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佛堂廟宇這些應該被商業開發嗎?
01-26
早些時候關於寺廟是否應該收門票就有過很多爭論,這對於中國的一些窮地方甚至關係到了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不僅僅是和尚,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過去僅僅是一點香火錢已經滿足不了市場的需要!作為旅遊景點,甚至編故事,炒一些子虛烏有的東西也是常有的事。為什麼在如何經營寺廟的方式里,中國只能採用最充滿銅臭味的那種?我沒有去過日本京都,我不知道其他國家是怎麼經營的?有如此「官商勾結」,把一所寺廟當搖錢樹的情況嗎?為什麼今天的中國和尚不能像唐僧、鑒真、李叔同那樣安安靜靜的生活呢?
如果一個人想要象唐僧、鑒真、李叔同那樣安安靜靜的生活,他在哪都能安靜地生活,不一定非得要出家,如果一個人無法安安靜靜地生活,即便出家也無法安靜地生活。
還有,這樣的問題討論起來除了增加怨氣,毫無意義,廟宇是否被商業開發完全是因緣合和的結果,我們不可能改變人們對物質、金錢的追求,也無法改變中國的宗教管理局和旅遊局,對於我們無法改變的事情,不斷地抱怨是沒有意義的……當真正的修行人都離開了廟宇,安安靜靜地修行的時候,或者當這種商業開發越來越猖獗的時候,人們不再去廟裡燒錢的時候,自然就到了廟宇清靜的時候,這也不過是因緣合和而已,所以目前這種情況,只不過因緣尚未合和而已,不值得為它煩惱,知道被商業開發,就在家裡安靜地修行就好了,不去就完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那不是自尋煩惱嗎?
還有,別提日本,日本的很多寺廟是父傳子,子傳孫的,和尚是可以結婚的。真要用日本管理寺廟的方式,中國人就更怒了。謝邀。
從寺廟的角度,出家人清修之地,不應該商業化。從個人修行的角度,都可以。
題主提到了唐僧、鑒真,這兩位可不是安安靜靜生活的主,都為弘法事業偷渡出國,唐僧一次成功,鑒真失敗五次,最後在日本使團的幫助下才順利東渡。昔日蓮花生大士在印度的墓地修行,以屍體為座,祭品為食,裹屍布為衣。現代人的物質條件總比蓮師好得多,真修行的和尚、信眾,怎麼會被區區寺廟商業化嚇退?一句話:要寺院經濟,不要經濟寺院。
怎麼說呢,默默無聞只顧清修的小廟有。香火不斷,名震四海的大廟也有。而一旦想成為大廟,做法各個時代因時而異,但重要的一點是識時務。
少林寺是我國大廟的典型代表,北魏是因佛教盛行興起,唐初著名的十三棍僧事件讓少林找到了李世民這個靠山,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到元朝福裕藉助蒙古人之力統一少林各宗派,奠定今天少林寺雛形,而明清在以往名聲基礎上武術得到發展,少林僧兵也幫助國家屢建功勛。
這樣看下來,我們現在對於少林的詬病其實也就是對於各寺廟詬病的一個縮影,少林作為我們漢傳佛教的始祖,歷經千年,幾經沉浮,之所以如今右香火旺盛,做到的也無非是我上面提到的三個字:識時務!! 商業化最成功的少林寺,和政府眉來眼去也好,各種負面新聞也好,只是人們主觀認為的佛門應該是清修之地。但是少林寺自古就是這麼一路走來的,現在做的事和歷史又有什麼分別。感謝邀請。可以開發,但應該有個度。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