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學會提問——批判性思維指南》這本書?

看完第一章對於自己的某些問題馬上有了答案 但是之後往下看有些迷糊 但是堅持看下去整理思路和筆記就會覺得開朗很多 批判性思維說白了光光看書根本是不夠的 一定要多加練習 也就是思考

很多事情多思考再說出來或者在做的話 你會發現世界其實很不一樣


俺想找大家幫幫忙 俺看到 歧義那一篇的時候 我找到歧義點 和作者找到歧義點 完全不同 比如 作者舉得例子「幸運牌香煙能滿足你所有需求,並且每支只含3毫克焦油,口感舒適」我扣的字眼是「所有需求」 因為我覺得這個地方 含糊不清 但是作者舉例用的是「口感」 所以 我越往下看 越覺得跟不上作者的節奏 而且還在專牛角尖 求各位大大幫我破解


抓點,理關係


我看過一本書叫做《批判性思維工具》。這本書的和《學會提問》是同一位作者寫的。《學會提問》我沒看過,本來想看《批判性思維》的,後來發現先建立起新的思維方式也許不錯呢。到目前,《批判性思維工具》這本書還是挺不錯到底,與《學會提問》同一類型。如果《批判性思維工具》看起來不錯的話,一定會考慮《學會提問》這本書的。不得不說,要建立批判性思維,是需要時間的。不是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對我來說,還挺難的。一開始我還以為自己思維混亂了。慢慢培養一些優質的思維特質也是相當的重要的。總之,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吧。這位作者還是不錯的。至少目前來說我,還是值得一看的。


我們不希望自己的行為僅僅建立在別人的評價的基礎上,不希望自己是公眾的傀儡。(所以我們應當學習掌握批判性思維)

  1.提出正確問題的益處

1.1 批判性思維涉及:

1)意識到一些彼此相關的批判性問題;

2)能夠在適當的時機提出和回答批判性問題;

3)願意主動運用批判性問題。

1.2 思維的兩種風格:

1)海綿式思維(強調知識的獲得);

2)淘金式思維(強調與知識積極的互動)

  1.3 我們所做的每個決定都有自己的個人印記——經歷、價值觀、訓練和文化的習慣。

  1.4 一個成功地、積極的學習者應該是一個願意改變自己思想的人(對那些感到怪異甚至危險的觀點保持開放性)。

  1.5 弱批判性思維:用批判性思維維護自己已有的觀點;強批判性思維:用批判性思維技能來評估所有的觀點和信念,特別是評估自己的觀點和信念。

  1.6 舊答案和新答案之間的相互影響是我們成長的基礎。

  2.什麼是論題 什麼是結論

  2.1 描述性論題:針對有關過去、現在、未來的描述是否正確提出的問題(引起高血壓的原因是什麼?提高銷售稅的決定是誰做出的?)

  2.2 說明性論題:針對我們應當怎樣做及對與錯、好與壞提出的問題(死刑應該被廢除嗎?我們必須禁止SUV嗎?)

  2.3 結論就是演講者或作者希望你接受的信息。沒有支持的言論僅僅是一些觀點,而非結論。

  2.4 這些不屬於結論:例子、統計數據、定義、背景信息、證據。

  3.理由是什麼

  3.1 理由是對我們為什麼要相信某一特定結論的解釋。它們是提供給人們並使之接受某個結論的基礎內容。

  3.2 如果我們僅僅是評價作者的結論,而不分析作者的推理,我們就會傾向於固守自己已有的觀點,並迅速接受那些與自己的看法相同的結論。

  3.3 論證有如下幾個特徵:目的性、質量不同、包括結論和理由兩部分。

  4.哪些詞句有歧義

  4.1 閱讀一篇文章的最終目標是形成你自己的合理判斷。

  4.2 我們常常誤解我們所看到的、聽到的事情,因為我們認為某些詞語的含義是明顯的。

  4.3 一個詞語越抽象,就越可能有多種解釋,因此也就需要作者做出更清晰的定義。(「抽象」這裡指,一個詞語與特定的事例聯繫越少,抽象程度就越高)

