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美讀大學,選一個繁華的城市重要嗎?

如果是在中國,學生相對會選擇在北上廣這些地方讀大學


對懷有世俗之心容易受誘惑的大多數人來說,是重要的。假如你看到以下場景沒有動心的話,那麼大城市與否就對你不重要:

看到加州技校的學生開車十分鐘就能來到美國最大的華(zhong)裔(guo)人(can)士(guan)聚集區,而你思鄉的時候,只能徒步二十分鐘來到城裡一家墨西哥人開的麵條店;

頂著惺忪睡眼坐了六個小時的紅眼航班來矽谷某巨頭面試,發現某S校的學生是吃完早飯之後騎車來的;

了解到紐約某常年被黑學校的學生可以憑學生證二十美元每周看百老匯新劇,而你想提升情操只能等自己學校的戲劇社給你室友贈票的時候多給一張;

來美國多年,終於在系裡那幾個中國人之外結交到了波士頓某高端人士,發現人家查爾斯河畔那幾所學校的學生天天稱兄道弟互相吹捧,還互相選課,好得跟 Barnard Columbia 似的;

在這些時候,你只能默默地在內心吶喊:「這算什麼,老子的宿舍一個月只要四百刀!」 嗯,你開心就好。


在下先自我介紹一下——University of Minnesota Twin Cities的社會學,然後是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的International Affairs.

GPA還算過得去,真貨?「我是一個二手的人文學家,我人文學家好幾個月了。」

國內的話常住青島和北京。

好,答正題。

——————————————

首先,這個問題是一個要取決於每個人各自實際情況的問題。比如最關鍵的就是涉及到職業發展時,有些學科很看你所處的位置——你的大學或者研究生院在哪裡將直接決定你的實習、social networking、以及最寶貴的未來工作的機會。

有些學科則沒大有所謂,你要是學古典學那麼也許深山老林晨鐘暮鼓最適合你。

我舉一個非常簡單的例子,喬治華盛頓大學所在的華盛頓特區,以及擴大到大華府區域(涵蓋北弗吉尼亞和南馬里蘭),在每年的夏天和冬末春初都會迎接一大批來自於美國的二三線城市(嗯,村兒)乃至東岸一線城市以及教育名城的學生。

在下在華府呆了兩年半的時間,見到的來自於東岸各州乃至美國那些所謂landlocked states的學生多到數不來。隨便點幾個學校的名字吧:Cornell, Purdue, Penn State, Harvard, Yale, Princeton, Brown, Lehigh.

有趣的是,這些人學的都是political science, public affairs, law, communication, journalism, foreign service/international affairs等. 因為當然的了——這是華府,這是美帝的政治中心,以及所有能對這個國家乃至於對這個世界發生改變的新聞的出處。

Jon Stewart和O"Reilly在我校的Lisner Auditorium撕逼,一票難求。三架陸戰隊一號飛過天空。同性戀反對者如喪考妣。以及各個國家的間諜在你面前走過。

This is the town, a place of southern charm and northern efficiency. DC是美國最北的南方州和最南的北方州的交界,在下生性刻薄,管這叫「老、少、邊、窮」地區。它不可謂不老區,不可謂不少數民族聚居區(黑人人口百分之五十以上),不可謂不邊區,至於窮是在下所見的一群二十多歲到三十歲的掙扎的年輕人有所感。

所以你若是如上學業專攻的學生,那麼毫無疑問的,來DC做個實習來DC找工作乃至來DC讀書,這是非常值得的。

尤其是涉及到政治、法律、新聞專業的,來DC吧。

另外,在DC請一定要對於這種事實習以為常:Cocksuckers have a dream, a dream to change the world; on the other hand however they cannot change the frequency of DC"s metro transportation.

啊,反正我已經畢業工作了,也不用看一群又紅又專的imbeciles,或者是purely intellectually challenged的可憐東西在我面前跳了。不論你在北美的哪,blistering stupidity prevails. This is Murica, baby!

