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日本園林比較有禪意?
同上
非常簡單,因為中國園林的確沒有禪意:
中國園林的核心是儒家+道家,是入世的園林,是享樂的園林,是動觀的園林,以禪宗為代表的佛教思想在園林領域影響力微乎其微。
中國園林的核心是樂、動二字:
樂,樂山樂水,清風明月,濁酒一壺,呼朋喚友,或引吭高歌,或淺吟低唱,不亦樂乎。
動,處處皆景,步移景異,小園憑足,大園仗舟,帝苑更須快馬輕裘,優哉游哉,不亦快哉。
其實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已經把中國園林的要旨說的非常清楚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相反禪宗美學在日本影響很大,日本禪宗園林與日本原有物哀思想相結合,再發揮禪宗空、寂的特徵,成為日本園林的主流。
所以說答案就是中國園林本來就沒有禪意。
http://mp.weixin.qq.com/s/vyH09GOV1rWMB7j51JlFnQ
以前寫的相關的東西,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恩,恰好在專欄中寫到這個問題。
為何日本園林比較有禪意?來說一下我的看法:日本園林的禪意來自於其形態本身帶給我們的視覺觀感。
視覺遠比我們想像中複雜,視覺本身與我們的意識共同作用下可以發展出各種奇妙的現象。而當物體形態處於兩種認知場景間的模糊狀態時,形本身帶來視知覺與意識的偏差就是其中一種。在專欄中有說到,我把這種中間狀態分了兩大類,一種是兩種認知場景均是我們意識能夠接受的,我稱之為『形的左右』;另一種是兩種認知場景極度不對等,我稱之為『形的上下』。前者可以在超現實主義繪畫中尋找到圖像學參考,後者可以參考形而上畫派的藝術。形而上畫派那種由造型本身傳遞出存在於形態之外的超人經驗就類似於日本園林傳遞出的禪意。
形而上畫派的契里柯提供過一種方法論:如果需要用圖像讓人感受到形而上的體驗,那麼這個圖像應當介於常態與超常態之間。於是我們可以從他的繪畫中體驗到: 初看正常,但是仔細觀看會被一種謎一樣的氛圍籠罩。這種方法其實也就是日本園林在做的。日本園林通過抽象化的手法創造了一個介於俗世與真理之間的空間。這種模糊曖昧的空間形態本身,就是會引發人的視知覺認知模糊進而引人冥思。
各種園林空間或多或少都用了抽象的手法去塑造空間,為何只有日本園林(特指枯山水)傳達了禪意呢?我認為,是因為抽象程度的區別。歐洲過於抽象,中國過於世俗。歐洲體系的園林用高度嚴禁的幾何形控制場地,這種極度抽象簡化的方式令空間本身對於意識體驗而言過於陌生。這並不是處於俗世與天堂之間的空間,恰恰創造了一個與俗世完全不一樣的「天堂」。而中國園林,在空間上就是仿自然的。因此,在認知體驗上過於世俗化。而日本園林則走了一條獨特的道路。
早期日本舟游式園林受中國造園思潮影響,更偏世俗自然化。其實我們去看早期日本園林是沒有傳遞出明確的禪意,而到了後期,抽象化的枯山水盛行才開始具有禪意。這時期的日本園林空間布局上進一步抽象簡化,但是又並非幾何化的抽象,而是仿自然式的三角法,保證了空間世俗化。而由白沙置換掉池水的手法如同天外來筆,在把世俗感切開的同時保證了觀感的專一化,塑造了足夠寧靜的空間氛圍又把空間給神聖化。而無論是山石的擺放方式還是植被的種植,我們都可以看出日本園林遊走於世俗(隨機感,自然感)與神聖(抽象感,潔凈感)之間的狀態。而恰恰是因為這種中間的模糊狀態,讓人在認知上產生模糊,誘發人去探尋神聖。
