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陸豐地區現在還有群體械鬥嗎?當地民風為何如此彪悍一點不像廣東人?

90年代初去過海豐陸豐哪上學,老百姓的宗族意識特彆強,民風彪悍的嚇死人,還經常會有群體械鬥槍也拿出來了,外省人根本沒辦法做生意,不是被騙就是被打,不知道現在怎麼樣了?有當地人說一下嗎?謝謝


兩百年前下南洋去海外討生活的是廣東人,

一百五十年前市民組織打跑英國兵的是廣東人,

一百年前大革命屌滿清的是廣東人,

五十年前冒著殺頭危險偷渡過海的是廣東人,

三十年前頂著全國白眼歧視搞對外開放的是廣東人,

二十年前把商貿生意做到覆蓋全世界的是廣東人,

去年面對面懟港獨,齊聲高唱delay no more,比賽完還能把球場收拾得乾乾淨淨是廣東人。

群體械鬥什麼的廣東人玩了幾百年了,答主是不是對廣東有什麼誤解。


你錯了……那才是「正宗的」廣東人。

不是只有潮汕地區才有宗族殘留啊。宗族意識強才是廣東的特色,只不過潮汕的宗族保留得比較完整而已。其他地區如粵北的農村,乃至廣州一些郊區也有一定的宗族殘餘。當年革命力量進入廣東不徹底,導致廣東的宗族殘餘比全國保留要多,所以宗族殘餘也是開放發展外的廣東特色。當然共和國路線變化也是部分原因。不過在資本在廠房礦口面前,一切宗族都是渣渣,宗族強,那是生意還沒做起來,或者說「不夠市場化」。

雖然外來的生意不太容易進入,但內部開始時還是挺和諧的。但既然是閉環,那有「擾動」也會修正回原來穩定的狀態。學習研究過的一個潮汕企業案例就有點宗族傾向只雇自己人,不感冒收購到的外省企業。在潮汕地區做得大,但不好走出全國。好不好這就見仁見智吧,當宗族影響了資本增殖企業運作,自然而然會對自己革命。不過從目前的一些輿論和潮汕人呼聲來看,對宗族DEBUG也是有的,人們的立場不是想像中那樣保守的。


當地人在此,

長文慎入。

-

暫且不提那些民國革命人士(陳炯明、彭湃、柯麟等),說說學界的幾個海陸豐人士:

黃旭華,2013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中國核潛艇之父,第一任核潛艇工程總設計師;

鍾敬文,中國民俗學之父;

馬思聰,中國第一代小提琴家,近現代中華民族之音樂家;

彭實戈,這是知乎山大校友喜聞樂見的名字,巴黎九大、普羅旺斯大學、山東大學、復旦大學,著名數學家,中國金融數學第一線人物,開創「倒向隨機微分方程」,即「巴赫杜(Pardoux)-彭方程」;

彭士祿,莫斯科動力學院進修核動力,中國著名核動力專家,第一任核潛艇動力系統總師,後又參與中國核電核動力開發工作,篳路藍縷;

第一代核潛艇工程四位總師合影(左起趙仁愷、彭士祿、黃緯祿、黃旭華)1958年,國防科委組建,我們組成了研製導彈核潛艇的29人的小隊伍,平均年齡不到30歲。

-

回到正題,關於廣東的治安問題:

我會告訴你中國近三十年的發展超乎常人想像嗎?

說開放就開放,說建樓就建樓,說下崗就下崗,說市場化就市場化,說嚴打就嚴打,絕不含糊,偷盜自行車也打靶。

說到八九十年代,我只能告訴你整個廣東都很混亂。

粵中南有深圳廣州東莞城中村旅社出租屋(當時旅社不用身份證),分贓吸毒追債撕票無數個死無身份的外來人員或當地人;

珠三角城鄉抗議征地、與政府武裝暴力衝突(當時曾召喚海陸豐人一起圍堵政府);

各地區外來務工人員被當作盲流,(大學生躲貓貓事件只是其一)毆打死傷驅逐;

粵中部有高要地區黑幫火併;

粵中西有茂名陽江雷州湛江地區群體械鬥;

再往西兩廣交界長期有漢壯群體衝突;

粵東北年年有客家宗族械鬥;

往東有潮汕田地糾紛、宗族械鬥;

看完是不是心驚膽戰?