  4.4 應當從一開始就避免與作者「心靈感應」。必須要成「你這麼說是什麼意思」的提問習慣,而不是「我知道你是什麼意思」。

  4.5 如果你不要求作者澄清有歧義的詞語就接受了他的論證,那麼你就沒有真正理解你所贊同的結論。

  4.6 詞語的意思通常有三種表現方式:同義詞、事例、「根據特定標準的定義」(類似醫學辭典的詞條解釋)。

  4.7 我們必須對詞語的情感衝突傾向敏感,必須對歧義詞對這種情感的促進作用敏感。

  5.什麼是價值觀衝突 什麼是價值觀假設

  5.1 假設:一種沒有明確表述的信念,這種信念支持外顯的推理。

  5.2 「假設」的特點:1)隱藏的或沒有清楚表述的(在多數情況下);2)作者承認的;3)影響對結論的判斷;4)具有潛在的欺騙性。

  5.3 理由+[價值觀假設]=結論

  5.4 應當把確定價值觀假設變成一種習慣。

  5.5 價值觀:人們認為值得為之努力、卻沒有明確表述的觀念。這些觀念為行為設立了標準,並通過這些標準來衡量行為的質量。

  5.6 價值觀假設:在一個特定的環境中,價值觀假設是一種內隱的偏向,它代表著某種價值觀勝過另一種價值觀。

  5.7 尋找價值觀假設的一個良好開端是檢查作者的背景。

  6.什麼是描述性假設

  6.1 描述性假設:關於世界是什麼樣子,或者將來是什麼樣子的未闡明的觀念。

  6.2 尋找描述性假設的線索:1)堅持思考原因和結論之間的差距;2)尋找支持原因的觀點;3)把自己當成作者或演講者;4)換一個角度;5)認識到在原因中還可能存在一些能夠獲得優勢的其他途徑;6)避免使用不完全確定的原因作為假設。7)多學一些與論題有關的知識。

  7.推理中存在謬誤嗎

  7.1 謬誤是作者為了說服你接受一個結論而可能使用的一種推理「騙術」。

  7.2 尋找謬誤的步驟:1)確認結論和理由。2)牢記結論並考慮可能與之相關的理由,把這些理由與作者提供的理由相比較。3)判定理由是否闡明了一個確切的、具體的優勢或者不足,如果不是,則要謹慎對待。4)如果理由是真實的,那麼要相信什麼才能在邏輯上支持結論;是否要相信理由是真實的。5)這些假設有意義嗎?6)通過能夠引起強烈情感的短語來檢查從相關理由中分離出來的可能性。

  7.3 常見謬誤整理匯總:

  1)人身攻擊:不直接闡明原因,而是對一個人進行攻擊或者侮辱。

  2)滑坡謬誤:做出這樣一個假設:當存在一些方法能夠阻止一連串不可控的、不必要的事件發生時,採取某一措施會引發這些事件。(做了A,是否意味著就必須去做B)

  3)妄求完美:錯誤地假定,如果使用一種方法不能使該問題得到徹底解決,就不採用這種方法。

  4)移花接木:一個關鍵詞在一個論據中被使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意義,一旦意義被確定轉變了,這一論證就沒有意義了。

  5)訴諸公眾:試圖通過偏愛多數人一致贊成的觀點使某個觀點合理化,錯誤地認為多數人支持的就是合理的。

  6)訴諸權威:通過引入一個在問題上缺少第一手專業知識的權威來支持結論。

  7)稻草人:歪曲對方的觀點,使之易於攻擊,因而,我們攻擊的是一種事實上並不存在的觀點。

  8)虛假的兩難困境:當可能存在不止兩個選擇時,就假定僅存在兩個選擇。

  9)一廂情願:做出錯誤的假設,即因為我們希望X是真實的或者錯誤的,那麼X就是真實的或錯誤的。

  10)命名解釋:錯誤地假定因為你已經給某個事件或行為提供了一個名稱,就認為你已經充分地解釋了此事。(爸爸的「中年危機」)

