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正明皇位得來的真的正當嗎?

在小鏡湖,段正淳求段延慶不要累及部屬家人,原文段延慶說「殺你家人,赦你部屬。當年父皇一年之仁,沒殺你兄弟二人,至有今日篡位叛逆之禍」,這一句不是十分明白,難道當年段廉義欲殺其二人嗎?為什麼呢?還是說段廉義早就疑心二人有叛逆之嫌?


段正明是段氏家族的一系,段延慶和他雖是堂兄弟,身份地位卻大有懸殊。一個是日後的大理國君,另一個只能寄情山水做逍遙王爺。(論血統的重要性)這二人本身並沒有深仇大恨,那麼究竟是什麼導致段延慶對段正明段正淳有著深入骨髓的恨意呢。

恨意來源於一場政變。

先說觀點,很明顯,段正明的皇位來源並不正當,段延慶說的沒錯,他自己才是正統。然而皇位歸屬不是段正明或段延慶能夠決定的,就算段延慶殺了段正明段正淳也不可能登上高位。為什麼?因為段正明只是個傀儡皇帝。

那麼,誰是幕後黑手呢。

答,高升泰。以及高升泰的父親高智升,乃至整個高氏一族。

看官們可能要問,高升泰何許人也?高家又是幹嘛的?和政變有什麼關係?如果你這樣問,那麼說明你沒看過小說。至少是沒有仔細看。

高升泰在天龍一書中寥寥幾筆,早期三聯版就已經完全淪為龍套,但舊版中前十回他卻有著相對吃重的戲份,可以說是書中的暗線。天龍一書四年方才著成,金庸先生本想寫一個大理小國中發生的故事(據我猜測大反派就是高升泰),然而在鳩摩智把段譽擄去姑蘇之後,一個嶄新的世界已經打開,劇情已經不由自主地向著更加恢弘大氣的方向發展。宋遼金紛紛登場,天龍再也不是一個狹隘的武俠世界。這就使得金庸先生早年埋下的伏筆和暗線統統失效,高升泰甫一出場時的陰謀家形象也只能刪掉,變成一個給段氏兄弟解決問題的好臣子好幫手,設定類似於三公四衛,甚至存在感更低。

我們再來看歷史上的高升泰 : 北宋年間雲南大中國皇帝,雲南大理人,白族先民,滇東烏蠻領袖,大理國鄯闡侯,史上大理國權臣。

接下來我們來看一條時間線。

1080年,楊義貞弒大理皇帝段廉義(段延慶父親),自立為帝。此乃禍亂根源

時為鄯闡(昆明)侯的高升泰受其父高智升之命率滇東烏蠻三十七部兵馬攻滅楊義貞,擁立段壽輝(段正明堂兄)為大理皇帝。傀儡一號。

1081年,高智升與高升泰父子逼迫上明帝段壽輝退位出家,接著便擁立段正明繼位。傀儡二號。高升泰封為善闡侯。

1094年,一直以來都在專權的高升泰廢段正明,自立為帝,國號「大中」,年號上治。強行僭越。

1096年,高升泰病逝。由於雲南諸部的反對,高升泰臨終囑咐其子高泰明還政段氏,於是高泰明擁立段正明的弟弟段正淳為大理皇帝,但其後大理國柄掌握在高氏手中,世稱高國主。高升泰謚號富有聖德表正皇帝。

你會發現,卧槽,這個人牛逼啊。入京勤王啊。挾天子以令諸侯啊。廢帝自立啊。歷史上還有誰這樣干過,董卓?曹操?曹丕?這樣的高升泰,說他權臣都算中肯,甚至可以說是逼宮篡位的奸臣

"高升泰所在的高氏家族是南詔大理王朝最重要的幾個家族之一,從政治地位來講,高氏家族僅次於段氏家族,是南詔大理王朝的開國功臣岳侯高方之後,世襲岳侯這一爵位。但從岳侯高方以降,高氏家族曾一度籍籍無聞,直到十一任帝段思廉時代,高氏家族又重新獲得朝中重臣的地位,實現這一轉變的高氏成員是高智升。"

事實上早在段思廉時代,高家就大權獨攬,高升泰的父親高智升也是個狠角色,類似於蟄伏多年的幕後推手慕容博。身居高位,手握軍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這樣的資源都不造反,輪得到楊家去造反?我不想假設楊義貞是否受高升泰唆使,抑或是利用,畢竟篡位不到一年就身首異處的政治家,說他是政治家都拔高他智商。楊家一家子的智商也只配被人當槍使。

所以你能理解為什麼段正明碌碌無為出家為僧,段正淳聲色犬馬風月無邊,你也能理解段譽為什麼那麼排斥練武功當皇帝,因為他們都知道,自己永遠只是高家的一顆棋子啊,誰願意一輩子受人擺布呢。

所以你能理解為什麼段延慶在天龍寺外始終沒有等到枯榮大師,因為天龍寺不敢管,與其說天龍寺是退位後的隱居之地,不如說它是段家失勢後皇族的避難所。

延慶太子乃是正統,一路上受人追殺,你覺得他是被楊義貞的人追殺,還是被高升泰的人追殺?