其次,你如果有讀博讀研的打算,那麼你的第一個alma mater,也就是你的本科母校(在此只談美本)將會對你的思維模式有著非常巨大的影響。

這個影響涉及到方方面面——有車這回事兒重要不重要?花費30分鐘在公交車上或者在計程車上究竟是長還是短?中國餐館裡一盤簡單的炒菜的定價究竟哪個價格是正常的:是10美金還是12美金還是16美金?你吃的回鍋肉有沒有用兆豐和的豆瓣醬?你除了在家裡吃火鍋以外有沒有別的選項?你會在哪裡打發你想要優雅度過的閑暇時間?你會和什麼樣的什麼階層的什麼政治取向的美國人以及他們的子女發生交集?街上有沒有神神叨叨瘋瘋癲癲的宣揚末世論的硬核基督徒?需要不需要錢包里常備5到20美金應付打劫?需要不需要帶現金出門?

哦哦哦當然的了,還有對於土豪的定義,對於多元化多種族社會的定義,對於種族歧視的設身處地的體會,對於開車習慣的養成,對於房租的感受……以及最重要的,你對於周邊的人,不論中國人還是美國人,對於他們的愚蠢的個人閾值的設定。

在下在Minnesota的Minneapolis加St. Paul呆了四年,在Wisconsin的Superior湖畔的Superior市(嗯……就在明州的Duluth市旁邊,不過你也真他媽好意思說你自己是個市)呆了一年。

Minnesota是我深愛的北國,我無時無刻不懷念那裡的一切一切——凜冽的寒冬(零下28度到零下32度的極端低溫,這也是這個地方讓許多許多人敬而遠之的最重要原因),無盡的蒼穹,黑色的沃土,讓人心情舒暢的多情的湖水與大河,壯美的夕陽,寧靜的夜晚,無盡的原野里奔跑的野兔與叢林中的鹿,還有僅限於Minneapolis一處的質量高的不同尋常的中國餐館。

Minnesota全州三百萬人,在雙城地區有一百萬人。在下是青島的高中畢業的,所以這個地方的人口和自然環境給我帶來的震撼非同小可。在那裡的五年時間,我自己已經變成了一個非常二三線小城市的人——而原本的我非常嚮往在上海或者北京這些中國的超大城市生活。

賺恰好夠生活的錢,做簡單的工作,真心誠意的對待摯友和親人,組建家庭,富有自嘲精神並與此同時裹夾狡黠但友善的諷刺意味,不把自己太當回事,把對方也不太當回事——但給予對方應得的每一分尊敬。

真的,三觀這種玩意兒就是一個深深地讓你愛上、深深地打動你的地方,這個地方反過來對你的愛意的饋贈和回報。在下為這個我心中的故鄉寫了不知道多少文字;在下在經歷窮途末路的時候,想到回家,進入腦海的也是明尼蘇達。

最後,生活成本和生活質量是極為重要的,但有多重要是你自己的認識。

這包括剛才提到的一個月你要為你的客廳或者卧室花多少錢,你願意在通常情況下最多為自己的一頓飯花多少錢(不下廚的情況下),你吃的回鍋肉是怎麼炒的,你吃不吃得到烤鴨,你忙到深夜你的夜宵選項是什麼。

既然談到錢了,那麼不妨也問問看,你想為你的一個課三個或者四個學分花費幾千美金。(噫,這好像是最重要的問題)

口腹之慾固然重要,然而卻不可以被這征服。我見識過數位立志以學術為業的心地純凈的赤子,他們這些人也是在下不打算讀phd的原因之一——我實在贏不了他們,我不自信自己的能耐。

而有趣的是,大華府周邊的中餐館質量簡直是令人驚駭的糟糕——作為一個魔性的美式中餐愛好者,花了十美金出頭買的一小份米飯加芝麻雞combo簡直難吃到了三觀崩塌的地步。

然而花不到小費前稅前不到七美金,明大的HongKong Noodle的芝麻雞lunch special能把你這鳥店整個炸飛到平流層——外酥里嫩,酸甜適中,米飯足量,還帶剛剛好熱水汆過的西蘭花。飯量小的,打包回家吃第二頓甚至都可以。

你花了大價錢卻吃了屎(DC是孤例中的孤例,在這地方你應當探索除了中餐以外的選項,想吃好中餐請自食其力),和你物美價廉的享受一頓實實在在的暖心暖胃的中餐,這個已經是極大的差距了。Such is life.