  11)暈輪效應:使用模糊的、情緒化的美德辭彙來迫使我們沒有仔細考察原因就支持某種觀點。

  12)偷梁換柱:提出一個不相關的主題使讀者的注意離開原來的論題,讀者的注意離開當前的論證而轉移到另一個論題上,有助於「贏得」辯論。這個謬誤的過程如下:i)A是正在討論的主題。ii)主題B被引入進討論中,儘管它與A相關,但不是要討論的。iii)主題A被放棄。

  13)竊取論點:在論證中,結論在推理中是一個假設。

  14)概括草率:僅僅根據群體中少數幾個人的經歷,就得出關於整個群體的結論。

  15)錯誤類比:當進行類比的兩個事物存在重要的、與論題有關的差異時,會出現此類謬誤。

  16)因果關係過度單純化:根據一些不夠充分的因素來解釋某事件,過分強調某一個或某幾個因素對事件的作用。

  17)混淆原因和結果:將原因與結果混淆在一起或沒有認識到兩件事可能是相互影響的。

  18)對共同原因的疏忽:沒有認識到兩件事可能因為另一個共同因素的影響而相互聯繫。

  19)在此之後、由此引起的錯誤:僅僅因為事件B在時間上晚於事件A發生,就認為事件B是由事件A引起的。

  相關鏈接:Fallacies

8.這些證據的可信度有多大(I)

  8.1 支持一項聲明的證據數量越多、質量越好,我們就越相信這項聲明。

  8.2 我們遇到的事實性聲明有:1)描述性結論。2)支持描述性結論或說明性結論的理由。3)描述性假設。

  8.3 在以下三種情況中,我們就傾向於認同一項聲明:1)聲明是眾人一致認同的常識,如「舉重能練出肌肉」。2)聲明是某一個有充分理由支持的論證。3)傳達信息的人為其聲明提供了可靠證據,或我們知道的其他證據能支持該項聲明。

  8.4 證據的主要類型:直覺、個人的經驗、他人的證詞、權威的意見、個人的觀察、案例、科學研究、類比

  8.5 判斷他人的證詞需注意:1)選擇性。2)個人的興趣。3)被遺漏的信息。4)人為因素。

  9.這些證據的可信度有多大(II)

  9.1 人們傾向於看到或聽到合乎自己意願的東西,傾向於選擇並記住某一事件中與自己的經歷和背景最一致的部分。

  9.2 科學方法,即其他合乎條件的人能夠進行相似的觀察並考察是否能得出相同的結果,在這種條件下得到的數據就是能別公眾證實的數據,也就是能被重複驗證的數據。

  9.3 研究結果存在的問題:1)研究的質量有天壤之別。2)研究結果常常是相互矛盾的。3)研究結果並不能證明結論,最多只能說研究結果支持結論。4)研究者的期望、態度、價值觀和需要等,使他們的提問、操作研究的方法以及解釋研究結果的方式存在偏差。5)演講者和作者經常歪曲或簡化研究結論。6)研究所得的「事實」會隨時間發生變化,尤其是關於人類行為的研究。7)不同研究的人為性不同。8)研究者在經濟收益、地位、安全及其他方面的需要會影響其研究結果。

  9.4 評價科學研究的線索:1)該科研報告的來源質量如何?2)還有沒有其他線索能證明研究做得很好?3)該研究得到其他人的驗證了嗎?4)傳達信息的人如何選擇他們需要的研究呢?5)已有的證據是否具有較強的批判性思維?6)某些人是否有歪曲該研究的理由呢?7)該研究的條件是不是人為的?有沒有被歪曲呢?8)可以推廣到多大的範圍?9)測量手段是否存在偏差或失真?

