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平安夜在中國的蘋果、蛇果等消費熱?
01-26
平安夜送蘋果起源轉自網路:
一,中國大學生。他們接觸了部份的外國留學生,外籍教師,了解一些外國的文化傳統,於是他們也過起了聖誕節,在這個節日里添加了中國的傳統元素,平安夜吃蘋果取意平平安安。 二,港澳台留學生。當時改革開放剛開始,從港澳台來的留學生不多,中國社會的物資也不是很多,他們中的部份人有過聖誕節的習慣,但沒有火雞,也沒有聖誕大餐,有錢也買不到些什麼東西。12月市面上只有蘋果這種水果賣,於是他們就吃蘋果慶祝。三,賣蘋果的小販。原因是外來的水果大量流入中國市場,價格便宜,本土生產的蘋果泄銷,於是販賣蘋果的商人就借平安夜賣蘋果。平安夜吃蘋果的中國傳統就正式產生了。
他(她)們只是想找個理由開房而已。蘋果如你所說,便宜且有諧音,看過或者聽說過聖經的小清新們又能遐想到伊甸園出產的它的祖先,然後是亞當夏娃,進而到人類繁衍——多麽完美的一個儀式祭品!!!PS:我都忍不住要去買兩個先~
崇洋媚外的以為自己很時尚其實很滑稽的行為
花一丟丟錢,顯得沒有被時代所拋棄。。。何樂而不為呢?
當年乾隆下江南,路過牛家村,饑渴難耐,腹肚中空,突然看到一個小販在賣蘋果,乾隆於是差人去買了幾個過來,大吃幾個之後,頓感心情愉悅,大便通暢,乾隆對蘋果讚不絕口。正直那天是平安夜,所以,就留下了平安夜吃蘋果,意喻平平安安的意思。
我個人很噁心這個行為,從不送,也不接受。但是「我們」經常這樣的,很多人不免落入俗套,送蘋果是一個典型,還有送杯子,送什麼送什麼,「我們」是最喜歡搞花頭的,最聰明的,這就要文案營銷
就我所見,過平安夜的群體大多是年輕人。中國有很多節日,春節,元宵節,清明節......但是這些節日大多可以說是為親人而確立的,這當然和我們的家庭傳統很濃厚有關。隨著社會的進步和多元化,我們接觸到的人會更加的多,有一部分會是你接觸很深的,而且友情的比重與親情的比重相比已經是不相上下了,這樣也不可避免出現成立一個紀念慶祝友誼的節日的想法,當這個想法為大多數人認可時,必定會產生一個朋友之間的節日,它並不一定是平安夜。在國外平安夜本身不僅是家人的節日同時也是朋友的節日,年輕人 有這樣的需求又接觸的符合需求的節日,將其接受並慶祝也就不足為怪。至於平安夜吃蘋果與平平安安的寓意有關,以物代替某些寓意在傳統節日也是十分常見,如過年吃魚剩一些寓意年年有餘。年輕人固有的接受能力和熱情加上慶祝友誼的需求和寓意,蘋果大賣是很合理的。
所以我建議喜愛中國文化的老外們每逢Spring Festival就灌點山泉水,嚼幾根彈簧與中國人民同樂
比起萬聖節送糖,平安夜送平安果,我更喜歡中秋節送月餅,大年初一送餃子。平安果五塊錢一個,算了,我還是買街上五塊錢兩斤的黃皮面瓤蘋果吧。
蛇果真的很難吃啊,不理解為何要買
除了清明節,在中國哪個節不是先想到吃,國人對於節日的內涵已經很少去關注,大多是停留表面進行形式化慶祝,加之早起我們這群處於初高中的單純少男少女的無腦跟風,然後自己長大了開始嘲笑別人sb了
你造嘛 曾經我是親手包裝蘋果想表白的,結果人家拿了蘋果我憋了許久然後大家就散了~~~~~
蛇果的叫法,本身就不正確。國外有些單位(如大學)上班是從上午一直到下午,中午十二點到一點也是工作時間,不能去午餐,有的人就吃個蘋果,於是有了snack apple的說法。香港人把snack apple,理解為snake apple,於是就有了蛇果的說法。不過,童鞋都是同學了,也不必太較真。嗯,偏題了。。
蛇果英文名是delicious apple…誰說不是蘋果的卧槽
以我拙見,這和習俗傳統不傳統無關。首先,我們分析中國人,中國人更虛榮,更不懂直接地表達愛或者關心等情感,至少大部分人是這樣的,有沒發現呢?我也懶得再去找資料論證中國人愛虛榮不太會表達。送禮就能彌補這兩種情感,不是嗎?我關心你,好,怎麼才能說明呢?送蘋果。還有就是從眾了。
過聖誕節還可以理解,吃蘋果完全理解不能。老外誰她媽知道這是諧音啊
真正的基督徒不過聖誕節。聖誕節源於異教傳說。
推薦閱讀:
※誰說十二門徒殉教?
※面對教會世俗化,我們該如何做?
※中國家庭教會申請合法地位應該怎樣進行?
※基督徒如何看待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
※如何評價「鄉下老太問傻三位博士」這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