【但是,二十一世紀如今的珠三角發展得怎麼樣,大家有目共睹吧。】

————————————————

回到話題「海陸豐」:

去海陸豐不用怕,不會吃刀的。當地土豪很多,夜生活非常豐富,也很熱情,會請你吃各種生猛海鮮(鯊魚鮑魚海鰻鱸鰻河鰻魷魚章魚墨斗扇貝生蚝九節盧蝦沙蝦龍蝦蝦蛄石斑紅目鰱帶魚土鯛龍鯏多寶左口過魚午魚山梭…)、新鮮牛肉/牛雜火鍋、牛筋丸、牛肉丸、各種烤串擼串、雞肉燉香菇、燉豬腳墨魚脯雞肉、公平牛肉乾、豬肉乾、平東白切雞、鹵鴨、鹵鵝、燒鵝、雞藤熬狗肉、山豬肉、新姜炒山雞/斑鳩、碗粿/閘頭膏、拉布腸粉、腌蟹、咸蝦、蝦生、燒仙草/草膏、枸毛膏、肉魚丸、海陸豐菜茶、芝麻茶、苦刺茶、客家茶飯、豆茶、蜂蜜、炸蜂蛹、特製沙琪瑪、扇糕、甜桃、蝦餅、薄餅、白皙粿、青果粄/錢殼粿、赤砂糖姜嫩豆花、豬油糖、瓜冬糖餞、香櫞蜜餞……

以前地理優勢,曾是走私嚴重地區。

現在本地人最想要的和平賺錢、而不是混亂鬥爭,只要不是被逼太甚(wukan)是不會亂出頭的,終究賺錢為重。

和廣東其他地區一樣,舊時代的宗族土豪劣紳組織械鬥,如今已轉為商業鬥爭暗涌。

群體械鬥基本沒有,個體仇殺事件極少發生,但近來確實有發生。

近來海豐確實不太平,前半年的大新聞——發生過兩次店鋪火災和一起謀殺(黑社會富豪被仇殺),均已破案。

———————————————

最諷刺的一點,海陸豐既是中國沿海地區、又是革命老區、又是需要財政撥款扶持經濟的地方。

在廣東,只能算是四線城市吧。

————————————————

海陸豐地區的主體人群,是海陸豐這個小民系,在南方民系中算是比較年輕的,主要成分是宋末以後、明清時期從古漳州府遷來的人群。

所以他們的語言底子更接近福建閩南地區,而與潮汕三市差別較大。

(插個圖,方便大家理解海陸豐的所在

【為什麼海陸豐民風彪悍?】

如今人們談起海陸豐黑紅旗往往一笑置之,或不願提起。

這就是我個人認為民風形成的最大的歷史原因,也是我很感興趣的黑紅旗制度。

【這是一種由清朝統治者設立的奇葩制度,極有可能是海陸豐民風長期保持彪悍的根源】

「將相鄰的村子劃分為不同的勢力,分屬於黑旗和紅旗,並引入一些田地紛爭,這就導致原本親緣的宗族鄰村,因為分屬不同旗,就變成時不時搞宗族械鬥的局面。」

尤其是引入了土客因素,一旦出現暴斂強徵文革武鬥,總會導致宗族械鬥和官方鎮壓。

【而往往有一方成為官家利用來鎮壓另一方的工具,這就是統治者的目的所在。】

【唯一的好處是-無形間促進了 同旗的客閩兩個民系互相交流和合作。而這也是海陸豐土客械鬥較少的原因。】讓提問者失望了。

另一種說法是「漳州地區也有這個制度,明末就出現過」。此處不採信。

總而言之,可以充分看出統治者的險惡居心(為了讓當地人互相鬥爭)。

———————————————

戰亂時代的海陸豐人,往往體現出敢為人先,性情彪悍,行事直接的特色。

比起世代崇文農耕平原之潮汕人,海陸豐人比較有外向海洋文化之特點,比較重視商業和交際、輕視文化和官政。

以下提及幾個戰亂時代,海陸豐人出頭戰鬥的例子,以饗提問者:

