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志》和金庸的作品相比如何?或者就目前來說《英雄志》如果在金庸小說中排名能排到什麼位置?
很多人認為英雄志不如金庸,除開文筆和知識面這些方面早期的孫曉確是遠不如金庸外,真正的原因是這些武俠小說愛好者們打心眼裡看不起武俠小說而已。他們撐死了也就認為武俠小說是成人的童話,覺得武俠小說就是難登大雅之堂,是消遣的讀物,如果像金庸一樣在這消遣的讀物里加一點作者的思想,他們就要奉之為寶貝,覺得這個人真了不起。但如果武俠作者真要在作品中加真正的思考的時候,真正的深刻的東西的時候,他們就要大罵作者不務正業、妄自尊大了。
喜歡造神,厚古薄今,妄自菲薄,歷來如此。
英雄志或許文筆、寫作技巧比不上金庸,不過論高度,英雄志比金庸全部小說加一起都好上十萬八千里。
打個比方
金庸十五部武俠就好比天下五嶽,每座都很高,還各有各的雄奇、俊秀,加在一起簡直包羅萬象,好像天下群山的面貌都在裡面了。
這時候來了一座珠穆朗瑪峰,老子不和你比別的,就和你比高度,高你十萬八千里。
這時候你和我說,珠穆朗瑪峰和天下五嶽哪個更好,你說呢?
更新一下:
我沒有拿英雄志去比任何嚴肅的文學作品,更沒有去比紅樓夢,請不要給我戴帽子。
我也沒有說金庸寫的不好,金庸確實寫得好,也探討了一些嚴肅的東西,比如笑傲江湖映射政治,鹿鼎記解構武俠,之類的我也看過相當的解讀。然而金庸的武俠小說作品在寫到這些的時候都是淺藏輒止的,是媚俗的,他筆下作品的矛盾往往在大糾結的時候,金庸就會很聰明的讓矛盾中心點選擇逃避或自殺,幾乎所有作品都是如此。
比如著名的蕭峰之死,面對文化觀和出身的兩難矛盾死,自殺了
郭靖孝義兩難的時候,她媽自殺了
胡斐那一刀到底砍不砍的時候,作者乾脆不寫了
寧中則面對丈夫的異變,拋下整個華山派自殺了
陳家洛忠義兩難,香香公主自殺了
天下有難,袁承志退隱了
韋小寶在反清與康熙之間跑路了
張翠山在情義兩難間自殺了
等等
矛盾的中心點選擇逃避或自殺當然是一個寫法,但幾乎所有難解的矛盾都選擇這樣的寫法,自然是媚俗。所以金庸只能是:男人的童話。連成人的童話都算不上,因為金庸筆下所有重要的女性角色都是為男人而生的,一旦男人不要她或者死了,這些女人只能選擇幫男人報仇或者變態。
這些問題,英雄志都沒有,這就是英雄志比金庸好的地方。
孫野狗不當鄉愿
舉個對比的例子:
金庸小說中人氣很高的女主角趙敏
身為大元朝廷的郡主,一開始為了朝廷選擇針對明教,結果遇上了男主光環,幾乎毫無糾結的扔掉了平叛大業,跳反到了男主陣營,甚至連徐庶進曹營都做不到
英雄志中同樣有個朝廷公主,代替妹妹和親西番,然後在途中愛上了男主角,在明知和親對象蠢陋不堪且男主角明確表示願意帶她走的時候拒絕了男主角,因為她作為一個皇家公主,自覺有責任為了天下犧牲自己。
對比金庸所有作品中只會談戀愛和為夫報仇或者自殺或者當老處女的女人們,境界高到不知道哪裡去了
同樣是寫儒俠:
金庸寫郭靖,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但郭靖這個儒俠,只有俠,沒有儒,為什麼呢?因為郭靖不讀書。
英雄志中的盧雲是一位真正的儒俠
盧雲求正道,明確表示不為國不為民,甚至當孔門叛徒也無所謂。
為什麼?因為儒俠求得是正道:正道,就是做對的事情。這才是儒者真正的精神。孔曰成仁,孟曰取義。義者:宜也,就是應當做的事,就是正確的事。陸九淵直指內心,求得就是是非。所以儒俠應該做的不是為國為民,而是是非。
盧雲不但這麼說了,也這麼做了
