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真的無險可守嗎?


是誰告訴你洛陽無險可守的?

洛陽非但不是無險可守,事實上它憑山背河,形勢極其險要。正如《史記·留侯世家》所言:「洛陽東有成皋,西有殽黽,倍河,向伊雒,其固亦足恃。

看地圖:

這就是洛陽附近山河形勢圖。

你們看,洛陽周圍群山環繞,崤山扼其西,熊耳、外方山鎮其南,嵩山、箕山控其東,只有北部略微開闊,而又有黃河橫亘,而在黃河沿岸,又有邙山為其屏障。此外,在其西北,隔著黃河,還有中條山雄峙。

在這群山河流包圍之中,則是一片由伊河、洛河衝擊而成的平原。洛河從崤山、熊耳山之間流出,伊河從熊耳山、外方山之間流出,兩河逶迤北流,回合之後,最後匯入黃河。在這黃河以南、眾山環繞之間,伊洛兩河衝出一大片沃土,這地方就被稱作伊洛盆地(或者叫伊洛平原)。

所以你看,洛陽地區崇山環繞,黃河襟帶,形成了山河四塞之勢。其實從地圖上來看,可以明顯看出,中條山、崤山、熊耳山、外方山三面環繞,形成了一個太師椅一樣的形狀,將洛陽盆地包圍其中,洛陽就這樣背靠崇山,面向東面一望無垠的豫東大平原。——然而就在東面,嵩山、箕山、具茨山卻如同屏風一般立在面前,阻斷了洛陽與豫東平原之間的聯繫,只留下一些山谷狹道以供交通。

這個形勢之險固,在全國來說也是不多見的。

說完了山川地形,下面我們再來說洛陽的交通。所謂軍事地理,說破天也不過就這兩件事情。

由於群山及黃河的阻隔,洛陽與外界聯繫的通道是很有限的。主要道路有這麼幾條,看圖:

1、向西的道路,這條路主要是沿著黃河前進,最後抵達關中。

這條路基本上都是在黃河和崤山之間狹小的空隙里行進,非常險要。尤其是要經過函谷關,函谷關號稱「丸泥可塞」,也就是用泥丸一個彈丸就能把路給堵住,這不是誇張。

函谷關戰國時設立,最早設在今天的靈寶市,但到漢武帝時,他把關城東移,移到了新安縣,這就是函谷新關。若論險要形勢,自然是舊關遠勝新關,但由於新關距離洛陽較近,所以對於洛陽城來說,反而是新關意義更為重要一些。

2、向東的道路,也是沿著黃河前行,在黃河和嵩山之間。扼守這條路的關鍵節點,則是虎牢關。

說到虎牢關,最著名的大概就是三英戰呂布了,這當然是演義了,不是真事。事實上,當初各鎮諸侯屯兵酸棗,不敢前進一步,只有曹操一人領兵西行,意圖奪取成皋,結果在滎陽被徐榮所敗。

在虎牢關(也就是成皋)最著名的戰爭,當屬即楚漢相爭時劉項在成皋的對峙了,當時劉邦自彭城大敗後,就退守成皋、滎陽,在這裡和項羽對峙三年,成皋雖然時又易手,但項羽卻不能再前進一步。

隋唐之時,李世民圍洛陽,竇建德領兵來救,李世民率驍勇三千五百人急趨虎牢關(唐朝避李虎的諱,改稱武牢關),以拒竇建德,竇建德十萬餘大軍攻之不克,最後為李世民所擒。

這是虎牢關的形勢圖,這是個什麼形勢呢?你看,虎牢關東面,是一望無際的大平原,一馬平川。而在虎牢關的西面,則是崇山峻岭,虎牢關恰好位於這平原與山嶺之間的分界線上。在這個地方,虎牢關背靠崇山,無後顧之憂,有居高之勢,正因為如此,劉項相爭時,以項羽之能,在這裡也不能越雷池一步。

如果我們再把眼光放大一點,從全國的角度來看呢?

這是中國地勢的三級台階圖,大家都知道,初中地理就學過的。如果我們在圖上找虎牢關,你會發現它的大概位置在什麼地方?

對,就是在第二級和第三季台階的分界線上。換言之,虎牢關不僅僅是豫西山地和豫東平原的分界點,而且是中國第三級台階和第二級台階的分界點,所以,虎牢關之所以能成為千古雄關,是有其深刻的原因的。

我們再來看第三條道路。

3、洛陽向北的道路。由於洛陽北面是黃河,所以這條道路也就是渡黃河北上。

這段的黃河,以西的部分,都是峭壁陡岸,水流湍急。以東的部分,則豁然開朗,河道開闊,在此以下,黃河將一直流淌在平原之上,再無峽谷約束。就在這段黃河之上,有一個天然的優良渡口,就是孟津。

孟津之得名,源於武王伐紂。據說當年周武王征討商紂,就是在孟津渡的黃河,在這裡,天下八百諸侯不約而同全部來了,和周武王會盟幫忙,所以這地方就被叫做「盟津」,也就是會盟的渡口的意思,後來盟津訛為孟津。

孟津是自古以來洛陽防守的重點,東漢末年再次設孟津關,西晉時在這裡架了座橋,並且在橋的兩頭分別建城防守,後來在河中間的河渚之上也建了座城,三座城共同防守河橋。安史之亂時,九節度圍攻相州的安慶緒,結果踉蹌大敗,李光弼於是放棄洛陽城,退守河橋,據三城以固守,叛軍屢攻不下,雖得洛陽,但憚於李光弼兵勢,不敢遠出。杜甫《石壕吏》說老婦是「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這其實就是說要補充到李光弼隊伍里去。