參考閱讀:形之左,形之右;形之下,形之上。
然後做個小廣告:我的公眾號準備上線了,歡迎關注。
公眾號:輕吐CAO。
看過《中國古典園林史》,最後面提到了日本園林,我想這個問題很重要一點是園林起源的原因吧,中國的園林主要分為皇家園林、私家園林和寺觀園林。
北方的園林如圓明園、頤和園當然就是皇家園林啦,而江南的很多園林如拙政園、網師園、留園等都是私家園林,私家園林中國講求「入世」,是世俗化的園林,皇家園林此後又或多或少受到私家園林的影響。而日本園林是由我國的佛教傳入的,必不可少的受到了寺觀園林的影響,自然而然是向「禪」的方向發展。
還有一點就要提到日本的枯山水,日本在沒有溪流的地方僅立山石代表山體瀑布、用水紋做出不同的紋樣代表溪流而名之為枯山水。這種園林類型的出現與日本造園的材料不易取得有關,是一種有象徵意味的園林類型。因而或多或少都會有「禪」的意味。
還有,看完古典園林史的一點小心得,曾經認為日本園林要比中國園林耐看很多,認為有「禪」的意味的日本園林就是更高級,但看完書後發現其實就是風格上的差異。自兩種園林誕生之起它們的發展方向、風格類型就已經奠定,如果沒有中國園林的發展也不可能給日本園林以源泉。我們現在看到園林大多是明清後期的園林,這一時期的園林精於技巧與小品的鑽研,整體已流於瑣碎,少了宋代追求「隱逸」思想的內在,中國園林有過巔峰隨後的衰敗出現端倪。
(其實我想說的就是1、中國園林在世界園林中的地位不可忽視,我們現在看到的園林都是明清後期,而這時期的園林成就可能初顯衰敗,原因有很多:比如(評論里 @正聯總政委 提到的)後期現存的園林大多已經過修復,與原貌有較大差別;造園少了「隱逸」的內在思想,整體流於瑣碎2、日本園林和中國園林如同「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都是藝術,只不過他們的基調不同;3、看完《中國古典園林史》後很敬佩作者,其實全書都在講述專業性的東西,只有最後作者略提自己的創作歷程和對出版有過幫助的感謝之情,但從文字之間能感受到那種勤勤懇懇、踏踏實實、對學術研究的敬重,這種筆下流露出的情感是在你通篇讀後切切實實感受到的。十分佩服那些甘於枯燥寂寞、只為一心做學問的學者。)最後最後,深切感謝與懷念周維權先生。中國古代出個門特別辛苦切不方便,那時候也沒有火車汽車,去個哪裡要花個幾周,甚至要一個月,所以能夠建起園林的有權有勢階級就想把所有的好東西都放在自己家院子里,加上有的還養得起三妻四妾,歌舞藝伎,就可以開開心心的宅了。這個目的和出發點和日本園林就不同了。中國園林是為了享樂和突出自己的品味,一定程度上也寄情山水,但絕不是為了悟和靜, 所以中國園林自然也就沒有什麼禪意了。另外日本園林簡潔富有禪意,也確實因為日本古代物質比較匱乏,形成了一種在匱乏中追求極致的文化,比如喝喝茶要幾個小時的日本茶道也是這樣。
古人還會在園子里朗朗乾坤下啪啪啪哦因為遊客少。我去拙政園,恭王府和頤和園的時候都他媽熱鬧的和逛廟會一樣,禪毛的意。
我去過最有蟾意,不是,禪意的園林就是揚州的個園,因為揚州這地方相對冷門,遊客比拙政園少多了,而且還有信仰加成,很棒棒。@石韋 開了個好頭,我們不僅可以從歷史的角度討論,還可以討論園林本身為什麼呈現出禪意。
我想從人與景的關係說起。我們先來看一些院子
這是天龍寺曹源池[1]
這是詩仙堂庭園[2]
這是龍安寺石亭[3]
