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清朝的統治給漢族服飾的造成了多大的影響?

近期在女醫明妃傳里看到了很多明朝時精美的服飾,迥異於清宮劇里的旗袍馬褂,那麼到底清朝的統治給漢族服飾的傳承造成了多大的影響呢?


試著強答一記。

服飾方面,清統治者所採取的最具影響力的措施是「薙髮易服」。因此這裡我主要講一下這個政策及其影響。

先說最基本的結論:漢服復興者(包括我早期)認為,漢族服飾消亡,始於剃髮易服,這個說法是不嚴謹的。以目前服飾史相關的書籍來看,還達不到徹底斷絕的程度,但「消亡過半」,應該還是有的。

這個問題下的知友 @楊雨卿 君提供了幾部相關的著作,很有參考價值,但我也想就這幾部著作與楊君商榷一番。——我認為楊君的回答中 「某些漢服黨所謂『滿清剃髮易服政策強行扼殺了漢族服飾文化』的無聊論調簡直naive。」略有偏頗,「扼殺」談不上,但確有一定程度上的破壞。

首先是第一部著作,沈從文先生的《中國古代服飾研究》。

在楊君提供的材料里,第一句點明時間:「清初」。清朝薙髮易服的政令不止下過一次,第一次在《東華錄》中記載,順治元年(1644)五月三日,清人剛剛進入北京,即下令薙髮易服,但遭到非常強烈的反抗,因此薙髮易服令不到二十日就不得不取消。

順治二年(1645),江南平定,統治者下令:「亦限旬日,盡令薙髮」、「不隨本朝制度者,殺無赦。」不過這個禁令並沒有解決問題,到順治三年,洪承疇發布嚴令,方開始有所改變。順治六七年間,官員的服裝開始出現定式,但不限於民間。到康熙九至十年間(1670~1671),「復申明服飾之禁」。據學者葛兆光先生的研究,他認為在這段時間裡,服飾開始有所改變。(葛兆光《大明衣冠今何在》,史學月刊,2005年)

沈先生在《中國古代服飾研究》中提及的薙髮易服,其結論的論據有二,其一為《耕織圖》,刻於康熙三十五年(1696),二為《姑蘇繁華圖》,作者徐揚,繪於乾隆十六年(1751)。——相比較沈、葛兩位的結論,其間隔相差八十餘年。

兩者史料對比,這裡採用沈氏的結論,蓋《耕織圖》、《姑蘇繁華圖》皆為獻於帝王之物,不太可能會出現偏差。因此結論為最晚到1751年,江南地區的男子依然保持晚明服制。不過,在沈先生在《中國古代服飾研究》的序言中提及清代服飾是這麼說的:「至於明清二代,時間過近,材料過多,因此只能就一時一地引用部分圖像材料結合部分朝野雜記,試作說明。」故竊以為沈先生於清一代,只研究了清前中期的漢族服飾,對清中後期的漢族服飾缺乏論述,若想了解清代漢族服飾後期的發展,僅《中國古代服飾研究》一書是不夠的。

另外,周錫保先生在《中國古代服飾史》中提到一件事:乾隆在三十八年(1773),諭:「衣冠必不可輕言改易」、「所願奕葉子孫深維根本之計,毋為流言所惑」。( 周錫保《中國古代服飾史》,451頁,中國戲劇出版社,1984年),再一次強調了需堅持本朝(清)的服飾。因此,「在乾隆三十八年後,漢族服飾是否被強制更換」也有了相對確定的結論:江南一帶(以及南方)有很大的可能執行了 「薙髮易服」;至於北方,尤其是政治中心的京師更是如此。——朝鮮洪大容在《燕記》記錄一事,乾隆三十年(1765),朝鮮使者穿明制衣冠入京時,清朝的官員好奇圍觀,問道:「貴處衣服,是遵何代之制?」可見在當時,清朝上層社會知識分子已對明制服飾感到陌生。

楊君第二份提供的材料,是袁傑英女士的《中國歷代服飾史》(不是袁英傑),這部著作在2006年的時候出了第二版,我看的是第一版,並未發現楊君資料中的部分,目測資料中用的是第二版。

來看畫線處:

1.久而久之,滿族人反而受漢人影響,明朝服飾一度恢復。

滿族服飾受漢族服飾影響,這一點是有的,主要限制於女裝,公服方面,用明制度而廢明服飾。(周錫保《中國古代服飾史》,451)縱觀史料,薙髮易服令多次推出,但在前期無一不遭到強烈抵制,只是越到後期執行力度越高,反抗力量越小。清初期的所保留的服飾,是歷經了鬥爭與反抗之後的結果,而不屬於在消亡了之後的「恢復」。

