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怎麼看待「復旦大學退學學生寫出《薄學而瀆職的復旦》後,在某綜藝節目中和復旦教授論辯」這一事件?
作為一個求學身份特殊的人(小學到初一在加拿大然後回國,大學又考回加拿大然後讀一半又回國)對如今有些事情頗有感觸。深感現今中國00後即將步入一個非常可怕的陷阱之中。
這個陷阱就是,由一群「裝b的loser國人帶來的片面的甚至是杜撰出來的西方文化思想」以此杜撰出來根本不存在的東西,聲討中國現有的所有制度。這個時期其實在歷史上出現很多次,國家沒有做錯什麼,人民就義憤填膺了。所以說為啥子統治不能只行王道不行霸道,如果可以哪個統治者都願意跟人民群眾笑嘻嘻的和睦共處,奈何除了極少數的時期,愚民比重大的都可怕。
中國教育制度弊端是有的,且非常大。那就是社會有點太追求虛榮了,一本錄取率據我所知在20%,差不多現在是從樓上扔一塊板磚就隨便能砸到一個大學生,且他還沒找到工作的階段。基本上所有體面點的工作都需要研究生名校文憑,水分你說沒有我是不信的。
在北美,有社區大學collage和university的區別,大部分國人留學都是沖著後者吧。但其實我可以透露個消息,你要是想移民找個工作,其實前者更容易,因為這倆本質上的區別是,一個為了工作一個為了鑽研。而老外其實是,選擇collage的遠遠比university的多,因為這已經足夠找了。我這裡用白話文簡要的說一下西方現在真正的教育系統。「我們要微笑著對待垃圾,並將他們邊緣化」。沒錯,就是完全隔離放棄差生。你只要不是那個讀書的料子,他們會哄著你把你們並在一堆,跟好學生隔離開,只要你們不犯法,愛幹嘛幹嘛。其中不乏黑幫。大麻,酒精以及大家排列組合地不帶套啪啪啪,很多人把這個誤解為「學術自由」,「開放教育」,其實關於這個「不作為」制度,在西方被很多人深惡痛絕,此兩極分化惡劣的影響遠超國內教育面臨的問題。
國外好學校分兩種,一種是花錢上私校,一個是有名的公立校。花錢上的老師經過sat專門培訓(其實不如新東方),還有各種名校優惠政策所以考的一般都不錯。有名公立不能挑學生,所以還是我說的那樣,統計成績後把「垃圾」合理處理,重點培養種子選手,玩的好上名校的就多。再說說大學,其實本質上和中國差不多,本科階段其實還是在學習基礎,一般除了一些專業性很強的課都是一般帶教講師講課。不同於中國,這邊講課實行「聽著蠻爽,實則啥都沒懂」的原則,讓你自己回去看書,你若不去上課自己單刷其實完全可以。研究生階段給教授打零工,自己看書考試。好吧,這就是大部分國人超愛超憧憬的西方教育的全部本質,兩邊都接受過的我表示——靠誰都不如靠自己,怨誰都不如怨自己。且不說我見的人比較多,這位前復旦學生是啥類型我再清楚不過了(大一沒讀完就開始噴母校,呵呵)退一萬步講,就算環境惡劣,就算你不得志,你真的有用上自己母校的所有資源了嗎?沒有的話,很簡單。因為沒人喜歡你,沒人需要你。
我經常會罵那幫抱怨社會的朋友,人家不欠你為啥子要對你好?你沒本事成為人家的必須品,起碼當個萌寵討人個歡喜吧?兩者都不願意,沒人喜歡你沒人需要你,你就苟著唄抱怨啥子?