  9.5 取樣研究的推廣:1)樣本必須足夠大才能證明結論或研究具有普遍意義。2)抽出的樣本在廣度或多樣性上必須與得出結論的事件一致。3)抽樣越隨機,樣本就越理想。

  9.6 不能假設口頭報告準確反映了真實態度。

  9.7 千萬要注意把動人的案例作為證據的情況。

  9.8 評價類比的好壞:1)從多個方面比較兩種事物的相似之處與不同之處。2)相似性與差異性之間的關聯。[當被比較的兩種事物之間存在與論題有關的相似之處,但沒有與論題有關的差異時,這樣的類比才是強有力的。]

  10.你發現干擾性原因了嗎

  10.1 干擾性原因:一個看似合理、與作者的解釋不通,但能說明一個已知的結果如何發生的解釋。[對於同樣的證據可能會有不同的解釋]

  10.2 大多數表述者只想你提供他們自己喜歡的解釋。

  10.3 許多因素的組合導致了事件的發生。

  10.4 因果關係的四種可能性:1)X是引起Y的原因。2)Y是引起X的原因。3)由於第三個因素Z,X與Y相互聯繫。4)X與Y相互影響。

  10.5 我們的傾向是簡化世界,但是世界往往需要複雜的解釋。

  10.6 評估干擾性原因:1)邏輯合理性。2)與其他知識的一致性。3)是否曾經成功地解釋或預測了某些事件。

  11.統計數據是否具有欺騙性

  11.1 定義一個平均數有三種不同的方法:1)算術平均數。2)中位數。3)眾數。

  11.2 警惕結論與證據不相符合、藉助遺漏的信息撒謊。

  12.哪些重要信息被遺漏了

  12.1 你遇到的信息幾乎都帶有某種目的。這些信息是被作者有選擇地組織在一起的,組織這些信息的人希望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你的思維。因此,你的任務就是要決定,你是否願意成為實現這個目的的工具。

  12.2 不完整的推理是必然存在的:1)時間和空間所造成的局限性。2)多數人的注意範圍是非常有限的;冗長的信息會使我們覺得厭煩。3)提出論證的人所具備的知識往往是不完整的。4)純粹為了欺騙。5)每個人視角不同。

  13.什麼結論可能是合理的

  13.1 警惕二元思維(對與錯、非黑即白)。

  13.2 產生多個解決方法會極大提高我們思維的靈活性。

  13.3 通過鑒別幾個合理的結論,你可以確定是否有一個你認可的結論。如果可能的話,嘗試自己替換作者給出的結論。這是決定你接受還是反對作者結論的最後一步。


看了這本關於如何批判性思考的書,自覺收穫頗豐。這意味著,我之前的閱讀經歷是不加選擇的;我很少有主動的思考,幾乎是全盤接受書籍,或者是文章的觀點。但每一篇文章,每一本書都需要仔細地批判過去嗎?運用這些檢測技巧,會不會降低閱讀的樂趣呢?

我不打算在閱讀書籍上運用這一套;檢驗的步驟太過繁瑣,不能下意識地運用,這會加大閱讀的難度,而難度一大,不免降低閱讀的時間。我打算在文章上運用這一套檢測程度。若是讓我反感閱讀短文章,那也無妨。

這套步驟,可以總結為一系列的問題。如下所述:

1.論題和結論是什麼?

2.理由是什麼?

3.哪些關鍵詞語的意思不明確?

4.背後的價值觀假設和描述性假設是什麼?

5.推理過程中有沒謬誤?(對照謬誤清單)

6.直覺、個人經歷、典型案例、當事人證詞和專家意見可靠嗎?

7.個人觀察、研究報告和類比可靠嗎?

8.有沒有可替代的原因?

9.數據有沒有欺騙性?

10.有什麼重要信息被忽略了?

11.從理由中還能得出哪些結論?