4、第四條路,是從洛陽南下,沿伊河河谷而行,渡過伊河後到達臨汝,再沿汝河南下,最後到達淮河。

這條路上有兩個關口,一個是洛陽南邊的伊闕,也就是現在我們說的龍門。這地方現在有龍門石窟,是旅遊勝地,但在古代卻是兵家必爭之地。

所謂「伊闕」,就是說伊河上的門闕,也就是大門。它是這個樣子的:

(網上找的圖片,來源見水印)

所以,伊闕那真正是洛陽的南大門。

伊闕在戰國時發生過一次大戰役,就是秦國白起在這裡大敗韓魏聯軍,斬首24萬。伊闕之戰後,韓魏門戶大開,再沒有力量對秦國形成有效抵抗。伊闕之戰和長平之戰,是白起所指揮的最重要的兩次戰役。

在這條路上,過了伊闕之後,在汝陽附近還需要經過另一個關隘,就是廣成關。山東諸侯討董卓時,孫堅由此進兵,董卓遣胡軫與呂布迎擊,被孫堅在廣成關擊敗,孫堅並於此地斬殺華雄。

5、第五條路,就是從洛陽向東南而行,在嵩山的少室山和太室山之間穿過,然後沿潁河而行,可以到達許昌。

扼守這條路的關口,是轘轅關,這座關位於少室山和太室山之間的峽谷之中,山路「有十二曲徑,盤旋往複」,極為崎嶇難行,但自漢魏以來,這裡就是洛陽和淮北、潁上交通的重要途徑,自洛陽出轘轅,就可以直接抵許昌,乃至於淮河,因此它的地位就非常重要了,凡是洛陽有戰事,轘轅關是必爭之地。五胡亂華,劉聰圍攻洛陽時,其子劉粲就從轘轅關南下,至梁、陳、汝、穎之間。之後石勒出鎮許昌,也是自轘轅關而出。

除了以上幾條路之外,還有一條路,就是自洛陽南下,經太谷口越過嵩山,扼守這條路的關口是大谷關(即太谷關)。

函谷關、虎牢關、孟津、伊闕、轘轅關、大谷關,這幾個關隘,是洛陽最重要的幾個戰略支撐點,自古以來,圍繞著洛陽的一切戰事,全部都是圍繞著這幾個點進行。

比如漢末,以袁紹為首的山東諸侯討伐董卓,個個逡巡不進,曹操獨自前進,卻被徐榮敗於滎陽。事後曹操在酸棗指責眾將,說出了自己心中理想的部署:「使勃海引河內之眾臨孟津,酸棗諸將守成皋,據敖倉,塞轘轅、太谷,全制其險;使袁將軍率南陽之軍軍丹、析,入武關,以震三輔:皆高壘深壁,勿與戰,益為疑兵,示天下形勢,以順誅逆,可立定也。」

我們來看曹操的這個部署,就是讓袁紹攻取孟津,酸棗諸將佔領成皋(虎牢關)、轘轅關、太谷關,而曹操所沒有指明的伊闕和廣成關,當時已經被孫堅所佔領,如此一來,洛陽北面、東面和南面的支撐點就全部被攻佔,只剩下函谷關因為在西面,諸將鞭長莫及,卻又有袁術陳兵丹、析,攻佔武關,對關中形成威懾。如此,洛陽四面戰略支點全部被攻佔,則洛陽已成為孤城,勢所難保,根本不必交戰,勝負已定。只可惜眾將碌碌,不思進取,不能用此策。

解放戰爭中的洛陽戰役也是如此。戰前,華野八縱從禹縣出發,攻佔登封后直插偃師,這條路顯然就是轘轅關道,八縱攻佔偃師後,由於未能攻克黑石關,便在黑石關以西、芝田鎮一線設陣阻敵,截斷鄭州與洛陽的聯繫,這就是在虎牢關一線。同時留部隊扼守登封山隘,其實就是扼守轘轅關。此外陳賡兵團九縱攻佔新安,這就是佔領函谷關。戰役開始後,華野三縱搶佔龍門,也就是佔領伊闕。至此,洛陽戰略支撐點全部被攻取,洛陽就已經成了囊中之物,僅僅5天之後,洛陽守軍全軍覆沒。

然而,由於在黑石關(也就是虎牢關附近)和轘轅關八縱未能鉗制諸孫元良、胡璉援兵,以至於兩處據點被衝破,孫、胡兩兵團得以會師,并力西援,解放軍在洛陽也已經無法立足,被迫撤出。

從這裡也可以看出,洛陽之險要,不在洛陽本身,而在虎牢、轘轅、函谷(新安)、龍門、孟津等支點,若得之,則洛陽安如泰山,若失之,則洛陽危如累卵。

如此而已。


洛陽有險可守。

但當它作為國都時,相比於西安、北京、南京來說,它周圍的地形存在缺陷。

(我想這裡一定有很多人反對,因為定都南京的王朝多短命,且除了明初以外沒有大一統王朝,但這更多是由王朝建立時的先天不足造成的,而不是地形的原因)

先說洛陽的有險可守。

先上圖(講軍事地理不上地形圖都是耍流氓):