中國文化的人際關係其實是世界上最簡單最單純的了,而教育文化也簡略地概括為四個字「尊師重道」,此為我們所屬文化的根本。我現在的求學階段更是類似於工匠學徒的感覺,我搭下手幫老師做一些很雜碎的瑣事,老師一點一滴中教經驗手法,自己回家看書看最新文獻。這其實就是大學的本質,很簡單,除非你是個怪獸級別的天才,我覺得已經很滿足了。
我在加拿大時期,基礎教育因為不愛學被老師很慈祥地笑咪咪著的分進了「一般教育組」也就是不教知識的放養班。母親知道後把我送回國。回來後我成績一直保持全部前幾,考sat回到加拿大頂級名校(我那時候的同學一個都沒進university)
大學回到加拿大,大家每天玩的很嗨,教授對每個人樂呵呵的,你卻永遠找不到他,申請進入很簡單「welcome」打著滿天飛,嚴格的gpa要求說讓你out就讓你out,還不是人通知你的,而是冷冰冰的email。這種殘酷的沒人性感的學術氛圍下,絕對能打碎你的妄想讓你認清現實。
回來後現在學的很不錯的專業,前景很不錯,未來預期工資不低,我所得到,遠比在國外能得到的多,我所能學到的亦是。並以此為平台我可以再出國接觸到國內沒有的領域,請注意也就在博士之後這個階段的某些領域才有所謂的學術差距,這階段之前。呵呵,就跟遊戲似的,這一面還沒打通關你就往外跑?現在的成功學害人不淺,三個成語形容吧「井底之蛙夜郎自大嘩眾取寵。」相關:93年人,叛逆過的人。
你在學前班,老師教你1234abcd,
你在小學,老師教你加減乘除古詩散文,
你在初、高中,老師教你一元二次生化理英,
你不會,老師會罰,老師會罵,老師會打。
現在,也許不會罰不會罵不會打了。
你到大學,已經是成人了,你還指望老師像管孩子一樣管你?
大學老師,就是他上他的課,你學或不學,他該教的東西都在那。
你想學的更深,知道的更多,需要你自己去尋找去請教去認真對待。
古時上課,老師躺著學生跪著,
現在上課,你在坐著老師站著。
人常說上大學後悔四年,不上後悔一輩子。
這句話有毛病嗎?並沒有。
大學裡,且不說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傳授,
能夠讓你學會站在更高層次的角度去看問題,
才是大學帶來的最重要的影響!
今天看到一個投票,高考能否改變人的命運,
57%的人認為不能。
我不知道為什麼這些人認為不能。
有點可悲。
上周三晚上毛概的小宋老師笑著說了一下這個事情,在復旦大多數人眼裡,那位學長就是個小朋友,不用怎麼計較。還有,小宋老師說,如果他一學期只去兩次毛概課,小宋老師會把a-的那個a去掉,給他一個-。大部分人眼裡的這個事件,只是一個笑話,或者說鬧劇而已。復旦大學,高處不勝寒嘛
現在這個社會,可以連復旦法學老教授都不用尊重咯
看完節目,我們需要指出的是,復旦的校訓出自《論語》,而非《詩經》。老教授氣糊塗啦~
其實袁濤的事件並非空穴來風,不可否認,在當今的社會中,大學被定義為高等學府,是學生得到進修和自我提升的一個重要階段。但是我們也常常忽略了一個問題,就是我們看到的到底是不是真正存在的,抑或是完整具體的。就單從節目視頻來看,袁濤的言辭的確犀利而富有攻擊性,出言至傷的表明立場觀點,但是客觀的來看,他所陳述的問題並不僅僅存於復旦。更準確的來說,他僅是從復旦出發,以此為基點闡述了當今高校普遍存在的問題。諸如課堂教學不甚嚴謹,教學方式缺乏適配,我不敢說復旦是否如此,但是我敢肯定的是諸如此類現象絕非鳳毛麟角。