在閱讀一篇朋友圈上的文章時,可運用這套十一個問題的檢測程序來檢測這文章的可信度。這麼一來,多看一篇朋友圈文章,相當於是懲罰自己練習如何批判性思考。這樣,導致了兩個結果,要麼熟能生巧,讓我練出批判性思維的火眼金睛;要麼厭惡練習,讓我從此不看朋友圈文章,怎麼做對我都有好處。我暫時不把這套程序用在書籍閱讀上的原因也在於此,在沒化成下意識的思考模式前,這麼做會加深閱讀的困難度,等於是加大我放棄閱讀好書的概率。我可以放棄閱讀朋友圈文章或知乎文章,但不能放棄閱讀書籍。

運用這十一個問題的關鍵,是可以把它寫在一張紙上。這樣,看文章的時候,就能對照著檢驗了。當然,原則上還需要另一張,就是謬誤清單。有了這兩張紙,就可以開啟躍躍欲試的思維檢測之旅了。

這是關於閱讀的批判之旅。等練熟了這一套,可以開啟寫作的批判之旅。一篇文章,要想邏輯嚴謹,得事先做好充足的準備,可不能想寫就寫。這準備的程序,也以那十一個問題為主:

先是問自己,要寫的文章,論題和結論是什麼?這是第一個問題。

確定了結論,就是要組織理由了,這是第二個問題。

組織理由的過程,可以通過互聯網或書籍或實證研究或個人見解等等來組織。在寫這篇嚴謹的文章時,要注重自己的關鍵詞是否通俗明晰,這是第三個問題。

我寫這篇文章時,背後的事實假設和價值觀假設是什麼?有沒有詳細說出這些假設?這是第四個問題。

等寫我好了文章的初稿,對照謬誤清單,看看自己的論點是不是犯了這些謬誤呢?這是第五個問題。

自己的論點,比如直覺、個人經歷、典型案例、當事人證詞和專家證言可靠嗎?這是第六個問題。

個人觀察、研究報告和類比可靠嗎?這是第七個問題。

我所列出的理由,看似很好,可有沒有可替代的理由呢?這是第八個問題。

依照數據謬誤清單,我在所寫的文章里列出了很多數據,是否可靠呢?,這是第九個問題。

我寫的這些理由,看起來很豐富,但有沒有遺漏了什麼呢?這是第十個問題。

我列出的理由,能否得出另外的結論?如果能得出,是不是說明我的論點沒那麼可信?這是第十一個問題。

我打算用這十一個問題來幫助寫作,但也不會一直如此,因為太累了,會降低寫作的積極性,這又證明了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這一真理。這些問題好是好,但能否能真正實踐,那又是另一個層次的問題了。


準確來說,這本書不是教人如何無中生有提出一個好的問題,而是針對現有的事情或已經形成的結論如何用批判性思維去思考事情的真相以及選擇性接受。

在大多數新聞和說服式寫作中,都會圍繞「論點、論證、結論」三個方面展開說明。論點和結論的位置沒有明確的規定,但是當我們在對其以一種批判性思維進行消化時,以「結論、論證、論點」的順序來思考是最合適的。

? 結論

結論是最終目的。但是在選擇是否信服結論之前,想想初心,不要忘了作者的立場,這也是形成這個結論的出發點。這便是作者的「假設」,假設極其重要,關係著作者從何種角度得出結論。同樣是房價,開發商、政府、民眾,這三者對此得出的結論自然不一樣。當無法理解一個意見的時候,想想發聲者的背景,或許就不難理解了。

? 論證

論證體現了作者的邏輯思維,是聯結結論與論點的橋樑。強扭的瓜不甜,強拉的關係不成立。論證過程對結論的成立與否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也是高下立判的分水嶺。論證過程應嚴謹,沒有犯13種常見謬誤(人身攻擊謬誤、滑坡推理謬誤、苛求完美謬誤、移花接木謬誤、訴諸公眾謬誤、訴諸假權威謬誤、訴諸情感謬誤、砍稻草人謬誤、兩難困境謬誤、亂貼標籤謬誤、光環效應謬誤、轉移話題謬誤、循環論證謬誤)。