洛陽地處三川河谷,三川河谷是由洛河、伊河、黃河衝擊出來的小平原,洛陽因地處洛河之北而得名(山南水北為陽)。它三面阻山,西有中條山、崤山,南有熊耳山、伏牛山,東有嵩山。唯有北面沒有大山阻擋,稍顯敞開,不過黃河橫亘於北,做了一定的彌補。所以洛陽所處的位置也算是山河四塞。

洛陽地處三川河谷,便可依靠三川河谷周圍的地勢來布置防守。函谷關拒其西,扼崤函之險;虎牢關(汜水關) 阻其東,扼嵩山北麓與黃河之間的通道;伊闕(今洛陽龍門)阻其南,扼嵩山與熊耳山之間伊河河谷通道;孟津阻其北,扼黃河渡口。另有廣成關控制汝河方向來的通道,轘轅關控制潁河方向來的通道。這些關隘營建於歷史的不同時期,具體位置多有變遷,最典型的就是東漢末年的八關校尉,形成的洛陽八關。具體的關隘形勢圖大致如下圖所示:

所以,扼守住這些 關隘和渡口,就可以很好的拱衛洛陽,這是洛陽的地理優勢。洛陽還有一個優勢就是它地處中原,位於天下之中,方便接受天下各地的進貢;交通便利,向北渡過黃河便是古時候的河內郡(夾在太行山和黃河之間的一段狹長地帶)以及河東地區(今山西),東出虎牢關便是鄭州、開封所處的平原地區,一系列淮河支流分布其間,漕運十分發達;南出便進入南陽盆地,可通往荊襄之地;西部掌控住函谷關便可扼住關中。

但是,洛陽的缺陷在於,內部地域狹小,缺乏防禦的戰略縱深。

當洛陽作為國都時,如果是太平盛世,自然萬方來朝,作為天下之中接受四方的朝貢,地理位置簡直不能更得天獨厚。

但當天下有變,群雄並起之時,洛陽的外圍容易被掃清,從而面臨被圍城的局面,一旦被圍城,由於內部土地狹小,不足以支撐長時間的對峙,這也是漢初劉邦在討論定都時,張良力主應該定都關中的原因:

漢初,天下初定,劉邦身在洛陽,婁敬力勸劉邦定都關中:

「夫秦地被山帶河,四塞以為固,卒然有急,百萬之眾可具也。因秦之故,資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謂天府者也。陛下入關而都之,山東雖亂,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夫與人斗,不搤其亢,拊其背,未能全其勝也。今陛下入關而都,案秦之故地,此亦搤天下之亢而拊其背也。」

婁敬從山河形勢的角度闡述了關中優於洛陽之處,認為定都關中是按住天下的後背,扼住天下的喉嚨,一旦山東(指崤山以東)有變,可以據險自守,同時關中的「八百里秦川」可以作為根據地提供長久對峙的錢糧。

然而,劉邦身邊多山東六國故人,大都勸劉邦定都洛陽,認為:

「雒陽東有成皋,西有崤黽,倍河,向伊雒,其固亦足恃。」

劉邦猶豫不決,於是去諮詢張良,張良說道:

「雒陽雖有此固,其中小,不過數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敵,此非用武之國也。夫關中左崤函,右隴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饒,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獨以一面東制諸侯,諸侯安定,河渭漕輓天下,西給京師;諸侯有變,順流而下,足以委輸。此所謂金城千里,天府之國也,婁敬說是也。」

張良進一步從經濟角度進行了對比,認為洛陽雖然有險要可守,但內部狹小,不過百里,田地太少;而且洛陽四面受敵;關中則更加易守難攻,諸侯安定則可以通過漕運逆黃河而上供給京師,天下有變則可以東出攻擊。於是劉邦採納了婁敬和張良的建議,定都長安。而後來歷史的發展也印證了二人的觀點,無論是剿滅異姓諸侯王,還是後來爆發了七國之亂,關中地區都能夠穩固的輸出錢糧和部隊來打擊他們,同時關中也始終沒有被敵軍攻入。

婁敬後來還因此被賜姓「劉」。

類似的,首都師範大學的宋傑教授在他的《中國古代戰爭中的地理樞紐》一書中提出了這樣的看法:

洛陽位於基本經濟區的邊緣,更像是一個戰略樞紐,而不太適合作國都,因為他缺乏戰略縱深和迴旋餘地。比較適合的是西安、鄴城、南京,他們都處在基本經濟區的中心,周圍經濟發達,物產豐饒,能夠在較大程度上解決統治集團的物質需要,又距離基本經濟區的邊緣地帶較遠,外圍有山嶺江河為險阻,敵軍來襲時可以作為緩衝之地,避免受到直接的軍事威脅。

這裡我覺得可以把鄴城替換成北京。

西安,處在關中腹地,外圍有關中四塞作為防衛,前面已經放了地形圖並作了說明,這裡不再贅述。

下面放一張北京及周圍形勢:《讀史方輿紀要》的作者顧祖禹稱北京為「滄海環其東,太行擁其右,漳、衛襟帶於南,居庸鎖鑰於北。幽燕形勝,實甲天下。」北京背靠燕山,左有滄海,右擁太行,處在華北平原之上,南面一系列大河橫亘,防禦重鎮梯次林立。

南京及周圍形勢:前據大江,南臨重嶺,憑高據深,其內部還有河湖縱橫。西通荊襄、巴蜀,東接三吳,北面兩淮,奪取巴蜀荊襄可以屏護上游,三吳富裕可以提供人力物力。兩淮地區為攻守進退之所。

相比之下,洛陽的外圍是豫西山地,是豫北豫南豫東的大平原,外圍更容易被掃清,從而面臨圍城,陷入被動:

這種情況以隋末李世民攻取洛陽最為典型:

唐初,北方主要有三股勢力。李唐據關中,王世充所建立的「鄭」據中原,竇建德所建立的「夏」據河北。620年,唐準備進取中原,於是唐高祖李淵派李世民發兵攻打洛陽。於是李世民布置了掃清外圍、圍城洛陽:令行軍總管史萬寶自宜陽進據龍門,潞州行軍總管劉德威自太行進圍河內,右武衛將軍王君廓至洛口斷敵糧道,懷州總管黃君漢自河陰襲破回洛城,自率主力屯於北邙山。鄭軍出戰皆被擊還,洛陽與外部的聯繫被切斷。河南地區其餘的州開始望風而降。王世充聯繫竇建德結盟攻唐,唐軍於虎牢關大敗竇建德,竇建德被擒。而洛陽城圍困日久,王世充無計可施,於是也投降唐朝。

所以,洛陽有險可守,且相比於絕大多數城市,堪稱十分險固。但當洛陽作為國都時,與西安、北京、南京相比,就地形來說存在缺陷,戰時外圍容易被掃清,內部又比較狹小,缺乏戰略縱深和迴旋餘地。

我覺得對洛陽使用的比較好的是唐朝,以陪都的形式存在。洛陽作為一方重鎮撐起整個豫西防線,也成為關中的屏障。在太平盛世時,可作為接收天下財賦的中心,通過大運河源源不斷的將各地物資轉運而來。

以上。


趙光義:在德不在險,

趙匡胤:壞我家國者此人

歷代中原王朝都將虎牢關視為兵家必爭之地,虎牢關之所以重要,還是從它的地理位置上看,它北邊靠著黃河,南邊則處在嵩岳山脈上。這種依山傍河位置,使虎牢關成為中原戰場中心。而古代都把洛陽作為中原中心,所以只要把虎牢關拿下,便可以直取洛陽,從而整個中原盡收。

歷史對虎牢關戰役有名記載有四次,其他大大小小的戰爭更是不計其數。

①公元前719年,春秋時期,鄭國在虎牢關把燕軍打敗,從此虎牢關便成鄭國管轄。戰國時期,齊、楚、燕、韓、趙、魏等六國都在虎牢屯兵與秦國抗爭。

②劉邦與項羽之爭時,曾在虎牢關附近展開惡戰,史料記載:大戰七十,小戰四十。劉邦和項羽意識到虎牢關的重要性,因此誰也不讓誰。但當時劉邦處於弱勢,被圍困很久,但劉邦卻在這裡堅持與項羽周旋,這就是歷史有名的「成皋之戰」,此戰也是楚漢之爭的關鍵之戰,從比項羽實力走弱,最終敗於劉邦。

③東漢末年,董卓與三國諸侯在虎牢關大戰,當時劉備、關羽、張飛就在虎牢關大戰呂布,著名「三英戰呂布」便發生在虎牢關前。

④到了唐朝,李世民在為老爸統一中原各地時,與王世充戰於虎牢關,王世充就向竇建德求救。竇建德很仗義的帶精兵強將與李世民在虎牢關大戰。當時有謀士曾給竇建德建議繞過虎牢關,直取唐朝空虛的關中地區,但竇建德猶豫了,諸將也都不願意放棄虎牢關。但天助李世民,讓竇建德輸在了虎牢關,一舉改寫了歷史。

 洛陽曆代戰役系列之抗戰篇(九)

邙山上清宮之戰

□記者 孫欽良

1944年5月18日至22日,邙山激戰白熱化,其中上清宮之戰最為激烈,我第15軍憑藉堅固工事與敵爭奪,重創日軍。

出洛陽城正北不遠,邙山上有一座上清宮,唐時曾是皇家道觀,歷代香火皆盛,周邊遍植松柏,遠望蓊鬱蒼翠,景色向稱秀麗。這裡地勢高,這固然很好,可得八面來風;但地勢高也不好,容易八面受敵。

洛陽保衛戰之前,國軍在上清宮修築了非常堅固的工事。其中碉堡分為大小兩種:大碉堡裡面全是鋼筋,用混凝土澆灌而成,留有輕重機槍槍眼。小碉堡裡面沒有鋼筋,只有混凝土,但比較隱蔽,不易被發現,可以伏兵。除了碉堡,還有戰壕,縱橫交錯,相互貫通。武庭麟依憑這些工事,把第15軍軍部和指揮所設在這裡。

當時我軍的意圖是:不到萬不得已,不在城內廝殺,力爭城外殺敵,贏得最大機動性。64師一位軍官負傷後奄奄一息,卻不咽氣,非讓部下用擔架將他抬到軍部,用微弱的聲音對武庭麟說:「軍長,我看出來了!日軍想要壓迫我軍進城,把我軍『包餃子』!我軍千萬不要進城,一定要機動作戰殺敵啊!」言罷氣絕身亡。

武庭麟清楚這一點,所以他對上清宮和邙山戰鬥特別重視。日軍第63師團(由野富昌德率領)將炮兵部署在洛陽西南和西北,對洛陽城北我軍交叉炮擊,其進攻重點同樣是上清宮和史家溝一帶的城外陣地。