袁濤在此次事件中,作為一個當事人,或許是用不甚恰當的方式揭露了大學中普遍存在的這個現象,但是轉念靜思,是否也正是這種現象導致了當今大學生缺乏真正思維的重要原因。毋庸置疑,任何人都沒有權利站到道德制高點來批判甚至是嘲諷他人或是他物,但是我們不得不慎思,去除壞物的根本即是由內而外。既然此類事件已然發生,沒有任何人能保證是否還會有下一個袁濤站出來批判另一所高校,一旦接二連三的發生,我們面對的問題就不僅僅是一個袁濤這麼簡單了。因此,在這個看似嘩眾取寵鬧事中,我們的關注點不應當僅僅停留於誰人的素質如何,又或者是誰發表的言論怎樣,而是應當看到被揭露的問題到底是否屬實亦或者到底多嚴重?或許,解決這事件的根本是解決當下大學中存留的污點。畢竟,擇佳徑而行,方得問題迎刃而解。
以上觀點不針對任何人發表,僅對於此事。個人觀點,不喜隨意,要噴隨意:找到視頻翻了下,只看這場辯論感覺袁濤的說法有很多漏洞,復旦的問題沒他想的那麼大。但是我卻覺得問題可能更嚴重。在毛邊碎屑的爭論里,有著明確證據表示復旦食堂確實筷子有問題,然而教授的態度是,雖然確實筷子有問題,但是有問題的筷子少,更換筷子需要成本。這麼小的事,對方有明確證據表面校方責任的情況下都要找理由,我比較好奇當對面確實有證據表明復旦有大問題的情況下,復旦會怎麼做
就沒人覺得這樣的學生入了社會會吃大虧么?我學歷不高,很嚮往能夠在更好的學府接受知識的洗禮,也羨慕那些腦子靈活,學一遍就能舉一反三的學生。在這裡不表示立場,只表達一點:學生有想法可以表達,但請考慮好自己的方法,沒有人可以接受被公開詆毀之後還需要心平氣和與你交談,你嘗到了傳媒的甜頭但那不是你能力的體現,也不能支持你的正確性,引用一些論據也只是別人的說法,同樣也只能是說法的東西。如果可以,潛心學習,有理有據反駁才會有人支持,鬧個大新聞來找認同感,才是淺薄的表現。
首先不對事件本身的論辯進行評價 單從節目的角度來看 因為綜藝節目得有看點 看店則大多數來自於矛盾 而整個節目也就靠這些個矛盾點來拉動觀看人數 就好比觀看辯論賽時 正方反方激烈的辯論才是看點所在綜藝節目的主持人 尤其是辯論這種題材 他的作用便是平衡兩方的發言 讓這個矛盾點可以持續下去題主可以觀看該節目往期視頻或者收看一點輿論性較強的新聞評價節目會發現主持人是一個中間角色 是引導觀眾產生思考或者輿論導向的角色來自一名學習播音主持大二學生如有不妥之處 歡迎指正謝謝
相比於那個學生,那個叫江小魚的嘉賓更加可惡,可以說完全是在反智
看過袁的文章,真的很感慨。哪怕有一些主觀的因素,大部分仍是事實。復旦之殤,中國高校之殤依然讓人震驚。如此看來,在大學行政化、官僚主義盛行的浪潮中,視頻里的那個教授如此不尊重學生(就算有視頻剪輯的原因)的行為也就再正常不過了。
想起了《哥譚》里父親對布魯斯·韋恩說的話,大概是:
「世上只有兩種活法:要麼開開心心地活著,要麼看破真相,但你的人生將註定痛苦。」
真相的黯淡與絕望常常令人窒息,卻又背負著太多的罵名。而我們,恰好就是罵名的製造者。
