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在上外之類的大學學語言是什麼樣的體驗?

如題


我上的是上外高級翻譯學院會議口譯專業,這是國內最好的口譯培訓項目之一吧。上課一周三節,每節課兩個半小時,就是不斷練習,老師點評同學點評,反正就是壓力很大,因為交傳那一年終會淘汰人,同傳那年年終也會淘汰人。不過也很純粹,不用學亂七八糟的什麼馬克思,二外之類的,因為它本質上是一個培訓項目,所以你能進去(已經不容易了,每年只招十個)也很有可能出不來(不幸本人就是,幸虧兩年訓練都訓練完了,我們那一屆同批進去的11個最後拿到證書的一半左右)。


瀉藥。作為西班牙語零基礎憑著高考壯士斷腕頭破血流的衝勁一舉考到上外,說說我的親身體驗。

怎麼混進來的?

曲線救國。高中里混的還算ok,可以直接選擇一門小語種或者選擇加分考。當時上外最高分數的專業是國際經貿,金閃閃的,令人艷羨。於是果斷放棄小語種直升考試去了加分考,拿到20分敲門磚。考前填志願的時候被麻麻洗腦說小語種學的人少更有前途,糊裡糊塗第一志願填了全上海只招兩人的西班牙語,結果因為那20分壓線考入本專業。完全零基礎,心裡沒底,也不懂什麼前途啊就業啊,進到聽起來還不錯的學校已經暗自竊喜了。

大學四年什麼鬼?

在上外學語言的人有幾大場景至今回憶起來依舊美好。

晨讀。第一年買了一個復讀機,放的是卡帶,現代西班牙語第一冊的前1-12課老師規定要篇篇背誦。於是,圖文(上外的圖書館大樓)里無數男孩女孩肆無忌憚地大聲模仿朗讀背誦,三教樓(西方語學院所在教學樓)小街上湖畔邊,無論讀的多響多差,沒問題,反正上外語言多,別人也聽不懂,酒不醉人人自醉,這就是一種氛圍。

接翻譯。到了大三大四可以出去攬點活,於是乎一個地頭蛇負責對接翻譯公司,分發給寢室同學,一個兩個通宵洋洋洒洒幾千字,早上第一節課不是因為肚子痛就是人不舒服而曠課,爛借口老師聽的太多會心一笑。拿到的錢請女朋友吃飯看電影請兄弟擼串兒,個個成了小老闆。

出去就業是騾子是馬?

求職相對容易,職業發展校友互助是莫大的優勢。大四校招,不擔心沒有公司過來,男生一定是吃香喝辣國企優先考慮的,近95%的應屆生選擇的都是與西語相關的職業,就業相對有針對性也更便捷些。畢業六年,仍舊以當初選的專業為職業的佔一半,小語種圈子小,經貿、物流、商務處,拉美國家兜兜轉轉還是這麼些人,職業上互相幫襯極為常見,運用校友的力量跳槽、做生意都更方便。

沒有白混這四年,該談戀愛該k書該考級該賺外快的都去做了,感恩,所以婚紗照一定要在上外拍,每年的圖文亮燈一定要回去。

小廣告時間~更多好玩詳盡的西語乾貨,煩請猛勾搭老闆娘哦~

微博/微信公眾號:上外星星西語老闆娘 tb小店:星星老闆娘英西翻譯工作室


謝邀。我就是傳說中的那個被強制早讀的阿語狗。(/微笑 /微笑)

我是2015年剛剛進入上外的大一阿拉伯語系學生,當年存粹就是因為對語言的強烈熱愛才報的上外(哈哈哈哈不要打我)。但我為什麼報了阿拉伯語系呢?(/微笑 /微笑 /微笑) 只是覺得未來就業會比較好吧,而且掌握了這種難度僅次於漢語的屈折語言看起來是一種很牛X的事情啊!(這才是目的 /微笑)

那現在來說說上外吧。

上外有兩個校區,一個在上海的松江區(真的是很遠很遠的郊區,不過還好有地鐵),一個在虹口區(這個是市中心哦,不過等我說完 /微笑)。本科生和大部分研究生在松江校區,少部分研究生和博士生在虹口校區。因為松江校區是2001年新建成的,校園景色也真的很美。每個學院的教學樓,都是代表自己語言文化特色建築。我們東方語學院就像一座有四個金頂的清真寺。(好像真的是金子做的!)