敵人的這次總攻從5月18日晚7時30分開始——先由第63師團炮兵對上清宮陣地猛烈炮擊,因知道我軍不會投降,就採取毀滅性、超常規手段,炮擊了七八個小時,一直到19日凌晨3時才停止。日軍用殘酷的炮擊把上清宮周圍數千棵松柏炸毀,接著用飛機轟炸,上清宮損毀殆盡,小道士都沒能倖免,被飛機炸死在山門前。

日軍步兵上來之後,以為我陣地已被炸得差不多了,就放開膽子衝鋒。孰料我軍永備性鋼筋水泥工事都是在外國軍事顧問指導下修築的,整整用了6年時間,輔之以交通壕、散兵壕、防坦克壕,不但堅固,而且互通,我官兵埋伏在密集的布雷區和鐵絲網後面,用各種輕重武器、迫擊炮,對沿著丘壑和麥田上來的敵人予以打擊,日軍的第一輪進攻以慘烈傷亡為代價告敗。

19日,日軍在各處發起攻擊,均受到頑強抵抗,進攻被迫停止。日本華北方面軍對第63師團的進展十分不滿,當天下午又調洛寧附近的戰車第13聯隊和110師團的兩個步兵大隊返回洛陽,加入到上清宮作戰行列。

史料如實記錄了這次戰鬥:就在戰車第13聯隊開往洛陽的途中,日軍出現丟人一幕——向城北發起攻擊的第67旅團獨立步兵第137大隊被國軍守備部隊擊潰,在蔣溝以北的防坦克壕中動彈不得,大隊長(中佐)也被困其中……20日,日本華北方面軍令第12軍內山將軍接管第63師團,負責全面攻擊洛陽。

當天,日軍以戰車20多輛,配合步兵2000多人,向我軍194團防守的後洞陣地發起猛烈進攻,戰況空前激烈,陣地失而復得3次。戰鬥中,日軍大隊長藤本率先沖入我軍陣地,在白刃戰中被我194團2連連長韓昆活捉。周圍的日軍蜂擁而來搶奪,爭奪中,我軍士兵將藤本刺死,韓昆連長也在激戰中犧牲。副連長賈樂民見狀,憤而攜帶8枚手榴彈沖入敵群,與日軍數十人同歸於盡。

21日,日軍第67旅團獨立步兵第137大隊仍被我軍壓制在防坦克壕中,為了讓他們能夠跳出來,日軍派來飛機幫忙,多次對上清宮進行轟炸。可笑的是,一些炸彈落在防坦克壕中,炸死炸傷了許多日軍,我軍官兵知道後都很解氣,士氣更加高漲。

日軍打得不順,不斷調整方案。為了救援這股日軍,戰車第3師團作戰參謀永山來到第63師團研究協同作戰,決定以獨立步兵第25大隊和戰車第13聯隊一同攻擊後洞東南高地。

晚7時,日軍先搞了10分鐘破壞性射擊,隨後,福永大隊與戰車第13聯隊冒著我軍炮火前進,突破了一段外壕障礙。但在接下來的半小時激戰中,日軍一線部隊備感吃力,要求改在第二天拂曉重新攻擊。

又是受挫!消息傳來,福永大隊長暴跳如雷,他堅決否定了這個建議,親自到一線指揮衝殺,在戰車的配合下,激戰到晚上8時,日軍佔領了後洞東南的制高點257高地。22日,日軍戰車部隊陸續抵達。當天上午,20輛戰車配合著向我營庄陣地攻擊,我軍頑強抵抗;下午,日軍再度攻擊,激戰到晚上9時,一戰車中隊迂迴到營庄背後夾擊,營庄陣地被日軍佔領。

22日是洛陽保衛戰以來我軍最為艱難的一天。當天拂曉,日軍10餘架飛機轟炸之後,動用戰車60多輛、炮80餘門、掩護步兵2000多人,向庄王山等我軍陣地攻擊。敵人有炮火優勢,我陣地相繼被摧毀。加上日軍一旦受挫,就喪心病狂地使用毒氣,我守軍被迫後退。

連日激戰使我軍兵力銳減,尤其是彈藥消耗厲害,從兵力上來看,邙山再守下去已經沒有意義。武庭麟決定把部隊撤到城內,依託城牆和街坊進行戰鬥。但他沒有放棄東、西火車站,留有守軍。

22日夜,活著的第15軍官兵全部撤入城內,與94師一同守衛城垣。具體部署是:94師守東半城、南北大街;64師守西城門、西南隅、道集街、幸福街、古香巷、河洛中學後巷至南城角;65師守西車站、西北隅。至此,洛陽保衛戰進入最後階段——再過3天,也就是5月25日,洛陽城就要陷落,日寇鐵蹄將真正步入洛陽街巷

孫貢九編撰(民國)《洛陽縣誌》摘錄(原文無段落標點,?號和□號也是抄錄者所加。)

三十三年五月敵陷洛陽。

初敵在鄧縣發動攻勢陷許昌汝郟,進逼龍門。一面與國軍對峙,一面白浪南渡據澠池新安斷國軍後路。五月七日陸軍第十五軍長武庭麟奉令協同九十四師固守洛陽十日至十五日。由九十四師任城廂守備,武迂迴取伊川嵩縣宜陽等縣,渡洛與龍門敵會攻洛陽。而黃河北敵復由庭麟率部堅守西宮(工)邙嶺既設陣地。血戰旬余,屢挫敵峰。二十四日敵集中步兵三萬餘人,野山重炮百二十餘門,戰車三百餘輛,飛機二十七架,四面圍攻,環城工事均被摧毀,國軍退?城垣,敵由西北西南隅沖入發生激烈巷戰,旁(傍)晚彈盡援絕,殘餘部隊突圍出城待命。城陷。敵在洛年余,以戰養戰以華治華,吸收物質,實行毒化奴化。