1、海陸豐有三分之一地域屬於客家文化,舊稱海陸豐山客,屬於與土著爭奪地區話語權後居住山區的部分,也是重要的海外客家僑民源頭,客家音中著名的「海陸豐腔」就來自他們。

客閩兩個民系在廣東曾經為了生存資源 斗得天翻地覆。

如今海陸豐的客閩交界地區基本上一團和氣合作互融,互相婚娶,明清民國各時期也有一些客家/閩南人家族反轉為閩南人/客家人。

2、明朝海陸豐倭患嚴重,明軍在海陸豐甲子、碣石和紅海灣等地區取得大捷連勝(海陸豐兵),這也是汕尾【捷勝】鎮的名字來源。

清朝汕尾沿海也是鄭成功/蘇利兄弟/清三藩三方的戰場。

至今仍有小部分漁民祖地在小島上、幾乎不上岸生活(或說是他們倭寇後代和戰敗者,也有認為就是蜑民)。

3、光復廣東的民國粵軍,創始地在惠州府,創始人是惠州府海陸豐人陳炯明。

4、第一個蘇維埃政權(以及紅宮紅場)在海陸豐,暴動發起人是海陸豐人彭湃(惲代英之流,早期共產黨巨頭,建設工農會),倡導並領導廣東第一屆農講所,毛澤東曾向他學習,稱他是「農民運動大王」。

彭湃起義暴動的倚靠除了利用陳炯明的信任以外,

所靠一是階級矛盾,燒掉農田契約、解除農民負擔、爭取底層好感。

二是舊時代黑紅旗制度留下的舊恨,和新時期國共撕殺所出現的新仇。暴動三次被鎮壓,雙方殺人不少,文革武鬥時期彭的後代還曾遭到仇家清洗。

改革開放前海陸豐也是大逃港的重要源頭,據不可靠統計稱香港最多曾有六分之一人來自海陸豐(鶴佬)、三分之一來自潮汕(冷佬),此條不可當真。

改革開放後,走私開始猖獗,隨後廣東受到大力打擊,如今消聲滅跡。

近年來因強征和官員貪腐導致的反抗村長和征地的wk和dzk事件,不詳述。

海陸豐官場曾經是潮、客、珠、本土各官僚派系並存互爭的局面。加以貪污嚴重,浪費了極佳的地理環境,所以多年來治理極差,十年前陸豐地方上甚至出現短時間形同無政府的局面。海陸豐整治和前幾年陽江驅除黑社會行動相繼進行,經過大力整治,已大有改善。

近年來中紀委駐居壓制了官場貪污不法現象,加上現任領導幹部能力不錯,海陸豐建設局面逐漸改善,加上市內三個高鐵站口,對商業交流、民間交流也起到明顯的積極作用。

香港的議員癲狗黃毓民是陸豐人,曾說過「海陸豐不是出兵就是出匪」。

(這一點和明朝戚繼光的義烏、三國的丹陽相似)

現在海陸豐(300萬人口)在外讀書的年輕人也是個大數目,其中不少人出國留學,雖數量比不上發達地區。

但在此和平年代,黃毓民所說的情況已不再是「民間慣例」。

我相信ta一定會越來越好。


宗族意識很強的才是「正統的」廣東人,或者說是「正統」的漢族人。

這個正統是貶義詞。宗族勢力不單是社會主義革命的對象,也是資本主義革命的對象,廣東的宗族意識應該維持不了多久了。


因為海陸豐是閩語區,是福佬移民的後代。。其實同屬閩語區潮汕和湛江也很彪悍(認識徐聞的朋友說,當地小青年在大排檔掀桌子扔椅子乃家常便飯,老闆把客人一疏散,看個戲就完了),但閩語人口進入海陸豐的時間比進入潮汕湛江要晚很多,所以也保留更多閩語系的彪悍習慣。

