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的大腦只開發到百分之十?

其他百分之九十需要環境刺激潛能表現出來?這部分為什麼這麼浪費保留下來,或許只是具體儲存介質?


人類的大腦只開發了10% ——這一謬誤廣為流行。

很多人對此深信不疑,並對100%開發的大腦充滿想像。

家長和老師用這個最雞血的謊言,騙了孩子好多年。

「普通人的大腦只使用了10%,剩下的90%還有待開發。」愛因斯坦為什麼比別人聰明?很簡單,他的大腦開發度比別人高了幾個決定性的百分點 。甚至傳聞愛因斯坦自己也是這麼認為的。

《教育神經科學導論》第二節截圖

「你智力中隱藏的90%都被埋沒了,發現、釋放和應用這些智力能使你獲得新的成功和個人幸福——一個完美豐富的人生。」這是《心智不可思議的魔力》一書的廣告。

人們說你只用10%的腦力。——一個軟體的廣告說。

你可以用到大腦潛能的20%。——一個賣葯的廣告說。

「你的孩子唱歌很有天分,現在大腦還有95%沒有開發,好好挖掘潛能那不得了。」——一個學前教育機構的接待員如是說。

《超體》海報

對這種謬論的強化——最突出的莫過於電影《超體》,電影中的女主露西的腦潛能被開發到100%,變得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可以用腦電波「隔空移物」,還能任意改變形體。她可以瞬間學會外語,輕易看透動植物的電磁波和能量流動,其它的超能力同樣不在話下。女主能如此牛叉,電影里說是吃了一種叫CPH4的神奇藥物。CPH4,其實就是用來忽(zhuang)悠(bi)的,不必太在意。

現實中,這個神奇物質就是下圖的生成物、6-羧基四氫蝶呤,別名為CPH4。

不知道的人不明覺厲,見多了類似分子結構的人就見怪不怪。

這種物質是一種小分子核苷,生物體內常規會合成數十種核苷,不同的核苷廣泛參與各類生理作用,並無特殊作用。

吃了這個東西不會使得大腦的潛能達到100%,反倒是有可能成為一個傻子。

電影的反覆渲染,為「10%觀點」添加神秘主義色彩,《超體》中,那些眼花繚亂的酷炫技能只是寄託了人們對開發腦潛能的美好想像。

把這種說法當真你就輸了。

心理學其實應該叫腦理學。1923年弗洛依德的著作正式建立起了精神分析更為正式的結構模式,這一模式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個概念所定義。

弗洛依德提出了冰山理論。把大腦的所有意識比喻為一座冰山,浮出水面的是少部分,代表意識,而埋藏在水面之下的大部分,則是潛意識。意識與潛意識之間叫前意識。他認為人的言行舉止,只有少部分是意識在控制的,其他大部分都是由潛意識所主宰,而且是主動地運作,人卻沒有覺察到。而前意識是屬於兩者之間,或者是淺層的潛意識。

對於這個冰山理論模型,很多人引申到——利用到的大腦對應著冰山露出水面的一丟丟意識,水下面的絕大部分對應著沒有利用到的大腦。

弗洛伊德的冰山理論只是一個比喻,其它的人去讀原著,難懂死了,難免會用己有的知識結構去理解。而冰山理論非常形象,是最好懂的部分。於是很多學科拿去了,成功學的,企業管理的,經濟的等等。

水是一種很重要的物質,很久很久以前阿基米德就教育了後輩們。物理再差也要知道阿基米德定律,要知道密度!

冰的密度是0.9克每立方厘米,水的密度是1克每立方厘米。

如果出一道題:一座冰山浮在水面上,露出水面的部分佔整個冰山的體積是多少?

答:露出水面的部分剛好是10%。

這個10%代表開發的大腦,顯然是瞎聯想的!是沒有道理的!

正式場合,或者論文肯定不能說。畢竟大家都有這些科學知識與科學素養。

但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能說明,10%這個概念已經融入很多人的前意識里。比如愛因斯坦的前意識里就有這個觀點。

某個時候一些心理學家與其它學科的科學家坐在一起,端起杯子,喝著咖啡,吹吹牛,聊聊天,交換一下看法,一不小心就會冒出這個10%的概念。

所以查正式的論文,查不到這個10%是怎麼來的。

與弗洛伊德同一時期,1920年卡爾·拉什利(Karl Lashley)進行了記憶實驗,這個時期人們對大腦的理解完全是空白。卡爾·拉什利的實驗是先訓練小老鼠鑽迷宮找食物,之後切掉老鼠的一部分腦皮層。再對比小鼠鑽迷宮的效果。