他為了做對的事情
拋棄了愛人顧倩兮
拋棄了最敬愛的岳父顧思源
拋棄了知己秦仲海
拋棄了一切,然後被流放十年,十年後他回到十年前愛人的身後,反省自己,終於明白自己做到了:做對的自己。
反躬自省,求仁得仁,這才是真儒俠
再更新下:
金庸的作品不是沒有對現實的思考,金庸的問題在於他的作品是服務報紙讀者和銷量的,所以必然媚俗,所以在作品的矛盾衝突難解的時候,作者總是會用十分討巧的方法解決,這就決定了金庸作品的高度僅止於此。只不過金庸筆力確實厲害,所以即便作者討巧的寫,仍舊能賺到讀者的眼淚。
英雄志作者在寫的時候並不是為了功利的目的,這是作者的野心也是堅持,而且他也確實這麼寫了。在作品衝突難解的時候,作者從來沒有用討巧的方法圓過去,所以不會動不動就出現矛盾的糾結點自殺、退隱或者當看破紅塵當和尚的橋段。事實上,英雄志中看破紅塵的和尚都娶妻還俗生兒子了。
金庸的作品中只有自殺的喬峰。而英雄志里有下跪的秦仲海。
英雄志立意的高處在於:作者思考現實,並且碰撞現實,絕不媚俗。
評論區一部分人要我拿出證據證明英雄志立意高深什麼的,只能證明你們沒看過英雄志。
如果只作為金庸粉絲,而不是武俠小說愛好者來跟我討論英雄志和金庸的話題,豈不是來搞笑的。
英雄志已經不能被概括為武俠小說系列了。金老爺子的立意是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又被稱之為浪漫主義式的武俠,人物臉譜化很清晰,成年人的童話故事,濟弱扶貧,行俠仗義。英雄志所要表達的是個人對社會的影響與反思,人在社會背景下是被動的,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來說,我們資助非洲兄弟多少多少錢,又是第二經濟體啥的,為什麼不把大涼山問題解決了?這樣對比一下,立意高下立見分曉了吧。
金庸的書沒看過,至於英雄志,一開始多線操作讓我眼前一亮,後來嘛…真的沒想到楊會黑化,挺意外,景泰篇的笑話很多還是很好笑的,歡快,到了正統復辟,後面是真的難懂,雖然你道理一講一堆,但我看書不是來聽你光講道理的呀!以至於我都忘了看到哪了,後面太亂太亂,不好找,想追也追不了。
盧雲的正道,秦的義氣和作為罪人之子扛起怒蒼的無奈,伍定遠的局限性和身不由己,楊為了信念大義滅親,弒師殺父的行為以及深謀遠慮,朝代更替中天下的格局變化,由江湖偏向到廟堂。
說羊皮卷邏輯牽強的,哪本書都有牽強,天龍八部慕容復要復興六百年前的割據政權,牽不牽強?所謂無巧不成書,硬要挑錯就沒意思了。
不過後面作者筆力不夠,立意太高了,盧雲的正道到底是什麼,他恐怕都說不清了,若能寫完,我還是願意追的。
當然,文筆和金庸比不了。作為一個通讀過金庸所有作品八遍以上並且剛剛讀完《英雄志》的人,看到@五百刀斧手 在評論里被「圍攻」有點坐不住了,爬起來寫幾個字。
除了五嶽與珠穆朗瑪峰的比喻過於誇張以外,我認為五百的回答十分中肯。凌晨四點多了,太困了,貼個前兩天寫的讀書筆記。改天再來詳細說。
英雄生在天地間——讀《英雄志》
《英雄志》和金庸的作品相比如何?或者就目前來說《英雄志》如果在金庸小說中排名能排到什麼位置?
前幾天半夜看到這個問題,睡眼迷濛,匆匆寫了幾句就挺屍了,今天有空正經來答一發。
首先,眾所周知《英雄志》是一部未完成的小說,所有的討論只能基於這個未完成的粗胚,如果有人非要說一部未完成的小說不值得研究和討論,也不能拿來跟金庸作品比,請點擊關閉退出不用往下看了,《紅樓夢》也沒寫完呢。
一、答主的第一個問題:《英雄志》和金庸的作品相比如何?