然後你回家,你看著你月租一千七的一室一廳,然後懷念你月租一千的一室一廳。

這他媽叫一個慘。但有些時候,你有必須過這種日子的理由。就像有時你因為僅僅是短暫的停留,所以委屈自己睡兩層comforter墊起來的床墊或者充氣床或者不知道上任主人是誰的mattress一樣。

總有一些東西讓你接受這些安排,然後去成為更好的人。所以你耐得住寂寞,你比別人忍得住。或者你在聲色犬馬中within and without. 然後在各種激蕩的思想和念頭中發現自己想要做的最好。

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大概就是這樣的道理吧——知道自己要做的是什麼,為了做得更好去哪裡,然後去感受接受哪裡的生活。

然後為愛你的人,你愛的人,回報你所能給與的一切。

——————————————

也不知道這個答案被什麼大V臨幸了…好吧…讓我放點私貨吧

B站上可以搜搜看「伯嚴音樂帳」,個人向音樂選集。

然後…很快會開一個個人公眾號…不過目前還沒寫好第一篇文章。

——————————————

公眾號:boyancabin


我一位普林斯頓的朋友來到哈佛,看到門前的地鐵站,留下了激動的淚水。

你們體會一下。

很多去校園游的同學容易被自然風光迷惑,但是請記住你是去安家四年的,不是去度假。

一看就是新概念英語沒學好。


重要 即使你不在市中心(很少有大學在市中心 連哥大和紐大都不在紐約最繁華地段) 你起碼也得離大城市近。

西北離芝加哥30分鐘車程 芝大離市中心不遠 哈佛MIT都在波士頓 耶魯…雖說紐黑文城市不咋地但起碼也在城裡

相反 達特茅斯和康奈爾基本就偏到一定程度了 周圍連能說得出名字的大城市都沒有 真心無聊 即使這兩所學校的校園和設施都是一流 另外杜克也蠻偏的 但校園巨漂亮。

作為土生土長的北京人 在美國村裡上了三年高中 我一萬個不願意去村裡上大學 我想我能代表一些人的觀點。首先沒大城市心裡特別不爽 村裡待著會抑鬱 其次很多探索美國文化的機會就丟失了 衣食住行在村裡基本無法滿足 再其次 城市機會絕對比村裡多 找實習找工作找朋友 etc。至於題主你自己怎麼想的 建議參觀每所學校之後再作決定。


如果不考慮找工作、只是讀書的話,真是各有各的精彩(我真的很喜歡村裡安靜孤獨的生活好嘛!),大城市反而誘惑太多、花錢的地方也多,不利於潛心學術(當然這個取決於具體專業和個人發展方向)。

美國比較好的一點在於,村裡(三線城市)也有非常完備的基礎設施,很多地方的條件比城裡好,只要有車,生活非常便利舒心。國內的二、三線城市相比北上廣而言可能就相對缺乏這類保障,我們才會為了生活質量自動往大城市靠攏。所以如果能在美國大農村裡找到收入不錯的工作,那就千萬不要去城裡啊!!!趕緊買地、買大house!!!大城市的房價直接讓你分分鐘哭昏在廁所!!!

轉一個自己的私人知乎賬號寫的答案:美帝農村大學上學跟城市大學主要的不同有哪些? - 李天天的回答

住在城裡的小A:

早上出門離開和其他兩個同為留學生的室友們合租的公寓,步行前往downtown的學校上課。因為公寓離學校近,就在市中心,所以房價也特別高,只能三個人擠一室一廳。公寓有地下停車場,但車位要單獨收費;也可以停路邊的street parking,收費價格不高,但大多有2-4小時的限制,不能過夜。所以就一直沒買車。想想朋友的車因為違停被開罰單無數,還被拖過一次,總共花了大幾千美刀,還是11路最靠譜,就當鍛煉身體了。

學校其實就是城市水泥森林裡的一棟不起眼的樓。圖書館、教室、辦公室全在裡面。今天上完課以後,為了完成小組作業,和其他組員去學校附近的咖啡館開會,順便吃個午飯。除了最常見的星巴克以外,這裡還有很多獨立咖啡店,或者只在這個地區才有的連鎖店。餐館也是,中國同學們在Chinatown可以吃到正宗的家鄉菜,價格也不貴;想吃其他地區的美食,也能通過Yelp在附近找到評分最高的店。上次一個愛好啤酒的男同學就推薦了一家特色酒吧,提供市面上完全買不到的私釀啤酒,而且每天的酒水單都會更新。

