1 美元被賤賣給音響業大亨的《新聞周刊》剛剛於10月18日宣布,會在 2013 年停止印刷,全面轉向數字版。「我們的商業越來越被惡化的印刷廣告環境所影響。」該公司主席 Tina Brown 表示,「對我們這些喜愛紙張的浪漫,每周五晚特地抽出一點時間閱讀的人來說,告別印刷出版是一個艱難時刻。」
可實際上,僅僅將衰退的原因歸於載體的更迭是偏面的。更深層次的原因在於,當開源化形成趨勢,新聞的當事人和領域的專家可以直接參与到信息的生產和傳播當中,曾經的產業鏈條被縮短了,而媒體機構恰恰是被精簡的一環。《連線》雜誌報道說,美國敘述科學公司( Narrative Science )開發的機器人程序甚至可以根據公開數據,自動撰寫新聞故事。發明者十分樂觀的稱,由該程序撰寫的故事可能在5年內獲得普利策新聞獎。 這些製造互聯網產品的極客們或許是想在看不見的賽場上徹底擊退對手,就像哈格里夫斯對待紡織女工一樣。
這時已經 169 歲仍在逆市增長的《經濟學人》,就顯得尤為矚目。這本 1843 創刊的雜誌可能早就洞悉了這個趨勢。2008 年,該刊極為權威的「新媒體獎」被頒發給維基解密。
《經濟學人》目前每期發行量逼近 160 萬本,每月訪問網站的人數超過 400 萬。該雜誌 10 年內增長達 100% 。收入方面, 2009-2010 財政年度的稅後利潤增長 1 %,達到 3800 萬英鎊,近 4 億人民幣。或許和《時代》相比仍具有差距,但考慮到其小眾化的市場定位,這數字就顯得十分恐怖了。
在《經濟學人》創刊時,「The Economist」這個詞條並未專指研究經濟的學者,而是被用來稱呼每一個願意以事實闡明觀點的人。雜誌的內容取向也正在呈現著相同的價值觀。 每期雜誌的刊首你都可以找到這樣一句話「智慧推動我們前進,愚昧阻礙我們進步、讓我們卑微而膽怯,兩者之間正在發生一場嚴肅的較量。」事件和人物往往被放置在時代的大背景下,讀者看到的是清晰的事態分析解決方案的建議。對比其他媒體涉及到觀點時必須使用「某某人就此表示」,《經濟學人》的立場往往十分鮮明。這和蘇茲伯格 「買判斷」的言論不謀而合。
殊途同歸
《經濟學人》順應了一種趨勢。該刊物集團和皮尤研究中心的 PBJ 項目長期合作,對使用者在閱讀場景下的行為進行了深入研究。 在計算機前搜索並消費信息,被《經濟學人》稱作「向前傾」(lean forward)模式。與之相對的「向後靠」( lean back)模式下,人們會依靠在椅背上對信息進行浸入式閱讀和深入思考。《經濟學人》集團的 CEO 安德魯(Andrew Rashbass)認為,僅僅將內容從印刷品移植到網路是不夠的。 人們並非像很多論斷聲稱的那樣,不再閱讀長篇的文章了。
不同的場景模式下,人們所需求的信息存在著差異。在「向後靠」模式下,人們需要的信息往往是詳盡的闡述和分析。 Tumblr 近期宣稱,要對用戶撰寫的文章付費——他們指的是《紐約客》式的長篇新聞。這說明了相同的問題:當公開市場上140個字的產能和流動都相對過剩的時候,對信息的分析和判斷變得更加富有價值。
這種開源化的趨勢,正在要求傳統媒體在產業鏈條上「向後靠」——將技術上的「新聞工作」由 Geek 們設計的產品機制和用戶們來完成,媒體機構則負責對信息核實並歸納、深入研究並得出結論。實際上,這一部分工作比傳統意義上的媒體工作更加富有價值。
2011年《衛報》記者保羅·里維斯 (Paul Lewis)在報道英國騷亂期間,根據讀者在Twitter上的公開留言判斷,騷亂正在從托特漢姆蔓延到克羅伊登等地。依據著這些線索,他能夠及時的趕到騷亂現場進行報道。該報副主編威娜(Catherine Viner)認為,傳統媒體機構現下應依賴傳統的調查報道,以及積極利用新生科技產品。
更典型的例子是,在「阿拉伯之春」的洶湧浪潮中,由於利比亞、敘利亞等國家對媒體的限制甚至迫害,如此重大的事件幾乎很難進行報道。 前半島新聞網總幹事 旺達哈·坎法爾(Wadah Khanfar)表示,期間半島新聞網最重要的新聞來源,就是身臨現場者和活動人士在社交網路上的 ID 。 旺達哈稱,起先的確擔心過信息的真實性問題。但是,如同開源代碼中的錯誤被素未謀面的人們修正一樣,互聯網上足夠充分的信息流通機制,為核實信息提供了有力渠道。
實際上,開源化的趨勢推高了新聞工作者的標準。他們應當是旺達哈口中的「思想者、戰略家、分析師」 。一個希望寫出優秀的、廣為傳播新聞報道的新聞工作者,能夠熟練的在互聯網上尋找信息僅僅是基礎技能。他應當在該領域具有更多的技能和經驗,能做到列舉的信息真實並描述準確,闡釋精確並易懂,觀點判斷經得起時間的檢驗。《經濟學人》已經檢驗了蘇茲伯格「買判斷」的觀點——人們是願意為此類內容付錢的。
而蘇茲伯格在 2010 年的另一個判斷, 「我們最終將在未來的某個時間停止《紐約時報》的印刷, 時間待定。」現在看來,正在成為傳統媒體未來的一個隱秘註腳。
註: Given enough eyeballs, All bugs are shallow. —— Eric Raymond .
之所以稱之為萊納斯定律,是為了向 Linux 之父,Linus Torvalds 致敬。注2:「a severe contest between intelligence, which presses forward, and an unworthy, timid ignorance obstructing our progress.」——《Eco》刊首語
推薦閱讀:
※紐約時報反中,猶如努爾哈赤七大恨
※《紐約時報》中文譯者經雷的翻譯水平如何?
※如何看待紐約時報發文稱2012年大選並沒有出現舞弊現象?
※如何看待紐約時報與當選後的川普會面後,評論稱川普對自己在各議題所站的立場展現出來膚淺的思考令人警惕?
※為什麼紐約時報等影響力巨大的網站文章總是很少評論?
TAG:新闻 | 媒体 | 新媒体 | 经济学人TheEconomist | 纽约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