貼個原文鏈接吧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631d3a630101kja3.html此學生用詞過於激烈,讓當事方不易接受,但是他說的是事實。十五年前,我在重慶大學讀書也是這種感受,雖然還是有認真備課,高質量教書的老師,但是是較少的,相當一部分老師,尤其是年輕老師,敷衍教學,內容既不能做到深入淺出,授課方式也是枯燥乏味,更有全程讀ppt的,難怪現在有學生會抱怨,讀大學不過就是聽了4年ppt。教學質量低下,老師沒有投入,沒有認真,課程沉悶,無趣,學生都是有直觀感受的,學不到東西,自然要抱怨,抵抗啦我曾經以為也就重慶大學這種排不上號的985是這樣,沒想到你濃眉大眼的復旦大學也。。。
現在的大學裡面確實存在不少的問題,但是也不能像他那樣全盤否定啊。大學是一個引導我們學習的地方,又不是一個強制我們學習的地方。學校的資源就擺在那裡,你需要就去拿,很豐富的,但是若是你自己沒有把握住機會沒有掌控好資源你怎麼能夠怪大學呢?還有那個復旦學子也很偏頗,就像我前面說的,自己沒有把握好在學校里可以獲得的資源反過來怪罪是大學存在問題導致的,在我看來這是不負責任的。他所說的問題是學校老師沒有努力讓學生聽懂,那我想問其他人是怎麼學習,怎麼成功的?還有學校評職稱好像和他在大學裡沒有學到東西沒有太大的關聯吧。
「聽了」視頻,因為實在受不了看到袁同學把無知當無畏,還自我標榜意見領袖的姿態。
尷尬症都犯了。
麻煩你在參與辯論前事先收集相關資料調查取證了再來可以嗎?整個辯論過程邏輯鏈的都是崩壞的。你是個聰明的同學,但是聰明而無知的人可大有人在。
針對教授職稱的辯論。
袁同學堅持復旦的職稱是靠買論文評選的。論文數量夠了就可以評上。
教授當場打臉:復旦的職稱是代表作制度,只參考你個人學術最高水平的作品。
從這一點上就看出袁同學事先連查閱相關資料都不願意去做。
我在寫這個答案的時候還特意去scrutinize原視頻以免有失偏頗呢,上節目都不做準備,準備跟四六級一樣裸考嗎?真真乃「裸聊」也。
其實在這個時候袁同學已經可以轉移話題了畢竟核心論點已經被懟穿了,但是他還要不講理一番:「。。。那那你們是這麼做的嗎?」
反例呢?沒有——我就是認為你們不是這麼做的。
拜託大哥你是來搞笑的嗎?邏輯鏈已經崩壞了好嗎?你已經開始在「你壞你就壞」的無傷攻擊了好嗎?
其他的不再細說。這個同學當然是個聰明的同學不然不會考上復旦,但是當你的知識配不上你誇的海口,那麼你就什麼也不是。
但是我也不能對他做出什麼樣長久的判斷——他才二十歲,未來還有無限可能——當然了我說的是如果他能意識到自己的缺陷努力去彌補它的話。
以上。你旦總在浪費時間撕
復旦大學收了一位這樣的學生,不得不說復旦的招收門檻越來越低了。這是否也從側面證明了復旦越來越不行了?
誒?他現在按照正常程序也該畢業了吧???
這個幾年前的事情為什麼突然火了呢?
雖然我不是復旦的,但是這次我站教授這面,那學生真是很狂妄啊
這不就是一個釣魚節目嗎?
本身就經不起討論……
不同意以偏概全地批判整個學校,但是,有的老師確實不好好上課,渾水摸魚,即使是個別人,也應當注意職業操守。
轉篇文章: 丘成桐:一個剛中學畢業的學生,為何覺得自己有資格遴選校長?
文:信報月刊總編輯鄧傳鏘、特約記者張婷婷
丘成桐是土生土長的國際知名數學家,多年來,只要香港有大學出現校長空缺,都不期然會想起他。但他從不動心,不是對香港沒有感情,而是有感這一代年輕人不尊師重道,大學校長夾在政府和學生之間,無法在學術上貢獻所長。愛之深,責之切,丘教授接受本刊訪問時,直指回歸後中學教育完全失敗,孕育出一代缺乏歷史感、文化觀,沒有理想、楷模的年輕人!
