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祛魅」這個術語的具體含義和來由是什麼?

據說是馬克斯-韋伯發明的這個術語。他的大致意思我懂,但又沒有具體點的解釋。


這個詞的德語原文是Entzauberung;英譯有三種,disenchantment是最普遍的譯法,另有demystification或demagicification,都是由否定前綴加魔法化、神秘化;中譯以除魅、祛魅較常見,李猛傾向於譯為「除魔」。

Lawrence Li的回答簡單明了,如果有人需要具體解釋的話,再往下看。

以下文字出自韋伯的著名演講《以學術為業》:

科學的進步是理智化過程的一部分,當然也是它最重要的一部分,這一過程我們已經經歷了數千年之久,而如今對這一過程一般都會給以十分消極的評判。

首先,讓我們澄清一下,這種由科學和技術而產生的智力的理性化,在實踐中有什麼實際意義。這是否意味著我們——就像今天坐在這間屋子裡的各位——對我們的生存條件比印第安人或霍屯督人有更多的了解呢?這很難說。我們乘坐有軌電車的人,誰也不知道電車是如何行駛的,除非他是位機械專家。對此他無須任何知識。只要他能「掌握」電車的運行表,據此來安排自己的行動,也就夠了。但是,對於如何製造一台可以行駛的電車,他一無所知。野蠻人對自己工具的了解是我們無法相比的。如果我們今天花錢,我敢發誓說,即使在座的諸位中間有經濟學家,他們對於這個問題也會人言人殊:為什麼用錢可以買到東西,並且買到的東西時多時少?野蠻人知道如何為自己搞到每天的食物,哪些制度有助於他達到這一目的。

可見理智化和理性化的增進,並不意味著人對生存條件的一般知識也隨之增加。但這裡含有另一層意義,即這樣的知識或信念:只要人們想知道,他任何時候都能夠知道;從原則上說,再也沒有什麼神秘莫測、無法計算的力量在起作用,人們可以通過計算掌握一切。而這就意味著為世界除魅。人們不必再像相信這種神秘力量存在的野蠻人那樣,為了控制或祈求神靈而求助於魔法。技術和計算在發揮著這樣的功效, 而這比任何其他事情更明確地意味著理智化


我用自己的理解來說,似乎就是一種可以算作現代性對前現代或者傳統的反動。從西方來看,自古希臘以降人類就將意識力量寄託於大自然,寄託於神靈,這似乎是一種帶有神秘色彩和宗教色彩的迷信以及魅影。而科學要發展則必須建立在理性和客觀世界之上,因此需要祛除賦予自然的意識,知識不應被用來服務上帝或神學,而是為科學,是用以認識和利用自然的。當然這導致了後來機械論世界觀,特別是二十世紀以來人類諸多危機越發嚴重,很多是由科學技術所致。所以出現了對啟蒙理性的批判,後現代又提出了返魅。


想起前段時間看Ritzer的《賦魅於一個祛魅的世界:消費聖殿的傳承與變遷》,於此暫將當時看書的筆記貼出,算是側面回應賦魅、祛魅和重新賦魅。

第三章 社會理論與新消費工具

Ritzer於本章探討了Weber、Marx和Baudrillard三者理論。

Marx的剝削理論,引出了Walter Benjamin;Miller和Williams的夢幻世界,契合著Weber祛魅引出的Campbell的魅惑力理論;以及Baudrillard的後現代矛盾性,即既產生了新消費工具,又威脅著新消費工具。

Ritzer探討的核心,大抵是延續Weber的理性化、祛魅與賦魅三者的關係。

16.10.5

一、Marx理論:剝削消費者

二、Weber理論:賦魅、理性化、祛魅

(一)、理性化

Weber將理性細分為了四種,Practical rationality(實用理性,世俗形態達成目的採取最佳方式), Theoretical rationality(哲學理性,概念抽象認識現實), Substantive rationality(實質理性,從屬於更高價值觀下達成目的), Formal rationality(形式理性,以某種法律或規則條例達成目的選擇)。

形式理性,恰是西方社會所獨有的,其發展為了官僚制度,以及Weber擔憂的官僚化悲劇,iron cage。通過賦魅吸引個體進入的組織,其組織的限制也正是對於個人的剝削。

Weber繼而劃分了三種合法性權威,Traditional authority, Charismatic authority, Rational-legal authority.