客家人、廣府人、福佬人都重視宗族關係。但彪悍的民風卻是福佬人獨有:當年的惠安女民兵,老一輩的叔叔阿姨都知道。。先暫不說福建,就說經濟更發達、治安更良好的台灣,個人覺得打架鬥毆一點都不比潮汕等地少,開車一族的路怒症也很厲害,只是不怎麼用兇器罷了,YouTube隨隨便便就可以翻出一大堆視頻。當年來台的福佬人不像歐洲人有槍有炮,卻仍能在原住民和客家移民的雙重威脅下繁衍生息,最終征服整個台灣島的西岸(東岸的台東、花蓮在日據時期才得到開發,此前的居民幾乎都是阿美族原住民),本身就很不容易。。而漂泊南洋的閩南人、潮汕人,更要面對信仰異教、且文明不相上下的當地居民,今天在東南亞諸國加速本土化、振興國教的大背景下,以福佬後裔為主的當地華人仍然能堅守自己的血統和信仰,也與他們團結尚武的精神密不可分。


老祖宗說得好,窮山惡水出刁民。

但是這"刁民",才是真正的廣東人,敢為天下先,沖在了推翻清王朝和反動國民政府的最先鋒。


無意中發現這個話題,很感興趣,加上自己又是海豐人,就說上幾句吧。

關於群體械鬥,我沒有看過那種所謂大場面的械鬥,也沒有像古惑仔電影裡面那樣在街上對砍。群架我就看得多,我住的是海豐的公平鎮,是個服裝工業小鎮,沒有蕭條之前,鎮上大大小小的服裝廠和家庭作坊有兩三百間吧。大概就是2002年到2008年間,我還在家裡這邊念小學的時候,小學生和中學生之間,不同村裡的,或者不同社頭的小孩,他們鬧矛盾了,一般都是會叫上一撥人打個群架什麼的,當然不是所謂孩子都這樣,性格內向文靜的孩子不會這麼愛鬧,但畢竟任何一個班上都會有小流氓嘛,安靜的孩子要是被流氓瞧上了就會欺負。

除了學生呢,那麼村裡啊,社頭裡還有些不讀書的閑雜人員,也好打架,也比較凶,一般這些人呢,年紀不大,十來二十歲,他們一般沒什麼正經工作,遊手好閒的多,有工作的也是在鎮上的那些服裝廠打工,流水線他們一般不做,流水線工人大多是四川,湖南過來的外地工人,我見得多的是他們騎三輪車給廠里送貨運貨比較多。

還是繼續說回來打架的事情,在我們鎮上呢,每個村裡,每個社頭都會有一個比較出位的大佬,說白了就是流氓吧,這些大佬呢,也不全是一個樣的,有窮大佬,有富大佬,有遊手好閒的,有撈偏門生意的,有凶神惡煞的,也有書生樣的。畢竟小鎮子,這些大佬呢也不是什麼神秘的大人物,所以我也就知道他們長什麼樣,是什麼人。

為什麼要提到這些大佬呢,是因為好多喜歡出來混的,出來玩的,在我們那個年代,都流行跟大佬,跟個大佬混,就是跟流氓一樣,跟真正意義上的黑社會,黑惡勢力團伙還不一樣,但也屬於危害社會的一類人吧。年輕人呢,會打群架,原因也沒別的,不同村裡,社頭鬧矛盾了,某些大佬的利益被侵佔了,出去玩被人欺負了,這些原因都能產生群體鬥毆,甚至是械鬥。

我說的很簡單,不過是我小時候的一些記憶罷了,想了解真正的海陸豐以及去探討海陸豐某些社會現象存在的原因,需要從歷史,文化,社會學等多個角度去看,才能有個客觀的回答,我沒有那麼大的知識面,說不上什麼,就只能說說自己知道的事情。

作為海豐人,我當然知道外地人對海陸豐的印象都是非常負面的,海陸豐三個字無非等同於毒品槍支犯罪,讓人聞風喪膽。我們這邊的確很多社會現象很不文明,經濟發展也比較落後,但也不會亂到,外地人來到就一定會被搶劫,會被打,買個東西就一定被人坑,上街就能隨便看到有人被捅死。

海陸豐所存在的社會現象其實不過是中國發展的縮影,只不過是某些原因讓其被放大了。黑惡勢力犯罪,村匪惡霸,群體械鬥,校園霸凌等問題在國內的大多地方都存在,都急急需要治理。其實多從幾個角度去看,去查證,就能多多少少看個明白,雖會心寒,但也得個通透。