? 論點

論點是基石,對論點的甄別需要火眼金睛。持懷疑態度,多問幾個為什麼。即使作者給出了明確的、看似無可挑剔的數據,也要想想其數據來源、可靠性。有時候,即使數據是真的,但是沒有給出全部的真相,反而能歪曲事實。平均數就是這樣一個帶有欺騙性的數據。

要將批判性思維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成為思維的慣性,還需要勤加練習,以實踐加深理解。

突然發現,這麼冷靜理智的批判性思維用在情侶吵架中也很合適呢。


這本書所呈現的,提問只是方式,擁有批判性思維才是該去訓練的東西。

這本書提出了,應該從哪些方面去批判性的看到問題,至於具體提不提問,那就是個人的選擇了。

當然讀書筆記,思維導圖都是浮雲,在實踐中訓練才是關鍵。


總體來說,是一本通俗易懂,短小精鍊,分析合理,的關於塑造人們批判性思維的書。感覺就是,在指導人們如何形成自我價值觀,批判性思維的同時,簡直還教了我的雅思寫作,因為全書是圍繞論題,論據,論證來解釋的,對人的議論文寫作有很大的幫助。就是中文翻譯的實在是無力吐槽,許多句意並不明晰,brainstorm譯成頭腦風暴等等……我看的是第十版,聽說別版翻譯也不怎樣,建議找英文原版來看。


我覺得那個謬誤的地方,給我的啟發很大,我開始注重自己的措辭,要對得起聽眾的耳朵,還要對得起自己學的知識。順便說一下,這個世界的bug真多。


零散的三天時間看完,前半部分看的比較詳細,後半部分跳躍看,對於我這種邏輯思維小白來說,前半部分很實用。認真看並輔以有意識的練習還是很有效果的。文中提到 批判性思維的習慣養成首先得依賴於大量的練習。 書中有理論,有總結,有情形,甚至會給出一份日常生活中練習清單。

批判性思維有一套相互練習,環環相扣的關鍵問題的意識,同時加上在適當時間提出和回答這些問題的能力和意願。批判性思維無處不在,對於雜誌及網站上讀到的文章或論述,找出論題,結論,有些作者不會明說,需要我們抓住關鍵,並嚴格看待分析那些得出結論的論據以及推理分析。

對於兩種思維方式,海綿式思維和淘金式思維,是需要我們慢慢去訓練習得的。還有一些弱勢批判性思維和強勢批判性思維,作為邏輯思維入門級,值得一看並運用於生活中。


大慨花了一周時間看完了這本書,是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的原書第十版。書中講的內容很多,總體而言對自己幫助很大的是明白了在交流或者瀏覽信息的時候,如何有步驟的分析作者的觀點是否可信:

包括:1.找到論題與結論;

2.作者的理由是什麼;

3.是否有用詞旨意不明或者謬論;

4.作者陳述的理由效力如何,包括其陳述方式是否可信;

5.是否有可以替代原因;

6.是否有隱藏信息故意被作者忽略;

7.是否結論不唯一,或者僅在特定條件下成立;

坦白的講,這對分析確實有相當大的用處,思考時不再天馬行空,經過這一過程後,自己也能找到許多值得商榷的地方。

但較為遺憾的是,在採用這樣方法探究作者理由是否可信時,我常常陷入思維的困境,找不出理由反駁。究其原因,主要是自身思維不太活躍,難以從多方面對理由進行評判,這也限制了整個批判性思維的進行。打個比方,就像是已經學會了武器的招式,但因為武器太鈍,也難以達到隨心所欲的境界。

因此,如果你是頭腦靈活,想像力豐富的人,再加上這本書里按步驟的思考,對形成批判性思維幫助很大。如果跟我有類似情況的,還需要對邏輯或是類似於辯論內容進行學習,才能在較快時間下形成批判性思維。


