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讀書但是為什麼文筆不好?
01-24
讀書分很多種類,文筆也分很多種類;看你讀什麼書,所謂暢銷書,一些流行小說,網路小說,網文,心靈雞湯,報紙等,這些屬於消費書籍,也就是說,它們其實是一種商品,或者通俗信息傳播渠道,作者並不需要非常高超的水平就可以寫出來,它有一種套路的。另外,就是所謂「無用書」,例如詩集,散文小說等文藝類作品,我這裡指的是經典文藝,並非網路小說,那也是一種文藝,但是檔次是非常低的,從這些經典書籍裡面,可以學到一些文藝寫作技巧,同時是對思維能力的訓練,但是社會風氣浮躁,許多人標榜讀書,其實還是看心靈雞湯,商業成功書籍,嚴格意義上,不算讀書。
文筆,有的是指產生效益的文案,這是一種;另外是文藝創作,這是一種藝術,它的追求是沒有功利性的,而且很難短期內獲得成功,這需要長期積累,對生活的觀察,這需要一定的天賦。看樓主想要什麼文筆了。如果你指的是想當作家,創作文藝類的作品的話,需要多讀沒用的書,需要天賦和勤奮,另外看老天賞不賞飯給你了,沒那個天賦條件,還不如老老實實的做個平凡人。找一個風格,模仿,寫作是一種匠心,和手工活一樣,需要積累,需要領悟一些技巧。
首先,我們來明確下讀書和碼字是不同且相互影響不大的兩件事。再者,就讀書而言,從序到結尾,哪怕你看的是大作,閱讀深刻,感悟良多,坦白說就我個人而言除非刻意也記不住書中的任何一句話。所以,閱讀這件事,主要在於思維,拓寬思維提議,建立自己的思考模式。其次,我們再來看看寫作,我們常常發現作家文人都在導向:靈感,創作需要大量的靈感和觸動作為基石,這種因素我個人覺得可能和天分有關。所以哪怕是最簡單的言辭可以創造出大作,對於詞藻的華麗和嚴肅並沒有要求。最後,那閱讀和寫作有沒有聯繫呢。我個人覺得有,對於我這種一般人而言。寫作只是為了裝逼,那麼書中的辭彙和組合,就是我們應該學習的地方。看的多了,自然發展我愛你也可以是凌晨四點看海棠花開未眠,在於,對於不同詞句的了解和把控力。
母雞會下蛋但不一定會來個煎荷包蛋,廚師不會下蛋但會煎荷包蛋……
你讀書時沒有攝取表達方式,而只看了內容
今天剛看了【如何閱讀一本書】,有一點關於看書的體會,暫且記下來吧。
書中說到了讀書的四個層次。1.基礎閱讀說白了就是識字的能力,能理解一句話的意思,絕大多數人都能很好完成。2.檢視閱讀通過快速瀏覽,忽略掉大部分細節,從一本書中找出主旨思想。儘管這個層次看起來很簡單,但我認真琢磨了一下,自己經常出現看完一個東西,卻無法說出主旨的情況。3.分析閱讀仔細的閱讀某本書,體會作者的思想和意圖,甚至包括寫作手法和表達方式。這種閱讀方式已經從被動接收轉變成主動思考。如果大量的採用這種閱讀方式,不僅能很好的學習書中的內容,還能潛移默化中形成寫書的架構。4.主題閱讀這個層次是分析閱讀的擴展。通過廣泛地對某一個類型或者幾個類型的書進行分析閱讀,總結出各自的異同點,包括內容,寫作方法等。這個層次的閱讀有點類似於做研究時,寫綜述的水平了。絕大多數人不會也不太可能採取這種閱讀方式的。如果暫且認同以上觀點,那麼為什麼閱讀了很多書,還是不能很好的寫作就明了了。根本原因在於讀書的層次,即閱讀質量。我們可以通過閱讀獲取知識,也可以通過閱讀獲得寫作思考,但後者顯然不在大多數人的考慮範圍內。
因此,在讀一本書之前,應有明確的判斷,需要在怎樣的一個層次上去閱讀以獲得自己需要的東西。當然,僅僅閱讀是不夠的,踏實寫作是必須的,以上知友回答了很多,但我認為這是間接原因。很多人練習很多依舊無法寫好,其根本原因如上,我自己就是很典型的例子。所以要寫好一篇文章,必須堅持兩點:1.廣泛的高質量的有層次的閱讀。2.不斷地寫作。誰說吃貨一定得是好廚師?!一個是獲取,一個是付出,走的路線都不一樣。
理論是理論,實踐是實踐。你理論學得再好讀得再認真,漲的也只是可自由分配的屬性點。不肯動筆實踐把屬性點加進去,也不會有多大長進。
我吃了二十多年飯,也沒有當廚子的天賦
我不愛讀書,為什麼文筆還不錯?
有些東西太過刻意反而達不到
多讀,多思,然後多寫寫自己對所閱讀內容的理解。
任何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踏踏實實打好基礎才是關鍵。
我也愛看書,但是我文筆也不好,雖然寫不好,但你看好書則以
推薦閱讀:
※如何理解東野圭吾的《惡意》中所提到的「我敢說不論如何醜惡的偏見,它的產生絕對不是歷史或地方的錯」。?
※怎樣選擇一本適合自己的書?
※如何向別人深入介紹一本書?應該從哪些方面,按照怎樣的步驟?
※關於漫畫家蔡志忠,隨便扯兩句……要不今晚你親自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