最後,祝大家新年快樂,雞年行大運。另外附上幾張海豐影像。


陸豐還是偶爾有群體性鄉村械鬥的,但廣東最多鄉村械鬥是湛江市,特別是屬下的吳川幾乎年年有因為游神賽會掃墓等緣故引發大規模的鄉村械鬥。此外河源也偶爾有鄉村械鬥。


「土客械鬥」被你吃掉了。

不說在東邊的潮汕人,當年在珠三角,新廣東人(現代客家人)和舊廣東人(現代珠三角廣東本地人)都打個死來活去。

https://zh.m.wikipedia.org/zh-tw/土客衝突


海豐人路過…

表示並沒有外界傳的那麼蠻夷

甚至有其他地方的人來工作後辭職回老家工作…對我們的評價是有人情味

就像之前聽一個重慶人對廣東人定義為奸詐圓滑…當你們真這麼認為么?我發而覺得廣東的同學比那個重慶的好相處…


關於村霸,黑惡違法宗族我想提提我的看法,宗族形成於宋朝,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宗族鼎盛時期是明朝,著名的戚繼光招募的戚家軍就是浙江當地的宗族大家,因為看到他們好幾萬人械鬥。覺得他們好勇鬥狠。可以訓練成軍。現在北方已經沒有宗族,南方因為土改文革程度淺,宗族勢力依然保留著,其中浙江福建廣東江西廣西雲南四川宗族是最團結的,其他地方還沒那麼團結。其次宗族在西南一些省份還有熱兵器,普通警察根本不是對手更別說他們遇到一點小事就是整村出動,而有些地方官員不想鬧大自然警察管不了就算了,有的地方強硬調集WJ清場就要變成大規模警民ct,何況像浙江,福建哪裡很多鄰村都是同宗。即使調集WJ遇上大族也可能遇到抵抗。更何況我之前說了很多地方宗族有熱兵器。我想當地官員權力在大也就只能如此了吧,畢竟不對他們還沒權,這估計得上報。所以很多地方自然就對宗族聽之任之,只有鬧大沒辦法上報調部隊。即使部隊有些宗族還能抵抗,中國有那麼多宗族,又有多少部隊呢。何況有些宗族小股部隊都不一定打的過。所以肯定消除不了,有宗族的地方個個是村霸,又不是一兩個人,我不信能打掉?滅村嗎?所以我覺得最好的方法是推進現代城市化瓦解宗族讓古代同姓聚居的狀況改變才能改變封建殘留宗族宗法,第二是提升法治讓民眾不再需要抱團尋求安全感,讓他們信任法律。並且讓法律真的可以保護他們


和題主近似,93年隨父母去汕尾,去的當天就被坑,被賣豬仔。什麼意思呢,就是你在廣州流花車站買張去汕尾的大巴票,快到地方了,比如到了惠州地界了,告訴你要加錢不然到不了汕尾。不加錢半途下車。你加是不加?

至於械鬥,打架,隔三差五在我周圍發生。我在汕尾城區上學,海陸豐的不清楚。陸豐只去過兩次,一次跟我爸去碣石買摩托,另一次去金廂灘燒烤。海豐年年去紅宮紅場愛國主義教育,汕尾三縣一區的小孩都知道吧。也許陸河的太遠不用來。。。小學新樓實驗,初高中實驗(林偉華中學前身)新城。小學經歷過拿著斧子搶劫小學生的中學生,看深藍白校服大概汕中的吧。。。基本上是日常。說是日常,意思是每周都遇到或見到。中學就好一些,一是變壯了很多二是上學距離近了。但打群架的事情也是很常見。比如新城校門口小賣部老闆就是個混混。。經常帶一大票幾十個中學生騎摩托自行車和跑著的。。拿著摩托車鎖,棍子,去打架。。。打架地點經常是當時汕尾師範後面的山附近。。我為什麼知道呢。。。因為和我放學順路。。。

