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易懂的解釋一下電子透鏡、電子顯微鏡的原理及簡單應用?


樓主講的電子透鏡和電子顯微鏡說法不太貼切。

一般來說電子顯微鏡,也就是electron microscopy,把他們按照設備功能粗分類的話可以分為:

1. 掃描電子顯微鏡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

2. 透射電子顯微鏡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3. 反射電子顯微鏡 (reflection electron microscopy),

4. 掃描透射電子顯微鏡 (scann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他們的成像原理都不是相同的,而且各自還有著很多擴展功能,比如TEM,除了簡單的成像以外,最關鍵的功能是高分辨透射成像和選區電子衍射,配合成分分析設備,還可以做成分分析。即使是簡單的成像工作,也分為明場像,暗場像,等等。所以要通俗易懂的介紹原理真的是很困難。

如果是材料專業的學生,應該會接觸到相關課程,會講授SEM和TEM的簡單成像原理。如果想提高,網上有很多大牛的資料,比如ACMAL eTrai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Online Training,Tutorial courses i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只要你懂光學透鏡,光學顯微鏡。

電子顯微鏡和光學顯微鏡在基本原理上是一樣的,都是依靠媒介(光子或者電子)和樣品的相互作用(散射,反射等),然後用探測器(眼睛,相片等)接受信號,然後成像。原則上各種光學顯微方法都可以有對應的電子顯微方法,但是因為探測器限制等各種原因,電子顯微鏡的成像還是依靠掃描,與之對應的光學顯微鏡是共聚焦激光掃描顯微鏡。

兩者的具體實現,技術細節以及功能性上的差別主要來源於媒介,也就是電子和光子的區別。

光學透鏡是利用折射率差別和形狀來偏轉和聚焦光束,電子透鏡是利用電磁場來偏轉和聚焦電子束。

顯微能力受到瑞利判據的限制,解析度近似為媒介的波長,可見光波長在400nm到800nm,電子作為物質波波長非常短,可以實現很高的空間解析度。光學顯微鏡通過對照明光反射率的差別實現襯度和成像;電子顯微鏡通過材料形貌差別導致其對電子的散射、再發射程度的差別形成襯度和成像。

類似各種光譜學方法,電子顯微鏡也可以在材料中形成各種激發,來研究材料組分等信息。對於掃描電子顯微鏡,可以選擇不同能量的信號電子進行探測,從而可以從不同角度研究材料的形貌和成分信息。透射電子顯微主要是依靠晶格對入射電子的衍射,利用電子的衍射信息可以研究材料的晶格結構和結晶狀況。類似光學顯微鏡下可以通過牛頓環等得知樣品的厚度變化等信息。

對於材料科學,形貌、組分和晶格結構是非常重要的信息。電子顯微技術,尤其是掃描電子顯微鏡和透射電子顯微鏡能夠提供這些信息,所以他們受到材料工作者的重視。很多重要的發現,或者科研進展都是依靠強大的電子顯微技術。一方面,眾多苦逼的材料專業本科僧需要肯下這方面的專業課,研究僧需要學會怎麼看圖看譜,另一方面,高超而敏銳的電子顯微知識成就了不少大牛,比如就我知道的,張澤院士。


推薦閱讀:

二代三代夜視儀為什麼那麼貴?
光/火滅了以後去哪了?
光為什麼只說電場分量而不說磁場分量? 某些光學現象與哪個分量有關?

TAG:光學 | 材料科學 | 透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