丘成桐整個成長階段都在香港度過,接受的是港英殖民地教育。17歲培正中學畢業後,入讀香港中文大學數學系,3年間便完成4年制的大學課程,隨即赴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深造,在著名華裔數學家陳省身教授指導下,僅用兩年就取得博士學位。
1982年,因攻破困擾數學界四分之一世紀的「卡拉比猜想」(Calabi"s conjecture),丘成桐獲頒被視為數學界諾貝爾獎的「菲爾斯數學獎」(Fields Medal)。
對於香港教育的變遷,丘成桐瞭然於胸,也感觸良多。去年12月,他回港為有份創辦的恆隆數學獎擔任評審,出席參賽者答辯會。剛升讀中文大學一年級的金獎得主梁辰楷令他留下深刻印象,欣賞梁同學基於興趣鑽研數學,動機單純。但另一方面,他又察覺時下香港普遍年輕人積習深重。
做校長要怕學生又怕政府
今年68歲的他對教育仍然孜孜不倦,中美兩邊飛,擔任哈佛大學William Caspar Graustein講座教授和香港中文大學數學科學研究所所長。過往每逢香港有大學遴選校長,丘成桐總被認為是適合人選。可惜他始終興趣缺缺,「不能夠發揮我所長,回來有何用?」他道出做校長的目標是:要能夠在學術上做出成績!「現時大學校長的困境是既怕學生,又怕政府,結果什麼也做不來。」
母校中文大學正展開遴選新校長程序,接替2018年離任的沈祖堯。早前有中大學生代表要列席新校長遴選委員會,遭校董會拒絕。在此之前,不同院校學生衝擊校委會或圍堵校董會事件時有發生。
丘成桐不怕大學政治化,但最看不過眼年輕人動輒拿美國來相比,「以為美國很民主,民主到可以胡說八道」。
「我在美國47年,從未聽聞有一間大學可以讓學生加入遴選委員會,事實上連教授也未能加入」。他以哈佛為例,自己作為教授,僅獲校董會發電郵邀請表達意見,最終決定權仍在校董會。「一個剛中學畢業的學生,對大學運作一無所知,學問未有基礎,何以會覺得自己有資格選校長呢?」
他坦言高等教育本來就是不民主,「假如民主,為何是我作為你的導師?為何是我決定你能否取得博士學位?雙方地位非對等,因我比你知得多,否則何須跟我學習?」丘成桐憶述自己就讀中大時, 當時覺得遴選制度很合理,「不知為何這十多年間完全改變了!我覺得很多事情是因為中學教育失敗,學生缺乏對民主和文化的基本了解!」
抗爭不忘尊師、守法
丘成桐經歷香港火紅年代,讀書時亦有參與社會抗爭、保釣運動,那時社會對立不比現時少,有些學生更被懷疑是共產黨,但師生間仍然互相尊重。
對於有人形容現時的學生有如文革時期的紅衛兵,丘教授覺得學生未至對老師作出身體傷害,但言語上的傷害亦相去不遠矣!「在美國,學生雖會直呼我叫Yau,但基本上是尊重的,因為知道我們教授的學識比他們高。」他慨嘆,中港台學生法律觀念一直都很薄弱,近年更變本加厲。他舉例說,四十多年前參與保釣運動時,一些同學過馬路「衝紅燈」,他想阻止,對方卻稱「我們在搞革命,何須遵守法律?」
丘成桐認為,抗爭要在法律下進行。「沒有法律基礎,民主便不存在!會變成我丘成桐口中說的就是民主,你說的便不是,我比你更民主,但這怎算民主!」對於有年輕人宣稱香港是一個民族,應該獨立,丘教授以「可悲」、 「不幸」來形容,認為這是因為香港過去十多年取消中國歷史作為必修科,導致年輕一代對自己的文化根源缺乏認識,未能建立與中國的感情所致。
丘教授直指,回歸後教育政策制訂者難辭其咎,在中學取消中國歷史作為必修科,以及加入通識教育都是一個災難!「教改大錯特錯,不教歷史是絕大錯誤,所謂通識教育是假的,真正的歷史內容,學生是必須知道的!」
