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講輪迴嗎?
佛教講輪迴,修來生,有轉世投胎,所以佛教所作的度人,是度人脫離輪迴,遠離顛倒夢想。 道教也講輪迴嗎?也度人嗎? ps.個人覺得越是真正的大道理越是簡單樸實,是可以被深深的理解認同的。而我們之所以覺得它深奧,只是因為被各種妄想雜思蒙蔽,因而不敢正視。所以,請不要用一些誰也聽不懂的玄之又玄,自己都搞不太清楚的道理來回答我,我也聽不懂(●_●不要說我太任性)╭(╯ε╰)╮ 我錯了,現在覺得大道理也許是樸實的,但不一定是那麼好懂的,orz…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是無名無相的,非至簡,非至繁,亦至簡,亦至繁……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謝邀。
道求今生佛求來世,道教不否認輪迴因果,但是不懦弱的把現實中承受的一切推託給前生或者後世,而是積極的去面對,用貧道寫的爛詩做補充吧。
前世之世不是我,後世之世不識我;前生有愛亦有惱,是否今生惱不多?欲得前世修行法,必得前世惡因果。莫想皆得前世好,不念前世曾有惡;今生尚有煩惱在,還把前世煩惱得。輪迴世間無牽掛,如同硬碟格式過;泯滅靈智從頭起,混沌自在任由我。修得心靈看世界,坎坷風雨任打磨。前世種種因,何須再說?
道教當然不講輪迴了。
全世界的宗教,唯獨印度人講輪迴。最開始的印度文明,是哈拉巴文明,在印度河流域,印度思想三大源頭之一。哈拉巴文明是文明人的文明,基本上沒啥怪力亂神的東西,他們的宗教是冥府宗教,直接靠想像力撕開死亡鐵幕的那種宗教。這支文明人,公元前1800年滅絕了。他們的後人和文化,零星的融入後來的蠻族入侵者和土著當中。現代的冥想,就來自哈拉巴人。
不過現在人一般把冥想和禪定混為一談。其實冥想和禪定截然不同。就像高貴優雅的哈拉巴人和住在樹林子裡面的那些要飯的土著截然不同一樣。禪定求的是禁慾解脫,是土著人創立的思想。
土著思想是印度人思潮三大源頭之一。另一個源頭是雅利安人入侵者。剛才已經說到,作為文明人的哈拉巴人已經滅絕了。自然,印度這塊地方,就剩下了雅利安人殖民者和被統治的土著人之間的鬥爭。土著打仗不行,雅利安人打他們,就從來沒輸過,還直接把他們都打到樹林子裡面去住,一部分土著淪為林居人。
土著和雅利安人在軍事政治上的鬥爭已經不現實了。唯一剩下的可能就是思想鬥爭,靠意識形態戰勝對手,就像當年猶太人靠基督教戰勝羅馬人那樣。
雅利安人是從伊朗高原跑過來的游牧民族,他們的綽號叫城市毀滅者。每摧毀一個城市,征服一個民族,就要把人家的牛羊放歸自然,把水渠扒掉,說是不能束縛水的自由,把水也得放歸自然。是不是覺得有點逗比哇。他們的文化屬於吠陀文化,崇拜戰神,火神,因陀羅等大神。你說這種殺人放火小分隊,他們戰無不勝每天開心的要命,怎麼可能會產生輪迴報應那麼對他們不利的思想呢。
吠陀時期的雅利安人文化,主要有三點:祭祀萬能,婆羅門最大,種姓制度。婆羅門階層,就是雅利安人征服者。其他的幾個階層,都是非雅利安人。
到了公元前6世紀左右,還記得樹林子裡面住的那些土著嗎,他們興起了一股新思潮:沙門思想。沙門思想三要點:死磕婆羅門反對祭祀萬能,禁慾,尋求解脫。這些思想是不是發現開始長的像佛教了?