圖中雖然無人,但你大抵可感受到人是跪坐在屋檐下的木地板上靜看風景的。人並沒有被允許走進風景之中,日本庭園多會以抬起的地板、碎石、鋪地的變化等,來暗示人可活動的範圍,用他們的話說,就是設置一道「結界」[4]。
在流線規劃方面,日本庭園也刻意排除了路線與視線重合的可能性。[5]
從詩仙堂的例子可以看到,庭園前面的高差避免了從下面經過的人出現在視線當中,而當行人爬上台階,已經繞到了庭園的側面,再一次避開了視線。而龍安寺石亭更是以圍牆遮擋了外面的行人。
綜上,1.觀景者不能走到景里去;2.觀景者的視線里不能出現其他人。
人與風景的分離很重要的。因為風景由此成為了一個可望而不可及的世界。它由一種現實存在的景觀上升成為一種幻想。坐觀庭園,看著趣怪的石頭、洶湧的杜鵑、幽靜的山林,我們會開始沉醉於對面那個世界,並禁不住想:「如果我走過去,身在其中,會看到什麼?會發生什麼?」而妙的是,下一秒,我們的理性就會打斷這種想法,因為我們知道如果走到庭園裡去,一切幻想都將會灰飛煙滅,像大夢初醒。這時,我們意識到原來「另一個世界」只是幻想,悵然若失。然而,再下一秒,我們又經不住那美妙的景物的誘惑,再次陷入幻想當中。感性與理性的鬥爭持續在整個觀園的過程。
禪宗提倡的是「頓悟」,在冥想的過程中忽然到達物我一體、邏輯消解的「彼岸」。在冥想過程中,人需要用理性來克制原始的慾望湧上心頭。但其最終目的又是消滅理性。那邈邈的彼岸,就像我們在觀看庭園時的想像,經不住理性的一捅;但同時我們又不得不用理性去克制自己「走進去一看」的慾望。這種矛盾與鬥爭,大概就是日本庭園與禪宗相通的地方吧。
我們再來看看中國園林。拿網師園作為例子。[6]
可以很明顯感受到,網師園的景是邀請人走進去的。中國園林強調的是「對景」:從濯纓水閣望向月到風來亭是一景,從月到風來亭望向濯纓水閣又是一景。[7]觀景之地成為了景,觀景之人也成為景裡面的點睛之筆。
[8]情景a
[9]情景b
與日本庭園作個比較。中國園林追求的是「你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而日本(禪宗)庭園追求的是幻想世界的若即若離,似及未及。中國園林的審美在於現世的「趣」,日本(禪宗)庭園則在於彼岸的「幻」。
然而人與景的分離並不能構成「禪意」的充分條件。從住所望出窗外,對面樓房對你來說也可望不可及,但你不會覺得有日本園林式的「禪意」。為什麼?因為日本園林做的另一件事,是精神上的疏遠。
對面的房子,即使你不能走近,但你也對它非常熟悉:它無非就是辦公樓、住宅樓......這些建築充斥著你的日常,你依靠經驗就可以猜想到裡面有什麼。換句話說,你與對面房子在物理空間上被分離了,但在精神空間上卻沒有分隔。
所謂精神上的疏遠,就是創造陌生的景觀,超越我們的日常經驗。這一點在石韋的回答里已經說過了,我就不重複了。
但不同意關於歐洲的那一段。
歐洲體系的園林用高度嚴格的幾何控制場地,這種極度抽象簡化的方式讓空間本身對於意識體驗來說過於陌生。
與其說過於陌生,不如說過於熟悉。因為這些幾何就是衣服、器皿等日常用品的裝飾圖案。
來源:
[1][2][3][5] - 《京都-庭院故事》,NHK
[4] - 京都景點:龍安寺--日本新華僑報網 《日本新華僑報》中日交流橋樑 在日華人家園
[6][7][8][9] - 《蘇州古典園林》,劉敦楨
真實原因是:
他們以前建築水平比較低
建不出花里胡哨的式樣來
看起來就禪了
其實你會發現不只是日本園林,諸如各種「道」——茶道、花道、,這些我們熱捧的日本現象級事物,其實多有「禪意」,何為禪意?說明其中與宗教有莫大的關聯