下午,小A路過一家著名的獨立書店,順便進去買了一本書。走過幾個街區,到了Chinatown的菜市場,選購這幾天晚飯的食材和一些生活用品。美國超市去得不多,偶爾去CVS、Walgreens看看開架化妝品,去Trader Joe』s、Wholefoods買零食,國內經常逛的美國超市沃爾瑪反倒沒去過。微博上老見到有人說Costco的東西特別多,什麼時候蹭朋友的車一起去好了。

晚上回到家準備做飯,結果室友也回來了,嫌做飯麻煩還有油煙還要洗碗,準備點外賣。要不是為了省點錢,其實小A也懶得做飯,畢竟自己出國前從來沒做過飯,練了這麼久還是做得一手黑暗料理,還不如打電話給中餐館點個外賣,讓人家給你送到家門口。正吃著飯刷著微博,室友突然說周日要不一起去XX博物館看展覽吧,微博上說有個啥活動免門票的。兩個摳門的文藝青年一拍即合。

飯後正準備做作業,突然聽到外面有人爭吵,不一會兒就響起了警笛聲。城裡面幺蛾子真多啊,小A想起了不久前附近有個鐵門緊鎖的店鋪門口停著警車和消防車,一支高壓水槍正在清理著什麼,門底下留出了疑似血跡的紅色液體……

住在鄉下的小B:

新的一天從踏進車裡的那一刻開始。冬天時可能更糾結:因為要把車從大雪裡挖出來。公寓的停車場基本都是露天的,非常非常大,所以也會積很厚很厚的雪。有時候這個十幾萬邁里程的N手破車打不著了,還得自己診斷出了什麼問題,叫朋友來jump start或者幫忙,一來二去也就獲得一些關於修車的新技能。周圍沒有什麼行人,偶爾有遛狗或者跑步的鄰居,會對你善意地微笑。馬路上的車也不多,平時哪怕所謂的上下班高峰期也不堵車,除非學校有什麼活動,比如有球賽,那就交通管制了。

開到學校停車場,還要艱難地跋涉到教學樓,有時候甚至要坐shuttle bus;沒辦法,學校太大,離教學樓最近的停車場是給教職工的,或者得買很貴的停車許可permit。上專業課的教室基本就在學院,但有的課會在別的樓,要是不幸這樣的兩節課連在一起,就得飛奔著穿越校園。

中午懶得跑太遠,就在學校食堂吃飯。美國菜的主食說來說去就那幾樣,幾種肉、芝士和麵包的排列組合。別說學校沒有中餐了,就連這整個城市(或者說整個村)也沒幾家中餐館,能做正宗中國菜的就幾乎沒有了。陳皮雞芝麻雞左宗棠雞宮保雞就是美國村裡人眼中的中餐。

與其被坑錢還不如自己做呢。一天的課結束後,小B開車去了沃爾瑪買最近需要的生活用品,吃的嘛就買了點肉、牛奶、雞蛋和美式零食。其他的中餐調料和特殊食材(比如大米、豆腐、小白菜),雖然有的美國超市也有,小B還是覺得在全村唯一的那家亞洲超市買比較靠譜。最近也能買到正宗四川火鍋底料了,可以約同專業的幾個朋友一起在家涮火鍋啦。

回到家後,自己燒飯炒菜(對自己的烹飪技術越來越滿意了嗯),拿iPad看Youtube上的國內綜藝或電視劇,平凡的一天就快結束了。學霸室友還沒回家,一個人在偌大的家裡,要不是放著視頻,估計要被周圍過於無聊而死寂的氛圍逼瘋。多少次因為沒事幹,去寵物店裡逗小貓,或者半夜心血來潮去逛超市,或者跑到學校健身房試圖練肌肉……小B現在就想早點畢業,去大城市找工作,或者回國。不過要是真回到五彩斑斕的大城市了,會不會某一天又想起這個寂靜平和的夜晚,曾經的自己。