2.對於漢民族來說,這也意味著一種外來的衝擊結果,一種由強制到自覺,自然形成習俗的結果。

由強制到自覺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

1801年朝鮮使者吳紹載出使中國,在觀看了當時中國的服飾後,言道:「漢人見東國衣冠,莫不稱羨」云云。(《日本現存朝鮮燕行錄解題》,《京都大學文學部研究紀要》第四十二號,170頁),此外,漢族人也自嘲自己易服後的服飾為「韃子打扮」。(俞彥述《燕京雜識》,林基中編《燕行錄全集》第三十四卷,東國大學校韓國文學研究所,1992)可知士人群中無奈,迫於時勢的心理,稱這種心理為「自覺」,是不恰當的。不過,薙髮易服推行至1801年,其國民離明甚遠,因此市井平民之中,對舊朝的歸屬感已經遠不如清初,倒確實有可能以此為風俗習慣,而這這種習慣也是以慘烈的代價換來的,是「被迫的自覺」。

第三則資料,採用的是孫世圃先生的《中國服飾史教程》。

畫線處:「清令難以推行」——在早期確實如此,但在後期,按照上文《燕行錄》的記載來看,薙髮易服的政策推行得可謂成功,因此也沒有畫線處二所說的不了了之。況且十從十不從的提出者為金之俊,明亡後降清,康熙元年(1662)告老還鄉,也就是說,這條建議是其在康熙元年(1662)之前提出的,如果當真可以使滿漢相安、薙髮易服之策不了了之,何以在康熙九至十年之間重新提出禁明服的規定?

「大部分南方和北方山區鄉村尤其是廣大百姓的服飾,仍依明制。」——但是根據周錫保先生《中國古代服飾史》中所言,有這樣一個傳說:在福建並相傳有「留髮不留人、留棺不留屋」之語。(450頁)這個事例周先生雖在書中說道屬於不實之傳,然可證其政令已傳至南方,此後大部分南方百姓的服飾如何,那就需要再有進一步的探討了。

「甚至在辛亥革命時期,有些裝束還明顯地有明末的特徵,或完全相仿。」——這裡的「有些裝束」如果是指女裝與部分男裝的話,那確實是對的。不過對於這一點,我沒有進行更進一步詳細的考證,如有相關出處、材料,懇請告知。

另外兩則材料,一是馮澤民先生的《中西服裝發展史》,二是《清代服飾展覽圖錄》兩者相類,都談及女裝,提出女子服飾在清保存了二百多年,如果沒有改制的話,那麼這個觀點也是沒有爭議的。

現在談影響。

「十從十不從」未見於正式的明文規定,也不見於正史記載,但根據一些學者考證認為,此事有一定的可能性。若此事為真,則這可以看作是滿漢鬥爭的過程里相互妥協的結果。不過,「十從十不從」中也有一些矛盾之處,因此也為人所質疑。

「十從十不從」,已有答主說了,因此這裡我只提兩個比較有爭議的:

男從女不從:男子剃頭梳辮子穿滿服,女子仍舊梳原來的髮髻,穿漢族服飾。

男子中比較常見的滿服有:

馬褂,為滿族人騎馬時穿的服飾,特點為長至臍,袖有長袖、短袖、寬袖、窄袖,襟有對襟、大襟、琵琶襟,屬於一般男子服飾。

馬甲:原王、公主服飾,到清後期人人可穿。

袁傑英女士在《中國歷代服飾史》中提到,清代男裝主要是長袍馬褂,長袍袖端呈馬蹄形,因此又叫馬蹄袖。客觀來說,馬蹄袖上卷可以方便手部活動(比如射箭之類),下翻可以禦寒,比較實用便捷。

綜上,男子服飾的變革有時間性、地域性(可能)。——上文如馮澤民先生提出在偏僻之地沒有易服的情況,這點我採用了周錫保先生書中的一個反例。誠然,古時交通不便,閉塞之處也有可能有政策執行不力的地方,不過在馮先生的著作里沒有進一步的資料闡述,是以持疑。且即便馮先生的論點正確,閉塞之處畢竟已非主流文化聚集地,缺乏一定的代表性。

