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師是如何工作的呢?

當一個普通人去見催眠治療師,催眠治療師會用哪些技術手法來對你進行催眠?讓你在情緒、感受、認知或行為上實現改變呢?他們到底是如何工作的?


催眠治療前的準備工作

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和壓力的越來越大,很多人雖然不只感到身體上的勞累,但是心理方面卻出現了很多問題,所以尋求心理治療、催眠治療的人也越來越多。對治療性催眠的理論知識的掌握和職業要求也逐漸趨於完整和精細化。首當其衝的就是催眠治療前的準備工作,因為這是第一步要注意的,就像賽跑中的起跑階段一樣。

一、催眠治療的意義和作用。

治療性催眠可以幫助人們利用他們自己的心理聯結、回憶和生命潛能實現他們自己的治療目標。催眠暗示可以助長對能力和潛能的利用,它們早已存在於人們內心,但卻由於缺乏訓練和了解而處於未被使用或未被開發狀態。催眠治療師精心探索患者的個性,探明什麼樣的生活知識、經驗和心理能力可被用於處理這個問題。然後,治療師助長一種催眠體驗方式,使患者可以利用這些獨特的個人內心反應來實現治療目標。

二、準備階段的工作步驟分解。

(一)起初,在治療性訪談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建立一種充分融洽的關係:帶有積極情感的認知以及治療師與患者之間的相互尊重。通過這種融洽關係,治療師和患者共同創造一種新的治療性參考框架,它會成為一種成長的媒介,患者的反應將會從中發展起來。這種融洽關係是一種手段,它可以確保治療師與患者相互關注。雙方都發展出一種「是定勢」或者對彼此的接納。治療師想必已經有很強的觀察和共情能力;患者在學著觀察,並達到一種反應專註狀態,那樣一種極度專註的狀態,可以對治療師所提供的有細微差別的信息做出反應。

(二)在觀察中收集資料。催眠師要了解患者的問題、儲存的生活經驗以及將用於治療性目的的知識。患者之所以有問題,是由於其習得性限制。他們被困在那些不允許他們探索和利用他們自己的能力以達到最佳效果的心理定勢、參考框架和信念系統中。人類一直還處於學著利用他們潛能的過程中。理想的治療性變化創造了一個新的非凡的世界,患者可以從中探索他們的潛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他們的習得性限制。治療性催眠是一段患者可以突破其限制性框架和信念系統的時間(經歷),這樣,他們可以在他們自己的內心體驗到其他的運行模式。這些其他的模式通常是反應潛能,它們是從先前的生活經驗中習得的,但出於這樣或那樣的原因,卻不為患者所用。治療師可以探索患者的個人經歷、性格和情感動力、他們的工作領域、興趣、愛好等,評估對實現治療性目標有用的生活經驗和反應能力的範圍。

(三)心理框架和信念系統的建立。只要人們相遇並發生密切的互動,這種情形就會發生。在催眠治療中,心理框架和信念系統的這種自發的開放和轉變被精心地研究、助長和利用。催眠師處於一個持續的探索過程中,探索患者的問題在其本源上的限制是什麼,探索可以打開什麼新視野,幫助患者擺脫那些限制。在催眠治療前的準備工作中,心理框架被以一種能夠使患者對稍後在催眠期間所接受到的暗示做出反應的方式所助長。在催眠期間,暗示經常起到類似鑰匙的作用,可以打開早已建立起來的某些心理框架的鎖中患者聯結過程的鎖栓。許多催眠工作者已經描述過正式催眠誘導之前所說的話可以怎樣增加催眠性暗示。有效的催眠工作通常是在我們幫助患者為達成治療性目標而創造一種最佳的態度和信念系統的準備階段之後。

(四)最佳的態度。它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便是期待。患者對治療性變化的期待允許他們擱置其問題本源上的習得性限制和負性生活經驗。信念的擱置和對於治癒異常高的期待,常常會引起這種有時在一種宗教信仰系統中所可能達到的不可思議的康復。這種不可思議的康復,可被理解為我們在催眠治療中為助長治療性反應所利用的常規過程的一種特殊呈現。

這個階段在整個催眠過程中的作用很重要,就像是蓋一棟房子,如果地基打不好,房子就蓋不起來,即使勉強蓋出了房子的形狀,也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出現諸多問題,麻煩不斷。所以催眠治療前的準備工作一定要做好。

更多催眠知識可以訪問:催眠心理網_旨在普及科學催眠術及提供實用的催眠培訓課程


這得先從催眠發展的三階段說起。

催眠發展的第一個階段叫權威式催眠,第二個階段叫標準化式催眠,第三個是艾瑞克森式催眠。艾瑞克森式催眠是當今國際上最流行的催眠療法。

第一個階段,即權威式催眠。國內有人從事這樣的催眠,它的主要特點體現在治療關係上:治療師是至高無上的,從上往下催眠著被催眠者。如果你不容易被催進去,那我們就說你對催眠有「阻抗」,這個叫權威式的催眠。

上世紀20年代,美國的實驗心理學家霍爾發明了標準化式催眠,很多國人對於催眠的認識也與這個標準化有關。標準化式催眠的定義是:不管治療師什麼樣,來訪者怎麼樣,治療師都用一個統一的指導語來引導來訪者進入催眠狀態。這樣就會出現有的人容易被催眠,有的人不容易被催眠的情況。霍爾還發明了很多測試暗示性的問卷,他認為,如果不能被催眠,就是暗示性差的表現。

第三個階段的艾瑞克森式催眠則認為,來訪者和治療師是一種合作關係。從某種程度上講,如果來訪者信任治療師,那麼他們的治療關係就特別牢固。這樣,任何的來訪者都能夠進入催眠狀態。

需要祛魅的是,受一些催眠節目的誤導,許多人對催眠抱著既恐懼又期待的想法。他們既怕催眠能夠在「控制」他們意識的情況下逼迫他做一些事情,又期待催眠能夠做到立即見效,藥到病除。這兩種想法都十分不切實際。催眠沒有那麼神奇。很多情況下,在臨床催眠中,治療要起到作用,是需要治療師和來訪者的不懈努力的。(選自中國催眠治療學組方新文)


需要根據不同的來訪者採取不同的催眠引導方法,用催眠回溯等方法,解決問題。


推薦閱讀:

媽媽出軌了,我該怎麼辦?

TAG:心理 | 心理諮詢 | 催眠 | 催眠大師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