一提到繁華的城市,就立刻想到燈紅酒綠,立刻想到揮霍無度,立刻想到荒廢學業,這是非常片面的思維定式。如果你在村中能專心學習,幾年都不會覺得抑鬱或者厭學,那喧囂的城市也不會對你產生什麼負面的影響。同樣,如果你在城市中能浪到飛起,那到了村中也不可能踏下心來學習。那些以自己在村中的親身經歷,得出「什麼都沒有的地方反而更容易專心學習」的觀點的人,多半並沒有在像紐約市這樣人口密集的地方上學的經歷。

我曾在紐約和加州分別學習,工作過一段時間。以我個人的感受而言,繁華的城市可能更有益於激發我對學習和工作的積極性。城市裡的節奏會讓我更快地投入到工作中,也更容易有一種輕微的時間壓迫感,不易鬆懈,可以讓我很自然,很連貫地專註於手頭的任務上。繁華的城市有諸多好處,雖然生活成本會高一些,但方便的民生設施同時會壓縮我的時間成本。而在交通不發達,環境清幽閑適的村裡,我的學習積極性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損,生活反而愈加慵懶。

我從小學一直到高中,都是在人口比較密集的環境之中讀書上學,也在人口更為密集的地方上過課外班。背著書包坐地鐵,穿過琳琅滿目的時尚百貨購物街,摩肩接踵的人行道,高密度的教室,以及上課時窗外傳來汽車的鳴笛聲,這些元素已經成為了我「上課」與「學習」的一部分。如果強行地把這些元素抹掉,我甚至還需要一段時間去適應。

我認為很多去北美讀大學的人,在國內應該和我如上的生存模式差不多。倘若如此,那麼在學習方面,喧囂的城市並不會對你產生負面的影響。自己愛不愛學,想不想努力,朋友圈學術不學術,目標明不明確,這些對你的影響可能要比城市本身大得多。我那些愛玩兒的同學,在村裡比在城裡還浪;那些學霸同學,在城裡一樣能埋頭苦讀。你也不要被那些「滑鐵盧專心泡實驗室」什麼的案例所迷惑,你可以把滑鐵盧換成任意大學,都沒有區別的。


非常重要...

當時出國前微軟研究院的導師詭秘的對我說:「其實去美國還有一個很大的優勢,就是實在是太無聊了,沒有誘惑,只能好好讀書。」

當時完全沒有放在心上。來了之後才發現,尼瑪,說的太對了。

整個匹茲堡,能幹的事情最多的地方就是學校。 其次就是各種運動場所。除此之外娛樂活動基本為零... 能不好好學習么!

試想如果我去了哥大,面對著繁華的紐約。各種博物館,各種百老匯,各種演唱會,各種好吃的,還有人生從來沒有經歷過的男女比例4:6的華人圈,怎麼可能忍得了博士生那點可憐的津貼?必然速度quit去華爾街掙錢浪去了......

算了不說了我先哭一會嚶嚶嚶嚶


我覺得這個還是看題主你自己吧。大城市的好處無非就是信息通暢,生活方便,壞處也顯而易見,生活成本高的令人髮指。

如果題主是想本科後就工作的還是建議去個大一點的城市,找實習什麼的會方便一點。學校的networking和career服務也會更專業一點。比如我在UCLA,除了就業率高點沒看出這學校有哪好。

但其實對於找工作來說這些並不是那麼的重要,畢竟美國大學裡面的career center服務都是比較完善的。而且一般的實習都是在假期,只要之前找好了假期再過去就好了。找工作其實也是一樣的,只要是在大學周圍有大城市這樣去面試方便一點就好了。但據說就算是比較遠的地方,你飛過去面試是能提供路費的。所以大城市能帶來一定的優勢,但還是看自己怎麼利用資源。

但題主要是個吃貨的話建議還是去大城市,要不過不了多久絕對要死要活的往有中餐館的地方跑。UCLA的dining還算不錯的,但我吃久了也是煩的不行。這時候好處就體現出來了,去這邊sawtelle blvd附近(又被成為little Osaka)吃點中餐,日餐,韓餐,shaved ice,奶茶啊什麼的開車不到十分鐘,打個uber x也不到5刀。說到uber,尤記得各種小城市的同學連uber都沒聽說過的悲慘。而在LA(除了在北邊san fernando valley里),隨便打開uber,uber pool,uber x,uber suv, uber black想怎麼叫就怎麼叫。要吃中餐去東邊的San Gabriel那邊什麼都有,跟在中國沒啥區別。