在這期間,缺心眼的雅利安人,被土著給算計了一次。那就是《奧義書》。這本書打著歌頌雅利安人的紅旗反對雅利安人,說雅利安人的諸神背後,有一個終極的推動力量,這個宇宙精神,就叫梵。否定了雅利安人的諸神和祭祀萬能。還不僅如此,這本書首次引入了輪迴思想,借輪迴思想在書里打倒雅利安人的宗教。
後面,就是沙門諸教和雅利安人的婆羅門之間的大對決啦。跟百萬雄師過長江一樣,一百家沙門教團把婆羅門打的稀里嘩啦。缺心眼的雅利安人吸收了很多沙門思想,他們自己的神,也落得被貶成神苗苗了。
業行,輪迴,因果報應,是所有沙門都信奉的思想。佛教只是沙門諸教里最成功的一支教團而已。
結論:
所以你問中國本土宗教有沒有輪迴,這個顯然是沒有啊。全世界不僅中國沒有輪迴思想,其他民族也沒有輪迴思想。輪迴思想是土著沙門諸教和雅利安人的婆羅門教鬥爭的產物。它是土著沙門諸教的宗教思想道德基礎,藉以道德的力量打敗雅利安人的婆羅門。這也是無奈的選擇,土著沙門戰鬥力為負的,更沒有生產力,飯都吃不飽,天天要飯。沙門諸教裡面的人,大部分都是要飯的。這種情況下,要想打敗婆羅門,只能靠道德力量了。
土著沙門諸教因為生活的太艱苦,又要忍受婆羅門的壓迫和奴役,所以才會產生人生悲苦,不值得過,要解脫的思想。並且,他們美化神話了這種思想。
大決戰之後,印度人的精神生活,從祭祀萬能,變成了苦修萬能。
完昨天和一位道長聊到了這個問題,關於輪迴其實沒有聊多少,很多人談論輪迴的時候,多是從形式或經典或臆測或歷史文獻的角度去論述,談到是否通過修行實證輪迴的有無——其實沒有一個人。包括我自己。
我與我的師友們談論修行,都是從自證的「本體」的境界,或自己的經歷去探討其中的原理、迷惑的地方與應該怎麼樣去解決。而不是討論歷史討論文獻討論宗教形式的利弊,或炫耀自己的才華,修行法術境界。
以下對話中談論的的名詞:1,本體:即指道。或「載營魄抱一」,自性、佛性、真如、上帝,安拉。同一物而名各別。2,青師,達者為師,故稱青師。以佛法境界去衡量,這位道長是我認識的修行人中證量極高的前輩,見地上沒有問題,對境心不為之所動,也即破了見、思二惑。3,境界:階段性的狀態。專註或沉迷於其中難以自拔或不願出離的狀態。定義沒有好壞。4,性和情:對應於佛教所說的貪嗔痴。輪迴或一切痛苦的根源。我們討論的後半部分,其實是佛道兩者之間的根本分歧——悟道合道之後,是否還有慈悲、還去渡眾生的問題。這些問題的根源,從本體的角度出發看待,便不能成之為問題——但因為我們顯現在這個世間需要位置,有慣性的作用的緣故,所以需要理清需要選擇。道家的悟道得道的聖者,多如青師所說,看得很透——哪裡還會有什麼爭名奪利作大師渡眾生的念想呢?我和青師談話的位置,我執弟子禮,因為修行觀念上有分歧的緣故——從話語中其實可以知道,他認為我所明白的還是「本體的相似法」。或者是「類同於大道的境界」。回答這個問題的動機是,給有緣的、修行上的朋友作一些探討與參考。其他的,沒有要說服或洗腦任何人的想法。青師所談論的輪迴:輪迴轉世到底是怎麼回事? - 世有仙的回答
問:
Hymo問:
意思是說,如果看到的內景不是自己此生已知的知識,就是累世的修行經驗所致嗎?答:是的。但是這個『累世的修行經驗』,像數學家音樂家政治家軍事家……他們的天賦。天賦之外都是此生的知識。即使是天賦,也需要此生的知識做引子。就像徐志摩,他是在國外看見那橋,才引發的詩爆。心中具有詩情是累世,橋是引子。而一切『家』也都是因為這樣那樣的引子開始的。白素貞也是她情的天賦引發的。一切人都有自己的天賦,也都有各自的引子去引發調動。比如你和我都有。看了青師關於白素貞的比如,心裡蠻有感觸的。我一零年剛學佛的時候,正在經歷一段網路苦戀,後來在網上認識了一個類似於附體出黑的女孩子,說在找一個人。我問找什麼人,她說找許仙。當時沒有什麼感受。後來當天晚上開始,便莫名其妙的開始流淚,不分白天黑夜的,淚水止不住的流了兩夜一天。這種感覺跟我一年後去到廣州光孝寺講經堂時一樣,我站在講經堂後面,前面的法師在講經,中間坐滿了人,我站在後面,不停的流了兩個小時眼淚。莫名其妙是不知道原由,但情緒卻是很真切的感受到。是自己,不是別人。那時候已經可以做到一念不生,所以悲傷的情緒上來,一會跟著悲傷流淚,一會從情緒中抽離出來什麼都不去想眼淚就能立馬止住。眼淚不停的流淌、止息、流淌、止息——就好像角逐遊戲一樣。後來網路的苦戀直到女人的徹底消失告終,從開始到結束剛好是一年時間。那時候沒有看過白蛇傳,後來去了解之後,才發現太多的相似。所以有一段時間以為自己的是許仙轉世。直到後來看淡了,明白了,才真正的做到坦然。
像我這樣的情況,是否可以這樣理解:一,可能有相似的前生經歷。二,像某人到寺廟、道觀等宗教場所,或聽經聞法,心中產生強烈的歡喜或悲傷,都有可能是因為這些引子引發了宿緣所導致。三,糾纏不清,難以自抑的男女或世俗情感因素,可能是前生孽緣所致。面對像這類我前生是誰的問題,像青師所說的楊師兄認為自己是雲中子一樣,可能會讓人笑話。我看待這些事情也一般,已不會迷惑,像長大後的自己,看待回憶中的的孩提時候,或看待腦海中的幻想,本質上沒有什麼區別,只是從中生起的念頭、情緒,不必壓抑,只是不隨他走,不落入其中的境界,那便不會成為障礙。青師:答,1 可能有相似的經歷。不僅僅你的故事,那些帝王也是有相似經歷或者雷同情況的。比如我聽見有人說朱德毛澤東周恩來是劉關張轉世。把這樣的聯繫發揮最高的是密宗。他們憑一些特徵找轉世的活佛。如果大家真正明白道理,那個轉世的人簡直簡直不是原來死去的人了。他們找到的,始終是那團有活佛資格的氣,是那氣的延續,不是人的延續。就像把朱毛周說成劉關張一樣的道理,卻又非常的偏狹。於是,有了你曾經讓自己認為自己是許仙的疑惑。有了社會各種各樣的人,認為自己是觀音轉世,是玉皇大帝的女兒是某神仙的化身等等……而且他們許多人認為自己是有任務的。
2 過去談過,有人對數學有天賦,有人對音樂,對天文對詩歌對地理對軍事對青山綠水對娛樂對強身健體對對對對世界所有的一切,都會有敏感的區域。這個世界存在的一切,一定對某一類人產生你去寺廟道觀類同的感情影響。人們總是容易把這個點看得特殊,由此引發自己的設想、推測、思考,由這樣的設想推測思考進入沒有標準答案的時候,就產生了神仙的轉世菩薩的童子……一大批一大批的包括網上你遇到的無數的修行人。當然這個沒有好壞也不用好壞的角度去評價。反正就是一種流行的現象。這中間又可以說他們清者自清濁者自濁。仁義禮智信或者道德方面去衡量。3 糾纏不清,難以自抑的男女或世俗情感因素是九竅生命最大的慣性。前面談過,生命是因為情和性才得以來到這個世界的。沒有情和性,單純的生命會覺得沒有意義沒有樂趣。只有當痛苦超越情和性的力量時候,才想到怎麼解脫。尤其是長期處在痛苦裡面的人,執著追求解脫的心才堅定不移。另外一種基礎就是對宇宙生命帶有強烈好奇心,非得弄個水落石出的人。問:
1和2,也即是說,在有輪迴的角度去看待,有著相似經歷或相似性格、甚至自己認為、有修行的人在內景中觀察到的自己或別人的前世,都只是捕捉到了自己或他人共同認知里的那一團「氣、磁場」,並不一定,或也無所謂是真實的延續存在。但在外在表現的事件與生命歷程中,卻可以在歷史或傳說中找到吻合點。3,青師的解釋確實是這樣。情和性確是有靈生命最大的慣性。不過在佛教中有這樣一類的菩薩,如《圓覺經》:善男子。菩薩變化示現世間非愛為本。但以慈悲令彼舍愛。假諸貪慾而入生死。若諸末世一切眾生能舍諸欲及除憎愛永斷輪迴。勤求如來圓覺境界。於清凈心便得開悟。如《辭世詩》虛雲老和尚
少小離塵別故鄉天涯雲水路茫茫百年歲月垂垂老幾度滄桑得得忘但教群迷登覺岸敢辭微命入爐湯眾生無盡願無盡水月光中又一場年紀未及冠的時候便出離塵世,告別了故鄉,
天上的雲和地上的水,那婉轉的路千條萬條;彷彿一眨眼百年歲月便過去了,這老朽的身子在夕陽下拖著長長倒影,回首來時的光陰明暗,照徹滄海桑田春秋輪轉又已忘卻。至今未曾忘記自己的誓願,只要能教迷途的有靈眾生回到久別的家園,即使把這微薄的生命投進爐湯中也在所不惜。我看見那有靈有感的眾生無邊無盡,我這誓願亦如是無盡無邊,恍然這百年老朽的歲月,水月交映當中又是如夢一場,哪裡有什麼真實可言呢!像這樣的情況,青師你是怎樣看待的呢?第一,這些菩薩只是普通人,或世俗界的「大師」,沒有徹底斷除愛欲——如密宗的活佛,沒有人可以斷定他是因為主動的願力,還是被自己的性和情逼迫而繼續輪迴。第二,在佛法教義中,菩薩明顯指的是開悟自性之後,因為大悲心生起的緣故發願進入輪迴中以度脫眾生為目的,經典記載中菩薩是指這一類人。在道教中是不是也有這樣的情況呢?青師:1和2你說得非常準確、正確。3,對於你說的現象和類型,需要考證。原因很簡單。懺悔,慈悲、大仁大義,這些都可以是法門。也就是平行或者等同於其他3590種。不是本體的方法,可以做到超越性的,3600種都可以。按照你的基礎,你可以從內心升起大悲心,估計10天內就可以驗證。驗證就明白了。你自己驗證,看看是不是徹底開悟。我曾經提醒幾個道友,一般3到6天就驗證完了。
問:
我初學佛時就有這方面的經歷。大概一兩個月的時間內都處於大悲心的狀態,很微妙又深刻。後來走出來對此就變得平常起來——在修行上,在為人處事方面,便顯得平等,也以此為原則。但不是盲目的利他,也不是無智式的慈悲,畢竟有時候慈悲反成禍害。青師:你表達的情況,沒有真正進入慈悲。問:願聞其詳。青師:比如進入大愛之境時候,整天完全被無窮無盡的愛包裹著,心裡沒有一絲他念進入,其他念頭根本無從進入。進入慈悲是一樣的。無論睡覺還是醒著,那份無窮無盡的慈悲或者愛,都充實著自己的宇宙,滿滿的,容不進絲毫雜念情緒。思想無限清晰,思維異常敏捷。沒有寧靜,全是寧靜。沒有喜悅,卻擁有真正的喜悅。問:青師的意思是說,大愛、仁義、慈悲、甚至憤怒,這些種種情緒可以成之為單獨的境界、直接的在整個心靈境界中呈現,而其他情緒境界則退居二線,一旦驗證過後,便回復平常,不再陷入或留戀這些境界對嗎?青師:是的。就是這樣。我95年修慈悲和愛,3天明白,20天出來----艱難的出來。捨不得,無限留念,但是我必須出來。我十分知道 這樣的境界是許多人一生的追求了。如果我放棄,或許我不能夠找到本體,會永遠墮入其它輪迴領域。剛好讀到憨山進入詩境的那段,我才知道,慈悲大愛懺悔憤怒等等只是法門,不是本體。