社會發展,傳統權威與魅力領袖權威逐漸退出,魅惑的終結,而法理權威逐漸支配社會。

(二)、祛魅

道德先知(伊斯蘭、基督教)或模範先知(佛教)吸引了信徒後,卻被理性化、專門訓練的祭祀取代,宗教內有著祛魅的趨勢。

同時,如清教賦予了現實世界以宗教使命的魅惑,但世界實際上也逐漸由資本主義經濟體系的理性化,宗教外有著祛魅的趨勢。

(三)、賦魅

1、Campbell:浪漫倫理賦魅的後果

Campbell在《The Romantic Ethic and the Sprit of Modern Consumerism》一書中,於weber的新教倫理髮展。與Weber的認識不同,其認為加爾文教自身帶有著賦魅的內在機制。

其認為,加爾文宗在後來漸漸將高尚品味(享樂時尚)與道德想聯,也即是開始光榮的貪婪消費奢侈商品。Campbell指出,正是新教倫理導致了消費主義精神,信徒將幻想賦予了現實,現實即成為了一個魅惑的世界。

於Weber的理性化祛魅資本主義不同,現代消費主義導致了浪漫資本主義,其中生產愈發趨於次要地位,而消費才是核心。

於此處想起了貝爾的《資本主義文化矛盾》。

2、Benjamin:對賦魅的批判

Benjamin在《The Arcades Projects》中提及,拱廊形成了城市中的城市,其正是商業資本主義的原始聖殿。他隱晦的承認了資本主義實質從生產轉為消費,而革命也將轉移至消費和消費者世界中。

Ritzer於此發展了Benjamin的理論,認為新消費工具一方面滿足了人們的狂熱幻想,一方面,認為對購物中心中購物的渴求實際上萎縮了我們所有的需要與能力。批判美夢實際成為了大眾鴉片,新消費工具於消費者中構建了虛假意識。

3、Williams與Miller:賦魅與祛魅的交織

於法國早期的百貨商店,其認為既是賦魅的(場所),也是祛魅的(組織)。

事實上,祛魅與賦魅二者互惠,夢幻吸引-理性化加強夢幻,於此,現代人不僅生活在Weber的鐵籠中,同時也生活在Campbell的夢幻城堡中。

但是,祛魅與賦魅也存在著內在的矛盾,也即是理性化的祛魅也會削弱夢幻,而於此,後現代理論思考給出了走出困境的道路。

三、後現代理論:重新賦魅

現代性與現代理論都是以理性為起始,後現代理論則反對理性,支持非理性,乃及無理性。

Baudrillad認為,原始社會中,符號交換佔據主導,其中經濟交換隻是眾多交換的一小部分,而現代資本主義社會中,理性經濟交換佔主導。但是符號交換的魅惑力世界一直持續存在,而這正是對經濟交換祛魅世界的威脅。

正因如此,世界具有著重新賦魅的可能性,是現代社會的內部可能性,是祛魅的可能替代品。

同時,Baudrillad批評了馬克思主義的剝削理論,其認為,對消費工具的重新賦魅恰恰是消費者自身的訴求,是消費者渴望的訴求。

2016.11.17 20:55


除魅一詞在日常語境也可以用,意思其實很簡單:原本神秘而有魅力的東西因為某種原因突然變得不神秘、沒有魅力了。


解high……


馬克斯·韋伯從詩人席勒處借用此概念,意思大致可理解為將虛幻的魔力從這個世界的一切事物中驅逐出去。

這個過程源於古代希伯萊的先知預言,隨後與希臘的學術思想相結合,最後在基督教的救贖觀念中達到頂峰,也就是新教徒把一切用魔法手段來獲取拯救的做法都視為罪惡和迷信加以摒除。資本主義精神或者現代理性主義可以看作這個過程的現實結果。

「世界祛魅」的過程源於人類對「世界意義」的尋覓,這個過程的每一種發展都預示了對人類生存的某種信念的確認,但作為這個過程的結果——科學世界觀——卻不再相信任何不可計算的力量,並將信仰和價值置於自己的對立面,不斷予以消除。