要是題主跟我一樣其實對吃的不感興趣的話就當我上面那段白打了吧。其實對我來說這比較好的就是辦事方便一點,dmv幾十個,近的人多不行去遠的。電影院也是隔幾條街就有,theater也很多,演出基本每晚都有。雖然比不上broadway的show,但製作都還是很好的。除了theater還有就是博物館什麼的都很多了,這些也是夠看很久的。晚上你想出去坐坐,遍地的bar和club,總能找著幾個不查id的。在大城市真的就是不愁吃和不愁玩。

當然這樣的代價也是很昂貴的,住宿費比其他地方要貴出很多。對比一下LA和Davis差不多的房子月租金能差四五倍。即使住學校也會比其他大學的宿舍要貴出很多,一年住宿大概得15k左右吧。還有一點可能就是安全問題吧,相比之下城市可能差一點。

在LA也算逛了不少地方,也去過不少美國的大城市,我只想說要論繁華,除了紐約,美國的城市真是比不上亞洲的那些超級都市(東京,香港,北京,上海,甚至新加坡),畢竟人口密度差距太明顯。LA大部分地區看起來也就是中國的縣城~三線城市的城建水平。


結合我之前在美帝CMU讀書的經歷,說說自己的親身感受。

我覺得挑繁華的地方完全沒有必要。首先要時刻明確一點:自己是出去讀書的,並不是去感受美帝各種花天酒地的生活的,所以很多時候學校所在城市的繁華倒不如學校的名氣和校園裡設施的健全對於自己的幫助大。甚至相反,外面的花花世界對於人是一種誘惑,讓自己從正事(學習)上分心,被眼前虛假的繁榮所陶醉。正確的做法是專心地呆在library(比如cmu的hunt library)或者某個牛逼的hall里(比如gates center),把GPA拉高和把工作所需的skillset補全,然後在放summer/winter vacation的時候去繁華的城市或者奇藝的國家公園淋漓盡致地玩一段時間。

這裡不好意思容我多啰嗦幾句:我見過很多留學生出國後迷失方向,分不清優先順序,不知道自己要幹嘛的。其實方向可以很明確(雖然有點俗),那就是專心學習,好好學習(主業),後續拿到dream company offer或者牛校的教授職位,並且在讀書的過程中了解美國文化(副業),和漸漸融入美國的主流社會。注意上述主業和副業的輕重順序,切記不要本末倒置。最常見的錯誤有三類:一種是social控,就是你看他/她朋友圈或微博或facebook,發的都是各種social活動,一天到晚和誰誰誰老外們打成一片,好像天下我有的感覺。第二種是美食控,社交媒體里就是各種美食照片,彷彿一天到晚的活動就是吃吃吃。第三種是旅遊控,天天曬各種美帝自然風光特別是藍天白雲之類的照片,像村裡來的沒見過正常無污染的自然風光一樣。頭兩個月晒晒這就算了,有些呆了一年的還在發,特別那種發給國內觀眾的,目的不外乎就是引起別人的羨慕。這裡所說的三種情況每個人都可以有,關鍵在於程度和頻次。有一點要強調的是:乾淨的空氣,藍天白雲,好山好水,都是人家的,我們這些留學生就是看看和體驗下而已,壓根沒有所有權,甚至大部分時間都是看客罷了。而你的GPA,學位,你能拿到的offer package,你銀行賬戶里的錢,以及你每天的24個小時,卻是實實在在是你自己的資產(asset value)。所以,千言萬語化成一句:請在真正對你重要的事情上分配最多的時間和精力。

不好意思,讓不少人看了心裡不舒服,但是這些是事實。長痛不如短痛。

PS:例外是,如果你出國是沖著找工作去的,那盡量選擇你專業對口的公司比較繁華的地方,這樣對你的實習和找工作以及職場人脈都有很大的幫助。比如是計算機的話,那盡量去加州或者矽谷。當然,top 20的計算機學校可以忽略位置的因素,因為這些學校每年一線的互聯網公司都會去校園裡親自拜訪。


挖坑

------------------------

整體上來說,離一個繁華都市很近是個很好的perk,但是:

如果你不介意課外生活里有很多閑雲野鶴,那就不重要;

如果你的學校足夠NB,那就不重要;

如果你的學校雖然不在大城市,但到大城市有很方便的交通,那就不重要;

如果你的學校的academic rigor高於查爾斯河畔某克里姆林宮,甚至上了神碼academic stress排行榜,那就不重要,因為反正你能出校園的時間都不多。

貌似我村在樓里被黑了。


我來美國之前,在北京生活了五年時間,前四年住中關村邊,後一年住三里屯邊。

後來,我到美國馬塞諸塞州波士頓市讀研,先用了幾天了解城市,當時心理活動差不多是這樣的:

地鐵居然舊成這個樣子地鐵站里還沒廁所?