1.《英雄志》中有不少段落是跟金庸雷同的(比如燕陵鏢局滅門慘案和福威鏢局滅門慘案,狄雲和盧雲在牢中的經歷等等),因為武俠類的小說中我只熟讀金庸,所以是否為武俠小說中通用的套路我就不敢確定了。
2.從寫作動機來講,金庸寫武俠主要是為了《明報》的銷路,而孫曉寫《英雄志》顯然是有著非常重要大的野心。個人的閱讀感受是金庸寫武俠時並不動情,並不十分投入,而孫曉是懷著滿腔的理想主義在寫《英雄志》,可能他的「用情太深」也是導致作品難產的原因之一。
3.金庸武俠的綱領是「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並且把它詮釋得淋漓盡致。孫曉的綱領是「正道」,但是他還沒寫好,寫完。(儘管孫曉還沒有寫完,但我仍然認為《英雄志》這本書的立意上佳,所以看到五百刀斧手的評論里一幫人揪著人家問「到底立意高在哪裡」,我想說,就在這裡了——如果你還要問「正道」這二字又高在哪裡,我想那隻能是你的語文沒學好了。)
4.金庸武俠的最終答案是,明君才是最後的救世良方。在《英雄志》里,兩個皇帝都不算昏君暴君,但是他們的統治卻出現了很大的問題,於是孫曉著重於反思人性與制度。他的最終答案是什麼,暫時還不知道。
5.說文筆。說句不怕挨打的話,金庸和孫曉在小說作者中文筆都不算一流。
6.說另一個爭議的焦點:女性人物的描寫。金庸筆下的女性人物中個人認為寫得最出色的是黃蓉和康敏,《英雄志》中的幾大女主角沒有一個令我覺得出彩的,顧倩兮和銀川公主都太過於拔高了(跟盧雲一樣),其餘的艷婷、娟兒、言二娘等都一般般。
7.兩家作品的缺點。
在金庸的體系內,是存在很多套路化的情節和人物的,比如在不同作品中多次出現的易容栽贓大案,歐陽鋒假扮黃藥師殺江南七怪,蕭遠山假扮蕭峰殺其養父母、師父及一系列知情人,殷素素假扮張翠山殺龍門鏢局七十二口;比如女主角出場時總喜歡故弄玄虛,要麼是女扮男裝,要麼是蒙面易容,女主角一定要狂炫酷霸拽,殺人不眨眼,各種任性、胡鬧、死作,動不動就對男主角大耳刮子招呼,宅心仁厚的男主角總是苦口婆心對她講道理「女孩子家家行動就打打殺殺不好,別說是傷了人,傷了花花草草也不對的呀……」令狐沖對任盈盈是這麼乾的,袁承志對溫青青也是如此,段譽對木婉清也是如此,張翠山對殷素素也是如此。比如主角們最終都愛選擇歸隱……
前面已說過《英雄志》里也存在很多「套路」,此外還有一些太過誇張的BUG,比如伍定遠的一代真龍身,還有窮得叮噹響的盧雲竟然還是個鑒玉的行家……另外,有些情節故弄玄虛地太過厲害,簡直有點為了懸疑而懸疑,我個人看著很不爽。
不知道還有什麼可以對比的,第一個問題暫寫到這裡吧。
二、基於《英雄志》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所以題主的第二個問題「《英雄志》如果在金庸小說中排名能排到什麼位置?」其實是無法回答的。但是如果強行要給出一個答案的也不是不能,咱們可以嘗試假設嘛。
那麼,我們先要給金庸的作品排個序。
我個人對金庸作品的排序大致是這樣的:
神作級別:《鹿鼎記》、《天龍八部》
優秀級別:《射鵰》三部曲、《笑傲江湖》
普通級別:《書劍恩仇錄》、《碧血劍》、《雪山飛狐》、《飛狐外傳》、《白馬嘯西風》、《連城訣》、《俠客行》、《越女劍》
藍後,如果我們假定《英雄志》不爛尾,然後經過作者的修改,從粗胚打磨成完成度很高的作品的話,我認為它可以與《天龍八部》、《鹿鼎記》並肩,高於《笑傲》、《射鵰》等其它作品。
如果我們假定《英雄志》將來的結尾差強人意,我認為它仍可以與《笑傲》與《射鵰》三部曲並肩,低於《天龍》和《鹿鼎記》,高於《碧血劍》、《書劍》等其它作品
個人覺得