教育政策制訂者難辭其咎
丘成桐以親身經歷說明讀史的重要性,父親丘鎮英去世前擔任中文大學前身崇基書院哲學系教授,在父親的薰陶下自幼熟讀古文詩詞及歷史,一套《史記》讀得滾瓜爛熟。他憶述,年輕時讀到唐朝盛世便覺興奮,戰敗亡國就黯然傷心,透過學習中史產生了家國之情。另外,學習詩詞歌賦也能牽動對中國文化的情懷。
「不教歷史,學生難以對國家有感情依託。」丘成桐認為,即使不教中史也應該教香港歷史,所有歷史都不教無異數典忘祖!對於很多人擔心教歷史會被當局利用來洗腦?丘教授以他中學時期讀鴉片戰爭的歷史為例,當年港英政府避重就輕,將鴉片戰爭稱作「貿易戰爭」,但課本上寫「貿易戰爭」又如何,大家都知道是怎麼一回事。「共產黨可以自己宣稱文革好,但最低限度大家知道箇中事實,可以用理智分辨是非好壞。」
他惋惜時下年輕人連一些基本的事實亦無從掌握,公然用「支那」這種字眼,他們不知當年中國人所受到的侮辱和慘痛經歷,對這字眼毫無感覺,才會說出這種無聊話!丘認為任何一個國家的人民都需要有歷史文化作為支撐。「我兒子在美國長大受教育,了解美國歷史,因此感情上就對美國文化有依託。」他批評,部分香港年輕人緬懷港英年代,卻對港英、英國歷史很無知。
至於香港的通識教育,他認為是另一大災難,令學生變得「通通唔識」!「有一批人,以為自己識得美國或歐洲的教育,認為學生的書包太重,便以通識取代其他科目,以為從報紙上學習,便不用強記背誦,其實有什麼教育不用背誦呢?我兒子在美國讀書,會被叫上台模仿林肯總統發表著名的蓋茲堡演說,不也要先把演說全文背誦!」
多年前,丘成桐已批評香港教育不重視精英教育,只著重平均主義,把精英學生的水平拉低。他曾憶述,上世紀50至70年代出現過不少傑出的數學家,近20年少了很多,與精英教育減少不無關係,「以前香港多私立中學,很多都很高質素;二三十年前開始轉為津貼學校後,水平就下降了」。
Photo Credit: 信報月刊提供丘教授直指,回歸後教育政策制訂者難辭其咎,在中學取消中國歷史作為必修科,以及加入通識教育都是一個災難!
青年乏理想 難買樓是藉口
對於部分年輕人怨聲載道,丘成桐認為政治問題、缺乏上流空間、以至買不到樓都只是藉口,主因是缺乏理想。他以自己為例,14歲時喪父,要背上債務,家境貧窮。為了幫補家計,中學開始兼職做補習。「八兄弟姊妹居於沙田土泥建的村屋,遇上颱風搖晃不定,隨時會倒塌,日子還是照過;試過為了方便到培正上學,寄居黃大仙天台學校簡陋課室。」當年不理現實的困厄支持下去,全因心中有當數學家這一更宏大的理想。
那些年追求理想的動力來自對知識的渴求,沒有考慮到生計問題,「數學是很精採的事,我覺得為咗做數學,有得食就足夠,其他都不在乎,但現時的年輕人想法不一樣,他們希望賺很多錢!」丘指出,美國的年輕人會花一生時間從事環保工作,希望保護地球,亦有人會遠赴非洲,為當地人改善衛生條件或維護人權,他們追求的都是崇高的理想,反觀在香港較少看到這種情操。
他認為,香港年輕人缺乏理想亦與缺乏文化修養有關,禍源亦是教改,因為要對歷史文化有感情寄託才能建立個人理想,才能從中學習如何成為一個偉人。「年輕人需要楷模,缺乏文化基礎,猶如原始人,何來楷模?」他舉例說,讀生物學的年輕人或會希望成為發現DNA雙螺旋結構的分子生物學家James Watson和Francis Crick,或者提出進化論的達爾文,研究物理的或會追求像愛恩斯坦或牛頓般傑出,對政治有興趣的或會以林肯、華盛頓或孫中山作楷模;如果腦海一片空白,對歷史偉人毫無認知,如何能認定楷模,跟隨其足跡走下去!