延慶太子明白復儲無望,墮入旁門,為奸作惡。從此高家知道此人已不具威脅,便不再針對,同時可以利用延慶太子想要復仇的心理來挾制段正明段正淳兩兄弟。這點小說中也旁敲側擊點出,為什麼每當段正淳防守最鬆懈的時候,四大惡人總能趁虛而入。高升泰和段延慶在背後到底有什麼貓膩,這就不得而知了。

究其原因,一場由高家主導的政治事件改變了這對堂兄弟的一生。一個榮登大寶,一個墮入地獄。兩人本無仇怨,奈何勢同水火。

歷史的車輪緩慢前行,碾過每一寸土地。有的人被碾死,一言不發。還有一些人奮力反抗,聲嘶力竭,歷史也聽不到。苦逼如段延慶,恨的那麼用力,卻終究恨錯了人。


  原來十多年前的上德五年,大理國上德帝段廉義在位,朝中忽生大變,上德帝為奸臣楊義貞所弒,其後上德帝的侄子段壽輝得天龍寺中諸高僧及忠臣高智昇之助,平滅楊義貞。段壽輝接登帝位,稱為上明帝。上明帝不樂為帝,只在位一年,便赴天龍寺出家為僧,將帝位傳給堂弟段正明,是為保定帝。上德帝本有一個親子,當時朝中稱為延慶太子,當奸臣楊義貞謀朝篡位之際,舉國大亂,延慶太子不知去向,人人都以為是給楊義貞殺了,沒想到事隔多年,竟會突然出現。

以新版來看,是正當的,段廉義被叛軍所殺,段延慶消失不見,平叛有功的段壽輝繼位,然後傳段正明,合理合法。但是,要是以舊版來看,就很有意思了。

  自從他明白了當年「天龍寺外、菩提樹下」這回事的真相之後,對段夫人自然而然的生出一敬畏感激之情,伸過杖去,先解開了她身上被封的重穴,然後俯身去看段譽的頭頸,見他頸中有條極細的金鏈,拉出金鏈,果見鏈端懸著一塊長方的小金牌,一面刻著「長命百歲」四字,翻將過來,只見刻著一行小字:「大理保定二年癸亥十一月廿三日生。」

  段延慶看到「保定二年」這幾個字,心中一凜:「保定二年?我就在這一年間的二月間被人圍攻,身受重傷,來到天龍寺外。啊喲,他……他是十一月的生日,剛剛相距十個月,難道十月懷胎,他……他……他竟然便是我的兒子?」

段壽輝在位一年,傳段正明,就是保定帝,保定二年二月,段延慶去天龍寺求救路上受重傷。這個時候,最大的利益相關者是誰呢?就是段正明。

段壽輝可以推測應該是無子的,段譽生於保定二年,出場的時候十九歲,這二十多年,段正明居然也是無子。至於種馬段正淳,他的孩子都不是在大理境內有的。另外,木婉清出場的時候十八歲,阿紫出場的時候十五歲,這個時間段內,段譽應該是在襁褓之中的,可偏偏就是這個時間段,段正淳居然在中原遊歷。

所以可以做出以下推測,段正明段正淳兄弟覬覦帝位,被段廉義察覺,但是沒有殺死他們,之後他二人勾結楊義貞造反,許他開國功臣之位,然後隨手就把他賣了。然後他們兄弟和段壽輝一同去天龍寺求救平叛,此時段廉義被殺,段延慶下落不明。天龍寺高僧就算知道這是他們兄弟的陰謀,也沒辦法了,傳給自家人總比傳給外姓的好,但是依然留下手段,讓段家兄弟都生不出孩子。保定二年,段延慶進天龍寺失敗,與刀白鳳生下段譽。次年,段正淳遊歷中原,暗中尋找段延慶,播種無數。數年尋找未果,而且段正明根基穩固,也就逐漸放棄了對段延慶的追殺。然後有了這句「當年父皇一念之仁,沒殺你兄弟二人,至有今日篡位叛逆之禍」。

在原版的天龍八部第一章釋名裡面有這麼一句話

這部小以「天龍八部」為名,寫的是北崐宋時雲南大理國的故事。

從這裡推測原來這本書的主要情節都應該在大理境內發生,所以挖坑埋線就很合理了,但是後來格局越寫越大,很多東西就顯得沒有那麼重要了,所以在新版裡面把大理內鬥的支線劇情都清理了一下。

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橋段:

  保定帝聽了高昇泰的話,搖頭道:「皇位本是延慶太子的。當日只因找他不著,上明帝這才接位,後來又傳位給我。延慶太子既然復出,我這皇位便該當還他。」轉頭向高昇泰道:「令尊倘若在世,想來也有此意。」高昇泰是大功臣高智昇之子,當年鋤奸除逆,全仗高智昇出了大力。

  高昇泰走上一步,伏地稟道:「先父忠君愛民。這青袍怪客號稱是四惡之首,若在大理國君臨萬民,眾百姓不知要吃多少苦頭。皇上讓位之議,臣昇泰萬死不敢奉詔。」

段正明分明是在說:你老子是復國功臣,要是段延慶回來當上了皇帝,你們家的地位可就不保了哦。


朝局無是非,沒有正不正,只有當不當,當上了就是正。

朱元璋是造反起家的,皇位也是不正。

清朝是蠻夷也是不正

朝局和政治鬥爭,是不論是非的。

舉個例子,你搞的民不聊生,我起來造反,不造反要餓死,要犯罪論死,合理吧。

皇帝說 也不是我搞的你名不聊生,實在是太監亂傳聖旨導致。

太監說 不是我亂傳聖旨,實在是你當年欺負我家,我不得不報復,不報復誓不為人。

皇帝說 不是我當年欺負你家,實在是當年你家欺負我爹爹。

太監說 我家沒有欺負你爹爹,實在是100年前你家欺負我爺爺

皇帝說 150年前 太監說 300年前。


推薦閱讀:

小無相功那麼厲害,少林寺的和尚為何還要苦練十幾年?
武功低,脾氣臭的江南七怪,怎能有郭靖這好的徒弟?

TAG:宋朝 | 天龍八部書籍 | 金庸小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