但這並不說明日本的這些「道意」或「禪意」的東西就比中國的更好,或是說更有味道,因為他們的產生都與日本相對較短的的發展歷史有重大關聯。
拿茶道來說,這種頗具「儀式感」(這也是各路文青盛讚的核心)的緣起,其實是因為茶葉在日本古代社會大多存在於寺廟中,僧侶自己種茶,也自己喝茶,較少流通至外界,而繁瑣的儀式感恰恰是各路宗教的特徵。大概到了18-19世紀,茶葉才從宗教中逐漸剝離,成為了大眾的飲品,但是茶葉在前期數百年植入的宗教性特徵被傳承了下來,這個歷史淵源造就了今天「茶道」繁瑣的儀式感。而中國的茶葉呢?不要覺得用大茶缸子喝茶的老大爺俗氣,那是因為中國茶葉從宋代起就已經完全世俗化了,世俗化歷史超過1000年,如果再用「各種道」來加成所謂的「儀式感」,會被大眾恥笑的。
回到園林的問題,上面叫老金的大哥說的很對,中國的園林入世時間要遠早於日本,早已成為社會有錢人士的「遊樂之所」,是極為世俗化的事物,而日本則不是。
另外從地理資源的角度解讀,日本真的是地少人多,根本沒有那麼多資源大興土木造園子。舉個例子,1720年的江戶(東京)是全世界最大的城市,人口超過200萬!別說造園了,大家喝水都要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說,我不太贊同樓上那些「從視覺來分析」的結論,雖然這些點贊很多。「禪意」本身是文化的一種外在表現,而視覺本身其實是也是文化的一種外在表現,用表面現象來解讀表面現象,真的難以服眾。
下雨天逛故宮感覺也很清凈
+_+什麼禪意不禪意,只有日本人天生的生無可戀
人少點,少些吵雜,內心戲多,逛個小公園都能感悟人生……
或許他們沒有禪心,只能用禪境來表現給人看。
首先要弄清楚什麼叫「禪意」?否則就是雞同鴨講。因為日本的一些文化宣傳策略,以及不少人的曲意附會,很容易把日本文化里的某些特色或者相對中國文化特色更為明顯的一些東西,簡單概括為所謂的「禪意」。而且使用這個詞,以及「侘寂」之類,有利於那些偷懶不喜歡分析的人。因為所謂的「禪意」、「侘寂」之類,其實都可以用通用的藝術話語系統來解釋和表述的。假如按照禪宗和尚的諸多關於禪的表述,實際上中國園林很多元素也是具有甚至比起日本的更具有所謂「禪意」(日本那個屬於所謂「默照邪禪」了)。從園林設計角度講,中國恰恰是在歐洲園林和日本園林之間的一個調和。園林是為人而設計的。日本園林,包括其中「枯山水」,藝術上的確優美獨特,但是,說句不好聽的,沒有「人氣」,缺乏活生生的人的氣息。請問你是願意每天對著枯山水還是對著中國園林里有假山作山林遐想以及能夠將天空雲色日光的變幻囊括其內的水池呢?後者無疑更宜人。從禪宗角度講,反而更具「禪意」。因為禪的根本在於活生生的當下。日本包括其日式極簡主義,走到了一個極端,就是沒有「人氣」或「人味」,可賞而難居。所以考察中國園林史,有一度中國園林可以向那個趨勢發展的,但是沒有,折返了回來,回到一個合乎人性順應人情的程度。日式園林當然有它的獨特之美,但我們討論時,最好少用「禪意」或者「侘寂」等這些連討論者自己都搞不太懂的術語,明明可以用通用話語一樣可以解釋、表述其奧妙其美感的。而中式園林的所謂「世俗」,恰恰是中式園林的優點,其意義的多層次、細膩和微妙,以及「界面」上的友好或友善度,實際上是大於日式園林的。也就是說,是更宜居的。總而言之,慎用「禪意」這個詞,不要凡是和日本文化有關的,就這樣一頂帽子扣下去,斷絕了真正的理性討論。多翻翻禪宗語錄之類,即使最後還是弄不懂什麼是禪,但也不會簡單的把日本文化里的那些稱之為禪意。那太偏狹了,實際上正向我前面講的,中國文化里包括中式園林,一樣可以用所謂「禪意」來表述——其實拍拍腦袋就知道,禪宗在中國歷史上傳播的時長、廣度和深度均大於日本,從唐末五代到宋明,士大夫階層談禪蔚然風行,紛紛結交禪宗和尚,其詩歌、繪畫等藝術領域在一定程度上都受到禪宗影響,適合士大夫階層品味的園林設計上又怎麼會不具有禪宗美學影響以至於存在所謂「禪意」呢?!只不過中國在傳統文化以及藝術宣傳上,基本上不用這個做「噱頭」。總之,空泛使用這個詞基本上沒太大意義。