金融中心怎麼就這麼幾棟樓每棟樓也就這麼高?

新一點的電影院怎麼就兩家還都是思聰他爸的?

買衣服買新鞋怎麼沒地兒去?

開學以後沒什麼機會亂跑,只稍微覺得兩件事情比較影響生活,第一是外賣網站上的餐館比較少,第二是附近酒吧關門比較早,所以比較認真地做了一年的作業。

學習之餘,當然是和別人聊天,無論中國人美國人,都常常關切地問我,怎麼樣,喜歡美國嗎?環境適應嗎?

我一般的回答是,很喜歡學校,吃的很健康,生活比較舒服,健身也方便了,就是城市太小了。

在聽到「就是城市太小了」這句話的時候,美國同學臉上的表情一般是這樣的

中國同學臉上的表情一般是這樣的

然後他們都會跟我說,等你有時間了,去其他城市看看吧。

後來,我對美國有了更多的了解...細節就不講了,我只是五味雜陳的意識到,別嫌地鐵舊了有地鐵就不錯了,別嫌大樓矮了有樓就不錯了,別嫌電影院少了有imax就不錯了...

所以,當我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不禁在心中冷笑了一下,怎麼說呢,除了為數不多的幾(一)個城市以外,要在美國問A城跟B城哪繁華,轉換到國內的語境中,就跟問蘭州和保定哪個繁華差不多...

所以,要真是奔地域選學校的話,考慮考慮就業市場,校友人脈,生活成本就差不多了,要是懷著一顆奔著北上廣這個級別城市的心,就還是去北上廣吧!!!

======

PS: 對了,哪怕能在美國找著北上廣,能抽得到H1-B嗎?


我覺得選擇不同的城市就是選擇不同的生活方式。我就說說我學習和生活的城市。

人多

答主身處大紐約,初次來紐約你就能看到大馬路上行走著幾乎這個世界上所有膚色的人種,白人、拉丁裔、黑人、亞裔...,他們抄著來自世界各地的英文口音。有次在一家酒店,迎面走來一位黑人女士,朝我反覆說了幾遍「繆勒即」,我不斷的sorry,最後她緩慢地說了一遍我才懂…原來是「You OK?」

你可以有很多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而且他們都普遍熱情善於社交,八成還挺有趣。有句話說,世界上一半有趣的人在紐約,另外一半在去紐約的路上。

在這座城市你基本不會感到孤單(精神層面另說),無聊時呼朋喚友總有朋友會給你一個熱烈的答覆,除非考試周真的來了。

更豐富的文化體驗

美國的大城市基本上都有非常多大小博物館,還有N多數不盡的gallery,前段時間Rihana穿了件亮瞎眼的雞蛋餅大衣的Met Gala就是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如果你喜歡歌劇,這裡有最棒的歌劇演出,如果你喜歡時尚,這裡就是時尚的世界中心。Culture just seems to be in the air, like part of the weather.這句話來描述紐約實在不為過啦。

機會多

對於金融行業的同學來講,毋庸置疑紐約就是塊福地。不僅暑期寒假實習的機會很多,只要得空,平時的parttime也可以選擇做一做。每次我的Cornell同學來紐約都要在這兒住一晚,第二天面試完再千里迢迢趕回村。而我那天早上接到面試通知,下午做完小組case就能跑去中城面試。我同學得知後臉都綠了,我真的不是來拉仇恨的。

娛樂多

在紐約不必天天在屋裡轟趴,周末了約一幫同學去唱K,享受世界各地的美食,去各種各樣的bar和club。學院可以在midtown租一個bolling球館讓整個department的同學們一起嗨,或者搞一輛大船,把大家裝進去,一邊欣賞曼哈頓黃昏和夜景,一邊談天談地談XXX。