附十五軍守備洛陽經過概述

中原戰役敵大軍在黃河北岸分為孟津平漢鐵橋兩路南犯,五月一日鐵橋被敵突破。鄭州失陷後由虎牢臨汝分路西進,中原局勢益見緊張。本軍於三十三年五月七日於洛陽東陡溝奉命協同九四師守備洛陽十至十五天。當劃(?)既設陣地為三區。六四師西工區,六五師邙嶺區,九四師城廂區,軍部位置上清宮。

各部隊八日拂曉進入陣地。九、十兩日由龍門北進之敵與我警戒部隊發生戰鬥與著關陵之線。十一日拂曉,敵開始以裝甲部隊向我南面陣地進犯,戰車約百輛炮四十門,主攻在林森橋以西地區,激戰至晚,敵改以步兵為主,約一萬三千餘,由七里河與興隆寨之間向我夜襲。先後沖入我陣地,均經次第擊退,我傷亡雖眾,敵死傷五千餘。

十二日拂曉,敵繼續增加,在飛機九架炮五十門掩護下,再興攻擊,戰至十時,敵一部由興隆寨、屈(瞿)家屯間突入我陣地。我各級預備隊先後增入逆襲,終以突入之戰車不下六十餘輛,又無兵增援,還在營垣西布置新線再戰。十時,六十四師傷亡過重,為節約兵力繼續作戰計乃令轉移於邙嶺之麓佔領由史家屯至洛陽城西北角之線,對南作戰。

十三日,敵戰車三十餘輛步兵千餘,續犯周公廟西車站迄苗溝之線。周公廟西關間戰鬥激烈,往返爭奪者三次。十四日敵戰車七輛步兵三百餘,一度由西門大橋沖入城內,經我迭次增援逆襲,巷戰三日始將敵完全逐退,殲敵千餘。

十四日夜,大雨如注,澈夜不止。十五日至十六日,南關東會館東關破陵塚,在大雨中連日均有激戰,敵未得逞。十七日,四圍各陣地均有戰鬥。另有步兵千餘,在其炮火掩護下向我史家屯猛攻,突入壕內,均被我以手榴彈白刃擊退,殘敵二百餘退至同樂寨附近。據俘敵供稱,隸(?)野戰補充十二隊第一大隊。在敵屍檢獲日日命令,發現敵一二六二部隊有獨第八混成團戰車、第二五聯隊戰車、一四中隊等番號並偵知敵三五師團司令部在東陡溝。

迄十八日,敵逐日消耗逐日增加共約步兵三萬餘、戰車裝甲車三百輛、炮八九十門,於黃昏起全線向我進攻,澈夜有激戰。十九日拂曉,敵步兵在其炮空戰陣地均失而復得者數次。我軍師直屬部隊均行增援撕(廝)殺浴血苦戰,最後敵施放毒氣,我官兵猶沖創再戰,終因兵員漸少為欲完成任務計,於黃昏改變部署放棄史家屯。本日擊毀敵機一架。

二十日至十二十一日敵向我庄王山後洞兩地攻擊,我軍師搜索連由李師長王參謀長躬親指揮,侵入之敵悉予殲滅。後洞曾活捉敵少校指揮官一員,我王參謀長陣亡。

二十日,奉到飛機送投 委座乃侍手喻要旨我陸空大軍正向洛陽前進應努力作戰。二十二日拂曉,敵機十餘架、炮八十餘門、戰車六十餘輛向我庄王山陣地猛烈轟擊,掩護其步兵先將庄王山右翼包圍,戰車十餘輛亦繼續沖入。我官兵與敵反覆衝殺,因為傷亡太重,通塚大道一部被突破,其它陣地亦全被摧毀,形成片段,戰至晚,又變更部署佔領後洞、營庄、八里營、史家溝至西北城角之線,斯役我傷亡均(?)重。連日激戰,兵員銳減,彈藥已太感缺乏。以兵力論,邙嶺陣地已無力再守。奉飛機投送 委座□侍參手喻至遲七日援軍必到。為達成任務計遂於二十二日夜令各師留置一部固守東西車站、上清宮,其餘均轉入城內,與九四師分守城垣。