自己看過書後做的,如何帶有批判性看待一個論點,和之前自己的思維方式差別還是挺大的


為什麼我就覺得沒什麼用呢,這些東西誰不知道啊,光看目錄就知道說什麼了


這本書對我的幫助比較大,首先批判性思維一直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在沒有看這本書之前即使心裡清楚,但是說不出來理由,更不能系統的來闡述各種觀點。讀了本書之後首先腦海對批判性思維有個清晰的結構和框架,其次當代社會各種心靈雞湯,零碎式的知識需要我們以一種淘金式的思維以及價值傾向來進行汲取吸收。


以下摘自本人原創書評。

這是一本批判性思維與獨立思考能力培養的啟蒙教科書。

小學和中學期間做課堂練習或考試的時候你最喜歡什麼題型?判斷題還是單選題呢?但是我反正不太喜歡做多選題。那時候對「標準答案」和「參考答」這些東西卻很喜歡,總以為有了答案,再難的題也不怕。後來逐漸明白,有些題目壓根沒有參考答案,人生更是不存在任何標準。有時候身邊能幫你的人都很少,活著就是一個不斷獨立思考和探索的過程。

在如今這樣信息爆炸的時代,面臨的很多問題都沒有答案,而是要做出抉擇。這時我們再也無法像年少時在試卷上打個勾或畫個叉那樣的輕鬆決絕了。我們需要進行充分的思考和權衡,這正是批判性思維或獨立思考的重要性:

批判性思維的最終結果是要求一個人虛懷若谷地接納各種觀點,理性評判這些觀點,然後在理性判斷的基礎上決定接受哪些思想或採取哪些行動。

上述只是批判性思維的目的或結果。那什麼才是批判性思維呢?我們又該如何進行獨立思考呢?你能立刻產生這些疑問就說明你已經有主動提問和思考的意識了。具體內容書中闡述得很詳細,我對「批判性思維」概念的簡要概括如下:

一種主動進行包含邏輯的發問,並能恰當的回答這些問題的意識與能力。

批判性思維一定是一種積極主動的淘金式思維,而不是輕鬆卻被動的海綿式思維。前者讓你披沙揀金,獲取真正價值;後者則全盤收入囊中,不進行取捨也無益於後續的選擇。實施批判性思考的具體操作,也就是那些「包含邏輯的發問」包括:

? 論題和結論是什麼?

? 理由和證據呢?

? 根據理由得出結論的推理和論證過程有沒有問題?比如真的做到就事論事了嗎?有沒有偷換概念?提出的假設又是否合理?等等。

? 其他細枝末節:結論是否明朗而沒有歧義?證據的可靠性如何?考察問題的角度是否全面?

書中還多次強調進行學術寫作或論證時應該注意從讀者的角度來考慮問題。這點我深有感觸。跟人們的生活背景不同一樣,不同學者的學術背景也存在差異。在進行學術寫作或進行學術報告時,最終的目的是要將自己的研究成果讓更多的其他學者知曉。而如果闡述或解釋不當,不同學術背景的差異會嚴重阻礙他人理解你的成果,不利於學術交流和分享。


對寫論文很有幫助。


要提高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的能力,需要看什麼書,或做什麼? - 知乎用戶的回答

拋磚引玉。


雖然本書開篇就提出目標在於讓讀者「能夠提出、回答、利用相互關聯、環環相扣的問題」,但作者只傳授了如何抱著懷疑的態度讀去讀書/聽演講。因此,在我看來,這更像是一本剛開了個頭就爛尾了的暢銷書。閑言少敘,直接上當年的筆記。因為是個人筆記,對我沒有幫助的部分就略掉了,但該章節的題目仍有保留以保證結構的完整。

------------------------------------------------------------------

學會提出好問題

目標:能夠提出、回答、利用相互關聯、環環相扣的問題

思維

海綿:被動式
輕鬆快捷 適合材料有條理 提供有成效的起點

難應對大量需取捨信息 缺乏思考

任務是找出作者觀點並理解 不需做評價

淘金:重視與知識互動

需要有一定的知識儲備

旨在找出最佳判斷和最合理看法

關鍵問題組成

如何讓對話進行下去

展示善意,用共識彌合分歧找出分歧點,謙虛探討,營造氛圍,切忌一廂情願和想當然

Tip:

保持精力集中最好的辦法就是不斷提問題

不投入對自己沒價值的問題

論題和結論

如何尋找結論

1通過文章結構,如標題、首末句等

2尋找指示詞(indicator word)

因此consequently

表明suggests that

由此可知therefore thus
it follows that

重點是the point I』m trying to make is

顯示出shows that

證明proves that

告訴我們indicates that

問題實質是the truth of the matter is

3排除不可能作為重點的部分,如例句、數據、定義、背景資料、證據

4檢索作者過往的作品

5當作者演講者希望我們從他的數據、資料中得出結論時可以問問他「所以呢?」

如何寫作——結論表達

寫作前先明確論題並將論題範圍盡量縮小

引導讀者得出你的結論:結論和理由應一目了然,邏輯清晰

理由

提示詞:

as a
result of

for
the reason that

in
view of

is
supported by

because
the evidence is

studies
show

first…second…third

先有理由後有結論,不可以為了結論現找理由。日常要重視理由的積累。

如何寫作——理由

作出結論前要探究可能存在的種種理由。

找到涵蓋論題的主要刊物(文獻)。了解背景、現狀、熱點

幫助讀者確定自己的理由。盡量用指示詞、邏輯關係、提綱、摘要等方式幫助讀者第一時間了解你的理由

準確的用詞

一個詞指代的對象離特定的具體的實例越遠就越抽象,因此,使用「可獲得相同的生活必需品」「故意傷害他人身體」替代「平等」「侵犯」往往效果會好得多。

找關鍵詞的方法:

此外可通過反串(reverse
role-playing)來找出潛在重要又有歧義的短語。例如,如果你採取與作者相反的立場/階級,你會不會以不同的方式定義某些詞語。

要避免有和作者心心相印的感覺,養成不斷問「這樣表達是什麼意思」的習慣。也即:你可以相信作者的立場,但不能輕易認同他的分析推理,只有這樣才能發現推理過程中意思不明確的地方,從而加深理解或發現邏輯問題。

警惕有情感色彩及文化色彩的詞語。

如何寫作——用詞

留意自己的經歷、文化、背景與讀者可能存在的不同,對非專業讀者解釋專業辭彙將失去他們的注意力;

謹慎選擇合適的情感辭彙;

留意歧義詞;

在說服別人接受結論和理由前要保證大家面對的是同樣的結論和理由。

價值觀假設與描述性假設

假設的特徵

多為隱藏或沒有明確說明

被作者認為理所應當

對文章的推理論證有很大影響

可能具有一定的欺騙性

如何寫作——隱含的假設

反覆思考理由和結論之間的鴻溝

尋找支持理由的想法

把自己放在對立立場審視作品

思考其他假設可以獲得的效果

推理過程的邏輯(fallacies謬誤)

批判性閱讀和聆聽的主要目標在於判定結論的可接受程度和價值評估。

如何寫作——邏輯

證據的效力

證據包括不限於以下類型:直覺(需其他證據輔證)、個人經歷(以偏概全)、典型案例(展現的情感易分散注意力,以偏概全)、證詞(省略、個人興趣、選擇、人為因素)、專家意見(偏見、領域、水平、證據)、研究報告(實驗條件)、問卷、類比(依賴相似)

一果多因

數據置信度及表述

被省略的重要信息

推理鏈不完整

識別省略:反駁論證;遺漏定義;價值觀與視角;論據來源與置信;引用完整度;


剛開始看,這本書很多時候都回說"從這本書可以學到,本書可以教會你,本書,本章"等等的字眼前期看還覺得作者太賣弄了。


推薦閱讀:

該怎樣分析看待王曉漁這條微博?
如何評價在中央電視台第一頻道熱播的動畫片《鄭義門》?
如何在批判性思維和人文關懷之間尋找平衡?
批判和批判性思維,有什麼區別?

TAG:批判性思維 | 書籍評價 |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