男子的首服,應該只保留了由明制改制的瓜皮帽,薙髮的影響,使首服脫離了當時人民的日常生活。

至於女子之服,由於女子可以不從清制,因此可以保有明代服飾制度,但也不是經年不變。女子多穿襖裙,到後期則改裙為褲,順治以後,上衣袖管開始減小,一般在一尺許。乾隆後期蘇州、淮揚之地成為服飾中心,服飾種類繁多。也出現了前代不曾有過的服飾,比如「一裹圓」等。——如果「十從十不從」的政策是真的,那麼在某種意義而言,女子服飾實際上是處在一種融合演變的狀態。——這種演變是屬於正常的演變,還是屬於非正常的「異變」,有待商榷。(服飾資料出自周錫保《中國古代服飾史》)

娼從而優伶不從:娼妓穿著清廷要求穿著的衣服,優伶在表演時可以穿著明制的服飾。——不過這裡僅制服飾方面,薙髮是免不了的。順治末康熙初,有戲子「欲扮女妝,以故未經剃髮」,結果皇帝大怒,稱:「不剃髮者斬,何嘗有許優人留髮之令。」(《清世祖實錄》卷七十八,順治十年十月戊子)。

比較滿漢服飾特點,可以看出,滿族服飾注重實用;漢族服飾注重禮儀,這分別是與漁獵文明與農耕文明在服飾上的體現,薙髮易服的實質為兩個不同文明間的意識形態之爭。站在統治者的角度而言,薙髮易服的政策有利鞏固其統治地位,——站在今天的角度上看,甚至可以說在某種程度上促進了民族融合,於國有利。然而,功不飾過,過不掩功,這世上沒有功過相抵的道理。依照歷史評價的標準,評價歷史事件必須充分考慮到當時的歷史背景與歷史條件,否則以今人之觀點,論古人之是非,無論如何都有失公允。薙髮易服其在推行時的野蠻與兇殘,與對漢族服飾文化造成相當大的摧殘,這是同樣是不可否認的。強制性地使某一民族接受本民族的文化,周錫保先生在書中對此的評價更是上升到民族壓迫的層面。

歸納之後得出結論:薙髮易服對漢族服飾造成極大的摧殘,這是肯定的。但還不至於達到目前主流所說的「消亡殆盡」的程度,更準確的說法應該是「消亡過半」。


剃髮易服是明末清初清朝以「不從者斬」為手段,令其統治下包括漢族及其它少數民族的男子改剃滿族髡髮髮型的「剃髮令」,以及改著滿族服飾的政策。詳見「十從十不從」:男從女不從,生從死不從,陽從陰不從,官從吏不從,老從少不從,儒從釋道不從,仕宦從而婚姻不從等。總之,為了穩固統治,所有其他民族的比較明面上的習俗都要遵從滿族。因不願剃髮而死者不在少數,如果你有閑心,隨便搜搜就能找到很多很多資料。盡信書不如無書,很多研究清史的人刻意美化或者模糊這些統治手段,只要你願意多方面了解,肯定能夠分辨出真假。而且,此事並非只是針對漢族,包括很多南方其他少數民族,只是漢族對其統治的威脅最大,執行的最嚴格。


西周服飾:窄袖,衣長齊膝,衣襟處理有的表現為「向右作矩形傾斜,不到腋即直下」,類似清代廠字領,髮式也常做編髮。

按照沈從文的說法:(這是)我國古代階級形成初期,統治階層人物尚未完全脫離勞動,為便於行動的衣式。由商到東周末春秋、戰國,沿用已約一千年,社會中下階層始終還穿用到。……春秋、戰國以來,……寬衣博帶成為統治階級……尊貴象徵。上層社會就和小袖短衣逐漸隔離疏遠,加上短靴和帶鉤,一併被誤認為是游牧特有式樣了。事實上所謂「胡服」,有可能還是商周勞動人民及戰士一般衣著。