拉什利實驗分析說明

拉什利切啊切。

神奇的事情來了,他發現了一個腦區,對小鼠走迷宮的效率影響最大。並認為這個是活性的區域。

而其它腦區,對老鼠走迷宮的效率影響不大。

於是他對活性腦區進行細分,他發現這部分切得越多,小老鼠越傻。

根據實驗結果發現,切掉部分大腦的老鼠依然活著,說明大腦中有大量的「非活性」區域。也就是老鼠對於腦區的利用率非常低。

這個結論聽起來很新鮮,一傳十,十傳百,後來就成了「人腦利用率不足5%」。

隨著技術的進步,大家發現,拉什利找到的腦區,叫做初級視覺皮層。如果有一塊受損,視野里就會相應地產生一塊盲點。受損區域越大,盲點的尺寸也就越大。

拉什利切這一區塊的面積越大,小鼠的視野範圍就越小,當然鑽迷宮也就越慢。老鼠行動遲緩,是因為老鼠看不見,並不是真正的變傻。

這個實驗也只能證明,視覺的區域大致是5%

10%之說被很多人認可,但事實是,每個人都使用了大腦的100%。

我們的大腦充斥著大量的腦細胞,沒有任何一位嚴肅的神經科學家敢斷言,其中某一區域是無用的 。

正電子發射型計算機斷層顯像(PET)與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掃描顯示,當我們睡覺時,我們的整個大腦在某種程度上很活躍。

對單個神經元或細胞的觀察顯示,大腦並無非活性區。大腦細胞代謝的代謝研究顯示也是整體活躍的。

對於10%之說的流行,教育界看不下去了,華東師範大學課程教學與比較教育研究所所長的鐘啟泉教授,在其主編的《教育神經科學導論》中專門批判了10%之說。

需要補充的是,在大陸,這個說法的流行還要感謝台灣人,而台灣則是被日本人七田真的《右腦革命》忽悠得不輕。

教育學博士七田真,在其《右腦革命》中宣稱:

人類擁有世界上最發達的大腦。但是,為什麼除了少數僅有的天才外,我們的智商僅僅在80~130之間?

答案是,我們之所以不夠聰明,是因為我們荒廢了90%以上的大腦!

人大腦占體重的2%,要消耗20% 的能量,如果只利用了5%,那可真不環保。

謬誤依然有市場。

儘管大量的事實表明,每個人都使用了大腦的100%,但是仍然有不少死硬分子堅信「10%」這一觀點!

美國帕金森研究基金會做的一份調查發現,65%的大眾也選擇相信人類的巨大潛能。

在國內,有一些人對鍾啟泉教授的書嗤之以鼻,甚至惡狠狠的來了一句,磚家說的東西寫到紙上,變成了書就是真理了嗎?有一些老中醫換著馬甲、變著身份上電視呢!你以為上電視就說的是對的嗎?

「潛能」來自於樂觀想像後達到的心理按摩效果

在進化心理學領域中,人作為動物的一種,大腦神經迴路比其他有智力的動物複雜一些。此外,10%說法更為人類尋求自身優越感添加了一個理由——我們只利用了10%的大腦就稱霸自然界,要是大腦完全開發,那會怎麼樣呢?

於是各種想像就出來了,這些想像無疑是十分誘人的「心靈雞湯」,起到了心理按摩的效果。

有種現象叫「巴納姆效應」(Barnum Effect),也叫「福勒效應」(Forer Effect),可以解釋為什麼仍然有很多人相信潛能。

1948年,美國心理學家伯特倫·福勒給班上的學生做了一次心理測試。

學生答完測試題之後,福勒教授說每個學生會拿到以測試結果為依據的一份性格分析報告。然後他要求學生每人以0至5分為這份分析報告的描述準確度評分,最後收上來的平均分是4.26。

其實教授給學生們性格分析報告都是完全一樣的。

換句話說,閉著眼睛亂寫一通模稜兩可鼓勵的話,居然還有85.2%的準確率

於是有個碩士生,設計了一個變種的福勒實驗,他找了一幫初中生,用了一個皮膚電的儀器,裝模作樣的測試大腦的利用率起來。最後給每個人的報告,都寫上,你的大腦只開發了0.08%,存在著巨大的潛能!

每個實驗者,看完報告後,都開心得跟一個麻花一樣。

為啥,因為這些初中生都在想,他們的大腦只要多開發幾個百分點就完全可以超過愛因斯坦了。

而其實這個碩士生本來是想寫開發了8%,一不小心沒有把單位轉換好寫成了0.08%。沒有想到這幫初中生沒有來質疑,而是很樂意接受這個結果。

這個研究生洋洋得意,跑去跟他的導師講,導師鼓勵了碩士生一番後,又狠狠的批評這個碩士生,說他是在騙人,更重要的是傳遞謊言,麻醉青少年。接著話鋒一轉,說道:「魯迅批判中國人的阿Q精神,其實這種自欺欺人的阿Q精神,不但中國人有,外國人也有。阿Q精神除了自我麻醉外,其實還有心理按摩的正面意義!

這個研究生就是我

的「二」師兄。

《噠噠》,傳說中聚焦青年文化研究的神秘組織,關注噠噠公眾號(dadatime),每天用最短的時間,看最酷的世界。


並不是人類只開發百分之十,而是人類尚未了解其中百分之90的作用


推薦閱讀:

碎片式信息會傷害大腦嗎?
貓和狗的大腦會不會在信息爆炸的年代因為過多接受信息進而加速大腦進化最終擁有簡單獨立思考的能力?
是否可以用科學的知識解釋「打星際的都是瞎子」這一現象?
來自東方的你?——大腦與文化背景

TAG:智慧 | 大腦 | 人體構造 | 腦潛能開發 |