英雄志這樣的小說寫的時間太久,不應該以整體而評價,分解開來看各個部分,有高有低,高的地方比金庸要高一點,低的部分比金庸低了很多。金庸的小說之中也是有高有低,就以天龍八部來說,算是高的,整體性上甩了英雄志十條街。也算是人各有長、各有所愛,文武第一武無第二,也許眼前是金庸更高,可孫曉若真的寫出結局,重改前章,也未必會輸他。有些人總覺得金庸是不可超越的,但如果沒人去超越他,那武俠小說不也就止步於此了?(系統對比做不出,金庸的書看了幾本,英雄志看了幾遍,可都是幾年前了,記不太清。初看英雄志的時候覺得不可思議,一度認為孫曉超越金庸了,可是過了這麼多年,再回頭看又變了,孫曉還是差了點,英雄志還沒寫完,大概在我看過的金書中,排個靠前吧。)金庸封筆古龍逝,江湖唯有英雄志
當初我就是被這句話刺激了一下,要看看什麼東西敢這麼吹牛。
唉
比不得,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看過的諸位都知道,二人各有所長。金庸是誰,一代國學大師啊。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十四部書竟可稱得半門學問。字裡行間盡顯宗師風範。劇情絲絲入扣,描寫細微間亦有淵源。當然最重要的是有十四部。只寫了一兩部的金庸還是如今的金庸么?絕不是!金庸14部,自紅花會而起,到天地會而終。以書劍說起,以鹿鼎結束。自俠兒劍客皇朝霸業滿漢之爭,至市井無賴官場貓膩天下大同。始於清朝揮墨書仁愛志業,歸於清朝封筆笑志業仁愛。這個輪迴,才是金庸。在武俠界中如此完整的體系,如此豐麗的文筆。如此細膩的劇情架構,如此嘆為觀止的文化底蘊。。。。怕是只有一個金庸。。。 金大師是一個家國情懷非常重的人,他書中主角也大多是那種正確的英雄。(按英雄志中所說就是王者)主角通常能獲得自己的圓滿。恩,家國什麼的待會和英雄志一塊說吧。 來說說孫曉吧,他就更難說了初期文筆不過二三流小說遑論與宗師相提並論。劇情老套(初期劇情很是一般)結構鬆散,嘿,不必提了,誰都知道。金老爺子的書如長江大河源遠流長,與之相比那時的英雄志就如同書中章節名小水滴一般鬆散無力。後期呢?文筆上升但遠遠達不到金古二人的風采。劇情結構嘛,,,完全升華了。水滴成涓流,涓流匯江河,終成大海的波瀾壯闊。一派汪洋下無數暗流涌動。於無聲處竟有驚雷,於黑暗處大放光明。恨怨悲苦憎怒嗔,仁愛慈孝恥義廉。大局勢,小人物。權臣俠客,魔頭佛者。前塵,今朝。悲歡離合交織下的浮世繪啊。史詩啊。(好睏,接下來的以後再說。)
從英雄志整體來看我認為還達不到金庸的水平。能拿兩者比較我覺得也是讀者的一種肯定。英雄志詬病太多,總之先把坑填了就算不錯了
能太監到讓我如此依依不捨的作品,除了小說英雄志就是漫畫龍狼傳了,龍狼傳不是太監,是更了二十年。至於跟金老的書比,這個么,文無第一,各有千秋
不能比
天壤之別
玉皇若問人間事,太監文章不值錢。且不論文筆脈絡,連最基本的完本都沒做到,拿什麼比金庸。連某土豆三少一流網路寫手都不如。
恕我直言,金庸封筆古龍逝,江湖唯有英雄志,是我聽過的最大的笑話!
這麼說吧,我說句中肯的話。
如果把英雄志的綱領、立意、中心思想和故事讓金庸來寫,成品出來後,以其立意之高,文筆之秒,反映的人性之深刻,格局之宏大,哲思之深遠,大家對這部小說的評價一定遠遠高于天龍和鹿鼎記。
我老是幻想金庸如果能寫出這種高度的作品,他在文學家中的地位將會上升到何等地步。
然而可惜現實中讓野狗寫了出來,這瘋狗由於硬體基礎與金大師有差距,所以缺點很多很多。
差距是有的,但英雄志是一部好小說毋庸置疑我倒是認為 英雄志一直到少林決戰之前都不錯 很驚艷 之後就顯得太拖沓 太矯情了
個人把它排到和射鵰英雄傳一個級別,之後的隆慶天下和鹿鼎記一個級別。
打擊一下。2/3的部分我是跳著看的,後來還棄書了。不過很多人就喜歡那麼神神叨叨的部分
反正對我來說,看武俠看到廢寢忘食的就是金庸古龍英雄志,簡直真的一秒都停不下來。黃易的尋秦記和大唐雙龍能吸引看下去,但是如果有其他好玩的會暫時把書放一放。其他人的武俠就是實在無聊才會拿起來看一看。
武俠么,說到底還是圖一樂,可讀性排第一位。一些信仰粉非要從文學性立意什麼的角度吹金庸比其他作家高明一萬倍,就真的沒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