清代推行的男子服飾,本質是一種戎裝,和西周的軍事貴族服飾別無二致。


《國之殤——漢儀不復見,何日變中華》

寬衣大袖、峨冠博帶的服飾,加上蓄髮、束髮的傳統,共同構成華夏民族延續上千年的獨特風景線,也成為古典中國文明在外觀上最重要的象徵!可以看成是華夏文明的外在軀體!蓄髮、保衣冠成為漢人捍衛民族文化千秋祖業和堅守民族大義的象徵!不僅如此,當時的朝鮮、日本等華夏文化體系的國家,也把漢族服飾文化當作華夏文化標誌!1644 年(明崇禎十七年),這是中國歷史上「天崩地裂」的一年,這年3月,李自成北上攻取燕京,崇禎帝自縊殉國。李自成進北京,派人招撫駐紮在山海關的原明寧遠總兵吳三桂。吳三桂經過考慮,決定歸順新朝,並回京朝見「新君」李自成,在回京途中,聽聞家產被抄,愛妾被虜,頓改初衷,回師山海關,佔領關城。李自成聞訊,決定征剿吳三桂,21日,雙方激戰山海關,22日晨,吳三桂情勢危急,帶隨從衝出重圍,至關外向駐紮在關外覬覦已久的多爾袞部剃髮稱臣,歸降滿洲軍,雙方合兵。26日,李自成敗退回北京,旋即西撤,清軍入關,「定鼎燕京」。皇太極認為,女真金朝的滅亡是因為改穿了漢人的寬袍大袖,繼爾廢棄騎射,從馬上下來,「數世之後,皆成漢俗」。因此,為避免再度崛起的滿洲民族被 「漢化」 ,其裝束絕不能改變,這是保證弓馬騎射的必需!否則,就會有「祖業衰歇,以迄於亡」 的危險。皇太極對他的想法堅信不疑,還以之「垂戒」後世,成為清王朝的基本「國策」。進一步的,滿洲貴族不但恪尊自己民族的風俗習慣,還將其強加給被征服各地的漢族人民。在他們看來,只要漢人肯剃髮易服,除去自己民族的傳統服飾,就會斷絕其復明之路,效忠滿清統治者,作滿清的順民;而漢人和明廷官吏則把堅守自己的服飾髮式,作為民族大義的表現。雙方以之為衝突的焦點,進行殊死的搏鬥。

清順治二年(弘光元年1645年)六月十五日,清軍攻佔南京,多爾袞即遣使諭令多鐸「各處文武軍民盡令剃髮,倘有不從,以軍法從事」。措辭非常嚴厲,結果自然是激起各地人民的強烈反抗,清廷的惟一手段,就是譴兵四處瘋狂屠殺。滿清王朝的辮子、衣冠就此在血泊中固定下來。 他們不允許漢人保留漢族的習俗,避免漢人因髮式、衣冠的差異引發「華夷之辯」,產生「亡國之痛」,進而起來 「驅除胡虜」。使自己重蹈蒙古人的覆轍。所以滿清的剃髮易服政策執行的是如此的殘酷、血腥而又堅決、徹底!「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這種野蠻的民族壓迫政策,引起了漢族人民的極大憤恨。清軍佔領南京之後,剃髮令依次達到蘇州、常熟、太倉、崑山、嘉定等地,人心大嘩,群起抗命,紛紛挺身進行武裝鬥爭,清廷隨之進行殘酷鎮壓。六月十四日,清軍攻破常熟,清將佟某下令屠,殺戮甚慘「通衢小巷,橋畔河干,敗屋眢井,皆積屍累累,通記不下五千餘人,而男女之被擄去者不計焉。」(《海角遺編》)十六日,佟某等滿載金帛子女而歸,常熟復起自衛。八月十七日,清軍復來,見不剃髮者即殺。八月二十五日,清兵北巡常熟以北之福山塘,迫令剃髮,「沿塘樹木,人頭懸累累,皆全發鄉民也。從滿清入關到平定三藩,三十七年之多的屠殺,全國南北皆成廢墟!漢服最終從華夏的土地上消失。滿服的長袍、馬褂、瓜皮帽,再加一條金錢鼠尾的裝束,就這麼在刺刀、血泊中被固定下來。有思想、敢反抗的忠勇之士幾被殺光,留下的大抵是一些順服的「奴才」,當剃髮易服砍下了最後一個具民族意識和反抗精神的漢人的頭顱時,就決定了在華夏上大上葬送的不僅僅是一襲衣冠! 隨著時光的流逝,滿清標榜的「滿漢一體」的衣冠髮式,不斷地麻痹著廣大的「好死不如賴活著」的漢人的神經。這種民族情緒雖然始終沒有徹底消亡,卻也越來越趨於淡漠。當剃頭令的血跡逐漸被歷史的塵埃遮蓋,漢族士人一批批趕往科舉考場再派往四處為官之時,中國人的對滿清的認同也在不知不覺當中漸漸形成。清初的北京居民見到身著漢式衣冠的朝鮮使臣,還痛哭涕泣,到清中葉,再見到同樣的衣冠,反覺驚訝,認為自己的剃髮垂辮、窄衣緊袖,才是「華夏正宗」。