因此,現代社會的問題便在於,一方面是理性主義和科學觀念日益在社會生活各個領域滲透,使每個領域在自身合理化的過程中更多的獲得相對的自主性;另一方面,科學觀念和現代理性主義本身又無法為這個祛魅的世界提供任何關於「意義」和「價值」的解釋,而造成現代人焦慮不安的困境,使現代人陷入無歸宿的漂泊感,無意義的反常感和無價值的冷漠感。

————————分割線——————

個人以為,對於這種抽象的概念應該放在韋伯本人整體的思想體系中理解會更為形象具體。如果還是覺得難,可在大致了解韋伯思想脈絡的基礎上,閱讀一些自傳性或解讀性的文字,再結合專著,會比較形象生動~


剛剛看到《國際新聞界》的一篇文章,講的是宣傳話語的視覺「祛魅」,下面是文章的注釋。

「祛魅」(disenchantment) :

源自於馬克斯●韋伯的「世界的祛魅」(the disenchantment of the world),又譯「世界的魔咒」。

它意指宗教的世俗化行動,即人們在科學解釋、獨立思考與理性判斷的基礎上對一切「終極高貴价值」及神聖真理的「解咒」,簡單說是一個去神秘化和再世俗化的過程。


解high形容得很到位


6祛魅可以看做新的認知和事物產生了質的飛躍,舊的認知和事物表現形式不再具有先進性。但並不意味著舊的認知和事物表現形式就是徹底錯誤的,而是隨著世界的演變,舊的認知和事物表現形式不能適應新的世界,但人們對世界的認知和事物表現形式是漸進的,所以否定以前的一切也是不正確的,這樣"祛魅"本身就無法解釋從何而來。祛魅一詞從馬克思韋伯而來。我個人理解其本義是剝除事物一切的人為附加屬性,還原事物的本質和本來面目。而事物的本質和本來面目是相對來說保持不變的,剝除一切附加屬性之後,之前的附加屬性,包括之前的認知,思想(思想和認知其實是一體,思想更有系統性指向性),人們認為的真理都不具有任何意義了,所以馬克思韋伯說不存在規範或真理,一切最終毫無意義。用辨證唯物主義的辭彙來說,隨著對事物認知的深入,越是接近事物本質,剝除的附加屬性越多,被剝除的附加屬性隨之變得毫無意義。這裡的毫無意義也是相對的,對於事物本質來說是毫無意義的,但對於附加屬性的人來說還是有可用之處。畢竟馬克思韋伯提出祛魅也是為了接近探究事物本質,付諸於實踐建立新的秩序。

通常認為祛魅與復魅(返魅)是相對的,是對事物本質的不同理解,祛魅是剝除附加屬性,返魅是返回舊的認知,恢復事物本來面目,因為人類最早的認知最接近事物本質。其實本質上二者都是追求事物本質。不同之處返魅更加徹底不做任何修飾和附加。祛魅剝除舊的認知和附加不可避免的帶有屬性。因為人類現階段而言,一種屬性的對立面本身就是相對屬性。人們剝除舊的屬性只能用相對立的屬性作為工具。

總而言之人類並沒有達到馬克思韋伯所提的高度。現在大談祛魅復魅的人本身就是排他的,互相之間剝除對方附加的屬性,已經陷入悖論循環。

這是人類現階段本身局限性所導致的。

最終結論人類最大的敵人就是人類本身,人類就像籮筐中的螃蟹一樣互相拉扯不得解脫超越。

反觀人類正是這樣進步的,看似矛盾其實是必然。這樣只能有極少數人類獲得先進和進步,人類覺醒之時才會意識到共同的進步。

補充回答:最近思索,其實很多哲學家,很多學者對事物的認知在某種程度上不如普通人,如果要問普通人的話,他可能會說整那些虛的有啥用。可能他自己都沒有意識到他正確地回答了問題。不加思索地說出事物本質,多麼高明。所以要向普通人學習。


disenchanted是祛魅,那麼enchanted是翻成「神魅」好還是「迷魅」好?


可以看下英文版的《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

英文版的比中文版的易懂一些


我以為去魅的意思是去除掉表面的修飾用更為貼近本質的表達方法去表現主體


推薦閱讀:

兒童的自足與自然

TAG:學習 | 社會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