以後沒有找到本體的修鍊途中,在無奈加失望的過程,也多次想放棄尋找本體,重新修鍊慈悲和大愛----終於沒有。青師:是96年----糾正談到慈悲大愛等等的時候,我說自己當時剛好讀憨山德清大師的故事。他墮入詩魔,當他明白自己墮入的時候,已經沒有辦法控制自己。無數的美麗的辭藻詩句像洪水滔滔不絕充斥在整個自己的虛空。他扔掉筆站起來不知道怎麼辦。就這樣不知不覺入定,三天才醒。我一下知道,慈悲、大愛、恨、喜、悲這種種情緒全部像詩魔。他們很美麗卻只是一種境界——至此明白我為什麼那麼難捨的放棄了吧。
問:懺悔我也修過,慈悲我也修過,都進入過這些境界,或淺或深,都是在明白之前進入的。可以理解,如果一個人,或者佛教界的大師,密宗的有些活佛,把自己恆定在慈悲、仁義的境界里,這樣可能會安穩而有名氣的渡過一生,但是卻絕少可能有機緣真正的接觸到本體的境界。青師:我對知道本體的道友說,包括群裡面的部分明白人:你們驗證本體三年,希望你們能夠像我一樣堅持把自己知道的,告訴走在後面的人。我想,這是我修行之初的那種願望支撐吧。實際上明白本體的人已經很多了---在我的生活圈子。問題是,他們比我看得穿。所以,也這樣對你說,但願你早日驗證本體,以後看是不是可以把自己知道的,告訴走在後面的人。明白本體之後的修鍊,如果明白的時候有一個深深的對質情緒,修鍊本體的時候,量級就可以用這個對質去衡量。比如,如果有你當初那樣的男女寄託眷念加失望情節,那麼用來做本體的對質,命功一年就比較有成就,比道書記載的還要快。實際上,命功在修鍊的全部程序裡面,是非常非常輕微的環節。這個世界,一起把命功看得那樣高深,其實可以知道大家在生命的修鍊中所處於的位置和視野。問:嗯。我明白青師你的意思。我也一直在做這樣的事情。青師:前幾年我在群裡面告訴大家,本體的修鍊,前面5年比其他3600種方法要慢,10年後,修鍊本體的人可以進入其他3600種方法的一切境界……看那些境界很小很小。但是卻已經沒有心去進入了----你明白吧。都忙著回頭做眾生,做平常人……沒有誰去爭名爭利爭大師傅做的。所以我說,你,你們驗證本體三年之後,你會像我一樣把自己知道的告訴後面的人嗎?問:
除了保任本體之外,我餘生所要做的事情就是這個。
問:早上的時候和幾位修行的朋友就昨天和青師的對話內容作了更深入的探討,不當之處還請青師指正。1、對話中談到的關於慈悲的話題,青道長認為這是一種境界,經歷過,進入過,出來了就不會留戀了——我認同這種說法,也確有這種境界。但虛雲老和尚辭世詩所說的,不僅僅是慈悲、境界那般作繭自縛。青道長說:我對知道本體的道友說,包括群裡面的部分明白人:你們驗證本體三年,希望你們能夠像我一樣堅持把自己知道的,告訴走在後面的人。 我想,這是我修行之初的那種願望支撐吧。實際上明白本體的人已經很多了---在我的生活圈子。問題是,他們比我看得穿。所以,也這樣對你說,但願你早日驗證本體,以後看是不是可以把自己知道的,告訴走在後面的人。這一段話,對照圓覺經所說的:善男子。菩薩變化示現世間,非愛為本。但以慈悲願力,令彼舍愛。假諸貪慾而入生死。若諸末世一切眾生能舍諸欲及除憎愛永斷輪迴。勤求如來圓覺境界。於清凈心便得開悟。 能明白什麼意思嗎?僅就青道長如今悟道守道證道而後回過頭來做眾生,本已對世事了無牽掛卻不辭辛苦奔波勞碌,為人正性命,以期大家都能見到真正的「本體」。這般作為,只是因為修行之初的願望所支撐。