後來高三努力了一下,離開廣東上大學。離開汕尾時超開心。因為我相信這個地方永遠不會好,雖然我很喜歡汕尾的海,雖然沙舌品清湖甚至紅海灣的海都一度漂滿垃圾。之所以相信它不會好,是因為在這裡,腐敗和權力尋租已經和基因里嚮往權力和金錢的民眾形成了一個完美的共生的腐敗社會生態。有的時候你會在街頭巷尾涼茶聽到老伯議論市政府的貪官。或者在新樓市場看賣菜的前腳議論完公安局的黑後腳就對附近公安局教育局家屬區過來買菜的堆滿笑容。所以在這樣的生態里,無論是馬紅梅,鄭什麼,還是誰,都救不了汕尾及其下轄縣市區。因為真正需要救的,是每一個汕尾人自己,改變觀念,樹立勤勞,正直,的謀生觀(也就是謀生要靠真本事,而不是歪門邪道,送禮尋租敲詐勒索欺騙制毒)。省里所能做的至多換個深圳市長過來做一下關係網隔離,帶一帶深汕合作區,略有成效,但根本及長遠的變化,還是有賴於每一個人,特別是每一個留下來沒去廣深珠莞佛江惠謀生的人,年輕人。老年人,他們喝喝茶,打打牌,扔扔卜運算元就那麼過去了,年輕人才是未來。

至於說更大規模械鬥,有。比如,東涌去紅海灣路上的火電廠在修建前征地階段土地補償方案執行階段出現了幹部貪污侵吞農民賠償款,也有少部分農民不滿意賠償方案,在那個背景下,發生過大批農民陳抗無望,手持土槍土炮示威與武警發生衝突的情況。

進入二十一世紀後特別最近幾年,感覺好一些。一方面是交通進步,信息傳播加快,省內人員交流互動頻繁,另一方面也是回去的少了,眼不見心不煩。

儘管吐槽了這麼多,依然希望汕尾及海陸豐陸河華僑管區能有更好未來。希望在於在地的每一個年輕人。我早已跑路。就像那些在我的中學教過我的來自內地的老師們以及我的那些同樣來自內地的小夥伴一樣,跑路。這其實也是符合近十年乃至二十年汕尾人口流出趨勢的。如果你看汕尾常駐人口數據,整體上是沒有太多增長,反而是穩中有降的。

另外,回答題主第二個問題,為何不像廣東人。這個要取決於你說的是什麼時代的廣東人。比如趙陀時代的南越國,與中原分庭抗禮的時候,那還是挺像的,儘管海陸豐人的祖輩們那時既不在海陸豐也不在漳浦地區,而是在中原。如果是民國早期的廣東,那也比較像,鬥爭性,革命性都與無論是北伐軍的廣東兵員還是陳炯明的惠來系軍隊,還是國父本身都有相似之處。別忘了,kmt前身興中會的創始人孫文可是興中會哥老會三合會的總會長,現在的海陸豐某些械鬥的人和那時的廣東人比,還差得遠呢。起碼人家是有理想的好嗎,也確實鼓搗出了亞洲第一個共和國。所以我覺得題主說的不像廣東人,其實是說不像文明時代或改革開放後的廣府人,籠統來說,珠三角本地人,儘管這很不嚴謹,畢竟珠三角還有說客家話的,福佬話的,還有畲族。


海陸豐人彪悍是有的,但海陸豐比起任何一地的人更講情義和道理,表示極少見過蠻橫無理的,只要你有理,絕不會受欺。以上情況普遍屬實。


海陸豐是當年tg在廣東的唯一革命根據地


作為海陸豐人表示,打群架在海陸豐本地都是一些學生黨和流連於本地酒吧等地方的社會混混,在外面的海陸豐人基本比較低調,起碼本人很少看到拉幫結派。記得以前在上大學的時候,有事沒事成群結隊的都是潮汕幫和雷州幫,打群架也基本是這兩幫人,大學幾年沒見過海陸豐人成群結隊辦事的,路上遇到的同鄉師兄基本也是一兩個人一起走,沒見成群結隊(這師兄還是大學的海陸豐同鄉會的會長,而我更是連同鄉會都沒去參加過)。根據我的經歷,上大學的都是一些愛好讀書不喜惹是生非的,不良青年都成了當地的混混。海陸豐人在外面都是比較散的,這點跟潮汕的不一樣,潮汕的特點比較鮮明,在路上迎面過來黑壓壓一幫人,仔細一聽你會發現絕壁說著一口潮汕話,而不是海陸豐的福佬話。


看到了嗎?看到了嗎?

因為窮,連廣東人都不配當了~

呵呵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