獲丘成桐盛讚的2016年恆隆數學獎金獎得主梁辰楷就以二十世紀初著名英國數學家哈代(Godfrey Harold Hardy)作為楷模,哈代鍾情純數學,其著作包括A Mathematician』s Apology(《一個數學家的辯白》),認為探究數學是為了數學的單純,而非其應用價值。哈代的故事近年被拍成電影《數造傳奇》(The Man Who Knew Infinity)。
標題為編輯所擬,原文標題「丘成桐:教改大錯特錯,通識通通不識」
責任編輯:歐嘉俊
核稿編輯:王陽翎
他說的這些也許是事實(反正我不知道是不是),可他怎麼知道其他國家的大學不是這樣呢?他也提到了美國的哈佛大學是吧,可是美國有那麼多的大學,難道每個大學都是哈佛大學嗎?那全世界那麼多大學又怎麼說?話說回來,他這種批評的聲音是出於對大學教育的關心,是值得肯定的,只是好像憑藉我們個人的能力並不能改變這種現象的,再說了,你說這樣不好,那全國那麼多大學那麼多老師你要創造一個環境去容納他們,你有那個能力嗎?很多不良現象是確實存在,但改變不是一時就能實現的,它需要付出時間、付出努力。我很佩服他,但不建議大家都這麼做。
簡直放p,崔上過復旦做過一個演講,裡面學生教師的理解能力堪憂,面對崔就只能和稀泥,面對種種證據為何不提,針對袁濤,弄一個節目全場針對袁濤這說明什麼,攻擊年輕人,站在道德制高點就因為復旦,袁濤寫的有錯么,尤其是廣播,尤其是復旦學生的發言,採訪的都是同幾個復旦學生,聰明的人都會閉嘴,在問請問面對錯誤一所大學承認不行么,然後向袁濤道個歉不行么,江西那個主持人我看可以下台了,太垃圾了,主持人要公證不要有引導性大家都是大學出來的還不知道么,復旦就笑了,一所三流大學都做的比他好,至少我讀的學校教師是認真教,還教我們抵抗制度,他在門口抽煙,然後課堂上就問為什麼沒人說這裡不能抽煙,復旦是什麼,我看了幾期視頻,真的有負復旦二字,袁濤一直希望復旦好才說的那幾句,說校訓不能反思校訓么,說給交大這不是恨鐵不成鋼么
我很想說一下袁濤你是不是有點笨,既然你要你說他們交的不好,你混也能比他好,那你是不是可以去跟你批判那些科目的老師挑戰一下,你也去上上課是否能比他們更好,能否達到你認為的水平,是否你也能像美國老師一樣負責,如果能達到你從某些方面可以贏了,甚至你可以說連這樣比不過我的人都可以當老師當教授是不是我這也可以了,這個挑戰估計是可以接受的,我等著你後面的挑戰與說法。
今天下午看到「某旦之恥」老番茄轉發了這個視頻,特地翻出完整版的節目。在整個節目中,可以看到題主所說的「主持人」並非主持人,與教授一樣是節目的嘉賓,在節目的前三分之二部分(原節目是分三個部分,請了三位與主題相關的學生,袁濤是第二位)一直與教授處於對剛狀態(第一部分二人矛盾相較第二階段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吧)……微博里那段應當是「別有用心」的剪輯?
最近復旦相關的老視頻有點多啊,陳果老師的「朋友觀」以後又是這個……是不是復旦最近大新聞有點少……
俺個人立場站教授,不過俺感興趣的是袁濤現在過得怎樣?推薦閱讀:
※豫章書院(青山湖陽光學院)事件的後續(追責)進程!!!?
※怎麼看待「2條小黃魚"吃"掉顧客4628元 涉事餐館未明碼標價」?
※杭州「藍色錢江縱火案」保姆是否構成死刑?
※為什麼說如果魯迅活在當代就是公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