那麼現在應該明白,當一個已經開悟甚至得道的菩薩,發願於今生或盡未來世渡脫無量無邊有緣眾生,令其自見本性自證解脫。兩者之間本質並無不同。廣義上的輪迴,生死如晝夜,亦如我們之間的一番對話——水月光中又一場。一生所作濃縮了過去未來世。過去未來世即是一生。本體的境界,質樸沒有名相是這樣的。2,關於輪迴的探討,我和青道討論的是一個角度,還可以有另外的討論角度。重點不是我們前生是誰,今生的自己有怎樣的經歷,而是看待前後世的態度、視角。不要陷入或留戀這樣的境界。道真:這樣的對話可以多一些。青道的意思是,如果著在慈悲的情緒里,還是一種境界。但是明白人因為慈悲的原因,發願入輪迴渡眾生。跟青道現在的作為沒有本質區別,但可能看這個的角度不一樣。修慈悲怎麼修,我不大明白。3,青道長說他那些明白了的師友們,看得比他透,我想應該也是他自己認為的——有心去把自己知道的告訴後來人。其實也是一種境界,一種執著,一種輪迴。是的,在本體的角度看待是這樣的,但在無盡的道用和與我們有緣的眾生之間,總歸是有意義的。雖然本質上,有沒有意義是一體無別的——如同安處於本體之中,念頭、情緒、事情,隨緣生起,隨緣應用,卻不會陷落其中受其煎熬,同樣,得道之人「渡眾生」的境界也是一般無二,心無執著,亦不動搖,卻可以因為本能願力的緣故作這等事業。正因為這樣,菩薩才擁有無窮的魄力、願力,進入輪轉、極化的世界中,把自己知道的,證到的,告訴後來的人們。在本體自性的角度看待,慈悲是一種境界,緣於慈悲的願力也是,但卻也是菩薩能流轉於無盡輪迴的根本——是妙用,也是「沒有執著的執著」。怎麼生起慈悲的境界呢?思維眾生皆有佛性,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思維受苦受難眾生如我等父母無二無別等等……——引發自己心中那股關於慈悲的「氣」,恆定安住於這股氣當中——於是就有了慈悲有了發願。只是不應留戀貪著這般境界。青師:這樣的對話也可以開闊思維,提供文字驗證。這中間最難的是,真正進入慈悲大愛仁義禮智信時,其狀態和對世界的表達,同知道本體後的表達是一樣的,甚至比知道本體的人更加闡述得明白或者讓人接受。而沒有辦法描述的是,慈悲大愛仁義禮智信是『有』的沒有,先有,進去之後沒有。本體是沒有才有的。正是這樣的不同,語言文字就沒有辦法把全然不同的兩個情況讓不明白本體的人分別清楚……比如上面發的那段對話,我知道正確的,也知道同本體是有分別的。如果我說是那些慈悲或者和尚的行為或者理念,很可能不是本體——只好說很可能了,因為只有你們也驗證本體之後,或許比我還直接表達說那根本就是境界嘛。
如果大家都真正修鍊驗證過慈悲或者大愛或者仁義禮智信或者其它各種境界……那就希望大家可以親自驗證本體----我毫不懷疑大家會有驗證的時候。那時候我說,活著,總是需要做事情的。如果做道士和尚,就按照寺廟道觀的規矩做好。如果是個農民,就干好工作種好莊稼。那麼,我習慣了修行生活,已經不適合談種地或者工廠的工作。所以現在談修行,也就是種莊稼一般。今天我知道莊稼應該這樣種,就把經驗解釋給剛開始學習種莊稼的人。其實不一定是慈悲吧。如果這是慈悲,那麼這個世界慈悲就是一種生命基礎。是必須的生命條件。於是,慈悲也就不是那麼偉大或者被人崇敬了。慈悲大愛是那樣的平常。問:
是的,明白後,以把自己知道的告訴後來人為『己任』。跟明白後做所有事情,農民、工人、商人、帝王,老師,其本質沒有區別,因為不管明不明白,我們顯現在這個世間,總是需要位置,需要做事情的。這時候,我們在談的已不是身陷其中的境界,而是我們存在本身所選擇的位置。外人很難分辨我們所做的事情,是出於境界,還是一種本能的位置——或者兩者都是。我所闡述的這些問題,是漢傳佛法菩薩道中的主要內容——不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大願,若亦對這「願望」有真實的執著,不能稱之為菩薩、佛。如果有真實的解脫也僅僅是阿羅漢,獨覺佛。上面與青師講的,並不是說以把自己知道的告訴後來人的行為就一定比其他事業更崇高、慈悲。我所表達的意思是:有這麼一群人,他們生世發願,入於幻有輪轉,只是如同青師你如今這般作為。本質沒有區別。金剛經說: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盤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只是青師可能認為他們進入的僅僅是境界,這一點我持保留意見——這也不是所謂的信仰。
我深深的明白,做所有任何事情,都是不可避免的各種「境界」,真正明白的人卻可以不落入其中。他們去做這些有意義的無意義的事情,才更有力量,才能做到,在執著中不落入執著,在境界中不陷於境界。世間萬象,不言不有,只是如幻,本無生死,何須解脫。在在處處,不離涅槃。青師的意思是——渡生的慈悲願望與行為,在本體的角度也是一種境界,一種執著,一種輪迴。是這樣的。只是我的選擇可能不太一樣:即使塵世中的性和情都消磨無遺——「把自己知道的告訴後來的人們」,也必將是我留在這個世間,留在無盡時間長河中的最後一口『氣』。如果對此我還有執著,那麼我便是這渡生事業中的傀儡,像所有沒有明白卻在傳道的人那樣沒有區別。如果我是真的明白,並且能如青師您那般不落入所有的境界,那麼這就是我顯現在世間與未來生的「那一口氣」。講,具體參考王宗昱教授學生郝光明的碩士論文:論古靈寶經對佛教輪迴說的接納與轉化。答案寫出放到現在快5個月了,我就納悶了,我直接把學術界的研究成果擺出來,還會有人無視,聽些無知又無聊的人在那吹牛。呵呵呵呵。
佛教的輪迴觀是借鑒古印度婆羅門教的輪迴思想而形成的,在佛教傳入以前,中國沒有輪迴的觀念,所以原先的道教是不講輪迴的。鬼的觀念在中國很早就開始出現,一般認為人死後就會變成鬼,去往陰間,也會有一些流落在人間。大約在魏晉之後,部分道教吸收了佛教的輪迴觀念,認為人死後變成鬼,可以選擇投胎,也可以選擇繼續修行,成為鬼仙。再後來,道教有了五道輪迴的說法。據《太上老君虛無自然本起經》載:
一道者,神上天為天神(神道)
二道者,神入骨肉,形而為人神(人道)三道者,神入禽獸,為禽獸神(畜生道)四道者,神入薜荔,薜荔者餓鬼名也(餓鬼道)五道者,神入泥黎,泥黎者地獄人名。(地獄道)總之,道教的輪迴觀是比較混亂的,並沒有形成一套像佛教那麼成形的輪迴系統。道教本來就門派眾多,但現在,大多數道士也都接受了輪迴的說法。最後,你問道教講不講度人。當然講,「仙道貴生,無量度人」就是道教的宗旨之一。佛教追求死的好,(往生極樂,擺脫輪迴)。道教追求活的好(長生不老,羽化成仙)。輪迴是佛教的根基,重中之重,一切說教圍繞輪迴開展。而道教可能也提輪迴,但是基本是無足輕重。度人的方向不同吧。高人輕噴!