1667(清康熙六年)年到北京的朝鮮使者回國之後,在其向朝鮮國王的報告中感嘆道「漢儀不復見,何日變中華?」可見,在這位使者的眼裡,漢族衣冠的消失代表著中華文化的消亡!他並且說,當時的北京居民,見到他的衣服,低頭哭泣,神情悲慘。「見臣等著冠耳,指示其兒曰,此乃明朝舊制,垂頭而泣,見來慘然矣。」(《李朝實錄》顯宗八年正月),漢族人民遭受的精神摧殘於此可見!這種「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極端殘暴的民族壓迫政策,使外國人也無比震驚:「至今為止,用如此殘忍的手段迫使一個民族放棄自己的風俗習慣,世界上還沒有類似的例子。」滿清政府為什麼這樣做?因為它是少數民族,單憑一點有限的武力,和由這武力所締構的窮凶極惡的專制政權,來奴役廣大的人民。它害怕文化,害怕人民的民族思想,越想越怕,恐慌得不得了,才來這一手文化殺戮。中國歷史上的民族政權交替時代有過,但從來沒有一個像滿清統治者這樣,徹底摧毀漢人的衣冠、服飾,徹底絞殺漢人的民族意識,從精神上到肉體上徹底把漢人弄成俯首帖耳的奴隸!

滿清佔據中國之後,和中國同處一個文化體系的朝鮮、日本,對滿清中國的態度大為轉變:

「日本、朝鮮和中國,漸漸從文化上「本是一家」到「互不相認」,漸漸的互不相認,象徵著「東方」看似同一文明內部的巨大分裂。就在清帝國最興盛的時代,朝鮮到中國來的使者們卻看到了已經不再「中華」的帝國風景,於是不再認同這個原來仰視的宗主國;而日本人在對中國漂流商賈的觀察中.也表現出來一些微妙的、發自國族自尊的輕蔑和警惕。一個曾經到過北京、承德和瀋陽的朝鮮使者說,這個帝國已經是不折不扣的蠻夷了,我們為什麼還要向他們致敬?他不再去想「中華上國」 的昔日風華;一個沒有到過中國的日本文人也說,感謝大風,讓蒙元的艦艇和大軍沉在海底,也感謝大海,讓我們和蠻夷的清帝國離開好遠,那個時候,他也沒有去想這只是「一衣帶水」。」

實際上,世界各國,對中國古代人的印象,大都是拖著辮子的滿清人打扮。偶爾翻看一日本人繪製的漫畫「水滸傳」,裡面的北宋人居然有拖辮子的!更滑稽的是,越南人繪製的征氏姐妹「打敗」馬援漢軍的宣傳畫,其中的東漢官兵居然也拖辮子!亞洲國家尚且如此,歐美洋人自不必說!可怕的是,中國的傳媒還在拚命給國人強化這一印象,甚至許多少不更事的孩子,也把辮子當成華夏民族的「專利」,如此數典忘祖、認賊作父,自我醜化,淪為萬國諸邦之笑柄!