二十三日,敵向我西門西北城角各處猛攻,以威力搜索並向城關行破壞射擊及轟炸。二十四日九時,敵機二十七架、炮百二十餘門環列向城內轟擊,同時敵步兵三萬餘,戰車裝甲車在三百餘輛分六路由西南城角、西門、西北城角、東門、東北城角向我進攻,主攻在西南城角迄西北城角方面。敵先以炮火飛機轟炸,我環城工事均被摧毀,兵員武器亦均同歸於盡。在我援兵未到時,敵以急造梯由西門南側及潭(壇)角攀越城壕沖入城內千餘,我劉李兩師長各率部隊馳往逐(?)襲,直屬部隊亦悉數增加,血戰侵入西南角逐(?)敵,僅剩(?)十餘名退去;憑藉壕外掩護頑?西北角侵入之敵尚有百餘,徘徊於社會服務處西土坑中,經我以手榴彈夾擊,殘敵十餘逃往壕西。藉潭(壇)角掩護架橋,我於政治部社會服務處河洛中學構成新線,準備再戰。至後三時,敵車十餘輛由西北城角沖入,同時東北城角亦被敵突破,侵入戰車十餘輛。四時計(許)東北及西北兩運動場附近均發生巷戰;五時侵入之敵約萬餘、戰車達五十餘輛並繼續增加,馳逐街衢,無法遏止,指揮聯絡俱被隔斷,全城陷於混戰。黃昏後以彈盡援絕無力再戰及作急緊處置,令各部隊取捷徑奪路突圍。當午後四時許,曾上長官蔣(鼎文)一電:情況危急速派飛機助戰,本軍在最後五日之間不惟食糧困難即燈火燃料火柴亦均感缺乏。當五月七日東西車站秩序無人維持,漢奸到處放火,每夜火頭有六七處之多,其次在民宅內放槍割電線,希圖擾亂。十四日,大雨淋漓,城內行政人員突然出城,言敵已入城,而一部民團六百餘則□至邙嶺陣地要害,我四面□□□射,我傷亡官兵十(?)員名,情況萬分嚴重,若非沉著制止,幾誤大局。其次開戰第三日後,敵在東南關開設播音器播講,欲誘我官兵並以飛機先後兩次散放荒謬傳單,復覓洛紳士顯具函誘我,足見敵手段之無微不至。而在每戰不得逞時,即放毒氣,前後竟有六次之多。因長官部時在移動中無線電台恆數日叫不通,每日戰報未能發出,對於重慶電台未取得連絡,致不能隨時向 委座請示。

敵洛陽攻城軍司令部駐白馬寺,敵酋司令官一村,圍攻洛陽之兵力系逐次增加。五月十一、十二兩日約步兵一萬三千、炮四十餘門、戰車約二百輛;十四日,約步兵一萬五千、炮六十餘門戰車六百餘輛;十九日約步兵兩萬餘、炮九十餘門、戰車裝甲車三百輛;五月二十三日以後,約步兵三萬餘、炮百二十門。總計自五月七日奉命守洛陽至二十四日夜突圍後,我傷亡官佐五三零員(五百三十人)、士兵一三三三九名(一萬三千三百三十九人)。斃敵三萬、毀敵戰車六十餘輛、炮十門。

三十四年八月洛陽光復。

先是中美英蘇同盟攻德號稱盟邦,德陷後八月七日美以原子彈投敵廣島,九日投長崎,敵傷亡甚眾。十日遵照坡(波)茨坦會議無條件投降。十八日國軍入洛收繳敵械。


連個籃球場都守不住,何況其他……


洛陽自古命運不佳,中原合勢逐鹿天下。兩種模式:一是西部蠻族半蠻族控制東方的基地,形成長安―洛陽互動模式,典型例如唐朝(河北世族一直不鳥關隴集團喲);二是作為中原費la平民的老家,自然放心在此,辦公住家兩不誤,典型如東漢(南陽河北都不得罪)。

趙二說的最好,唐末關中早已玩完廢墟一片,關中四塞險勝天下窮逼又有何用,海運一開,陸路完蛋,粟特社團遲早玩完,西北內亞遲早伊斯蘭化突厥化赤貧化,舉個例子就像敦煌,地位從深圳特區變東北雙鴨山,爽不爽。沒有了西北地區持續的秩序輸出與互動,長安與洛陽互動不起來,歷史轉向了東北地區性,也就是燕京――江寧(滬江市)模式。開封只能是最好的選擇了,僱傭兵起家的北周――北宋王朝只能如此了,就算打下燕雲,那又是有一場安史之亂,兵力均衡分布在河北平原而不是集中在燕雲一線才是明治選擇,遷都洛陽就是找死,開封一叛,保命的南方漕運體系與河北軍事體系都會崩潰。

自古論組織能力與動員能力,中原費la都不如半蠻族蠻族士兵,因此只能淪為資源的獲取地,拿廣大良家子的收入去交保護費(朱溫靠的是蠻族內遷與藩鎮封建的重新組織,但還是比不過沙陀突厥人)。關中雖險,但自安史之亂後,只能靠邊站了,所謂的天險就失去了意義,關中如此洛陽更是如此。沒有了西北半蠻族蠻族的加持,又遠離運河體系,只能靠邊站,但也只比長安衰敗的慢一拍而已。

歸根結底,還是那一句話:立國之勢,在德而不在險。大一統體系下,朝廷流官與當地土著沒有天然感情的維繫,很容易淪為資源的索取地,誰讓有這麼個評定指標壓著呢。凡是流官,都要任期政績交代,都不容易,沒有長期建設的需求啊。北宋末年決口黃河後,運河東走山東,運河以西地區就徹底萎了,再加上北方人考不過南方人,半江西半胡建,所以說老鄉們不要怪,好好努力,多當官少作農,只有本土子弟才會給老鄉們辦好事,外鄉佬千萬不要信

本土子弟才是最大的天險,本土子弟衰洛陽衰河南衰,本土子弟興洛陽興河南興,長期拱手於他人守護收取保護費,外鄉佬有天險打不過就跑,本土子弟有老婆父母財富跑了啥也沒有來,沒有天險也要自己當城牆,所以……呵呵


