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生來就壞的還是後天學壞的,換句話說,人之初是性本善還是性本惡?
「人之初,性本善」,《三字經》作為啟蒙讀物,這句話不是解釋人性是善還是惡的問題,而是為了教育我們:人之初,性本善。一個孩童如果從懵懂時期記住了這句話,我相信TA日後定會多行善事。
性本(先天)善的人是存在的,少。性本(先天)惡的人也是存在的,也少,儘管「公知」、「聖母」強烈反對。
大多數人的善、惡,都是後天造就的:環境的好壞,心靈的強弱,生存的壓力,利益的誘惑。。。人之初,即不是性本善,也不是性本惡,而是性本能。
像動物一樣,人在初始之時是沒有善惡概念的,一切行為只是生存的本能反應。動物的本能應該包括為兩大部分,一是獲取食物,二是繁殖。隱藏在這種本能中的私慾在不加控制的情況下就被定義為了惡,繁育下一代的愛推己及人就被定義為了善。我們的社會倫理道德為什麼要區分善惡,為什麼要抑惡揚善,總體來說是為了人類社會的持續發展。
人類社會在不同的發展階段或特定時期下會有不同的倫理道德標準,所以對善惡的區分也會有所不同。比如實行走婚制度的摩梭人,在面對男女婚姻問題時對善惡的判斷可能和我們是不同的;納粹時期的德國社會對善惡的判斷也肯定不同於有普世價值觀社會的善惡判別標準。善惡的評判也是人類自己的設定。我只知道,人生下來就有慾望。慾望傷害到別人才是惡的。
儒家提倡:人之初性本善 法家提倡:人之初性本惡 其實觀念在於道的定義,本就是平衡,半善半惡,關鍵在於觀察者從哪個角度看待人了。
好壞本身就是相對的概念。 鯊魚會在母體內就自相殘殺,如果嬰兒出生的環境也像鯊魚母體那麼惡劣的話,也許也就沒有雙生子的出現了。(比喻似乎不太恰當) 所以,壞不壞,取決於環境。本性是沒有好壞之別的吧。在於後天的引導。
一回答這種問題就說什麼性本善或性本惡或沒有善惡概念的人,請多多觀察你們身邊的小孩子!從嬰兒到幼兒再到兒童,務必觀察多人!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無論你是哪本書上讀來的證據!
據我觀察,人的天性都是不同的!有的人天性善的屬性比較多,有的人惡的屬性比較多,也就是說每個人的人之初根本就不是一樣的。別跟我說什麼他們天真所以做好事壞事都沒有善惡的概念,我們現在討論的所謂的善惡就是這種沒有概念的天性!你無法理解天性善良是因為你從未見過內心充滿柔軟的嬰幼兒,是的,乃至到了兒童階段和長大以後,這樣的大方向還是沒有改變,遇到這樣的小孩或大人,心裡感覺都是滿滿的柔軟與心疼。你無法理解天性之惡是因為你沒有見過內心充滿暴虐的小孩子,是的從剛有表現能力的時候,這種暴虐與惡毒就開始發揮了,充滿了主動性和戾氣,而且簡單粗暴,長大一點點後有的會開始有心機,是的小小的兒童就會有心機,如果沒有強烈的正確引導與抑制,這種惡的大方向是很難改變的,長大後還會慢慢放大這種惡。天性的惡,如果沒有及時引導與教育,任它自己發展會變本加厲的。而天性善的人不必別人糾正自己在方向上自然就是向善,如果錯誤引導也不排除會變壞的可能性,但是幾率也是比較低的,人天性帶來的偏善或偏惡在大方向上都很難改變。這是骨子裡基因里就有的烙印。這些例子我見的太多!說善惡是社會概念的,別偷換概念!看懂問題才好回答內容!看不懂就別生搬硬套。人性是善還是惡?幾千年來各個學派一直爭論不休,提出了各種理論並想方設法加以證明。作為一名理科生,摻合進來有點不自量力,該答覆只是提供作者本人的一些想法,其中的不嚴密之處在所難免,歡迎批評指正。我們可以從別處著眼:同一種動物是否存在善惡? 顯然,動物之間沒有明顯的個體差異,它們的生存環境千年如一其行為方式以及思維模式並沒有區別(由於生存環境的惡劣,不懂得合作的「個性」個體的基因已經遭到淘汰)。人類一直以來都是動物界的奇葩,由於生產力的發展,物質的充裕,個體的人對其他人的依賴程度已降低許多,社會對「個性」基因的容忍程度不斷提高,於是人類發展出了各種各樣的思想,個體差異也越來越大。時至今日,雖然人的動物性區別不大,然而善惡的決定因素——思想,卻千變萬化。判定人類善惡的的標準是思維方式、價值觀是否符合主流價值觀,其受環境因素影響很大。你不能指望一個從小看慣燒殺搶掠、不懂文明為何物的個體成為一名謙虛友善的紳士,忘掉酒鬼的兩個孩子由於不同的心理而而成為酒鬼和好爸爸的故事吧,至少他們有很多機會接觸外面的人群。說了那麼多,主要目的是想說,人性的善惡是由其生存環境決定的。那麼,剛出生的嬰兒人生明明是一片空白,它們的善惡如何呢?這是一個誤區,嬰兒在未出生時已經通過母親的身體與世界進行了溝通——母親對 外界環境的反應,在產生如歡樂、幸福、感動、緊張、恐懼等情緒時,有生物學知識的人會知道,母親體內會產生相應的激素或者其他化學物質,對自身行動進行調節。人體是一個循環系統,激素隨體液進入在子宮內,然後作用於母體內的嬰兒。母體長久的某種情緒(不同母體由於生活環境不同,可能會經常同情、快樂或者緊張、冷酷等),會對嬰兒產生同樣的效應。等到出生時,嬰兒性格內核其實已經形成,就如Windows、Ios、安卓系統,後天的環境對嬰兒成長的影響只是相當於在操作系統上的應用軟體而已。什麼?你問我為什麼他們對嬰兒善惡的研究結果為毛是善7惡3?額,社會環境善惡的判定是由大多數人決定的,所以,「善」的人比例比較大,相應的他們的「善」嬰兒數量也比較多。個體人之初的善惡,僅僅由那個時代多數人的價值觀判定。