六道輪轉是否存在道教不討論,但道教認為有天地之輪迴。人之生於天地間,一點真靈秉造化而生,一生而過,一點真靈又歸散於天地,質本潔來還潔去,這又何嘗不是輪迴?
道教是有輪迴說的,道教也有六道輪迴說見鐵罐斛食科儀中有天人道,魔靈道,人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福生無量天尊!
正因為道教不講輪迴,我才尊重它親近它
《鍾呂傳道集?論真仙第一》
鍾曰:「人生欲免輪迴,不入於異類軀殼,嘗使其身無病、老、死、苦,頂天立地,負陰抱陽而為人也。為人勿使為鬼,人中修取仙,仙中升取天。」
呂曰:「人死為鬼,道成為仙。仙一等也,何以仙中升取天乎?」鍾曰:「仙非一也。純陰而無陽者,鬼也;純陽而無陰者,仙也;陰陽相雜者,人也。惟人可以為鬼,可以為仙。少年不修,恣情縱意,病死而為鬼也。知之修煉,超凡入聖,脫質而為仙也。仙有五等,法有三成。修持在人,而功成隨分者也。」呂曰:「法有三成而仙有三等者,何也?」鍾曰:「法有三成者,小成、中成、大成之不同……」
道教講輪迴很直接了當,你有本事就成仙成佛,沒本事就做牛做馬,乃至為鬼。道教修鍊要解決的就是這個本事。
道教早期並不講輪迴,這是硬傷。因為如果沒有輪迴,人們就不需要修鍊。死後自然脫離苦海。後來才增加了五道輪迴。
這世界是什麼樣子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認識,宗教往往要順應世俗才能讓更多人接受。在某些並不關鍵的地方,不用強求絕對正確。就算在佛教中,輪迴也只是最下乘的說法,誰在造業,誰在受報呢?是不是「我」?那麼「我」在哪裡呢?身體還是心……細究下去,找不出這麼一個主體。輪迴只是方便說,並不究竟。
再回到輪迴一說,唯有今生努力修行,才能脫離輪迴,佛教也不例外啊:輪迴也好,長生不死也罷,都是宗教吸引人入道的一種手段。如果把它們當成終極的智慧,批判來批判去,就大錯特錯了。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自知不受後有。
佛說來世 道講今生 道教並不是不講輪迴 是要人把握好今生 「夫人身難得 中土難生 正法難遇」 是要人歸心歸本 福生無量.
講啊,怎麼不講了。道家輪迴講的不單只生靈,而是一切,所有,宇宙,或者比如五行。兩教受眾不同,側重自然不同。佛門度人,道家超凡。
我命由我不由天
佛家講究修來世,道家修今生。修道追求的就是肉身不朽,白日飛升。所以道家沒有輪迴一說。
學過高中歷史嗎?中國古代就開始佛道合流了。。。
據我所知有輪迴無六道,沒有輪迴哪來苦海之說。
天道承負,誰不做好事他的後代就要遭殃,道教不講前世今生
不。
推薦閱讀:
※(問題已解決,謝謝各位)現在的我為什麼要修行以求來世的那個陌生的我享福?
※苦福業問題,墮入畜生道的眾生,基本靠本能驅使,墮入地獄的什麼不能做只能受苦。難道機制真是受苦得福報?
※如何苦練投胎技術?
※為什麼基督徒在早期相信輪迴再生,到中世紀之後就不信了,是有人把《聖經》改了還是有哪位領袖人物突發奇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