你覺得呢?看這圖就知道啦~洛陽不僅有虎牢關和函谷關這種關卡,還有黃河作為先天地理優勢~

另外,下面這個才叫無險可守吧。。。


我表示我只知道小時候去邙山的村裡玩,當時有一個小土坡,斷崖面全部都是子彈,他還在裡面挖出來過,彈頭不算短,大約三到五厘米,我同學告訴我說那裡全是日本鬼子打上去的


竟然能問出這樣的問題, 建議去玩下三國志11, 這遊戲有句話叫「得洛陽者得天下」。

印象很深刻的是一個網友(貌似還是台灣網友), 發過一個戰報帖, 就是洛陽單城速攻流統一的。


西安洛陽北京一直是大一統帝國定都的必選項,能被那麼多王朝看中定都,那些開國帝王將相都不是瞎子。依山帶河(而且是大山大河)進可攻退可守,只有坐擁這幾個地方才能掌控整個帝國。如果按地形險要給城市分級,這三個古都都是ssr級的,襄陽漢中這類可以算sr


洛陽地勢西高東低。境內山川丘陵交錯,地形錯綜複雜,其中山區45.51%,丘陵40.73%,平原佔13.8%,周圍有郁山、邙山、青要山、荊紫山、周山、櫻山、龍門山、香山、萬安山、首陽山、嵩山等多座山脈;洛陽地處中原,山川縱橫,西依秦嶺,潼關函谷關天下雄關,出函谷是關中秦川;東臨嵩岳,虎牢關萬夫莫開;北靠太行且有黃河之險;南望伏牛,有宛葉之饒,所以「河山拱戴,形勢甲於天下」。

洛陽的防禦優勢在古都裡面是很靠前的。

南北朝和隋唐時代的無數戰例證明了洛陽的防禦優勢。


我洛陽要是無險可守,也不至於淪落到修個鐵路都困難,幾百年的河南府地位近代被開封鄭縣搶來搶去,而且現在連個高鐵樞紐都不給的地步吧。

看看隔壁西安城,吃香喝辣,拿著國家開發西北的政策全城挖運河,失敗了還有錢擦屁股。我洛有啥?屁都沒有啊...挖個車馬坑出來還得回填一多半,都是血淚啊!!!

嚴重懷疑樓主在反諷。


北宋之所以被滅,就是因為沒有定都洛陽,開封無險可守。


八關都邑,十府通衢,河山拱戴,形勢甲於天下。

北邙,熊耳,伏牛,嵩山,迤邐環衛;

函谷,虎牢,伊闕,平津,伺險而生;

千官肅事,萬國朝宗。

以此中國,綏惠四方。

在德不在險,有險亦有德。


有句老話是專門形容洛陽的,坐擁三川八關之險。

然後你問洛陽是不是無險可守?

抵制無腦問題!


宋太祖趙匡胤曾以開封地處中原無險可守,想遷都洛陽。其弟趙光義以江山之固「在德不在險」反對遷都。

可見洛陽並不是無險可守的。


開寶九年,天下初定,宋太祖想遷都洛陽:

吾欲西遷,據山河之勝,以去冗兵,循周漢故事,以安天下也。」

宋太祖弟弟趙光義跳出來反對,並引用戰國故事勸說太祖:

吳起事魏武候。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顧而謂吳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國之寶也!』起對曰:『在德不在險。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義不修,禹滅之;夏桀之居,左河濟,右泰華,伊闕在其南,羊腸在其北,修政不仁,湯放之;殷紂之國,左龍門,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經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殺之。由此觀之,在德不在險,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盡為敵國也。』」

趙光義一句「在德不在險」,打消了太祖遷都的念頭,卻也為宋代埋下了禍根。開封自戰國時期便是魏都大梁,到五代歷經三朝,雖說富庶比洛陽殘宮敗室強的多,但此時正值北宋開國之初,怎麼就如此短視?而且開封沿線在五代北宋時期常常發生黃河決口,危害甚大,東南西北也沒有關口險阻,名山拱衛,是名副其實的「四戰之地」,所以需要靠大量軍隊保衛京師,而供養軍隊則需要便捷的交通條件,那些群臣只看重看開封便捷的漕運系統和富庶繁華的經濟條件,沒有認識到開封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造成的嚴重威脅,可謂短視。

起居郎李符反對:「京邑凋敝,一也;宮闕不備,二也;郊廟未修,三也;百司不具,四也;畿內民困,五也;軍食不充,六也;壁壘未設,七也;千乘萬騎盛暑扈行,八也。」

李懷忠:「東京有汴渠之漕,歲致江淮米數百萬斛,都下兵數十萬人,咸仰給焉。陛下居此,將安取之?且府庫重兵,皆在大梁,根本安固已久,不可動搖。一旦遽欲遷徙,臣實未見其利。」

群臣都認為洛陽荒廢,如果遷都還需動用大量人力物力整治,害怕遷徙帶來的問題,所以這又是一大短見。

實際上,宋太祖應該遷都洛陽,此時不遷都,也應該秘密遺書後代皇帝擇機遷都洛陽。畢竟洛陽地理位置極佳,四周群山環繞,背負邙山,面臨洛水,東有成皋,西有崤函,北通幽燕,南對伊闕。「山河拱戴,形勢甲於天下。」東漢、曹魏、西晉等王朝都曾經都於此,號稱「九朝古都」。相對而言,開封可做經濟中心,如唐之長安與揚州。宋軍如果想要北圖幽雲,南保中原,遷都洛陽才最佳選擇。無奈太祖崩逝太早,繼位的又是沒有真本領的趙光義,導致宋軍高粱河大敗。真宗時期又發生澶淵之盟,遼國鐵騎直抵黃河岸邊,威脅開封城。到宋徽宗時期靖康之恥就更不用說了,金國鐵騎如入無人之境,北宋行將就木,病入膏肓,才有人後悔沒有遷都洛陽,但為時晚矣。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