綜合社會學因素,當代人對當代人人性善惡的大辯論中,「善」永遠會多於「惡」。以上。
你對善惡是怎麼定義的呢?不說法家,即便是儒家的兩位最有名的大師,孟子和荀子,也對這個問題有著似乎截然相反的看法.孟子"言人之性善明矣",荀子言"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矣".順帶掃盲:孟子言人之性善,是立足於人皆有惻隱之心,強調善良是天性,惡人是丟掉了天性所致;而荀子言性惡的實際意義卻並非強調人性本惡,而在於強調人生性有慾望,如果順著慾望就會禮義亡,禍亂生;但是儒家一向承認人慾望的合理性,並且常常強調要滿足人的正常慾望(荀子也正是這一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正是立足於這一點,荀子提出,禮樂是前人為了滿足人們的合理慾望而制定,因而禮樂,衣食自然是有他的正當性的.應當看到,荀子的立論層面與孟子是不一樣的,他對性惡的論斷並非強調人性,而是在論證禮義的正當性的一個過程.事實上他所持的基本態度是:人性本是一塊白板,貪婪爭奪是出於天性中對慾望的追求,而禮義廉恥則是後天人為教育的結果.(荀書原文用"偽"字,並明確解釋了"偽"是人為的含義),因此荀子與孟子看似截然相反的論斷,實際並不衝突.回過頭來,為什麼並不衝突的兩種論斷給人的感覺卻似乎是截然相反?正因為二人對善惡的定義不同,不是么?希望樓主看了我的話,能夠有自己的答案.純手機打字,很多事兒不能展開說,權當拋磚引玉吧.
旬子說的正確:人性本惡,其善者偽(人為)也。也就是說,人生來是惡的,其中的善是進入社會時為適應社會而發展出來的。
人只有在社會中才會有善惡,只有一個人的環境下,不管你幹什麼都沒有善惡之分。
善和惡其實就是利他還是利己,面臨選擇的時候通常利己的就是惡,利他的就是善。對於社會整體來說,利他放棄眼前小利,獲得長遠的大利,所以是被社會所提倡的,就定義為善。而與之相對的利己之心就被定義為了惡,利己之心是從遺傳獲得,來自於動物的進化,所以人性本惡。人在出生的時候只有慾望。而社會給你定下了很多的條條框框。這就是所謂的道德或者是法律。作為原始人或者是動物來說,他們沒有善惡,只有本能。本能又依靠著資源,如果資源不夠的前提下,更沒有善惡了,只有生存
我認為人之初,性本善本惡是個沒法考究的問題。除非將來生物技術非常發達到可以control、quantify人的思維。
「人之初」應該是指剛出生,我的感覺是剛出生時,人基本是沒有自我意識的,只是一個生命體而已。而善惡帶有強烈的主觀能動性偏好。所以基本上沒有討論它沒有必要。
我們討論這個問題,最核心的是想問現實生活環境是把人帶壞了還是帶好了,這才是我們關心的。現在說一下現實環境中的善惡問題。善惡標準難定,但是最終都離不開」生存「,脫離生存討論善惡意義不大。
所以人成長過程中,應該是學會了求生存,不管是善還是惡最後都要服務於活下去。譬如,孝敬父母,是為了維持這個傳統,將來自己也需要孝敬;今天偷了東西,也是因為缺錢,餓了。當然了這些還需要細說,懶得寫了。
至於人對死亡、悲催的惻隱之心是源自何處,我感覺是求生的本能使然,不細說了。「生而為人,對不起。」
還是荀子對,人性本惡。
聖經中也提到「人生來就具有原罪」,自私慾望是人的本能,人類總是不自覺去維護自己的利益。當然這世界上幾乎沒有絕對善惡的人,惡可以通過後天的教育得到規整與改善。大部分人不說變成好人至少也會成為一個正常人,但也同樣不能否認有些人得不到正面的教育或者自制力極弱,難免成為對社會有害的惡人。
就好像小孩子的行為往往反應的就是人類本性。不管什麼樣的小孩子在懵懂之時就已經會維護自己,為了想要的東西甚至會和別的小孩子大打出手,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及時的教育規整,否則長期以往小孩子長大必定是一個極端自私的人。
有人說,人本來就是一種俗物,想要擺脫這種惡,只有兩種方法,禁慾或自殺。推薦閱讀:
※我的哲學英雄:丹尼爾·丹尼特(Daniel Dennett)
※p→q = 非p 或 q的邏輯涵義如何解讀 ?
※可證偽性岌岌可危?!【科學哲學系列8:反可證偽】
※【個人筆記】《康德的理論哲學和實踐哲學》課程講解摘錄和整理
※薩特:哲學屬於每一個不願虛度人生的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