自從滿清佔據中國,日本對古典華夏的心理認同就逐漸消退,乃至變成對現實清國的鄙夷與仇視。在滿清最興盛的時代,不斷有中國船到長崎,也不斷有一些遇見風浪的船漂到日本的各個地方。之間常常會有一些不愉快的事情發生。當時的日本人明明知道中國漢族人對當時辮髮易服很在意,但偏偏「哪壺不開提哪壺」,就要喜歡在衣服上面做文章,挑開已經漸漸平復的舊時傷疤。原因很簡單,因為日本讀書人雖然對歷史上的中華文化有欽慕之意,但是對現實清國的存在卻相當蔑視。……所以打心眼裡對滿清有一種敵意,因此在記載了服色之後,他不忘記添上一句:「滿清太祖皇帝自韃靼統一華夏,帝中國而制胡服,蓋是矣。」他們說,中國已經榮光失盡,因為滿族人的入主中原,所以「今也,先王禮文冠裳之風悉就掃蕩,辮髮腥膻之俗已極淪溺。則彼土之風俗尚實之不可問也」。 現在還留下不少當年日本人好奇的繪畫,繪畫中的清國人都是「辮髮胡服」,與史書記載中的華夏衣冠和他們想像中的中華人物,已經大不相同,於是,他們特別仔細地詢問,並且用畫筆把他們的形象畫下來,不僅是獵奇,也借了這種外觀的描述,表達一種文化上的輕蔑。日本人的邏輯很有趣,一方面他們覺得中國衣冠已經成了野蠻胡服,滿心地瞧不起,一方面要證明自己衣冠是文明傳統,卻又還得證明自己穿的是正宗中華漢服。因為只有證明自己古代衣冠源自上古中華正宗,才能證明文明在日本而不在中國。所以,他們不斷在漂流人那裡尋找自我證明。一個叫做關齡修的日本人,便拿了日本保存的深衣幅巾及東坡巾,告訴中國人說,這是「我邦上古深衣之式,一以禮經為正。近世以來,或從司馬溫公、朱文公之說,乃是此物」。而且故意問中國人說,你們那裡一定也有這樣的衣服吧?中國船員仔細看過後,只好尷尬地承認,這是「大明朝秀才之服式。今滿清衣冠俱以改制。前朝服式,既不敢留藏,是以我等見於演戲列朝服飾耳」。 最可笑的,是中國人自己,上千年漢唐衣冠喪失殆盡,穿個旗人的馬褂,卻叫「唐裝」。至於「旗裝」,可以望文生義,也就是旗人婦女的袍服,雖然今天的「旗裝」 和清代旗人女子的旗裝比較起來略有變化,但仍然保持其基本特點:立領、緊身、衣袖窄小,用衣扣。真正見到漢人發明、創造的寬衣大袖是卻稱為「和服」,而和漢人的傳統服裝沒有血緣聯繫的馬褂、旗裝,反登堂入室,鳩佔鵲巢,成為中國的「國服」,甚至也獲得了洋人的鼓噪、吹捧。面對這種歷史的捉弄,實在令人苦澀不堪!又痛心無比!


給你一個上限吧,肯定比辛亥革命之後的西化影響要小。


帶乾貨 【多圖預警】

——以上摘自沈從文《中國古代服飾研究》

——摘自袁英傑《中國歷代服飾史》

——摘自孫世圃《中國服飾史教程》

——摘自馮澤民《中西服裝發展史》

——摘自台北故宮博物院《清代服飾展覽圖錄》

由此可見,某些漢服黨所謂「滿清剃髮易服政策強行扼殺了漢族服飾文化」的無聊論調簡直圖樣。所謂的「漢服」從問世到現在僅僅過了十五年左右。另外十五年過去了,這個概念尚未被任何一本權威詞典收錄,也沒有被任何一個權威部門所承認過。

最後感謝 旗袍是漢服吧 吧主的乾貨。

放上原帖地址http://tieba.baidu.com/p/2155745834?share=9105fr=share

p.s. 少站隊,多看書,反正本漢民做不到和這種人有什麼民族認同感。


不知道,應該是融入了一些旗服的特色,領子有了很大變化,但還是上衣下裙,但是還不如不融,明朝的漢族女裝款式明顯比清朝漢女的好看啊。也比清朝豐富。說起清朝,小時候錯過了還珠格格劇,像還珠格格裡頭上頂著比臉還大並俗不可耐拼盤似得的大旗頭,話說看不慣你真的會覺得美嗎。男人禿頭在加辮子真的帥嗎。不覺得丑大都因為看慣了。髮型不說了,至於衣服,個人覺得男裝確實還是不錯的,女裝真心一般啊。。。中庸范的直筒長袍不美也不醜吧,倒是簡潔,但是,你配色還敢在俗氣一點???去你媽的,本來形制款式就一般了,你還不在配色布料上用點心???這點甄嬛傳做的好些,所以也看下去,畢竟布料很精緻支撐我看下去了,劇情台詞也比還珠好。我也就把話挑明了說。這就是年幼時我對還珠真實的感受。不看還珠格格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造型問題,我的童年裡一大遺憾啊。


一是平民服裝樣式滿族化,女子服裝在清前期倒是跟明末區別很小,從康熙以後逐漸變成滿漢融合的樣式,男子也是。其實剃髮易服,我覺得只是剃髮比較激進,服裝是逐漸受上層影響變化的。

二是服裝配色的變化,上層統治階層的審美也影響下層的審美,配色變得很俗。


推薦閱讀:

朱元璋強制色目人和漢族通婚,有哪些利弊?
我們曾經也侵略過歐洲和日本並得意地看作是輝煌時期?為什麼不對此反省和愧疚?
怎樣看待唐朝皇室的鮮卑血統?

TAG:歷史 | 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