以紐約為例子僅作一個美國國際大都市生活的縮影,其他地方諸如芝加哥、洛杉磯、三番都能提供同樣的硬體和軟體。

美國的「大農村」沒怎麼長時間住過。有句話說,你若盛開,清風自來。如果內心有那份自在和悠然自得,在哪兒其實都一樣。


我覺得非常重要!雖然本人在讀書的時候還挺學霸,但是周末或者不忙的時候還是願意出去吃點好吃的,參觀一些沒有去過的地方。繁華一些的地方能給你課餘生活更多選擇。而且我覺得繁華一些的地方一般就業機會多一些,對於找實習找全職都有好處。雖然我在的地方不像西海岸東海岸那麼繁華,但是我們村工科找工作還是比較輕鬆的。不是有句話形容美國是「好山好水好無聊」嗎,選擇個不錯的地方給生活加點料吧!


抖個不靠譜的機靈。

我朋友本科Virginia Tech,中途轉學了。我們問過他那邊幾次校園槍擊案的事情,對方深深嘆了口氣,答道:

「在那種鳥不拉屎什麼都沒有的地方,你要是亟需排解發泄,除了殺人可能還真沒什麼別的渠道了....」

心理素質不好的人,就不要去這些閉塞的大農村了,為了大家好。


看情況。首先美國跟中國不同,二三線城市與一線城市之間的區別有,但是小很多。所以看你的兩個需求。一是文化娛樂需求,大城市會有更多的話劇演唱會等等的機會,小城市也不是沒有,但是還是沒法比。二是,像大家說的工作問題。如果你想在美國實習,或者畢業後在美國工作,不僅要找大城市,還要找東西海岸這種大城市扎堆的地方,這樣機會會多很多。

如果這兩個對你都沒影響,那我覺得在小城市也沒有任何問題。而且,如果申請到的學校比較好,那麼你的課業會很繁重,城市的大小也會影響不到。我大學的時候在每個學期20學分左右的情況下,加上樂隊,加上合唱團,加上公益活動,偶爾有空閑的時候你會只想睡覺和吃好吃的。所以其實沒差。。。但是畢業以後找工作就很痛苦,除了所在城市之外,最近的就只有芝加哥。。。所以我最後搬到猶他來了你造嗎。。。


身在著名的玉米地大學,個人還是更喜歡遠離城市的生活,房子便宜,車想怎麼停就怎麼停。

最重要的一點不是你的學校在不在城市,而是學校離工作機會近不近,學校離工作機會近不近,學校離工作機會近不近。


其實有車的話在農村也無所謂的…


如果要待一年以上的話,很重要,還是去大城市比較好。

建議題主去mitbbs上看看那些猥瑣男發的帖,基本都是中西部大農村的。

中西部大農村這些地方,生活節奏很慢,年輕人待久了很容易變得懶散,進取心漸漸消退。


是的,在大城市的話,你可以見更多的世面,對以後的工作很有幫助的。


學校所在城市的情況是選校的一個重要因素,繁華與否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

以美帝為例,一個繁華的城市,意味著更好的公共交通設施,更多的就餐購物文化活動的選擇,更小的求職成本。但同時也意味著更高(得多)的生活支出,(很可能得)更糟糕的治安,更多的危險因素。

最後選什麼學校,其實一般而言前人都有很好的總結各校的優劣,大體是根據專業的不同各有各的優先順序。比如我所在的CMU,凡是和cs搭上一點關係的項目,在美帝找到工作的機會都是很大的,但我聽說過一個TAMU的civil轉學到cmu,在cmu的fair里根本沒有合適的職位,最後還是去TAMU的fair找到的工作。原因就是匹茲堡作為老工業城市在工程建設方面需求已經很小了,而大德州還在高速的建設之中。

另外幾個回答說的比較清楚。題主根據自己的情況權衡得失做出決策吧,


推薦閱讀:

雖然「感恩節」的歷史很殘酷,但吃的還不錯
美國的貧富差距
欣賞紐約的絕佳角度,就在高線公園
20170705: 21支超緊湊/緊湊手槍的慢射不嚴謹對比測試 (中)

TAG:美國 | 大學 | 美國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