佛教中國化的成果,出現了本土化的禪。日本無論是建築還是園林都是深受中國的影響,從建築上來看,日本並沒有完全學習中國建築的全部,反觀當今由於保存的好,反而在實物方面更有參考性。導致了日本在宣傳上的優勢。中國的園林最終作為對於傳統建築規整制式的補充。是道家的思想作為主導的,而與禪的發展是不同的道路。以私家園林作為代表,更加強調的是主體的意志。在園林分類中有一類寺觀園林,才屬於同一類的分支。只不過大多變成了公共建築而已。
難道不是因為中國的文人園基本上都不存在了么?看看古畫里王維 白居易 司馬光的園子唄?或者去大覺寺這些沒怎麼開發的古寺?
還不是讓這幫傻逼給吹的!
日本的園林是不是比較有禪意?通俗來說
你看中國園林是在一個游字,是動態
但是看日本園林是靜態的
因為日本園林是寺廟園林,是做給佛看的;中國園林是私家園林,是做給自己看的。
推薦讀兩本書。日本物哀和日本幽玄。不去了解日本人的美意識,所說的一切都是莫名其妙和自以為是,正如很多西方人對中國的理解一樣,只看表面。
沒有就沒有唄,能怎麼的,好園林跟有沒有禪意有個屁關係,園林是士大夫寄情山水,大隱隱於市的地方,寄託自己高尚的節操和脫俗的情趣的,根本就沒想過啥禪意。從跟本上說,中國園林發展跟佛教毫無關係,跟儒家有關係,日本園林發展和和尚關係大。而且我感覺中國的園林非常美,但是沒有像日本那樣喜歡瞎吹。而且日本的禪意是很容易從照片上感受到的,但是中國的園林你必須去看,身臨其境。中國園林是一個整體,現在園林設計完畢後,會有剖面圖,看看園林是否錯落有致,沒有突兀的地方,這個也反應了中國園林是一個整體。
這類「心」字庭院其實在我國宋朝時期是非常流行的,但現在也許找不到了。如果去京都旅遊的話,拜訪一下天龍寺和龍安寺,秋天觀賞紅葉為佳,禪意更濃。
禪宗有關「真心」的說法來自《大乘起信論》:「一者,心真如門,二者,心生滅門。是二種門,皆各總攝一切法。此義云何?以是二門不相離故"。
到了宋朝時程氏兄弟就把「見心」等同於「見性」,朱子繼承了這思想,他說:「人之一心,湛然虛明,如鑒之空,如衡之平,以為一身之主者,固其真體之本然」。心即理即性即融合在當時園林建築風格中。所謂:「心猶鏡也,但無塵垢之蔽,則本體自明,物來能照」。簡單的說,就是日本當年是個窮孩子,造不起大房子......
咱中國當年有錢啊,別歧視人家就是。比如:
1、建築密度到了避暑山莊的地步,人身鼎沸,當然沒有禪意;
2、蘇州園林固然華美,但處處見得一個「錢」字,哪裡來的禪意;
當然,咱也不是不追求精神文明的土地主,只要找個窮鄉僻壤,一山、一水、一寺、一妙僧,你說這禪意是否十足?
再者,以天為被,以地作案,清風飲來,明月照去,四大皆空,才是真禪意啊。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紐約High Line景觀項目引起的綠色高檔化(Eco-gentrification)?
※世博已遠 後灘之後
※建築設計中期Diagram,如何系統表達「空間」演變與「形態」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