但!關於學術氛圍問題……這可能真的是上外的硬傷。最鮮明的例子:到學期末的考試周,去圖書館自習室根本不用早起佔位置!那種綜合性大學的濃厚學術氛圍在上外很難找到的……

然後!你會發現一個現象:

晚上十點左右還有一個人在燈火通明的教室里默默整理著筆記——那就是阿語狗

每天早晨匆匆忙忙奔波在從宿舍到教學樓的路上準備早讀——那就是阿語狗

別人在唱K泡吧遠足旅行enjoy themselves,而他們只能噴著唾沫練著總也發不出來的大舌音——那就是阿語狗

【別的語種的同學不要打我(/ w )】

(嚴肅臉)

如果你對語言有特別狂熱的喜愛,上外完全可以為你提供一個良好的平台,但同時你必須要有強大的主動性和自律性,有一個自己的語言夢想來支撐著你不斷努力。來到上外之後你可能會發現身邊的同學並沒有幾個是打心眼裡想要學習語言的,那種為了應付了事而渾渾噩噩度日的不佔少數。


我是上外的會計學生,然後。。。英語課的數量在會計的兩倍左右~ 然後出去面試的時候,能明顯感覺到其他學校的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比之我外有一定不足,當然外校也有英語很出色的學生,我的個人感受是這樣的。然後所以學生都會去考專業四級,而且一個院每次也就1、2個不過的。其實我覺得上外的英語教學水平並不算特別高,只能說課時多而且學生花的精力比較多吧~


謝邀,作為一個一抖手填了阿語專業的人來說,我只能說no zuo no die


在上外這種語言院校單純想學語言自然是資源多氛圍濃啊(各種語言學習相關的講座;早上7點圖書館有人大聲早讀;有些語種比如阿拉伯語班有強制的早讀;有幾個語言專業教學質量很好,老師是大牛)。而且你如果真的在上外這種語言院校很想一門心思學語言,自然是深得老師器重。

以及如果讀小語種的話,交流機會很多的。上外像我們越南語的1/3的可以公費去越南交換,國家教育基金委員會給錢去讀,簡歷里寫寫是極好看的;去本土交換,對語言能力提高是個質的飛躍毋庸置疑,對積累本土人脈也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可能比較苦惱的就是比較孤獨吧,畢竟我們說起來語言院校,沒幾個真的想讀語言的。大三大四面臨求職的時候更有感觸。


15級阿拉伯語學民不請自來。

大一剛開始的時候什麼都不懂,現在覺得在上外能學語言真的很幸運。其他的先佔個坑畢業前慢慢填。


語言類專業學了一年的斗膽一答。

專業課壓力很大作業也多,每天沉迷於學習零點之後睡七點之前起,也就只拿了個過得去的成績。

英語課沒聽過,期末考前兩周才開始複習考試內容,除了要考的幾個單詞,其他聽寫語法閱讀翻譯全靠高中的基礎。要考專四八,有點擔心。


瀉藥,上外國貿專業,在上外的這三年我英語越來越爛 失去高中的那種競爭後gre級別的詞通通忘光光辣,然後其實語言學習還是靠自己


推薦閱讀:

剛入職的FPGA專業新人對職業發展前途的一些困惑?
看不到前途的工作,還有必要繼續嗎?
互聯網人求生書|果老兄呈上
《職來職往》與《非你莫屬》有什麼區別?

TAG:教育 | 職業規劃 | 外語 | 上海外國語大學 | 上外同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